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長沙雨花區:"六"字文章推動文明創建工作高質量發展

2020-12-12 中國文明網

  今年以來,湖南省長沙市雨花區文明創建工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創建為民、創建惠民。在市文明辦的精心指導和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做實「六」字文章,著力推動全區文明創建工作高質量發展。 

  做實「引」字文章,把有高度的思想做得更有溫度 

  一是思想引領。組建「雨花時代先聲」理論宣講志願服務隊,開展「就認這個理」互動式理論宣講1000餘場,受眾10萬人次,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傳播到社會各角落,做到零距離、全覆蓋,進入尋常百姓家,往實裡走、深裡走、心裡走。 

  二是規劃引導。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為引導,積極貫徹落實《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新時代公民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和《中國共產黨宣傳工作條例》《長沙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制定了《雨花區2020年文明創建工作要點》,引導指導全年乃至今後一段較長時期的文明創建工作。 

  三是典型引路。一年來成功挖掘推介湖南好人28名、長沙好人3名、長沙市「新時代好少年」2名;鍾亮紅等六名志願者被評為市最美逆行志願者,高慧明被評為「湖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學雷鋒志願服務最美志願者」;雨花「和諧號」志願服務項目獲家豪書記肯定,雨花群英會被評為全國最佳志願服務組織和「全省疫情防控先進志願服務組織」;製作了好人模範事跡宣傳片,在全區LED顯示屏循環播放,形成好人好事遍地開花的新風尚。雨花區志願者積極抗疫、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等25篇稿件被「學習強國」專題報導;《人民日報》頭版《點讚長沙:深入開展志願服務 引領全民參與》報導中,點讚了雨花區井巷社區志願服務工作;《光明日報》頭版頭條《長沙:以城護水 以水潤城》力贊了雨花區圭塘河的生態文明治理工作;《健全機制 保持定力 推動文明創建工作高質量發展》經驗文章在學習強國、中國文明網、湖南文明網、精神文明報刊發;《長沙市雨花區:著力構建「1+6+X」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新格局》經驗文章在學習強國、精神文明導刊、光明日報APP、《湖南宣傳》、「湖南新時代文明實踐」官微刊發;「融通需求與供給 打通實踐『最後一公裡』」經驗文章在《湖南宣傳》刊發;湖南衛視新聞聯播的專題報導——「貫徹落實《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 長沙:文明力量滋養 志願服務綻放」中,詳細介紹了井巷社區志願服務工作經驗和「中國好人」肖卓作的「文明三新•走進身邊好人 學習志願精神」宣講活動。 

  通過思想引領、規劃引導和典型引路,讓思想理論以老百姓聽得懂的語言、看得懂的方式飛入尋常百姓家,用模範好人教育廣大幹部群眾,用身邊人身邊事感動身邊人。宣講更接地氣、更有溫度地貼近基層、貼近實際、貼近群眾,推動新思想入腦入心,在基層落實落細、落地生根。 

  做實「動」字文章,把有意義的意圖做得更有意思 

  一是領導推動。省、市領導多次親臨雨花調研指導文明創建工作;區文明委領導高度重視文明創建工作,多次會議研究、多次作出批示指示,多次親自部署督導;區委常委會多次專題研究部署文明創建工作,召開了區文明委全會、聯席會、部署會、推進會、調度會、培訓會、講評會、專項整治會等系列會議,積極貫徹落實上級會議工作精神,推動全區文明創建工作,壓實縣級領導責任;全體縣級領導到重難點區域、聯點街鎮村社、分管行業進行實地督導調度,壓實聯點責任,確保了文明創建工作領導有力有方、工作有序有效。 

  二是條塊聯動。全面壓實各轄區單位的主體責任、街鎮村社的屬地責任、行業部門的行業責任、主要領導的牽頭責任、分管領導的分管責任,堅決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守土有方、創建有為;區直部門和街鎮、社區條塊結合,相互配合,補臺補位,做到全區一盤棋、上下一條心、條塊一起動。 

