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人民幣成為全球第五大支付貨幣 收付金額創歷史新高

2020-12-12 金融界

來源:cnBeta

8月14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了《2020年人民幣國際化報告》,數據顯示:2019年人民幣跨境收付金額19.67萬億元,同比增長24.1%,收付金額創歷史新高,成為全球第五大支付貨幣。報告顯示,2019 年,人民幣跨境收付金額合計19.67萬億元,同比增長24.1%。

其中收款10.02 萬億元,同比增長 25.1%,付款 9.65 萬億元,同比增長 23%,收付比為 1:0.96,淨流入 3 606 億元,2018 年為淨流入1544 億元。人民幣跨境收付佔同期本外幣跨境收付總金額的比重為 38.1%,創歷史新高,較上年提高 5.5 個百分點。

上海、北京、深圳人民幣跨境收付量位列全國前三。2019 年,三地人民幣跨境收付金額佔全國人民幣跨境收付總金額的比重分別為 50.1%、14.3%、8.6%。

此外,85%的國內外貿企業選擇人民幣作為跨境結算主要幣種,跨境人民幣客戶已覆蓋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 。

一季度,人民幣在全球外匯儲備中的佔比升到2.02%,創歷史新高。

相關焦點

  • 人民幣成為全球第五大支付貨幣 第五大儲備貨幣 大宗商品計價實現...
    原標題:成為全球第五大支付貨幣、第五大儲備貨幣,大宗商品計價實現突破—— 人民幣,越來越有國際範兒中國市場不斷擴大開放,日益頻繁的經貿往來為人民幣國際化提供支撐。金偉攝(人民視覺)全年銀行代客人民幣跨境收付金額近20萬億元,同比增長24.1%,收付金額創歷史新高!2019年,人民幣國際使用表現不俗。當前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複雜多變,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增多,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怎麼樣?日前,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2020年人民幣國際化報告》對此進行了全景式呈現。
  • 人民幣繼續保持全球第五大支付貨幣地位
    9月17日,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8月份,在基於金額統計的全球支付貨幣排名中,人民幣繼續保持全球第五大活躍貨幣的位置。從比例來看,人民幣全球支付佔比由7月的1.86%升至1.91%;從金額來看,人民幣支付金額較7月降低了8.33%,同期全球所有貨幣支付金額總體減少了10.30%。不久前,央行副行長陳雨露表示,央行積極參與國際金融治理,推動人民幣成為更好的國際儲備貨幣。
  • 人民幣在全球外匯儲備中佔比創新高,這意味著什麼?
    2015年11月30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宣布:正式將人民幣納入IMF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決議將於2016年10月1日生效。從而為人民幣成為國際化邁出了關鍵的一步,並成為全球第五大支付貨幣。
  • 中銀協報告:人民幣全球支付佔比回升 為全球第五大支付貨幣
    中證網訊(記者 陳瑩瑩)中國銀行業協會日前發布的《人民幣國際化報告(2019-2020)》(《報告》)顯示,2020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部分企業停工停產,人民幣在國際支付中的份額略有波動,但隨著國內疫情緩解、企業復工復產,以及在中國人民銀行的指導下,多家商業銀行開闢「綠色通道」、簡化業務流程,積極為企業提供人民幣結算服務
  • 人民幣再上新臺階,在全球支付貨幣排名中升至第五位
    在連續兩個月位居全球第六位後,近日人民幣在全球支付市場貨幣佔比排名再上新臺階,給市場帶來好消息。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7月23日發布的數據顯示,6月份,在基於金額統計的全球支付貨幣排名中,人民幣升至第五位,佔比為1.76%。
  • 人民幣在外匯儲備佔比創新高,人民幣要成世界貨幣了?該怎麼看?
    人民銀行14日發布《2020年人民幣國際化報告》,人民幣支付貨幣功能不斷增強,儲備貨幣功能逐漸顯現。人民幣繼續保持在全球貨幣體系中的穩定地位。2019年人民幣跨境使用逆勢快速增長。數據顯示,2019年人民幣跨境收付金額19.67萬億元,同比增長24.1%,收付金額創歷史新高,為全球第五大支付貨幣。截至2019年末,人民銀行在中國大陸以外的25個國家和地區設立了人民幣清算行,使人民幣使用的安全性不斷增強,交易成本也在下降。此外,人民幣的儲備功能也日益體現。一季度,人民幣在全球外匯儲備中的佔比升到2.02%,創歷史新高。
  • 好消息:人民幣成為全球第5大支付貨幣!70多家央行將其納入外儲
    人民幣,越來越有國際範。據人民日報海外版8月25日報導,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發布數據顯示,今年6月,在基於金額統計的全球支付貨幣排名中,人民幣升至第五位,佔比為1.76%。同時,人民幣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成員國持有儲備資產的幣種構成中排名第五,市場份額為1.95%,較2016年提升了0.88個百分點。基於此,全球多家央行也正持續增持人民幣資產。中國經濟網報導指出,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球已有70多個央行或貨幣當局將人民幣納入外匯儲備。
  • 中國央行再次出手,人民幣穩居全球第五大貨幣
