還記得七八十年代,曾風靡一時的「的確良」嗎?如今為何消失了?

2020-12-13 歷史回憶室

貧窮年代的存活法則便是能省就省,據家裡長輩介紹,那時候的生活非常貧困,十年抗戰導致國家元氣大傷,短時間內想恢復到比較正常的狀態其實是比較困難。

我們現在生活環境的改善,新不如舊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手機出一代換一代,衣服穿兩次就再也不穿。

消費觀取決於人們的生活品質,所以在七八十年代局勢不明朗,人民的生活品質普遍落後的情況下,他們對於用品、衣物的選擇就不同。

盆一定是要鐵製耐摔打,衣服破損縫縫補補是常事。所以當時的人們在用品的選擇上不會過多的追求時尚,更多的是耐用。

一件衣服穿上五六年不算個稀罕事,「的確良」作為製作衣服布料中,比較耐造的款式。適合當下的生活水平,商品有時候好它不一定熱賣,商品是需要順應時代的趨勢,只有適合市場的商品才是好的商品。無疑「的確良」從性能和品質上順應當時的時代需求,流行也是必然的趨勢。

商品是順應時代的產物

七八十年代的經濟不過是在恢復和調整的初期,無論是國民的生活水平還是國家的經濟狀況均處於一種休整恢復的狀態。

當下的中國想攀上科技的步伐可以說是有心無力,工業水平略微低下,在這樣的條件下能生產出「的確良」這樣性能的布料確實不是件易事。新一代的朋友可能不太了解「的確良」是何產物。

「的確良」是製造衣服的料子,這種料子只能通過進口纖維進行開發的化纖面料,當時的中國仍是一條沉睡的巨龍,還尚未具備能在石油中提取纖維的本事,又可稱為「達可綸」、「滌綸」,有純紡的,也有跟棉、毛混紡的。

起初,DACRON被音譯為了「達克龍」,最早這種布料最開始流行於廣東一帶,又被當地的人民音譯為「的確靚」,全國流行後許多人不明白靚為何意,比較是由廣東當地的方言翻譯而來,被改成「的確涼」,直至後來多方相傳變成現在的「的確良」。

但「的確良」這種布料實際上並不涼快,這樣耐穿的布料是無法與涼快並存,按理來說這樣的布料雖然符合當下社會的發展標準,但想成為流行實際上還缺少些什麼,但商人的頭腦怎麼會讓這件商品就止於此。

他們在保證耐穿的同時還為這些布料增加鮮豔的色彩,更能抓住消費者的眼球。一件又耐穿又好看的衣服難道不會再多看兩眼嗎,即符合當下社會對耐用的品質要求又滿足廣大群眾愛美的心。

並且滌綸衣服的概念本就使人耳目一新,人們的好奇心將這種衣服的熱度再次調高,等商品真正面世的時候又會被其新穎的顏色所吸引,滌綸在當時可謂是性價比非常高的產品。他們對「的確良」製品趨之若鶩,商場的「的確良」往往剛上架沒幾天便被搶購一空。

「的確良」作為時代的產物,滿足人們對於日常的需求還滿足人們當時追求時髦的心理,當時的人們都因擁有一件滌綸制的衣物感到自豪。

這樣的面料間接的改變人們的生活態度,穿衣從將就到追求物美價廉,是當時人們思想觀念的一大轉變。街上都是穿著鮮豔的人群,和以往的補丁破舊形成鮮明的對比,使當時充滿灰暗氛圍中國煥然一新。

流行趨勢

我們從以前的照片能看出來,以前的人們大多都是青灰色的大棉襖居多。棉襖這樣的布料是極其容易做舊,加上顏色看上去和穿了兩三年的衣服沒什麼區別。款式都是統一的,為了保暖裡面還添加不少棉花,穿上去略顯臃腫,這樣的衣服除了能保暖和時髦完全不沾邊。

但在那樣的條件下,生活才是人們心中的主要需求。雖然七八十年代不屬於經濟飛漲的年代,但比起戰爭之前的條件,還是要好上不少。雖然人們追求耐穿但是內心也非常渴望這些衣服能有一些不同的改變。

而「的確良」這種工業產品可以輕易地進行染色,染織出顏色不一樣的衣服是非常輕鬆的事情。雖然染色技術在現代非常常見,但在那個年代可謂是稀罕事。

且當時的人們對於好和優質是沒有本質上的概念,因為都是從苦日子過來的,能活著已經很不容易,一碗粥裡面帶點肉渣算作好,現在無人問津的自行車算作好。衣服的品質他們僅接觸到棉襖一種,比起棉襖滌綸當然更勝一籌。

