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中,斯佳麗為了帶著家人們活下去,作風彪悍,帶領家人種棉花,為了籌錢救塔拉莊園搶了妹妹的未婚夫弗蘭克,弗蘭克去世後不顧眾人反對嫁給白瑞德。
很多人喜歡斯佳麗也是在喜歡一種旺盛的生命力。而看似弱小的玫蘭妮往往被忽略。實際上,看似柔弱的玫蘭妮護起斯佳麗這個姐妹也是勢不可擋。
第49章,斯佳麗第二個丈夫去世,白瑞德向斯佳麗求婚成功。斯佳麗力排眾議嫁給了白瑞德。對此,亞特蘭大因戰爭失去財產已經陷入貧困的上流社會的女士們極其不滿。
兩個有爭議的人從紐奧良度蜜月回來。在玫蘭妮臨時有事走開後,聚在她家裡的各位女士就是否禮節性拜訪這對新婚夫妻開始討論。
艾爾辛太太表示,她個人拒絕去拜訪斯佳麗。她說話時,冷峻的高雅神情顯得比往常更為寒峭。
梅裡韋瑟太太說,「去拜訪他們!還真說得出口!」她曾經苦口婆心好意勸斯佳麗拒絕瑞特的求婚,結果反被搶白了一頓,現在一想到這件事,就忍不住氣得胸脯直發脹。
自己喜歡的男士喜歡斯佳麗,這讓阿希禮的妹妹印第亞尤為氣惱。
所有這些談話恰好都被回到聚會房間的玫蘭妮聽到,她氣得雙頰緋紅,原來挺溫和的一雙眸子現在直冒怒火,鼻孔在一張一翕地不住顫動。以前誰也沒見她有過這般盛怒的神態。玫蘭妮的反應超出了諸位女士的意料。
人人都愛玫蘭妮,在年輕婦人中數她最溫和、最柔順,對長輩既尊重又順從,從未表示過什麼不同的看法。
即使是斯佳麗,因為愛著阿希禮而痛恨阿希禮明媒正娶的妻子玫蘭妮佔了她的位置,在評價玫蘭妮時也不得不承認她是不錯的人。
在第一任丈夫查爾斯去世後,斯佳麗在亞特蘭大和他的妹妹玫蘭妮以及姑姑貝蒂住在一起共同生活時就講到過,玫蘭妮是個怕羞,端莊的淑女。「不過她倒真有見識——我得承認,勉強說得上有點見識,」斯佳麗心裡老大不情願地想道。
家境富裕的世家小姐玫蘭妮從小被保護得很好,純樸、仁慈、真實和對人友愛,沒有接觸過粗暴和罪惡。單純善良的她也希望周圍的人們和她一樣快樂,她總是可以發現別人的長處。
這樣一位女士即使放到現在,也是個被人喜歡的人。因為她待人真誠,胸懷寬大,所以人人都圍著她轉,不論男女都愛和她做朋友。
這樣一個人見人愛的柔弱女子在這一次,為了斯佳麗,和一群昔日和氣相處的女士們開戰了。
「你怎麼敢這樣信口雌黃,印第亞?」她用低弱而顫抖的聲調質問說。「你的嫉妒心把你引到哪兒去了?真為你害臊!」玫蘭妮對丈夫的妹妹印第亞說。
印第亞臉色煞白,但仍然傲然昂首。「我不想收回我說過的話,」她短短地回了一句,但腦子裡卻是思潮起伏。「我真的嫉妒了嗎?」她這麼想。對斯圖特·塔爾頓的事,對霍妮和查爾斯的事,她可是記得很清楚,同時,她還疑心斯佳麗在試圖勾引自己的哥哥阿希禮。
爭執中,印第亞質問玫蘭妮,作為自己的嫂子,為什麼要為了斯佳麗這樣一個女人和自己翻臉。
玫蘭妮提到的事在電影裡已經生動的表現出來了,兵荒馬亂的時刻,佩蒂姑媽居然丟下與自己朝夕相處的親人,正處於懷孕待產中的玫蘭妮,自己逃命去了。年輕的斯佳麗被迫獨自面對這一切。醫生忙著照料部隊傷員,在只有一個遇事就六神無主,語無倫次,愛吹牛的小女僕的情況下,斯佳麗幫玫蘭妮接生了。這樣的危急時刻,這群女士沒有出現。
電影和小說略有差別,斯佳麗和玫蘭妮的哥哥查爾斯有一個兒子韋德。逃回塔拉莊園的時候,斯佳麗帶著玫蘭妮和她剛出生的兒子,以及斯佳麗自己的兒子小韋德和女僕普莉西。白瑞德幫她們弄到馬車,途中丟下婦孺去參軍了。斯佳麗獨自駕著馬車帶著人回了家。人生的很多關鍵時刻,可以依靠的只有自己。