  三是群眾發動。充分利用電子顯示屏、微信、入戶走訪、土喇叭、微宣講、宣傳海報等多種形式全面鋪開文明創建工作宣傳;推動街鎮村社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基地),抓實志願服務工作,發動246個志願服務組織、124545名志願者以及居民群眾參與到創建工作中來;以黨員幹部這個「關鍵少數」引領帶動廣大群眾這個「絕大多數」。 

  通過領導推動、條塊聯動和群眾發動,確保了創建工作項項有人管、件件有人抓、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幹,形成全區上下全面參與、齊心協力、幹勁實足、能量滿滿的生動局面。 

  做實「提」字文章,把有內容的硬體做得更有內涵 

  一是設施提檔。對全區市政、環衛、園林、交通等各類基礎設施補損提檔,著力實施了農貿市場及周邊、建築工地及周邊、醫院及周邊等「6+1」專項整治百日行動;一年來,區創建辦督查組下發督查通報57期,累計督查發現問題3400餘條,下發重難點問題交辦函81份,確保了各項設施設備和環境秩序對表達標。 

  二是區域提質。開展老舊小區、市場片區、農安小區、農貿市場及周邊、學校及周邊等重點區域提質改造工作;今年以來,先後向各街鎮和重點部門撥付1229萬元創建專項整治經費,確保了高橋五一市場片區、白田農安小區、馬家衝小區、桂花小區等重點難點區域提質達標。 

  三是環境提升。持續深入實施硬化、綠化、亮化、美化「四化」工程和清霾、碧水、靜音、淨土「四大行動」;開展各類環境亂象整治行動,發動各社區黨員幹部、志願者參與「牛皮癬」清除行動5000餘次,辦理「亂擺亂設」相關案件287件,處理車輛違停違法行為45022起;每周定期分類開展「愛衛生 淨環境 講文明 樹新風」「文明在樓道」「文明在市場」等相關愛國衛生運動共計5000餘次;著力優化營商環境,讓企業落得地、聚得攏、安得心。 

  通過設施提檔、區域提質、環境提升,高質量抓好了全區硬環境的提質升級,豐富了城區的環境內涵,讓雨花成為了優美舒適、宜居宜業的理想城區。 

  做實「彩」字文章,把有特點的軟體做得更有特色 

  一是文化色彩。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依託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廣場、長廊、社區活動室、道德講堂等陣地,通過活動開展、公益廣告宣傳等形式,大力弘揚傳統文化、法治文化、紅色文化、先進文化和湖湘文化,擦亮雨花城市文化底色。 

  二是活動精彩。開展了「我們的節日」「新文明餐桌」「紅色愛國教育」「學雷鋒志願服務」等區級及以上級別的文明創建主題活動58次,其中援鄂志願者返湘歡迎儀式、國慶同吃麵、守護者日誌願服務活動等十餘個活動效果好、影響大,被文明網專題報導。 

  三是品牌出彩。通過打造「文明三新」(傳播新思想、弘揚新風尚、推動新實踐)區級品牌,深化「追夢人」宣講團、「星星點燈」課堂等六大站點品牌建設,發揮各級試點示範作用,實現全區實踐所(站、基地)品牌建設「全覆蓋」,推動形成「1+6+X」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總體格局;建成志願服務供需對接平臺,通過點單、派單、接單、回訪、評估五步工作法實現供需對接,並與「開放雨花」APP深度融合實現掌上點單;培育打造了群英會、高鐵南站志願服務聯盟、孫建華工作室、美人魚公益團隊等優秀的志願服務組織品牌;打造了「文明在樓道」「文明在小區」「文明在市場」等志願服務活動品牌。 

  通過文化弘揚、活動開展和品牌打造,進一步挖掘了雨花的人文特點特色,豐富了文明創建工作品質品位,提升了創建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輻射力,有效提升了市民的參與度和滿意度。 

