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同性婚姻

2021-02-19 孫文麟

(本文選譯自維基百科「Same-sex marriage in France」詞條)

法國是從2013年5月18日開始實現同婚法制化的。它是全世界第十三個允許同性伴侶結婚的國家。這項立法適用於法國本土、法國海外省份及海外領地。

2012年11月7日,社會黨政府的總理 讓-馬克·埃羅 在國民議會(法國下議院)提出了一項授予同性伴侶結婚及共同收養小孩的權利的法案,而且總理提交法案的行動得到了總統 弗朗索瓦·奧朗德 的支持,弗朗索瓦·奧朗德 在競選總統時就已經擺明了他有意支持這項立法的立場。2013年2月12日,國民議會以329比229的票數通過了這項法案。2013年4月12日,參議院又以171比165的票數通過了這項法案的修正案,隨後,國民議會又於2013年4月23日以331比225的票數通過了參議院的修正案。然而在這次投完票之後,保守派的人民運動聯盟黨卻向憲法委員會提交了一份挑戰這部法律的法案。不過2013年5月17日,憲法委員會裁定,這部法律是合憲的。2013年5月17日,總統 奧朗德 頒布了這部法律,第二天,這部法律被官方發布在《政府公報》上。5月29日,法國第一場官方的同性婚禮在蒙彼利埃市舉行。

歷史

Mamère 和同性婚姻

2004年6月5日,前綠黨總統候選人 Noël Mamère 在波爾多為兩個男人 Bertrand Charpentier 和 Stéphane Chapin 舉行了同性婚禮。Mamère 說,法國的法律中沒有任何規定禁止舉行這樣的儀式,而且他將會向歐洲人權法院提起上訴。

法國司法部長 多米尼克·貝班 則發表聲明稱,這種結合形式在法律上是無效的,並請求司法幹預來阻止這場婚禮。2004年7月27日,波爾多的一般管轄權法院宣布這樁婚姻無效。代表政府來反對這樁婚姻的公訴人,其進行辯護的一條法律依據是,《民法典》說了很多次的「一夫」和「一妻」,這暗示了婚姻主體是不同社會性別的人。

2005年4月19日,波爾多的上訴法院裁定維持原判。2007年3月14日,最高上訴法院駁回了 Charpentier 和 Chapin 的上訴請求。2016年6月9日,歐洲人權法院判決稱,這項裁定 Charpentier 和 Chapin 的婚姻無效的判決不構成對《歐洲人權公約》的侵犯。

反應

這場婚禮舉行完不久,內政部長 多米尼克·德維爾潘 就對 Mamère 提起了紀律處分,而且依照紀律處分的程序,Mamère 被停職了一個月。當地的行政法院判決稱,Mamère 的停職是合法的,而且可以引以為鑑。Mamère 卻說,他不會再為這項判決提起上訴(Mamère 已經在努力從法院獲得禁制令時失敗了,隨後又將這個案子上訴到了最高行政法院;但兩個法院都判決稱,禁制令沒有緊急的正當理由。)

2004年5月11日,社會黨黨魁 弗朗索瓦·奧朗德 宣布,他會要求他的社會黨提交一份使同性婚姻明確合法的法律草案。一些其它黨派的領導人,比如前任總理 利昂內爾·若斯潘 則公然反對同性婚姻。奧朗德 的伴侶 塞戈萊納·羅亞爾 說,當時她對同性婚姻有點疑慮,但現在她已經完全支持同性婚姻了。

2006年的議會報告

2006年1月25日,議會釋出了一份「家庭及兒童權利報告」。委員會建議在PACS(編按:民事互助契約,相當於同居伴侶法,其權利義務比婚姻少)裡面增加一些權利,並維持對同性伴侶在婚姻、收養小孩,以及使用人工輔助生育方面的禁令,其理由是,這三個問題是分不開的,而且允許同性伴侶結婚、收養小孩,以及使用人工輔助生育的話,那將會違反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中的很多條款,而法國是《兒童權利公約》的締約國之一(但其實很多聯合國的國家都已經授予了一些或所有的這些權利給同性伴侶)。針對兒童權利作為一項人權議題,這份報告還說,兒童「現在已經擁有權利,所以不可能先系統性地去考慮成年人的意願,再來尊重兒童的這些權利。」由於這些禁令,委員會的左翼成員拒絕接受這份報告。

