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芝:貴陽市第三實驗中學高級教師,高三年級地理備課組組長 付大林:貴陽市第三實驗中學高級教師,高三年級歷史備課組組長 劉月紅:貴陽市第三實驗中學高級教師,高三年級政治備課組組長 高考複習進入最後階段,文綜300分在高考750分的總分裡佔了近「半邊天」,用對複習方法,在這段時間的複習中尤為重要。高考文綜試卷是地理、歷史、政治三科合考,這三科該考生該如何展開複習?記者專訪了貴陽市實驗三中地理、歷史、政治三科的備課組組長。
圖為貴陽市實驗三中地理教師 林芝
地理學科:知識不夠材料湊,材料不夠知識湊 地理學科複習要做到「穩、保、回歸」三個點。「穩」即穩能力,地理學科知識非常海量,對於考試而言,知識是抽查,能力是覆蓋。考生在最後複習一定把能力穩住,學會用綜合知識解決新情景中的問題。 「保」即保基礎,高考是選拔性考試,必然出現基礎題與綜合性題目,這類題目不僅佔分比例較高且容易得分,這些題目複習就需要回歸基礎知識,進行查缺補漏。 「回歸」即回歸教材和錯題,不建議考生在這一階段將教材沒有目的看一遍,更多是需要根據錯題回歸教材內容,重新溫習書上的基本規律、基本原理、基本概念以及經典圖例。同時,不建議考生大量刷題,而是依據錯題尋找專項訓練,例如大氣單元錯題較多,考生可以針對專項題目突破瓶頸。在錯題回歸時,建議考生歸類錯題,做到「一周一清」,把一周的試卷統一起來,分析錯題的錯因,總結下次注意的點,累積出自己的知識檔案。 答題策略方面,貴陽市實驗三中高三地理教師林芝表示,地理是文綜試卷出現的第一科,考生拿到試卷要靜下心來。最後階段,考生可以通過限時訓練爭取11道選擇題能在11分鐘內完成,鍛鍊自己的心態。而對於地理學科比較薄弱的考生,要明白整張試卷並不全是難題,大部分都是基礎性題目,只要掌握基礎,就能拿到很高的分數。 要注意的是考試中會出現不少創新性、應用性題目,建議考生拿到題目先找到本質。大題中新型原理性題目,要記住「知識不夠材料湊,材料不夠知識湊。」抓好材料,一步步解讀,充分調動自己的知識,思考材料為什麼這麼寫,對應我們題目怎麼答,了解題目考點,抓住限定詞,再仔細研讀材料,解答起來比較容易。
圖為貴陽市實驗三中高三歷史老師 付大林
歷史學科:按照時間線複習 把孤立的點變成線 歷史學科的複習一樣注意要回歸書本知識,知識點要重新梳理,特別是教材中「學識之窗」以及課本中的練習。其次,考生要回歸錯題,把錯題本的內容進行重新梳理,把考試中常錯的知識點和解題思路總結到位,高考實際上就是糾錯的過程,如果這些錯誤都通過了,意味著距離高考成功越來越近。 貴陽市實驗三中高三歷史教師付大林表示,歷史學科的突出特徵是時序性很強,考生可以按照時間線複習,把每個事件的前因後果弄清楚,避免出現史實混淆和錯亂。此外,歷史解題要注意史實的背景和影響,例如中國改革開放,它的背景,為什麼要進行改革開放,改革開放的影響等各方面都要了解,改革是一場深刻意義上的革命,帶來的不僅是經濟上的影響,對政治、人類生活、人類社會心理乃至對世界的認知都會受到影響,在總結史實影響時,一定要開闊眼界和思路,把孤立的點變成線,再利用時間線把線變成面。 文綜試卷是三科合卷,歷史學科用時,建議考生一般安排平均一分鐘一道選擇題,40分鐘做完整張試卷的選擇題並塗上答題卡,接下來先做地理和歷史的選考題,再按照學科順序處理其餘大題。
圖為貴陽市實驗三中高三政治老師 劉月紅
政治學科:關注高考近三年的全國卷高頻考點 政治學科的複習關鍵是回歸錯題和教材,只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政治教材共4本,如果考生每一本都看,時間就會來不及。建議以錯題為導向,歸類整理自己的錯題。同時,關注高考近三年的全國卷高頻考點,例如經濟學的高頻考點是建設現代化的經濟體系、新發展理念等。政治學的高頻考點就是推進國家治理能力與治理體系現代化等,文化生活類高頻考點,要關注彰顯文化自信等方面知識,哲學的高頻考點是關注實踐創新、理論創新等問題。 貴陽市實驗三中高三政治教師劉月紅建議,文綜試卷考試時間為兩個半小時,建議考生在政50分鐘內做完政治學科題目。12道選擇題、5道大題,一般選擇題控制在一分鐘一道,12分鐘做完,再留足3分鐘時間檢查和填答題卡。5個大題,建議考生7——8分鐘解答一道。如果現在無法達到這個速度,建議最後這段時間,考生要抓好限時訓練。 答題技巧方面,劉月紅表示,考生在答題時,要堅持「觀點+分析」,全國卷的國標答案基本是把觀點和材料分析揉合在一起,但大部分學生還達不到這樣的水平。所以要求考生觀點和材料必須分開,觀點要旗幟鮮明,材料分析要分析到位。其次是考生的表述要規範,避免大白話過多,缺乏學科術語。最後是答題的邏輯性要清楚,如果邏輯關係混亂,說明考生的知識體系構建有問題。答題中還要注意寫字規範,寫讓評卷老師看得懂的字,現在採用電腦掃描,清晰辨識度會降低,更要求考生寫字要規範,排版要整齊,答題要序號化、段落化,切勿出現寫了擦掉,又在擦掉的空隙處再寫新答案的現象。
策劃 劉丹 龐博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陳大煒
編輯 張良勝 編審 楊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