無論是從質感和顏色去進行比較,都是滌綸更勝一籌。滌綸當之無愧的成為時髦的代名詞,這也是人們第一次對物質的追求。

這也能看出七八十年代的中國已經慢慢開始覺醒,受之庇護的國民生活的壓力在降低,生活壓力的緩解等同於人們心理壓力的緩解,人們不再是為了生活而活,更多是追求美好的生活。

最先接觸它的當然是那些年輕人,滌綸制的上衣加百褶裙一雙白球鞋,看上去光鮮動人,光彩奪目。人也不再是灰頭土臉的形象,顯得格外的精神。

滌綸流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僅只是在色彩方面。開頭我們說過滌綸是需要從進口纖維中獲取的原料,我們沒有強力的技術能從石油中獲取纖維,所以直接導致滌綸布料的緊缺。

供不應求的情況下,這樣的衣物顯得格外珍貴,即便是有錢也一布難求。滌綸雖不是那種透薄布料,但比起以前的材質肯定是更優良,所以滌綸的流行是必不可擋的趨勢。

退出歷史的舞臺

我們現在的料子都以純棉居多,滌綸這樣的料子被我們稱作次品已很少再出現大眾視野,為何曾經風靡一時的滌綸會逐漸落寞。

科技改變時代,從前的我們因科技生產力的原因,無法接觸到更多更好的衣物。吃夠落後的虧的中國,自然不會再將自己置身在這樣一種處境。生產力的不斷提升,我們已能從石油中提煉出纖維,這就意味著將會有更優質的布料面世。

隨著純棉衣物的出現,滌綸的缺點開始暴露無遺。滌綸雖抗皺耐磨,但確實不透氣。穿著滌綸制的衣服勞作常會被悶得全身是汗,純棉的衣物透氣乾爽更適合勞作穿戴。

加上我們當時已完全掌握滌綸的製造工藝,供大過於求。人們對滌綸的熱度也在減退,開始追求純棉這種舒適透氣的料子,漸漸的滌綸也退出市場。

小結:

一件商品的流行和一件商品的消失,大多都是在反應當下社會的一種現狀。沒有什麼產品是能夠一直在人們眼中保持熱度。國民對生活的追求與國力的強盛是同正比增長,淘汰舊的事物是歷史的必然趨勢。

從滌綸的火熱到退出歷史舞臺,我們明顯的感知到中國在不斷的進步不斷的去攻克一些難關。所以我們說國民對於生活的滿意程度能間接的映射出國家的國力是否發達,只有國力強盛我們方能安居樂業。

而祖國的富強是我們一起攜手創造,每個人都是一顆螺絲一起在為國家的富強做出一絲貢獻。

能享受到這樣的生活,我們必須要感謝背後默默努力的專家學者,是他們憑著他們的學識來改變世界改變社會,他們卻仍默默無聞,能有如此的生活我們必須要向這些背後默默耕耘的人們致以崇高的敬意。

