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原創主題詩詞79首
原創:曉東詩社
【清明】
4月4日至6日,農曆三月節令。萬物生長此時,皆清而明淨,故謂之清明。節日起源於山西綿山祭祀介子「寒食節」
風俗:踏青、蕩鞦韆、踢蹴鞠、打馬球、插柳、禁火(寒食)、掃墓、紀念祭祖先。清明節與端午節、春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
寒食日即事
[唐·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01
清明寄逝白衣戰士
作者:花花
梨花飄雪滿江城,人去人來草又生。
一路逆行報家國,東風吹霧換新晴。
02
清明
作者:花花
霏霏細雨掩初晴,撲面飛花遍嶺迎。
萬柳搖來待遊客,一霾驅盡又清明。
枝頭烏吐悽悽語,陌野風吹咽咽聲。
最是人生難忘事,諄諄慈母喚兒名。
03
清明又夢(新韻)
作者:艾曉東
薄情遊子浪天涯,又是清明不在家。
夢入青山先祖地,偷吃米酒與餈粑。
2020年清明於武漢
04
清明節
作者:艾曉東
寒食春曉寂無煙,次第桃花見牡丹。
挑菜踏青牽紙鷂,蹴鞠插柳蕩鞦韆。
人間孝子攜家眷,艾葉餈粑祭祖先。
許願問答皆自語,杜鵑聲切夜難眠。
05
清明夢語(新韻)
作者:艾曉東
如絲細雨洗梨花,夢裡流香煮艾粑。
祭拜餐豐多誘惑,登高草茂復芳華。
小溪水墨石橋老,祖墓碑文歲月遐。
忽醒扁舟漂彼岸,原來遊子在天涯。
孤人古寺聽松語,兩耳鄉愁聞暮鴉。
拂拭功名拋餘事,洗滌塵土賞煙霞。
心空濁酒能稍醉,蟻盡深杯可再加。
滄海經年風一笑,青山依舊路重踏。
三更腦醒詩千句,午後頭昏大碗茶。
人在江湖心萬裡,清明無客不思家。
2019年清明於北京
第一組作品15首
收稿:崔波祖
審稿:艾才文
07
清明(平水韻)
作者:陳撥平
石柱連雲氣萬千,昌羅兩岸柳如綿。
清明祭掃新風樹,滿地鮮花作紙錢。
點評:遠景式的攝取身邊景致,由遠山近水到特定的祭掃畫面,表現清明活動新風尚。結句比興新穎獨到,「滿地鮮花」意韻悠長,耐人尋味。只是開頭起句兩聯太過筆墨,使承的作用未有顯現,故轉合就顯得突然。
08
清明(平水韻)
作者:王殿奎
煙花三月嘆芳菲,物是當年人已非。
援筆猶傷斜日暮,持樽頓失幾重威。
點評:王老師清明詩投了四首,我也認為這首最好。清明回鄉祭掃,詩不明說,但句句都含悲情,虛實相見,情景交融。且把詩人的神態和境況充分表達出來。「顧失幾重威」淋漓盡致,著微見深,詞已盡而韻無窮。如果說有不足,就是「菲」「非」重音,「斜」「暮」重意。
09
清明有感(平水韻)
作者:崔波祖(河南孟州)
庚子迎春歌滿國,瘟神種禍亂江城。
疫情肆虐如山火,哨警頻仍做戰聲。
援鄂三軍擂鼓響,班師九路擊鑼鳴。
清明家祭詢先祖,盛世何能於此生?