每一個小細節,玫蘭妮記憶猶新。也可以看出斯佳麗自私的外表下,有一顆誠摯善良的內心。也許她自己都不知道,然而,玫蘭妮都懂。
這裡玫蘭妮只看到了一部分,阿希禮是斯佳麗少女時期就傾慕的溫文爾雅的男子,她希望留阿希禮在自己的生活範圍內。
這部分是全書最精彩的辯論,玫蘭妮頭腦清晰有理有據的把事實擺了出來,對於斯佳麗對阿希禮的感情,玫蘭妮的理解可能有偏差以外,其他幾乎無可辯駁。一個平日裡溫順柔弱的女子這個時候所表現出的戰鬥力讓人驚嘆。
你以為這波辯論結束了嗎?還沒有。對於來當和事佬的梅裡韋瑟太太,玫蘭妮開始了第二波攻勢。
「你剛才說斯佳麗的話我也聽到了,」玫蘭妮立即衝著那位身材敦實的老太太大聲說,她說話時的那副神情活像在同人決鬥似的,剛把一個對手擊倒在地,又抽劍撲向另一個對手。
第二任丈夫弗蘭克有一個木材店,斯佳麗接手後發現了丈夫在經營管理上的問題,著手修整時所發生的事。一直以來,對於斯佳麗的做為,玫蘭妮看在眼裡,懂在心裡。
這場爭執的結局是,很多太太不願失去玫蘭妮這個朋友,礙於她的情面去拜訪了斯佳麗和白瑞德夫婦。
玫蘭妮力挺斯佳麗在小說中有三處,除了上面提到了客廳爭論,還有小說前面部分,逃離亞特蘭大回到塔拉莊園生活後,一名流竄的亂軍曾經闖入家中,被斯佳麗一槍打死,同時,玫蘭妮沒有躲在房間裡而是拖著病弱之身拖著哥哥的一把長刀出來給斯佳麗援助。
另一次是阿希禮生日時,斯佳麗打扮得漂漂亮亮得去找阿希禮,兩人憶往昔擁吻被斯佳麗宿敵阿希禮的妹妹印第亞撞見回去捅給所有人。
這樁事讓斯佳麗顏面盡失,也是玫蘭妮挺身而出捍衛斯佳麗,主動帶她進入自己的社交圈,明示眾人,「love me, love my dog.」(想和我玫蘭妮做朋友,就必須認可我們家的斯佳麗!)一時間,亞特蘭大城分成兩大陣營,玫蘭妮派和印第亞派,斯佳麗本人也避免了「社會性死亡」,沒有被亞特蘭大城世家的上流社會圈徹底踢出去。
玫蘭妮的所有好,在她去世時,終於被斯佳麗領悟到。
故事的最後,躺在床上的玫蘭妮生命在逐漸消逝,斯佳麗此時則意識到,玫蘭妮其實是多年來她一直在潛意識裡依賴著的那個人,善良的玫蘭妮每次提出的小要求,斯佳麗嘴上很嫌棄,行動上卻是照做的。自己的危急時刻,玫蘭妮一直是默默站在她身邊支持她的人。
她認識到,玫蘭妮是一直手握著軍刀,像她的影子一樣,毫不引人注目地守衛在她的身邊,愛著她,懷著無限的、盲目的忠誠為她在戰鬥,跟北佬鬥,跟大火鬥,跟飢餓鬥,跟貧困鬥,跟輿論鬥,甚至跟自己心愛的親骨肉鬥。
她也終於意識到這個身體虛弱、性格溫柔、心地善良的女子是除了她母親外唯一真心待自己的人。
雖說斯佳麗領悟得有些遲,但是明白就好。
常看到有人評論裡寫,小時候希望自己是斯佳麗,長大後卻變成了玫蘭妮。然而,玫蘭妮這位小姐姐不是你想變就能變哦。她的溫柔善良大度,感恩,忠誠和與斯佳麗一樣的堅強,都是讓人讚嘆的地方。
《亂世佳人》這部小說創造了兩位極端又極致的女性人物,勇敢頑強任性叛逆的斯佳麗和溫柔善良忠誠堅韌的玫蘭妮。這一對在亂世互相支撐扶持的姐妹花,感動了無數不同年齡的人,這也是一部經典名著的魅力所在。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賞心閱目觀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