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為了增強用戶體驗,除了考慮讓應用簡潔化之外,修飾元素的恰當應用亦是不錯的方法。由於在視覺的條理性上,純粹的扁平化不容易滿足所有用戶的視覺體驗,在APP的測試版本中經常出現用戶覺得趣味性不足,亮點缺乏的現象,這顯然對APP應用的推廣有不利的影響。
修飾元素的適當出現並不會阻礙和破壞設計的整體性,如果把它的優勢加以發揮,設計師能利用細節為用戶提供簡潔大方卻又不失趣味的應用設計。①強調配色好感度。使用戶產生好感和共鳴的配色,更能引發用戶自發的去了解設計所要傳達的意向。如在表現食品類應用時,好的配色可以激發人的食慾,促成接下來的購買行為,高明度高純度的色彩使用是比較常見的方法。設計若有需要取得用戶接受和信任的需要,表現安心和信賴的色調一般會選擇為暖色,而且用色不宜過多,我們可以運用純度較低,明度適中的色調傳遞安心,溫馨以及穩定感。另外高明度加少量灰色的設計能給人柔和安適的感覺。②通過色彩導引閱讀和使用,通過對色彩位置的管理,方向和形式的把握和安排,可以達到讓色彩自然的引導視覺流程的作用。例如:大面積運用淺灰暗紅等色的引導頁中,一抹藍色能很容易的抓住用戶的目光。一般來說,高明度色彩比低明度色彩容易識別,強化對比可以強調主題。③利用色彩引導消費。優秀的色彩使用可以在應用被操作時,給用戶留下鮮明的色彩印象,提高用戶轉化率。APP設計師要保證商品的色彩與功能的一致,不一致的色調與產品容易導致消費者的混亂感。例如:女性用戶通常喜歡溫暖明快的色系,而男性用戶喜歡暗冷色系。用戶在使用一個APP時,交互的易用性和界面的友好性依舊是其主要考慮。設計者對扁平化的理解不能單單停留在界面設計之上,界面設計要體現互動設計的思想。曾經有互動設計師,將用戶比作沒耐心,孩子氣,不愛思考,壞脾氣的龐大群體。如果僅僅是視覺界面進行扁平化優化,而交互使用依舊繁瑣難懂,用戶體驗就會直線下降,用戶轉化率不足會導致設計失敗。界面的層級化就成了APP架構者反覆思量的問題,互動設計要突出常見用例和核心功能的相關元素。當然任何一款APP應用的成功,除了優秀的界面設計之外,必然取決於功能實現的合理性。對用戶來說,任何額外的操作步驟都會增加操作成本,增加功能的複雜性會降低用戶體驗。因此,為了識別出核心的用戶需求,草圖,線框原型的討論和修改,需要經過反覆的調查實驗和論證,以求達到簡單和有效。可可・香奈兒說過:「時尚易逝,風格永存」。扁平化作為當下的設計潮流依然有很多可探索和研究之處,我們要辨析哪些方法和原則能為設計師形成設計風格提供養料,哪些形式和內容是對原來設計領域的改造和創新,進而對將來的設計風格進行探索,設計出符合現代審美,符合時代需要,真正能為用戶提供便利的APP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