點評:用反襯的方法謳歌抗疫的悲壯,進而感懷盛世。但有幾個地方銜接不夠:「種禍」不如「禍突」,與上句轉承才有依託,結句「於」字用錯,且平應仄,「勝」字可達意。
10
清明(平水韻)
作者:艾才文
連綿最惱清明雨,落葉隨風又折花。
秧嫩田間無雀起,放閒留客打餈粑。
11
無名調清明感懷(新韻)
作者:龍霜梅(廣西)
香菸嫋,燭淚滴,孝子墳前擺酒犧。
翁早逝,媳娩期,兒念志銘聲噓唏。
遍野掛青哀颯颯,沖天鳴炮喚歸兮。
12
清明念父(平水韻)
作者:李琴
清明細雨柳風涼,念父遙遙去遠鄉。
一別相思無見日,堪憐小女斷柔腸。
13
無名調-清明小長假
作者:黃華亮
千峰翠,百花嬌,清明小假樂濤濤。
先祭祖,後逍遙,自駕出遊賞景嬈。
一路風光無限美,玩心盛起忘回巢。
14
清明(新韻)
作者:艾建祥(湖南)
紛紛煙雨淚盈盈,叩拜墳塋祭祖靈。
冥紙化蝶何處去,祈將思念寄天庭。
15
清明感懷(平水韻)
作者:姜秀穎(吉林公主嶺)
堆煙翠柳斜陽下,該是清明惆悵人。
物態山光如舊貌,不知多少事成塵。
16
清明(新韻)
作者:徐國芳(陝西鹹陽)
今又清明細雨淋,塋前淚灑拜雙親。
年來疫癧蒼生苦,哀遍神州慟地心。
17
清明(平水韻)
作者:韋成柏(廣西)
踏青賞景值清明,日麗風和緩步行。
洗耳彎溪琴韻婉,迷人彩蝶舞姿輕。
翩翩紫燕梭天宇,鬱郁蒼山囀柳鶯。
爛漫野花香四溢,更添布穀兩三聲。
18
清明(平水韻)
作者:楊則發
清明時節雨紛紛,最為悲情是祭墳。
啼血杜鵑同肅穆,塋前拋淚溼巾裙。
19
踏青(平水韻)
作者:劉冬梅
勝日尋芳靖水邊,春風拂柳蕩鞦韆。
百花綻放蜂蝶綣,韻染生機醉畫仙。
20
清明(平水韻)
作者:盧家忠
清明時節雨紛紛,祭祖思賢寄夢魂。
敬酒獻花祈願語,初心難忘念親人。
21
清明祭(新韻)
作者:烏蘭紅
清明已近淚紛紛,燃紙點香祭故親。
魂夢幽幽心欲碎,肝腸寸斷望新墳。
第三組作品9首
收稿:玉玲
審稿:鄧元發、天涯牧狼人
22
七絕-清明(新韻)
作者:鄭玉玲(廣東)
鳶飛草綠是清明,一葉風箏伴日晴。
長線拉開思念意,隨心遂願上雲程。
評:清明節大致有祭祖、踏青、放風箏、打鞦韆幾項活動,這裡把放風箏的活動和清明節緊密聯繫起來,表達的很清晰。
23
採桑子清明(詞林正韻)
作者:王伯德
清明時節朦朧雨,倍感心涼,
倍感心傷。桃李凋英更斷腸。
天涯海角人流阻,萬國封疆。
插翅難翔,留得青山明日香。
評:作者身居國外,清明節到了,表現了思鄉之情。
24
七律清明踏青(平水韻)
作者:趙青利
一年一度又清明,楊柳春風草逕行。
李白桃紅蜂蝶舞,青山綠水杜鵑鳴。