    在此機遇下,今日我國央行再次出手。央視新聞9月21日最新消息,今日財政部在中國香港成功發行了50億元人民幣國債。此次人民幣國債在港的順利發行具有三大意義。首先,這將加深我國金融體系的對外開放,提高我國在國際金融市場的地位和信用度。通過香港地區向境外資本發行國債,從而加強了我國與國際資本的聯繫。其次,人民幣國債在港發行,也有利於穩定匯率,促進人民幣升值。
  • ...或貨幣當局將人民幣納入外匯儲備Toa n c u co h n 70 ng n ha ng
    全球已有70多個央行或貨幣當局 將人民幣納入外匯儲備 Toa n c u a co h n 70 ng n ha ng trung ng
  • 解碼央行數字貨幣丨跨境支付:人民幣國際化推動幾何
    在12月8日,由北京商報社、北商研究院出品的《解碼央行數字貨幣》正式發布,從地方試點篇、監管篇、個人篇、支付篇、機構篇、場景篇、資本市場篇、清算篇、跨境篇、全球篇等10個維度出發,全景解碼央行數字貨幣,並對後續走向進行分析預測。
  • 央行數字貨幣開網時間最新消息 2020手機支付產業政府發展前景分析
    其次是雙離線支付功能。網銀,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工具在進行交易時需要聯網,否則無法進行交易;而DC/EP的雙離線支付功能,即便交易雙方處於離線狀態,只要兩個手機一碰,交換錢包密鑰,即可完成轉帳交易。三是主要面向小額零售場景,有金額和時間限制。有助於解決「雙花問題」,也有出於保護商業銀行,防止「金融脫媒」的考量。
  • 微信支付和支付寶即將成為過去?央行數字貨幣來了
    隨著科技的進步,越來越多的人習慣了無現金出行,一部手機就已經能夠應付如今幾乎99%的出行支付場景,你也無需為去超市不找幾分的零錢而耿耿於懷,收破爛的大爺也開始使用掃碼給你支付錢了。有人可能還不明白央行數字貨幣與支付寶、微信錢包的區別,其實三者有共同點,也有區別。共同點就是都可以歸為支付工具,區別就是央行數字貨幣還是法定貨幣,也是人民幣的一種,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央行數字貨幣能改變什麼?
  • 蘇州將於雙十二推出數字人民幣紅包 央行數字貨幣或有助於金融監管...
    同時,加快推進法定貨幣數位化進程,積極制定和修改法定數字貨幣原型方案,探索和研究數字人民幣,推動我國法定貨幣數位化進程。央行數字貨幣或有助於金融監管水平提升。同時需要注意到,貨幣數位化加快了金融資產轉換速度及貨幣流通速度,導致金融資產價格波動性和關聯性增加,加劇金融順周期性與金融風險傳染,對金融監管的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 歐科雲鏈研究院:央行數字貨幣如何衝擊國際支付清算體系?
    來源:新浪財經----詳解CNAPS、CIPS和SWIFT隨著國內數字人民幣測試的正式展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央行數字貨幣給社會經濟帶來的變化。其中,央行數字貨幣在跨境支付、國際清結算方面的影響最引人關注。不少人認為央行數字貨幣將會給SWIFT帶來衝擊,重塑國際清算體系。
  • 澳洲央行貨幣政策會議紀要偏鴿,澳元承壓
    離岸人民幣對美元(CNH)收於6.6732,較前一交易日升值0.08%,與CNY價差86個基點。點評:昨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調升80個點,並漲破6.70關口,為18個月來的首次,令市場做多人民幣的情緒進一步升溫,帶動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價格小幅高開。此後,伴隨美指上行,人民幣小幅承壓下挫,午盤時段基本在【6.6840,6.6900】內區間波動。下午三點半後,美指快速下行,人民幣順勢走強,並再度收漲,收盤價創27個月新高。
  • 探索央行數字貨幣:第三方支付產業新變量
    我們推出了DCEP系列報告(《初探央行數字貨幣:目標、定位、機制與影響》《再探央行數字貨幣:對電子支付產業有何影響?》《三探央行數字貨幣:透過專利看「超級貨幣」藍圖》《一圖看懂央行數字貨幣相關標的》),本篇從行業關鍵驅動因素出發,梳理了第三方支付行業發展史,探討數字人民幣作為新變量,對該產業鏈可能產生的影響,以及銀行體系為助推其落地可能採用的推廣策略。
  • 人民幣中間價再漲149點!離岸價創兩年多新高 全球資本緣何無視央行...
    來源:金融界網站今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報6.6781元,較上一交易日(10月20日)的6.6930元上調149個基點。截至今天早晨7點30分,人民幣兌美元離岸價觸及6.6514,創出2018年7月以來的新高。
  • 法定數字貨幣或成為第六版人民幣 當前測試階段仍以二維碼為支付方式
    數字人民幣在某些環節的確採取了區塊鏈技術,但基於區塊鏈的某些技術特徵,不適宜在零售環節應用。2.數字人民幣對商戶並非強制使用。按照現行規定,商戶不可拒收現金。儘管數字人民幣定位於替代部分現金,但支持數字人民幣消費必須進行相關支付系統改造,所以對接受的商戶有條件要求。3.數字貨幣不是要替代第三方行動支付。數字人民幣在流通過程中,需要支付鏈條上各方共同推進。
  • 人民幣已成世界第五大支付貨幣,將與美元抗衡!
    2009年7月,《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管理辦法》出臺,意味著人民幣國際化正式起航。如今10年過去了,人民幣從跨境貿易支付結算,到投融資貨幣,再到全球儲備貨幣,步步為營。目前人民幣的地位如何?未來又將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呢?
  • 1204在岸人民幣收評:中間價上調近90點 即期創近兩年半新高
    原標題:中金網1204在岸人民幣收評:中間價上調近90點 即期創近兩年半新高   周五(12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