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秦淮夜畫」再現《南都繁會圖》畫卷
為持續開發秦淮河旅遊線路,挖掘西五華裡文化內涵,推動文旅深度融合;同時加大夜經濟運營模式探索和拉動經濟增長,提升南京城市形象,南京旅遊集團所屬南紡股份去年成功收購秦淮風光公司控股權以來,與秦淮區文旅集團共同在營銷創新、市場開拓、品牌輸出方面尋求突破,與國內一流光科技企業、中國夜景旅遊行業轉型先導者良業科技集團聯手打造了本次秦淮河西五華裡水上遊船觀光遊項目。
-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節氣文化」融入時尚元素
有關專家表示,「詩禮中的四時八節——建鄴區廿四節氣主題活動」,通過深挖傳統「節氣文化」精神內核、注入時尚元素,在文脈傳承中以文化涵養城市精神,用文化塑造城市品牌,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又一創新之舉。
-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一二三產融合,農企「換道快跑」
櫻桃鴨四合一新「泳姿」遊過長江 鹽水鴨是南京美食的一張名片,深受市民和遊客喜愛。作為我市鹽水鴨生產的龍頭企業,南京櫻桃鴨業有限公司成立於2002年,現有員工300多人,擁有市內30多家連鎖門店和全國200多個加盟網點,年銷售額超億元。
-
發展「快車道」上,南京動能澎湃
將統計圖表進一步縮放,近年來南京高質量發展也呈現良好態勢——到2019年底,GDP連續11個季度保持8%左右增速,位居東部地區GDP過萬億元城市和全省首位;今年前三季度增長3.3%,經濟總量自改革開放以來首次躋身全國十強。「十三五」期間,南京經濟發展駛入「快車道」,並持續澎湃新動能。南京晚霞絢爛奪目。
-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打造高質量「博物館之城」 賦能美好生活
在南京,博物館儼然已成為最強的IP之一。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江蘇考察,腳步從南通博物苑到長江、運河岸線,並在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指出保護好長江文物和文化遺產,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在南京文博界產生熱烈響應。 在做好文物保護的基礎上,活化歷史文化資源,南京已經走在打造高質量發展的「博物館之城」的路上,以諸多新舉措激發創新活力、服務公眾社會。
-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10個項目落戶南京醫療器械產業園
入園儀式上,10個優秀項目正式落戶南京醫療器械產業園。 當天活動現場,處處充滿著「高淳元素」,吸引了不少客商關注。除了展板展示、政策推介,現場還舉辦了專場創新項目路演暨醫療器械產業園對接活動,3D列印氧化鋯全數位化齒科義齒修復、智能洗肺機等15個醫療前沿創新項目參加路演,並與高淳區進行了項目對接。
-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打造「博物館之城」,擦亮文化名片
南京市江寧區博物館、南京大報恩寺遺址博物館、明孝陵博物館等,均晉升為國家二級博物館。南京江南絲綢文化博物館等非國有博物館評定為國家三級博物館,也實現了零的突破。 在做好文物保護、活化歷史文化資源的基礎上,南京已經走在打造高質量發展的「博物館之城」的路上,以諸多新舉措激發創新活力、服務公眾社會,更努力傳播南京故事,吸引全國遊客爭相「打卡」。
-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聚焦「城市更新」 打造「更」美玄武
今年5月,南京市規劃資源局、市房產局、市建委聯合印發《開展居住類地段城市更新的指導意見》,玄武區衛巷片區是南京第一批啟動的4個險房消險試點之一。據介紹,實際上早在2019年,玄武區就已先行先試。從片區整體空間環境提升、歷史記憶留存、鄰裡關係延續、戶型設計優化等多方面進行了改造更新工作探索。
-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南京市第二十二屆運動會閉幕
市運會期間,通過「短視頻、網絡專題、網絡直播」全面展示群眾體育發展水平,展示了南京以全民健身助力全民健康、推動全面小康建設的成果,吸引了500萬人次參與線上互動,給人們帶來「網際網路+體育」的全新體驗,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影響。 回顧本屆市運會,呈現出四大特點:一是賽事組織細緻周密。組委會各部門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各項籌辦工作高效運作、組織有序;二是全民參與程度高。
-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國內首屆草莓AI種植大賽人工智慧更勝一籌