閒庭信步觀篁竹,側耳聽松調蘆笙。
藤蔓鞦韆當作索,香凝靚麗笑盈盈。
評:清明踏青,自己的所見所聞,表現的較好。
25
明前雨後(新韻)
作者周金煥(莆田)
橫斜陣雨乍初停,碎葉珠飛落有聲。
紫蕊青黃夾翠嫩,央眸幻色染春屏。
26
清明感懷(平水韻)
作者:鄧元發
日月梭織萬古秋,凡人處事一身愁。
朝思碧玉鑲瓊宇,暮想金釵上翠樓。
芳草萋萋花常謝,江河浩浩水東流。
烏衣巷裡生苔米,野曠蜻蜓競自由。
27
七絕清明(平水韻)
作者:杜宇一聲
每思父母淚沾紗,悔恨如今暗自嗟。
鳥識他心扶羽翅,樹通我意寄桐花。
28
七絕-清明(平水韻)
作者:孟秀君
江南細雨弄春暉,葉茂木棉花漸稀。
偶見黃鶯枝上叫,清明曉月醉詩歸。
29
七絕清明(新韻)
作者:劉錦成
清明翠柳夕煙濛,閒步江濱沐蕙風。
油菜花黃濃似酒,惜春何必戀桃紅。
30
千秋歲·數聲鶗鴂
作者:白首文(天津)
又聞鶗鴂,泣血無停歇,桃紅柳綠添波折。
晨風春意暖,暮雨清明節。
踏青處,漫山遍野梨花雪。
己亥瑤琴撥,庚子囊琴說。
人閉戶,群難絕。
牽手珍愛網,情動同心結。
盼疫過,陶壺把酒西江月。
31
七絕-思(新韻)
作者:鄧友銀(重慶酉陽)
啼血杜鵑鳴晝夜,梨兒乍現又清明。
家嚴跨鶴十七載,頓臥高崗佑太平。
第五組作品12首
收稿:姚繼超
審稿:陳首儒、張玉蘭
32
七律-清明遙祭戰疫英烈(新韻)
作者:陳首儒(哈市)
新冠漸去又清明,一曲陽關景不同。
楚地逢春飄杏雨,櫻花含淚祭英靈。
青山託夢隨流水,老酒消魂難忘情。
戰疫捐軀興華夏,揮毫遙寄誦詩聲。
評:這首構思巧妙,「楚地逢春」「櫻花含淚」「青山託夢」「老淚消魂」,把詩者清明遙祭英靈的深厚情懷表露得十分真切,淋漓盡致。戰疫英靈永存華夏,永垂不朽。
33
採桑子清明踏青(詞林正韻)
作者:張玉蘭(遼寧)
東風紫氣心田入,攜友尋春。
嫩草呈茵,煙柳堤籠兩岸新。
千山雨洗塵埃淨,蝶舞蜂巡。
花醉吾神,浪漫無憂童趣真。
評:這首主題鮮明,春風得意。踏青路上的美麗風景,蜂飛蝶舞的精彩瞬間,勾畫細微,入木三分。童真的美好回憶,歷歷在目,永在心中。故人的在天之靈,在鮮花盛開的清明節,心花怒放,深感快慰。
34
七絕詠楊花(平水韻)
作者:姚繼超(山東濟南)
清明時節柳飛花,一路隨風四處家。
本是人間漂泊客,可曾有淚寄天涯。
評:詩句流暢,情感豐富。眷戀故鄉,思念故人的情懷,在清明節到來之際,由然而生。「本是人間漂泊客,可曾有淚寄天涯。」是詩者久藏心底的深厚情懷。
35
七律踏青節日回故鄉(平水韻)
作者:劉國君(遼寧)
雄雞三唱弄行裝,尋夢遊春去故鄉。