相關焦點

  • 七八十年代十分流行的「的確良」,曾風靡一時,如今為何消失了?
    這裡我們就不得不談到七八十年代的「的確良」,這是一種衣服面料的名稱,它不像棉、麻等布料是依靠人們種植原料後加工來的,它是直接通過化學纖維合成來的一種布料。在七八十年代,人們的衣服、被子等都是純棉的布料,和的確良比起來純棉的穿的是比較舒服的
  • 七八十年代流行的「的確良」,你還記得嗎?現在為何消失了
    很多人應該還記得「的確良」這個詞語,同樣散發著獨有的年代氣息。多數青少年應該不知道「的確良」為何物,其實就是一種用來做衣物的合成纖維紡織物,也就是滌綸。在40年前,「的確良」製成的衣物還非常流行,是時髦的代名詞,極受歡迎。
  • 七八十年代「的確良」人人想買,為何後來不流行了?你穿過嗎?
    導讀:七八十年代很流行的「的確良」,為何後來銷聲匿跡了?你穿過嗎?俗話說「佛靠金裝,人靠衣裝」,衣服不僅能保暖,而且還能提升人的整體形象,一件得體的衣服,會讓他人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如今衣服的款式和材質是越來越豐富了,走在服裝店,看到各種衣服也讓人眼花繚亂。但是在過去卻沒有這麼好的條件,衣服款式非常單一的,就連色彩也很單調。不過後來「的確良」出現了,改變了大家對於傳統服飾的看法。一時間的確良火遍了大江南北,人人都想要買一件,那為何現在不流行了呢?你們穿過嗎?
  • 七八十年代,有種穿不爛的衣服叫「的確良」,現在為何不流行了?
    ——《大浪淘沙》如今的我們,生活在一個日新月異的社會之中。在不知不覺中,我們的生活都發生著潛移默化的改變。或許改變的時候,我們還不曾感受到,但是回過頭來想想,才知道很多事情早已經物是人非。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社會之上流行著二八自行車,收音機,喇叭褲,的確良。對於前三者,我們都耳熟能詳,但是對於這個「的確良」,我們又知道多少呢?其實,的確良只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比較耐穿的不料,在中國歷史上有過一定的地位。然而,關於的確良的一切,還要從當時的環境開始說起。
  • 七八十年代,在農村有種潮流叫「的確良」,為何現在不流行了?
    原創 團隊作者 朝文社作者|我方團隊張嶔《朝文社》(原《我們愛歷史》)為頭條號籤約群媒體字數:3205,閱讀時間:約9分鐘歷史提問七八十年代,在農村有種潮流叫「的確良」
  • 七八十年代流行穿什麼?「的確良」你穿過嗎?
    但是如果回到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你去問當時流行穿什麼?所有人都會集體回答三個字「的確良」。在現在看來,這種布料頗為土氣,化纖布料,也不舒服,不透氣。五十年代,國際上開始有了「的確良」這種布料,這種布光滑,不像棉布起皺,而且容易洗又容易幹,還比棉布結實。
  • 「的確良」:一代人的集體記憶,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時髦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說起時髦,絕對繞不過一個詞——「的確良」。這種現在看來頗為土氣、也並不舒適的化纖面料,在當時引領了鮮亮、挺括的服裝風潮。但放到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說起時髦,絕對繞不過一個詞——「的確良」。這種現在看來頗為土氣、也並不舒適的化纖面料,在當時引領了鮮亮、挺括的服裝風潮。也正是這種「不用從地裡長出來的布」,幫助中國人結束了「大改小、舊翻新,補丁摞補丁」的穿衣日子。
  • 你還記得,七八十年代流行的「的確良」嗎?為何現在不流行了呢?
    現如今衣服有很多的面料,比如純棉、雪紡等等,但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最流行的布料當屬「的確良」。那個時候能夠穿上這種布料,說明家裡經濟條件還是不錯的。這種面料很有型,穿上之後會將人襯託的特別有精神。後來「的確良」出來了,因為面料結實所以備受人們的喜愛。
  •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服裝風潮:時髦莫過「的確良」
    但放到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說起時髦,絕對繞不過一個詞——「的確良」。這種現在看來頗為土氣、也並不舒適的化纖面料,在當時引領了鮮亮、挺括的服裝風潮。也正是這種「不用從地裡長出來的布」,幫助中國人結束了「大改小、舊翻新,補丁摞補丁」的穿衣日子。1957年6月,為節約棉布支援工業生產,華北直屬工程公司工人們提出「一年不領工作服」,依靠縫補克服困難。
  • 70年代象徵身份的的"的確良",你還記得嗎?現在為何不流行了?
