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之濱,白河之津,巍巍南開精神;作育英才,傳承文明,泱泱學府北辰。坐落於天津的南開大學,作為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始終堅持"允公允能,日新月異"的校訓,為建設成為世界一流大學奮勇前行。2019年,學校在綜合競爭力、科技創新、人才培養質量等方面,取得了耀眼的成績。本期推送,就讓我們通過一組權威榜單,直觀感受南開大學2019年在各大榜單排名中的"亮眼"成績!
全國高校CSSCI期刊論文發表數量
2020年3月,中國科學文獻計量評價研究中心發布了"中國高校科研成果統計分析資料庫",該資料庫統計了全國高校CSSCI期刊論文發表數量。其中,南開大學以1254篇的發文量位居第10名。
CSSCI即"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英文全稱為"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由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開發研製的資料庫,用來檢索中文社會科學領域的論文收錄和文獻被引用情況,是我國人文社會科學評價領域的標誌性工程。CSSCI期刊發文量是衡量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實力的一個指標。
人大複印報刊資料(2019)轉載指數排名
2020年4月,由中國人民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術成果評價研究中心和書報資料中心聯合研製的"2019年度複印報刊資料轉載指數排名"面向社會正式發布。南開大學在此排名中獲得佳績,文獻轉載量排名及綜合指數排名均位列全國高校第9位。
此外,在高等院校主辦學報排名中,《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轉載量位列全國第6名,轉載率排名全國第8、綜合指數排名全國第7。
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成立於1958年,是新中國最早從事人文社會科學文獻搜集、整理、編輯、發布的信息資料提供機構。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庫,是以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的複印報刊資料系列資料庫為內容基礎,輔以先進的檢索方式、優質的期刊、論文推薦而成的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資料庫。複印報刊資料的轉載量、轉載率、綜合指數等已逐漸被學術界和期刊界視為人文社科學術評價、科研考核的參考依據之一。
科技成果轉化合同金額排名
2020年6月,由科技部成果轉化與區域創新司指導,中國科技評估與成果管理研究會、國家科技評估中心、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共同編寫的《中國科技成果轉化2019年度報告(高等院校與科研院所篇)》在全國出版發行。該報告顯示,在高等院校以轉讓、許可、作價投資3種方式轉化科技成果合同金額排名中,南開大學位居前十,其中,獎勵個人現金和股份總金額居全國高校第四。該兩項排名在天津市居首位。
《中國科技成果轉化2019年度報告(高等院校與科研院所篇)》以全國3200家公立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2018年成果轉化數據為樣本,綜合採用數理統計、專家諮詢、電話訪談及實地調查等方法,綜合分析形成,旨在進一步帶動與釋放全社會科技成果轉化熱情與活力,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真正落地生根。
2020自然指數排行榜
2020年9月,自然出版集團公布了最新的自然指數(2019年7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南開大學的學術影響力排名再度上升,居中國高校第9,全球高校第33。此外,還同時發布了化學、物理、生命科學、地球和環境科學4個學科的自然指數排名,其中南開大學化學學科位列全球高校第6。
2014年11月,英國自然出版集團首次發布全球"自然指數"。該指數追蹤了數萬篇優質科研論文的作者單位信息,涵蓋全球2萬多家科研機構。發布六年來,自然指數對於評價大學和科研機構在國際高水平學術成果產出方面的參考價值逐漸形成。
"雙一流"建設高校2019屆畢業生薪資數據
2020年11月11日,青塔公布70所"雙一流"建設高校2019屆畢業生薪資數據,數據涵蓋本碩博三個學歷層次的畢業生月均薪資。其中,南開大學2019屆本科生月均薪資8862元,位居全國第9。
薪資是畢業生找工作時最關注的問題之一,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同時,就業政策、福利待遇、工作環境、企業文化、發展空間等也是衡量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的重要指標,亦不容忽視。
ESI篇均被引排名
2020年11月24日,科睿唯安更新了基本科學指標資料庫ESI (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 統計數據。南開大學以篇均引用18.46的引用量,位列全國高校篇均被引第3,充分體現了南開大學的科研質量。
ESI是全球學術成果計量分析的權威工具,主要用于衡量科學研究績效、跟蹤科學發展趨勢,已成為當今世界範圍內普遍用以評價高校、學術機構、國家或地區國際學術水平及影響力的重要評價指標工具之一。
站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廣闊舞臺上,走在開啟南開新百年的浩瀚徵途中,南開大學將不忘初心,弘揚傳統,著力培養公能兼備、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牢記使命、爭做標杆,淬鍊辦學治校基本功,把黨的全面領導轉化為改革發展的強大優勢;不懈奮鬥、矢志一流,全面實施"4211卓越南開行動計劃",加快實現一流大學建設藍圖。
素材來源:南開大學、軟科、青塔等,特此鳴謝,如有侵權聯繫我們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