戴露梨花飛素雪,撩雲岸柳掛朝陽。
頑童戲燕林中鬧,翁嫗鞭牛地裡忙。
忽見滿川黃蝶舞,又聞馥鬱沁心房。
評:聯想豐富,詩句生動。春意盎然,萬物復甦的美好畫面,美不勝收,難以忘懷,故鄉日新月異的美好前景,永遠值得思念。
36
七律鬧清明(平水韻)
作者:何光發(湖北)
紗窗日出正清明,暖室薰茶墨客盈。
鶯語燕啼吟勝景,蜂飛蝶舞鬧花瑩。
揚鞭高唱行商賦,把酒輕歌坐種令。
家住山城臨漢水,心隨皓月仰都京。
37
七絕清明懷內(平水韻)
作者:丁興勝(湖北)
連綿細雨伴清明,觸景傷悲憶舊情。
借問仙鄉安泰否,焚香化帛祭君塋。
38
七絕清明(平水韻)
作者:崔少華(湖北麻城)
斜風細雨載香歸,燕雀尋芳沐素暉。
花落清明林草沒,醉眸老矣鷺雲飛。
39
七絕清明(新韻)
作者:孫友勝(河南)
江城疫患漸歸零,四海高歌又復工。
空巷長街天使送,一樣春色滿楚荊。
40
七絕清明(新韻)
作者:王德永(江蘇)
焚香酹酒慰先人,供果鮮花祖訓文。
碧水藍天新掃墓,春風美景悼親恩。
41
五絕-清明將近(平水韻)
作者:陳洪應(武漢)
春暉滋寸草,真愛無衰老。
醒夢憶娘親,燈前縫夾襖。
42
無名調-清明感悟(新韻)
作者:蔡秀紅(哈市)
山花簇,草芳菲,萬物欣榮細雨飛。
香三炷,酒一杯,風傳寄語解思悲。
林煙寂寞飛雲影,日暖風輕誦子規。
43
七絕-清明掃墓有感(新韻)
作者:李朝方(內蒙古)
一紙青煙作鶴遊,惟餘皓骨任荒丘。
生來必索千綜礪,死後方為萬事休。
44
清明抒懷
作者:飛花絲雨
幽林杜宇幾聲長,掃墓人兒暗自傷。
親在不如多敬孝,離塵別世少焚香。
第二組作品12首
收稿:王兆明
審稿:花花
45
七絕清明(平水韻)
作者:石光輝(安徽)
山林青翠日光柔,小鳥新蟬放幼喉。
此境非君貪戀地,詩多背負壓人愁。
花花賞評:一二句能扣主題,但蟬通常是夏天的寫作意象,春天少聞。三四句不知與清明有何聯繫,費解。
46
無名調-清明賦(新韻)
作者:孫秀文
春祭祖,踏青歌,墳塋地上把頭磕。
追上古,走新轍,造林插柳滿山河。
野酒把觴天外賦,猿聲對景水邊娥。
花花賞評:這首詞作,能扣住清明主題,有景有情,但見瑕疵,閉門造車之嫌。第一行"墳塋-地上","地上"顯累贅,同時前句"春祭祖"筆墨多餘,"猿聲"不知現在還能聽到否?此"娥",還是"哦",不明白。
47
七絕-清明節思親祭祖(平水韻)
作者:王兆明(姚安)
小樓昨夜又西風,催我思親夢意重。
花伴清明恩祭祖,鳥啼春暖萬情熔。
48
清明遙祭為抗疫而犧牲的醫生(平水韻)
作者:姚誠如
淚灑清明懷烈士,冥錢化蝶滿天飛。
雙魚新託南來雁,欲問忠魂何日歸?