    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的確良不僅是時髦的象徵,格式身份的象徵。在那個時候誰能穿個的確良衣服,家裡經濟條件好,而且也說明此人很時髦。在那個年代,人們的經濟條件不是很好,買衣服是很奢侈的事情。後來人們的需求慢慢的提供啊,可有限的土地種植不出所需要的棉花,紡織品面臨著異常短缺的情況。
  • 【懷舊】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服裝風潮:時髦莫過「的確良」
    但放到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說起時髦,絕對繞不過一個詞——「的確良」。這種現在看來頗為土氣、也並不舒適的化纖面料,在當時引領了鮮亮、挺括的服裝風潮。也正是這種「不用從地裡長出來的布」,幫助中國人結束了「大改小、舊翻新,補丁摞補丁」的穿衣日子。  1957年6月,為節約棉布支援工業生產,華北直屬工程公司工人們提出「一年不領工作服」,依靠縫補克服困難。
  • 七八十年代,有種穿不爛的衣服叫「的確良」,為何現在不流行了?
    上世紀70-80年代,有一種面料的衣服特別「潮」,人人喜愛的不行。甚至有人為了買到它,將此作為攢錢的第一動力!這種面料叫做「的確良」,對於今天的60後,70後,80後的人們,他們一定不會陌生!因為用「的確良」做成的衣服,一不褶皺,二不縮水,三不熨燙,四不褪色,五看上去還十分的洋氣,個個都像城裡人。
  • 還記得一件叫「的確良」的襯衫嗎?有人為擁有它付出過生命的代價
    「的確良」,一種滌綸面料的稱呼,在特定歷史時期,伴隨著物資短缺應運而生、風靡一時的詞彙。90後、00後對它陌生的不能再陌生,60後、70後對它熟悉的不能再熟悉。在單一粗布、單一灰黑中,靚麗的「的確良」用強大的視覺衝擊力徵服了近兩代人的審美。
  • 七八十年代,流行一種穿不爛衣服叫「的確良」,為什麼現在不流行
    稍微年長一點的人,聽到「的確良「這個牌子,都會恍惚一下。在七八十年代,這種衣服非常火爆。佔據了當時衣服市場的半壁江山。今天讓小編帶領大家,一起走進的確良,進行更深層次的探索,探索當時為什麼這個牌子這麼火爆?以及為什麼後來不流行了。
  • 的確良:上世紀70年代的「稀罕物」,曾被當成嫁妝,如今成地攤貨
    眾所周知,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國民的消費水平普遍較低,百姓購置衣物主要是為了實用性,而對其時尚性往往顧之不及。但在「一日為了三餐」之餘,誰不希望自己穿著得體面些呢?正所謂「佛靠金裝,人要衣裝」,就是在這種背景之下,「的確良」面料誕生了。
  • 還記得她嗎?曾在八十年代知名的娜塔莎·金斯基,如今59歲了!
    隨著時代不斷地增進,如今越來越多的女明星,卻缺少了昔日的辨識度。不過,在80年代女星當中,卻有人美得天生麗質,比如蘇菲·瑪索、莫妮卡·貝魯奇,她們的美貌和魅力不言而喻。還記得她嗎?曾在八十年代知名的娜塔莎·金斯基,美麗與氣質著……然而,有一位叫做娜塔莎·金斯基的女星,她的魅力,從來沒有遜色過,但卻鮮為人知。娜塔莎·金斯基被外界譽為八十年代「歐洲影壇第一美女」。而她天生的金髮碧眼,氣質與莫妮卡很相似,骨子裡透著「性感」,在沒有閃光燈拍攝的寫真照上,盡顯80年代女星的脫俗之美。
  • 上世紀60年代,「的確良」服裝風靡中國,後來為何被時代拋棄?
    的確良,由英文單詞Dacron音譯而來,剛進入中國的時候被音譯為「達克龍」。這種料子是滌綸製成,而滌綸是一種人造纖維,具有耐腐蝕、耐磨和易清洗等特點,不需要棉花參與製作,價格也相對比較便宜,它光滑、耐用,還可以在上面印染出鮮亮的色彩和圖案,用它製成的衣服顏色鮮豔,對比起當時所有的衣服而言,它可以說十分漂亮美觀了。
  • 上世紀60年代,「的確良」服裝風靡中國,後來為何被時代拋棄?
    這種料子是滌綸製成,而滌綸是一種人造纖維,具有耐腐蝕、耐磨和易清洗等特點,不需要棉花參與製作,價格也相對比較便宜,它光滑、耐用,還可以在上面印染出鮮亮的色彩和圖案,用它製成的衣服顏色鮮豔,對比起當時所有的衣服而言,它可以說十分漂亮美觀了。  起初,的確良並不叫的確良,它名字的由來還有一段比較長的故事。
  • 曾經風靡全國的「的確良」,掀起了一股潮流,為何現在消失了?
    40年前,男孩子的標準打扮是穿著一件「的確良」襯衫,穿條藍布褲,腳上穿著一雙白球鞋。女孩子們也不甘示弱,穿著「的確良」裙子。這就是當時的潮流,是生活精緻的標配。在那個時候,「的確良」是身份的象徵,最開始只有大戶人家才穿得起,後來家家戶戶都有。為什麼「的確良」最終卻消失了呢?
  • 70年代流行的確良衣服,現在為何很少見了?的確良是何種衣服
    在70年代當時不少農村人,擁有的第一件的確良,很多都是去城市裡親戚家串門,城裡親戚把他們穿舊的確良,送給農村的窮親戚。要說這「的確良」的潮流,當時還一句順口溜講道:「一年土,二年洋,三年手錶的確良」。這其中「的確良」究竟是件什麼衣服呢,為何在70~80年會成為一種潮流呢,現在為何又不流行了呢?下面我來給大家講解下。的確良成為潮流的原因要說的確良的流行,就得從以前70年代前的農村,穿衣打扮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