  做實「暢」字文章,把有定型的管理做得更有定力 

  一是對接順暢。將重點工作、重要會議、活動開展、重要媒體上稿等情況定期整理為「區文明創建重要工作報告」,向市文明辦和區領導書面報告,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陳剛批示「抓得紮實、抓得到位,適當時候開一場文明創建經驗交流會」;每周通過簡訊、微信平臺向全區幹部發送2期文明創建工作動態;充分發揮區文明委和區創建辦的中樞核心作用,堅持文明創建工作定期調度、統籌推進,打通工作「中梗阻」,確保創建工作上下溝通,左右逢源,對接順暢,開展有序。 

  二是機制流暢。出臺了《雨花區志願者管理辦法》《雨花區各級文明單位管理辦法》等文件制度,制定並實施了「6十1"專項整治百日行動工作方案,加強頂層設計,切實解決重點難題;建立健全了常態迎檢機制;建立健全督查通報機制;建立健全調度整改機制;建立健全考核講評機制;建立健全力量保障機制,切實推進基層文明創建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三是心情舒暢。實施《雨花區文明城市建設以獎代撥經費實施細則》,每季度從活動開展、宣傳上稿、品牌打造等方面對各部門單位提供經費支持;每年對市級以上學校少年宮、家庭教育服務站、心理健康輔導站等給予經費獎勵;每年年底評選表彰年度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先進集體及先進個人;組織文明線同志外出培訓,學習先進經驗,開拓工作視野;積極評選各級文明單位(校園),並對市級以上文明單位(校園)職工發放獎勵金;評選「三零社區」,對獲評社區的書記、主任和工作人員給予一定獎勵;每年春節、國慶期間慰問道德模範、中國好人,並在好人模範有困難的時候給予幫助幫扶;慰問志願者,送去慰問物資、慰問金。通過經費獎勵、榮譽表彰等形式,讓幹部幹事有保障、有動力、有激情。 

  順暢的對接、流暢的機制、舒暢的心情,確保了創建工作見人見事、常態長效、善作善成、激勵正向,確保創建工作有持久的耐力、不竭的動力和不懈的定力,打通了文明創建的「最後一公裡」。 

  做實「治」字文章,把有格調的素養做得更有格局 

  一是依法治理。推動文明創建工作步入「法治化」時代,用法治思維與法治方式解決問題、推動工作;加強《長沙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的宣傳和執法;大力開展「三零社區」創建工作,去年共有93個「三零」社區(村);強化機關效能建設,切實發揮法治的引領、規範和保障作用;促進幹部群眾學法、知法、守法、用法、普法。 

  二是依德治理。積極開展「誠信建設」「家風家教」「移風易俗」「學雷鋒志願服務」等活動;通過公益廣告宣傳、主題陣地建設、主題活動開展、先進典型評選和宣傳學習等方式傳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傳統文化,建設「好人之城」,打造德馨雨花、厚道雨花;加強幹部群眾的思想道德建設,提高文明素養,弘揚社會新風尚。 

  三是共同治理。積極推進社會組織孵化和文明單位創建工作,廣泛開展志願服務活動,全面動員駐區單位、志願服務組織、志願者和廣大群眾參與創建,共駐共建、群防群治、聯防聯控,進一步提升了社會治理能力和城市治理水平。 

  通過依法治理、依德治理和共同治理,有效夯實了基礎工作,強化了基層治理,提升了基本能力,提高了人文素養,確保實現社會安定人民安寧,社會大局和諧穩定。(來源:長沙市雨花區文明辦)