49
清明(新韻)
作者:雷玉廷
山青水秀始清明,綠女紅男郊野行。
對對鴛鴦鳴秀澗,雙雙人面醉花容。
50
七絕-庚子清明(平水韻)
作者:旮旯山人
庚子清明多細雨,天陰疫亂世人驚。
先賢恩德需追憶,紙燭焚香寄念情。
51
清明
作者:李自龍
掃墓祭先賢,悲傷熱淚漣。
音容今不在,德範久留傳。
報國情思烈,興家意志堅。
讀耕常作伴,仁義駐心田。
52
無名調-清明(平水韻)
作者:李自龍
燃紙燭,插花香,年年此日倍心傷。
音貌去,德恩彰,耕讀家風世代揚。
躬身俯首言心願,守義崇仁圖富強。
53
七絕-清明有感(平水韻)
作者:石光輝(安徽)
亂冢山山草木荒,更憂墳界比寬長。
清明時節君思理,可悟活人丟口糧。
54
五絕-懷念我的父親(平水韻)
作者:宋皎(大連)
父親離世十多年,勤儉傳承樣樣全。
夢裡時常回故裡,模糊記憶皎童牽。
55
五絕-孝順要趁早(平水韻)
年年公墓去,歲歲暖如流。
祭祖成時尚,平常孝敬留。
56
七絕-清明(平水韻)
作者:莊雲
梨花帶雨又清明,柔柳東風芳草萌。
梁祝翩翩荒冢舞,相隨相傍伴流鶯。
57
七絕-清明有感(平水韻)
作者:莊雲
時至清明念祖先,墓前送上吃和錢。
所期美好皆人願,孝道還需趁眼前。
58
五律-庚子清明
作者:艾方成
時令清明至,人間孝節來。
年年香紙敬,歲歲土沙培。
今日行防疫,祖墳停掃苔。
杜鵑紅泣血,替我致思哀。
59
七絕-清明吟詠(平水韻)
作者:晏斯林(湖南)
清明掃墓古今流,草木含悲天地憂。
忠厚兒孫周禮節,詩書門戶感恩酬。
杜鵑泣血山花老,楊柳哀吟晝夜愁。
薪火相傳多意氣,後人祭祖載春秋。
60
七絕-清明河邊踏青(平水韻)
作者:姚誠如
輕風嫋嫋柳鞭斜,茂草河灘綴野花。
順放紙鳶遊碧宇,垂綸稚子釣魚蝦。
第四組作品12首
收稿:梁東華、張濤英
審稿:王振江
61
七律-周日應邀聚於柳城舊縣江門(中華新韻)
作者:梁東華
融江細雨風扶柳,北岸林前花滿坡。
老友七八香徑走,輕舟一二水邊泊。
佳餚百味總嫌少,美酒千杯未算多。
待到枇杷結碩果,重遊舊地再斟酌。
評:作者一開筆就把讀者帶入了柳綠花紅,細雨濛濛的江城之中。然後接著寫出七八個友人乘舟觀景,美不勝收。緊接著就是以酒敘舊,以詩會友了。確有酒逢知己千杯少,佳餚百味任我享之感。結句餘味無窮,待到秋後再相聚。這是一首敘事詩,起承轉合結構嚴謹,語言通俗易懂,韻律淮確,對仗工整。建議,非常時期可不提倡多聚喲!
62
鷓鴣天清明(新韻)
作者:陳新元
又到紛紛細雨頻,何來瑟瑟掃風塵。
清明已是春歸路,歲月如流夢斷魂。
情漸遠,意依存。臨闌遙望嘆無門。
花開月落蛙聲語,夜靜烏啼有幾人?
評:上片化用"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古句,化用較貼切,比喻較恰當。下片寫詩者的心理活動,幾多情誼,幾多悲情,寥寥數語,溢於言表。整首詞立意較好,結構合理,情景交融,合情合理。
63
五絕念紛紛
作者:郭俊生(山西)
春風催綠起,夜雨約農家。
思念如潮水,哀傷似落花。
64
七律-清明踏青(平水韻)
作者:張冰花(孝感)
日麗春明碧甸遊,尋芳折柳享清幽。
孩童花徑追蝴蝶,野叟池塘下釣鉤。
