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中,當愛情裡的激情慢慢褪去,婚姻的本質就會顯現,酸甜苦辣鹹,五味俱全。有的人在婚姻裡迷失了彼此的初衷,有的人則把婚姻經營得熱氣騰騰。
那些把日子過得有滋有味的夫妻,是保持什麼樣的相處方式,讓愛歷久彌新?他們都懂得這樣做。
1
夫妻相處中,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好的感情,都是陪出來的。
愛,應該起源於陪伴,也依賴於陪伴。陪伴的時間和狀態是衡量一段感情的標準。
人最寶貴的是時間。他願意拿最寶貴的東西去交換什麼,那一定是他最最看重的。愛和陪伴,也藏在其中。
一段感情,最容易被我們忽略,也最珍貴的東西,它就是陪伴。
愛,起源於陪伴,也依賴於陪伴。
我的一個朋友,夫妻剛結婚的時候,兩個人如膠似漆。常常一起買菜,一起散步,總有談不完的話。
而到了第三年,丈夫不是加班晚歸,就是夜不歸宿,一有空不是約牌友,就是約驢友,把家當作了可有可無。
朋友也仿佛回到了婚前的單身生活,經常一個人吃飯,一個人睡覺。
到了第四年,他們變得更加疏離了。常常是你看手機,我看電視,一問一答,除了早晚上下班相互寒暄幾句,其餘時間誰都沒有主動去交流,去關心對方。
沒過幾年,因為無話可說,他們就離婚了。
這樣的結局,可以說一點也不意外。
兩個人在一起,再豪華的房子,有再豐富的物質沒有相愛的人陪伴,也毫無樂趣可言。
而如果身邊有愛人陪伴,物質就會顯得無關緊要,因為這些物質上面有了愛的溫度。
三毛曾說過:「沒有理解和陪伴,談什麼感情。」
如果因愛而走在一起的兩個人,結果過成了一個人的日子,痛苦時沒有愛人關心,艱難時沒有依靠,這樣的關係,遲早會疏離,甚至會分手。
很多時候,婚姻的崩塌,可能沒有爭吵,只是在越來越少的關懷和陪伴中走向了終結。
有人說:「我不羨慕風華正茂的情侶,只羨慕街頭牽手的老人,因為他們愛了一輩子。」
也有人說:「不羨慕街頭擁吻的年輕人,只羨慕到老了還能牽手的夫妻。
年輕的時候,我一直都覺得夫妻就是為了在一起過日子,現在到老了才明白,夫妻的真正意義所在,是實實在在的陪伴與呵護。」
我們都希望自己的感情能長久幸福,相愛到終老一生。
夫妻間究竟應該保持什麼樣的相處方式,才能讓這份愛歷久彌新?
楊絳在《我們仨》中寫道:「我們與世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
碰到困難,我們一同承擔,困難就不復困難;我們相伴相助,不論什麼苦澀艱辛的事,都能變得甜潤。」
感情中,無論怎麼樣,都應該相互陪伴,互相扶持,而不是讓對方活成一座孤島。
夫妻只有長久陪伴,才能得到愛。在相處過程中,你的經歷我完全了解,而我的生活你也積極參與,彼此互幫互助,共同進步,共同成長。
這樣,感情才不會變質,夫妻才能一直走下去。
周潤發和陳薈蓮的感情一直讓所有的人羨慕,也許好的愛情都是讓彼此溫暖對方。
現在發哥和發嫂都已經六十多歲了,但是他們膝下無子。發嫂年輕的時候,懷過孩子。
那時孩子都已經九個多月了,即將臨產,發哥和發嫂也在期待這一天美好的到來。
但是在孩子快要生產的時候,有天發嫂發現肚子不再有胎動,等到他們趕到醫院的時候,孩子已經被頸帶纏繞,去世了。
發嫂感覺到無比的悲痛,而發哥那時也天天陪伴在發嫂身邊。後來有次採訪報導中,發嫂說自己整整用了七年的時間才走出來。
而在這七年裡,發哥一直陪伴發嫂,不離不棄。原以為愛情的結晶即將到來,哪裡知道竟然換來這樣的結果。
發哥用自己的深情陪伴告訴發嫂,愛她甚過一切。也許最好的愛情,從來不是一句我愛你,而是每天的陪伴。
真正的愛情從來都是具有煙火氣的,它藏在日常生活的小細節中,更藏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
發哥對發嫂的深情陪伴慢慢治癒了發嫂。
木心曾寫過一首詩,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真正的愛情或許就是如此,經得起細水流年,也經得起歲月的洗禮。
我們羨慕發哥和發嫂的婚姻,其實是羨慕彼此對對方的忠誠,更羨慕彼此的陪伴與照顧,真正好的婚就是如此。
真正的陪伴,不是非要時時刻刻都在一起,而是我知道你心裡有我,無論遇到什麼事你都會在。
忙的時候可以各忙各的,閒下來的時候,第一時間想到對方。當遇到困難時,可以一起解決問題,當有開心的事時,可以彼此分享。
陪伴,就是我需要的時候,你在,你不在的時候,我也感覺得到那份牽掛與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