2011年憲法委員會的裁定

法國一些LGBT組織認為同性婚姻的禁令是違憲的,他們要求憲法委員會檢查同性婚姻的合憲性,並覆審《民法典》的條款。2011年1月28日,憲法委員會裁定,認定同性婚姻非法,而且不違背憲法,並聲明,這應該是由國會來解決的問題。

2011年的法案

2011年6月14日,法國國民議會以293比222的票數反對同婚法制化。在國民議會佔多數席位的人民運動聯盟的代表投了最多的反對票,而社會黨的代表則投了最多的支持票。社會黨黨員發表聲明稱,如果他們在2012年的立法選舉中得到了多數席位,那同婚法制化就會成為他們的優先事項。

2011年卡貝斯塔尼的同性婚姻

2011年11月12日,卡貝斯塔尼市的市長 Jean Vila 為一對名為 Patrick(48歲)和 Guillaume(37歲)的伴侶舉行了一場同性婚禮。這場婚禮沒有被市長記錄,以免記錄了之後又要被註銷。但 Vila 將這場婚禮描述為「像打仗一樣的行動」,他說:「有時候採取一些超出法律範圍的行動是必要的。拒絕同性戀婚姻就是否定成千上萬的伴侶存在的事實。」

巴黎政府對這場婚禮的反應不一致:資歷較淺的家庭部長 Claude Greff 將這場婚禮稱為「2012年總統選舉前夕的一次挑釁」,而團結部長 Roselyne Bachelot 則發表聲明稱,她支持同性婚姻,但是她認為這場婚禮「並不是推進同性婚姻的最佳方式」。

2012-2013年的法案

社會黨總統候選人 弗朗索瓦·奧朗德 在2012年的總統選舉期間宣告了他支持同性婚姻以及同性伴侶收養小孩的權利,並將此作為他的60項競選承諾之一。

2012年5月6日,奧朗德 贏得了選舉,並承諾在2013年春天之前通過同性婚姻的立法。6月17日,奧朗德 的社會黨在國民議會贏得了絕對多數的席位,此前,政府發言人 Najat Vallaud-Belkacem 在驕傲日曾宣布,同性婚姻的法案最遲會在2013年春天被採用。7月3日,總理 讓-馬克·埃羅 在新一屆國民議會的議員面前發表了他上臺之後的第一次演講,他宣稱,每一個人的婚姻及收養權都將「在2013年上半年」成為現實。這項法律草案於2012年11月7日被提交到議會。

2013年2月2日,國民議會以249比97的票數通過了這項尋求實現同婚法制化的法案的一審;反對者為了延緩法案的通過,對這項法案提出了超過5000條的修正意見,導致這場辯論花了好幾天的時間。2013年2月12日,國民議會以全體329比229的票數通過了這項法案,並將法案提交給了參議院。

2013年4月4日,參議院開始辯論這項法案,並於五天之後以179比157的票數通過了法案的一審。4月12日,參議院又以171比165的票數通過了這項法案的修正案,只稍微做了一點修正。參議院版本的婚姻法案於2013年4月23日以331比225的票數被國民議會採納。

在野的UMP黨立即向憲法委員會提交了一份挑戰這部法律的法案。但2013年5月17日,憲法委員會宣告這部法律合憲。同一天,總統 弗朗索瓦·奧朗德 頒布了這部法律,並於2013年5月18日由官方在《政府公報》上發布了這部法律。5月29日,法國第一場官方的同性婚禮在蒙彼利埃市舉行。

適用範圍

令人困惑的是,阿爾及利亞、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柬埔寨、科索沃、寮國、黑山、摩洛哥、波蘭、塞爾維亞、斯洛維尼亞和突尼西亞的國民是否適用於這項法令,因為它將打破了雙邊協議,使得雙邊協議的規定僅適用於這十一個國家的法律,而不適用於法國的法律了。2015年9月,最高上訴法院判決稱,將這些國家排擠在外的規定是歧視性的,而且也違反了法國的法律。

婚姻統計數據

2013年,同性婚姻的法律在法國於5月29日生效並實施之後,有差不多7,000對同性伴侶在這個國家合法結婚。這些婚姻大約佔了當時法國所有婚姻的3%,其中有五分之三的同性婚姻是男男伴侶。