鶯燕翻飛鳴玉宇,紙鳶飄轉越山丘。
農家巧婦行廚妙,鄉饌時蔬美味留。
65
七律-清明祭父(新韻)
作者:李樹榮
先嚴仙逝廿餘年,銘記深恩重泰山。
養育孩兒多受苦,操勞家務少休眠。
為家在外謀生計,供子求學度困難。
又到清明心感慨,墳前祭父淚潸然。
66
七律-舊縣賞花(新韻)
作者:張濤英(柳州)
清明禁祭盼離家,數友城郊共賞花。
細雨微風情不抑,歡歌笑語樂無涯。
潺潺流水迎痴客,朵朵芳菲炫彩霞。
待到空閒晴朗日,還來舊縣啖枇杷。
67
七絕-祭祖(平水韻)
作者:韋桂鋒(南寧)
寒食天開大地明,飛花有意舞佳城。
思親落淚青山下,縷縷香菸寄念情。
68
七律-瀟湘大地清明感吟
作者:王振江(大連)
赤橙黃綠韻悠然,閱盡芳菲四月天。
嶽麓群峰鴻縹緲,瀟湘大地舞翩躚。
夢魂常繞陶公柳,江水悲鳴屈子憐。
載酒回瀾今古事,心潮逐浪喜空前。
69
七律-遊春(新韻)
作者:張志仁(黑龍江)
清明又是豔陽天,祭祖遊春賞杜鵑。
野外無風蝶翅舞,小溪輾轉送甘泉。
山川淡抹枝芽綠,大地嬌容印畫田。
麥地無邊如墨海,風調雨順定豐年。
70
七絕-清明組詩三首(平水韻)
作者:楊建軍(許昌)
(一)上巳日
農家三月又三日,春暖花開柳葉翩。
草甸鶯飛復清晝,定情芍藥笑容虔。
71
(二)清明
點上墳頭一柱香,幾聲烏語繞山梁。
南坡色彩秀田野,青草虔誠訴短長。
72
(三)寒食
庚子枝頭垂秀色,陰陽陌路慰離愁。
一簾客夢清明雨,三世君恩寒食侯。
73
浣溪沙清明(詞林正韻)
作者:毛會文(湖南)
曉雨紛紛伴鴨聲,海棠花豔引蜂鳴。
茵茵綠草柳英英。
半掩紅唇沿岸走,雙飛白鷺隔江驚。
清新淡雅到清明。
74
七律-清明(新韻)
作者:毛會文(湖南)
南北山岡盡墓田,幡花簇簇似銀蓮。
臺前擺盞三牲祭,石上抽思百世延。
塋壠峰巒殘月冷,返程兒女笑聲甜。
哀傷遙寄勤鞀鼓,潤物清風廣夏綿。
75
七律-清明祭掃
作者:莫家奎(江西)
嚴慈自別奈何橋,卅載長眠於野郊。
遺訓諄諄猶在耳,音容渺渺痛難消。
知恩似海誰能報?湧淚如泉我獨澆。
奠酒墳前盈一拜,深情怎握兩望遙。
76
七絕-清明踏青
作者:劉復經(長沙)
溪邊嫩柳未吹棉,稚童撲蝶我忘年。
春風已散新冠苦,喜上高坡放紙鳶。
77
七律-清明祭感(新韻)
作者:陳新元
櫻花已綻寄蒼靈,春雨愁懷在漢城。
一路芬芳千古事,萬般孕育幾多情。
除瘟使者留青史,抗疫英雄永記名。
細雨臨空尋舊跡,清風扶袖賦春行。
78
七律-遊春
作者:張志仁
清明又是豔陽天,祭祖春遊賞杜鵑。
大地輕描芳草綠,山川淡寫百花妍。
小溪輾轉甘泉湧,柳樹婆娑雀鳥歡。
麥野無邊如墨海,風調雨順定豐年。
79
[沁園春]追思女飛行英雄餘旭烈士
作者:王振江
巾幗英雄,展翅翱翔,萬裡碧天。
贊軍中受閱,鬚眉不讓。
珠灣航展,笑語應言。
諸國拼爭,紅顏勇勝,喝彩頻頻震宇寰。
思餘旭,乃多才多藝,文武雙全。
昔時戰火頻燃。令無數紅巾跨馬鞍。
看桂英掛帥,魂飛故國。
木蘭從武,血染青山。
一代豪雄,婉貞驅敵,留下英名萬古傳。
今更是,賞軍花綻放,絢麗斑斕。
#清明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