相關焦點

  • 湖南省長沙市雨花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餘宏卿:做實"六"字文章...
    今年以來,長沙市雨花區文明創建工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創建為民、創建惠民。在長沙市文明辦的精心指導和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做實「六」字文章,著力推動全區文明創建工作高質量發展。
  • 長沙市區縣中唯一的代表,雨花區師德師風建設工作…
    9月23日,全省基礎教育工作現場會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召開。省委副書記烏蘭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時的重要講話和對教育的重要指示,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相關文件和全國基礎教育工作會議精神,推廣瀘溪縣等地經驗做法,加快推動全省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湘西州委書記葉紅專致辭,副省長吳桂英主持。
  • 湖南日報丨劈波斬浪行致遠——長沙市雨花區2020年經濟社會發展回眸
    這是一份令人振奮的答卷——地區生產總值突破2000億元後再攀新高,預計達2120億元,穩居中部省會城區第一;位列全國城區高質量發展百強區第20位。數據的背後是雨花區在省委、省政府,長沙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交出的沉甸甸的雨花高質量答卷。
  • 雨花區14個美麗屋場扮靚長沙綠心
    雨花區14個美麗屋場扮靚長沙綠心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歐陽倩 通訊員 高興 長沙市雨花區跳馬鎮喜雨村村民周福香站在自家乾淨整潔的院落裡,細心地為顏色各異的花卉澆水。
  • 圍繞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十四五」高質量開局——省委經濟工作會...
    12月24日召開的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總結全省2020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研究部署2021年經濟工作。廣大幹部群眾表示,將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省委省政府關於明年經濟工作的各項決策部署上來,圍繞構建新發展格局,開拓創新、苦幹實幹,推動「十四五」高質量開局。
  • 2019年度長沙市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優秀單位及個人名單公示
    2019年度長沙市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  優秀單位及個人公示公告  根據《長沙市文明創建工作先進評選和管理辦法》(長辦〔2018〕8號)文件精神,經自願申報、各級審核推薦、2020年市文明委全體會議審議,現對2019年度長沙市文明社區(小區)、文明村鎮、文明(標兵)單位、「四同」創建管理單位
  • 2019年度長沙市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優秀單位及個人正在公示
    根據《長沙市文明創建工作先進評選和管理辦法》(長辦〔2018〕8號)文件精神,經自願申報、各級審核推薦、2020年市文明委全體會議審議,現對2019年度長沙市文明社區(小區)、文明村鎮、文明(標兵)單位、「四同」創建管理單位、文明行業、文明窗口示範單位、文明風景旅遊區、文明集市、文明餐飲示範店、「誠信之星」、文明(標兵)校園、文明家庭等名單予以公示,聽取社會各界意見,接受廣大群眾監督。
  • 長沙對全市工地圍擋進行清理整治 並開展建築工地文明創建專項督查
    建築圍擋換新裝 扮靚城市風景線(建設更高水準的全國文明城市) 長沙對全市工地圍擋進行清理整治,並開展建築工地文明創建專項督查 長沙晚報9月17日訊(全媒體記者 陳煥明 實習生 談文翥)「有一種習慣叫光碟,有一種節約叫光碟。」
  • 長沙雨花區與株洲經開區、石峰區籤署重要協議 眾多利好將落地
    12月22日,長沙市雨花區分別與株洲市經濟開發區、石峰區籤署了區域一體化發展框架協議。協議約定,按照省委、省政府「一體化規劃綱要」,根據長沙、株洲經濟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以及城市發展規劃的要求,聚焦要素,整合資源、融合互補,將雨花區和株洲經濟開發區、石峰區共同建設成為長株潭一體化的樣板區、高端服務業的集聚區、創新開放的自貿協同示範區、宜居宜遊的休閒度假區。
  • 擦亮文明底色 鞏固脫貧成果——永靖縣推動文明城市創建向縱深發展...
    「整縣脫貧摘帽是新的起點,我們將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契機,抓好城市這個『火車頭』,以城帶鄉、城鄉融合,以城市的文明進步鞏固脫貧成果,促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帶動整個經濟社會發展。」永靖縣委書記尹寶山說。永靖縣楊塔鄉勝利村周興則夫婦種植的金銀花喜獲豐收。資料圖。
  • 長沙市詩詞協會著力推進創建「中華詩詞之市」 增強長沙品質傳播...