2014年,差不多有10,000樁同性婚姻在法國執行,佔了那一年所有婚姻的4%。其中54%的婚姻是男男婚,剩下的46%則是女女婚。法國有大約6,000個市鎮都至少執行過一次同性婚姻。2014年有1,331對同性伴侶在法國首都巴黎市結婚,佔了該市婚姻總數的13.5%。

2015年,有7,751對同性伴侶在法國結婚,佔所有婚姻的3.4%。此外,在同一年,大約有7,017樁同性PACS在全國各地執行。2016年,差不多有7,000樁同性婚姻在法國執行,大約佔所有婚姻的3%。

海外省份及領地

到2014年2月,新喀裡多尼亞出現了11樁同性婚姻,佔所有婚姻的1.7%。其中有9樁婚姻是在南部省執行的,餘下的2樁則是在北部省執行的。

法屬玻里尼西亞的第一樁同性婚姻是於2013年7月在莫雷阿島執行的。在留尼旺,第一樁同性婚姻則是於2013年6月在聖保羅執行的。在馬約特,第一場同性婚禮是於2013年9月在馬穆楚舉行的,馬穆楚是馬約特最大的城市,而且其大多數人口都是伊斯蘭教教徒。這標誌著歷史上第一次有一樁被法律認可的同性婚姻出現在了一個大多數人口都是伊斯蘭教教徒的司法管轄區。

瓜德羅普的第一場同性婚禮於2013年7月在Sainte-Anne市出現。在馬提尼克和聖馬丁島,第一樁同性婚姻分別於2013年6月和2013年10月執行。聖皮埃爾和密克隆的第一樁同性婚姻於2014年3月執行。2013年8月,法屬蓋亞那出現了第一樁同性婚姻。這對伴侶在馬羅尼河畔聖洛朗市結婚。

公眾意見

民調顯示,法國民眾大體上是支持同婚法制化的:

1996年的伊夫博民調發現,48%的受訪者支持同性婚姻,33%反對。

2003年的蓋洛普民調發現,58%的受訪者支持同性婚姻。

2004年5月的益普索民調發現,57%的受訪者支持同性婚姻,38%反對。年輕一些的人特別支持同性婚姻,35歲以下的人裡面有75%的人支持。但是,支持收養權的只有40%,不過35歲以下的年輕人支持收養權的有56%。

2004年的伊夫博民調發現,64%的受訪者支持同性婚姻,49%支持收養權。

2006年的歐盟民意調查發現,48%的受訪者支持同性婚姻應該在「整個歐洲」被允許。這比歐盟的平均值高出4%。支持收養權的有35%,比歐盟平均值高出3%。

2006年的特恩思-索福瑞民調發現,45%的受訪者支持同性婚姻,51%反對。36%支持同性伴侶的收養權。

2008年的伊夫博民調發現,62%的受訪者支持同性婚姻,38%反對。51%支持收養權。支持率在年輕一些的人中間非常高,25到34歲的受訪者中,支持率為77%。

2009年11月的BVA民調發現,64%的受訪者支持同性婚姻,這是第一次包括了大多數右翼投票者的民調。57%支持收養權(18到25歲之間的受訪者的支持率是68%)。