「多多農研科技大賽」是在聯合國糧農組織指導下、由中國農業大學和拼多多聯合舉辦的國內首屆「人工智慧VS頂尖農人」的數字農業種植競賽。賽事吸引了全球超過17支AI隊伍參加,經過初選之後,共有4支AI隊伍入圍決賽,一同進入決賽的還有大賽主辦方特邀及報名的4支頂尖農人隊伍。
-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昔日貧困村,如今全國重點旅遊村
貧困村變明星村,打造鄉村規劃建設新典範 李巷位於南京市溧水區白馬鎮石頭寨社區,距離南京主城區60公裡,全自然村共有125戶。2016年南京市在新一輪脫貧致富奔小康的行動計劃中,確定幫扶經濟薄弱的李巷村。當時的南京市規劃局委託開展了李巷村發展系列規劃設計的編制和組織工作。
-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打造「三個體系」,支持農業企業高質量發展
沈文祖來到國家級農業龍頭企業南京老山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參觀蜂產品加工流水線,詳細了解企業生產經營情況。他指出,企業要自立自強、苦練內功,緊緊抓住鄉村振興戰略寶貴機遇期,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在「十四五」實現新發展、取得新突破。
-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奢侈機械腕錶展示1319個機芯零件
日前,在南京德基廣場亮相的薩克森精密制表傳奇175周年巡展上,可以看到這面機芯牆。 限量發布的「致敬費爾迪南多·阿道夫·朗格」18K蜂蜜金紀念系列,包含三款1815系列腕錶:1815纖薄腕錶,表殼直徑為38毫米,厚6.3毫米。腕錶的琺瑯錶盤經過手工精心打造,飾有阿拉伯數字和火車軌分鐘刻度,限量發行175枚。
-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晨露
-
改革破冰,創新成果轉化「南京模式」
,確保總數突破400家、累計孵化科技型企業5000家,持續為高質量發展培育「新」的動能。 7月31日,南京市委十四屆十次全會明確提出,今年要量質並舉建設新型研發機構,確保總數突破400家、累計孵化科技型企業5000家,持續為高質量發展培育「新」的動能。
-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幼兒園孩子助力「小小心願環遊記」
「小小心願環遊記」活動由團市委、市民政局、南京市希望工程辦公室聯合主辦,南京市青少年宮、市慈善總會、團市委新媒體發展中心、南京市圓夢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南京小青檸青少年服務中心承辦,主要是幫助近2000名南京和新疆、西藏、陝西、青海等地困境青少年完成新年心願。
-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看這些「牛人」如何圓夢名校研究生
本報記者採訪了3位今年成功考上頂級名校的南京學生,希望他們的故事能給備考的你帶來啟發、注入力量,也提前祝願考生們能考入心儀學校。 大一掛科沉迷魔術 重整旗鼓考上清華 【小檔案】 程方正:南京工程學院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電力165班,初試、複試總成績771.5分,被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院電機工程與應用電子系錄取。
-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江北定山城市客廳明年5月開放
這將是南京規劃的九大濱江城市客廳中第一個建成的「客廳」。記者採訪時了解到,我市近年來持續推進長江濱江岸線景觀提升,為市民親江、遊江創造便利條件,一江兩岸正成為城市的「幸福岸線」。 12月9日中午,正在休假的市民邱繼紅陪著家人和孩子,在橋北濱江生態公園內享受著濱江散步的愜意。離他不遠處的圍擋內,長江岸線正發生著一場華麗巨變。
-
經濟日報評論員: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激發新動能——「全力做好...
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增強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這對於提高全要素生產率、釋放經濟發展潛力至關重要。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再次強調「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我們要牢牢把握這條主線,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激發新動能,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新動力。
-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流浪精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