    日前,長沙市政協主席文樹勳專題調研長沙「中華詩詞文化傳承與發展」工作,為推動長沙詩詞文化傳承發展注入新的能量。  詩詞已熔鑄成長沙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內在靈魂  長沙是楚漢名城、屈賈之鄉,詩人輩出,詩事昌盛,歷史上吟詠長沙的詩詞散見於詩冊、史籍者約五千首。
  • 2020中國錳業發展戰略研討會在湖南長沙召開
    齊心應對新挑戰 攜手創建新格局2020中國錳業發展戰略研討會在湖南長沙召開中國鋼鐵新聞網 中國冶金報記者 郭達清12月16日,2020中國錳業發展戰略研討會在湖南長沙召開。圖為會議現場
  • 長沙深化兩型社會建設 走出綠色創新發展之路
    2020年是長株潭兩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第三階段的收官之年,十三年來,長沙市圍繞「建設全國兩型社會示範窗口、率先建成兩型引領之市」的戰略目標,以制度建設、綠色發展、示範創建、資源節約為重點抓手,探索出一條綠色、低碳、循環的兩型發展之路。
  • ...人民武裝部|龍驤集團|湖南省機場管理集團|湖南|機場|長沙警備區
    湖南龍驤集團武裝部、湖南機場管理集團武裝部掛牌成立(6月5日上午9點,湖南龍驤交通發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武裝部授牌暨雨花區民兵戰略運輸投送連授旗點驗大會在龍驤集團前坪舉行)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6月5日訊(記者 王文)今天上午,湖南龍驤交通發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武裝部、
  • 2020將怎樣發展經濟、改善民生 政府工作報告的湖南底氣
    截至15日共有27個省市區的政府工作報告公之於眾,從中我們可以看到湖南與其他省份報告相比,它們的共同特點及湖南特色發展路徑。 瀟湘晨報記者朱宗威實習生於廣強長沙報導 1月6日至15日,共有27個省市區的省級人代會開幕,它們是除了港澳臺和海南、雲南、山東、四川之外的省市區。
  • 《學習時報》頭版刊發省長王寧署名文章: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
    2020年12月25日《學習時報》頭版刊發了福建省人民政府省長王寧同志的署名文章:《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全文如下:  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  福建省人民政府省長 王寧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鮮明提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經濟、文化、社會、生態等各領域都要體現高質量發展的要求。
  • 史立軍督查文明城市創建工作
    本報訊(記者葉桂華)6月2日,市委書記史立軍專題督查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堅持人民至上,更加自覺地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為民造福作為文明城市創建的根本要求,落實責任、同向發力,奮力衝刺全國文明城市「三連冠」。市領導常勝梅、張餘松、張小兵參加相關活動。
  • 鄭建新:以高水平水生態建設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
    以高水平水生態建設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長沙市委副書記、市長、湖南湘江新區黨工委書記 鄭建新 城市依水而建、緣水而興、因水而美,治城先治水已成城市管理者的共識。近年來,長沙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按照「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思路,將水生態文明建設與提升城市品質、推進產業轉型、增進民生福祉有機結合,著力讓水留下來、活起來、淨起來、美起來,獲評全國首批水生態文明城市,成功探索出統籌推進水生態建設和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
  •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持之以恆強化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
    特別是進入2018年後,市委、市政府圍繞新一輪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目標任務,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緊緊圍繞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諧宜居、人民滿意的全國文明城市總目標,把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作為建設現代化中心城市的重要抓手,動員全市黨政機關、幹部群眾、社會各方,抓領導、抓關鍵、抓難點、抓特色、抓基礎,多措並舉、齊抓共管,以創建工作的新作為新成效,牽動和引領全市經濟社會健康發展,城市建管水平不斷提升,市民文明素質顯著提高
  • 推進全國禁毒示範城市創建——長沙禁毒工作實現「五升五降」
    如今,這種深入基層的常態化禁毒宣傳活動已在長沙「各處開花」。近年來,長沙把禁毒工作作為民生實事、社會發展的政治任務來規劃實施,強力推進全國禁毒示範城市創建工作,健全工作體系、創新禁毒舉措,已實現「五升五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