2010年7月的Crédoc民調發現,61%的受訪者支持同性婚姻,48%支持收養權。

2011年1月的特恩思-索福瑞民調發現,58%的受訪者支持同性婚姻,35%反對。35歲以下的受訪者的支持率是74%。49%的受訪者支持同性伴侶的收養權。

2011年6月的伊夫博民調發現,63%的受訪者支持同性婚姻,58%的受訪者支持同性伴侶的收養權。

2011年12月的BVA民調發現,63%的受訪者支持同性婚姻,56%的受訪者支持同性伴侶的收養權。

2012年8月的伊夫博民調發現,65%的受訪者支持同性婚姻,53%的受訪者支持同性伴侶的收養權。

2012年10月的伊夫博民調發現,61%的受訪者支持同性婚姻,48%的受訪者支持同性伴侶的收養權。

2012年10月的BVA民調發現,58%的受訪者支持同性婚姻,50%的受訪者支持同性伴侶的收養權。

2012年12月的CSA民調發現,54%的受訪者支持同性婚姻,48%的受訪者支持同性伴侶的收養權。

2012年12月的伊夫博民調發現,60%的受訪者支持同性婚姻,46%的受訪者支持同性伴侶的收養權。

2012年12月-2013年1月的輿觀民調發現,47%的受訪者支持同性婚姻,78%的受訪者支持同性伴侶的收養權。

2013年1月的伊夫博民調發現,60%的受訪者支持同性婚姻,46%的受訪者支持同性伴侶的收養權。

2013年1月的OpinionWay民調發現,57%的受訪者支持同性婚姻,45%的受訪者支持同性伴侶的收養權。

2013年1月底的伊夫博民調發現,63%的受訪者支持同性婚姻,49%的受訪者支持同性伴侶的收養權。

2013年2月的伊夫博民調發現,66%的受訪者支持同性婚姻,47%的受訪者支持同性伴侶的收養權。

2013年4月的BVA民調發現,58%的受訪者支持同性婚姻,47%的受訪者支持同性伴侶的收養權。

2013年4月的伊夫博/大西洋民調發現,51%的受訪者支持同性婚姻和同性伴侶的收養權。

2013年4月的伊夫博民調發現,53%的受訪者支持這部允許同性婚姻並給予同性伴侶收養權的法律。

2013年5月的益普索民調發現,51%的受訪者支持同性婚姻,另有29%的受訪者支持用其它形式來認可同性伴侶的身份關係。

2013年5月的益普索民調發現,52%的受訪者支持同性婚姻及同性伴侶的收養權。

2013年5月的伊夫博/大西洋民調發現,53%的受訪者支持同性婚姻及同性伴侶的收養權。

2014年2月的BVA民調發現,61%的受訪者支持同性婚姻,50%的受訪者支持同性伴侶的收養權。

2014年4月的BVA民調發現,55%的受訪者支持同性婚姻,48%的受訪者支持同性伴侶的收養權。

2014年9月的iTélé民調顯示,73%的受訪者包括56%的支持UMP的人,反對廢除同性婚姻。

2014年9月-10月的伊夫博民調現實,57%的受訪者反對廢除這部允許同性伴侶結婚及收養小孩的法律。

2014年11月的伊夫博/大西洋民調發現,68%的受訪者支持同性婚姻,53%的受訪者支持同性伴侶的收養權。

2015年5月-6月的歐盟民意調查發現,71%的法國人認為,同性婚姻應該在整個歐洲被允許,24%反對。

2015年6月的BVA民調發現,67%的受訪者支持同性婚姻,57%的受訪者支持同性伴侶的收養權,而且64%的受訪者反對修改這部2013年的法律。

2016年8月的伊夫博民調發現,65%的受訪者反對廢除這部2013年的法律。

編/譯:孫文麟

來源:https://en.wikipedia.org/wiki/Same-sex_marriage_in_France

相關閱讀:

荷蘭同性婚姻

比利時同性婚姻

西班牙同性婚姻

加拿大同性婚姻

南非同性婚姻

挪威同性婚姻

瑞典同性婚姻

葡萄牙同性婚姻

冰島同性婚姻

阿根廷同性婚姻

丹麥同性婚姻

巴西同性婚姻

相關焦點

  • 臺灣同性婚姻合法化,法國人怎麼看?
    他們的故事,讓不少人覺得惋惜,也在中國臺灣爭取同性婚姻合法化的過程中,被作為同性伴侶合法權益的重要性例子。2法國的同性婚姻合法化其實,在法國,早在2013年5月17日就通過了一項婚姻法:mariage pour tous (也就是說,所有人都可以結婚,無論是同性或者異性),法國也成為了歐洲第9個,世界上第14個認可同性婚姻的國家
  • 同性婚姻合法化國家
    裁決指出,歐洲委員會47個成員國已有24個法律承認同性配偶。截至2015年6月,同性婚姻與民事結合在全球四大洲得到合法化。保護同性戀權益於現今歐美多國被視為如同反對歧視少數族裔一樣的絕對的「政治正確」。
  • 【雲德案例】法國同性婚姻法五周年
    2013年4月23日,經過幾個月的抗議示威,允許同性結婚的法律經法國國民議會投票,最終以331票贊同225票反對的結果通過。法國自此成為歐洲第九個、全球第14個允許同性結婚的國家。那時起,同性伴侶可以像異性伴侶一樣登記結婚,也可以領養小孩。
  • 全球有哪些國家承認同性婚姻?
    分別是:美國、加拿大、南非、阿根廷、烏拉圭、巴西、哥倫比亞、紐西蘭、挪威、瑞典、冰島、丹麥、芬蘭、荷蘭、比利時、西班牙、葡萄牙、法國、英國、盧森堡、愛爾蘭、斯洛維尼亞、德國、馬爾他,其中馬爾他是全球第24個同性婚姻合法國家,於2017年7月12日立法承認同性婚姻。
  • 近800萬人參與中國同性婚姻合法化民調,支持率竟和法國高度一致!
    最近同性婚姻頻頻出現在大眾視野一直在立法的邊緣試探在法國這種情況又是怎樣的呢?就在這幾天啊,同性婚姻又成了大傢伙兒關注的話題啦!在法國2013年5月17日正式判定同性伴侶婚姻符合憲法,以及2013年5月18日法國總統奧朗德正式籤署法案完成立法之前,法國也曾做過一次大規模的官方民意調查。 同性婚姻合法化獲得法國國民議會通過後,會場內道賀的司法部長克莉斯蒂安·託比拉與時任法國總理的讓-馬克·埃羅。
  • 同性婚姻在哪些國家是合法的沸騰
    為此,沸騰君發揮「動手動腳找東西」的考證精神,線上百度線下翻書,最終找出了那些宣布全國範圍內同性戀合法的國家。在此一一列出,如有不確,歡迎指正。 另外,需要說明的是,同性婚姻合法化廣義上既包括「同性婚姻」,也包括「民事結合」,「民事結合」在權利上等同或接近婚姻,但沒有婚姻名分。這裡,我們只列舉「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
  • 德國同性婚姻實現合法化
    德國聯邦議會在暑期休會到來前,為同性婚姻合法化打開綠燈。德國之聲6月30日報導,德國聯邦議會當天以393對226票,4票棄權的結果通過了同性伴侶婚姻合法化的法案。德國總理默克爾投了反對票。會議結束後她接受採訪時表示:"關於婚姻的問題,我的基本信念源於憲法第六條對保護家庭的規定,其內涵包括了婚姻是一男一女的共同生活。"
  • 同性婚姻合法國家,再添一國!
    據《世界報》報導,自5月26日零時開始,同性婚姻在哥斯大黎加合法化,雖然保守派議員仍試圖撤銷最高法院憲法庭的決定。2018年8月,哥斯大黎加最高法院憲法庭認定禁止同性婚姻的行為違憲,並給立法大會一年半時間擬定相關法律。如果國會未能在18個月內完成修法, 到時(也就是在2020年5月26日)同性婚姻將自動合法。
  • 同性婚姻合法的國家都有哪些?
    西班牙的同性婚姻在2005年7月3日星期天起正式邁入合法的進程,是繼荷蘭和比利時後,第三個舉國實行合法同性婚姻的國家。關於註冊結婚的雙方的國籍問題,西班牙政府如此回應——西班牙人和外國人之間的同性婚姻,或擁有西班牙居留權的外國居民的同性婚姻,根據西班牙婚姻法都是有效的,儘管這些外國人的原籍國家並不允許或承認同性婚姻。所以你需要的還是一個擁有西班牙國籍的伴侶。
  • 20張照片,20個國家同性婚姻合法化的故事
    法國2013年4月23日2000年1月,法國政府頒布實施了《公民互助契約》,規定「同居伴侶」可以登記一種新型的家庭關係。2012年9月11日,法國司法部長克裡斯蒂娜·託比拉11日在媒體上透露了在民法改革中有關同性婚姻的內容。左翼政府計劃推動立法,承認同性戀者享有建立婚姻關係和領養兒童的權利。該法案將擴大同性伴侶現有的權益,包括婚姻、親子及親屬關係。「我們將放開同性夫婦收養權益,並使其與現行框架保持一致……同性戀者可以像其他人一樣,單獨收養或共同收養(簡單收養或完全收養)。」
  • 同性婚姻在德國終於合法了
    德國國會6月30日表決後,通過同性婚姻合法化的法案。德國因此加入了西方大多數同性戀婚姻合法化的國家行列。
  • 盤點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和地區
    截至2013年11月,同性婚姻與民事結合在全球四大洲得到合法化。
  • 同性婚姻其實不是婚姻平權
    我發現,很多支持同性婚姻的人,其實沒有考慮同性婚姻在實際上、具體上是怎樣運作的。從這方面去考慮,原來婚姻「平權」(marriage equality)從來都是一個迷思。同性婚姻其實不是將婚姻延伸給更多的人,而是與婚姻的原意背道而馳! 就此舉一些例子。 1.
  • 美最高法裁決同性婚姻合法,你對同性婚姻怎麼看?
    資料圖:當地時間2月5日,美國佛羅裡達勞德代爾堡,同性戀者舉行集體婚禮,慶祝佛州同性婚姻平等的裡程碑式聲明。
  • 兩岸網:臺灣同性婚姻合法化的難言之隱
    而通過同性婚姻法律更成了民進黨蔡英文政府一個標榜自己尊重人權、兌現競選承諾、展現執政能力的指標之一。筆者忍住不說這個話題已經很久了,自然是怕人罵自己不夠包容和尊重人性。除了這點,臺灣「挺同」或者反對者保持沉默,還有哪些說不出口的原因呢? 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不是同性戀但力挺同性婚姻合法的泛綠政治人物。給出的理由的確是人權和自由。
  • 從「上海男男求婚」,看世界38個同性婚姻合法的國家
    2013年4月17日,紐西蘭議會以77-44三讀通過同性婚姻法案,該法案於4月19日獲得紐西蘭總督的籤署,8月19日正式生效。紐西蘭成為世界上第十三個承認同性婚姻的國家。14.法國:2013年5月17日,憲法認為同性婚姻法案不違憲2000年1月,法國政府頒布實施了《公民互助契約》,規定「同居伴侶」可以登記一種新型的家庭關係。
  • 德國同性婚姻法案生效 成為第24個允許同性婚姻國家
    德國總理默克爾第三個任期行將結束時通過的同性婚姻合法化法案從當天起正式生效。對於這對伴侶而言,這是經歷38年抗爭等到的勝利,從此德國的LGBT(非異性戀)人群擁有了與異性戀一樣完整的婚姻權利。據2015年進行的人口抽樣調查,德國境內有9.4萬對同性伴侶,當中的4.3萬對登記為「民事結合」關係。從2001年至今,德國法律允許同性伴侶結為民事伴侶,但這種關係與完整的婚姻關係相比享受的權利有限。今年6月30日,在長期對同性婚姻問題抱持反對態度的總理默克爾最終開綠燈放行後,德國聯邦議院以投票表決的方式通過了在該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法案。
  • 臺灣地區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基本歷程
    祁家威於1998年首次正式申請同性婚姻,直接挑戰婚姻的定義,毫無意外以失敗告終。2000年9月,祁家威改變策略具狀申請同性婚姻「釋憲」。2001年5月18日,「司法院」大法官以「核其所陳,系以其個人見解對現行婚姻制度有所指摘,並未具體指明上開裁判所適用之法律或命令,究有何牴觸憲法之處」的理由,決議不受理同性婚姻釋憲聲請案。
  • 同性婚姻的隱秘歷史
    因為同性婚姻貌似是典型的二十一世紀現象。正如2013年美國最高法院法官塞繆爾·阿利託(Samuel Alito)對同性婚姻投反對票前所感嘆的:這無疑「比手機或者網際網路還要新鮮」。他說得有道理。即便在西方世界,大多數人仍然從未見過一對已婚的同性伴侶。  一方面,同性婚姻的反對者將其最近的擴散斥為政治正確走了極端;另一方面,其支持者則將此視為進步的信號。
  • 同性婚姻進入香港了
    香港最高法院在7月4日的裁定稱:「婚姻和民事伴侶分別都是英國法律認可的一個地位。雖然民事伴侶並不稱為婚姻,但在其他任何方面差不多均與婚姻地位沒有區別」。早在在2016年11月,香港特區政府在與多國領事代表會晤後,就決定向領館人員的同性伴侶發放留港籤證,並且伴侶無需工作籤證就可以在港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