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動漫日本行 從水墨中來」展覽在日本舉辦

2021-01-07 央廣網

《山水情》

《小蝌蚪找媽媽》

中國動畫經過一個世紀的洗禮,走來仍是少年。「從黑白到彩色,從扁平到立體;一路下來,中間夾雜的歲月痕跡是如此清晰可見。」這是看過「中國動漫日本行」巡展的媒體人對此次展覽的評價。

今年6月到7月,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日本國大使館聯合主辦的「中國動漫日本行——從水墨中來」展覽在日本大阪舉辦,並在神戶和奈良進行巡展。這次巡展是首次以動漫「國家隊」的名義出海,此次巡展涵蓋中國傳統與當代動漫作品,以最具中國特色的「水墨」為主題。

歷史

《鐵扇公主》曾登上日本大銀幕

百年來,隨著時代的發展,中國動漫從水墨藝術到現代科技,從連環畫到漫畫,再到插畫和繪本,其藝術表現形式日趨豐富,不斷湧現出經典佳作。在此歷程中,中日兩國動漫文化的交流,是一曲美妙的樂章。

上世紀20年代,漫畫大師豐子愷在留學日本期間受到竹久夢二作品啟發,開始了獨特風格的藝術探索,回到國內創造了獨特的漫畫表現。

上世紀40年代,萬氏兄弟的動畫電影《鐵扇公主》也曾越過國境成為了日本大銀幕上的第一部動畫長片。在世界電影史上,它則是位列美國的《白雪公主》《小人國》和《木偶奇遇記》之後的第四部大型動畫藝術片。

憑藉著越來越多的創作者對中國動漫的積極與熱情,中國動畫的形式和題材不斷創新,且更聚焦於對傳統文化和教育意義的傳達。比如中國第一部寬銀幕長篇動畫改編自古典神話小說《封神演義》的《哪吒鬧海》,獲得了第19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美術片獎的《寶蓮燈》以及充滿智慧的《阿凡提》、剪紙動畫《猴子撈月》等寓言性動畫。

上個世紀中期,水墨、剪紙、白描等形式是中國動漫的標誌,鮮明的國風特色在世界範圍內享有盛名。此次在活動中展出的《山水情》《小蝌蚪找媽媽》《大鬧天宮》等作品都是水墨動畫的代表作,它們象徵著「中國動畫學派」和其背後那持之以恆的匠心精神對日本動畫發展產生的深遠影響。

展覽

《山水情》等水墨藝術佳作領銜

據主辦方介紹,本次展覽是中國動漫第一次以「國家隊」名義大規模在日本展出。從中國動漫的歷史回顧出發,以中國動漫蓬勃發展的全新面貌作為主軸,以中日動漫交流合作情況為重要點綴,全方位展示新中國成立至今,通過優秀系列動畫、動畫電影、實驗短片和漫畫、繪本、插畫的集中展示,彰顯中國文化的軟實力,以及當代流行文化中的美好價值追求。展覽以鮮活的動漫藝術作品為紐帶,為兩國民眾搭建了友好交流的橋梁。

「中國動漫日本行」系列活動以中國傳統與當代動漫當中的水墨藝術佳作為領銜,作品包括《山水情》《小蝌蚪找媽媽》《牧笛》等「中國動畫學派」的扛鼎之作,以及漫畫和連環畫作品包括豐子愷《月上柳梢頭》、張樂平《三毛流浪記》、賀友直《小二黑結婚》、萬籟鳴《猴子撈月》等世紀經典。

同時,展覽陣容中的新生力量令人矚目,新媒體漫畫代表作品、林帝浣的《小林漫畫》,以及 Tango、老樹、聶峻、阿梗、姚非拉、Benjamin、早稻等中堅力量和新生代漫畫家作品將成為展覽當中的一抹亮色。

思考

刮好「中國風」 歷史IP不能少

伴隨著對傳統文化的自信與重視,越來越多的創作者開始在自己的作品中融入傳統文化元素,創作質量上乘的國產動畫與漫畫,為國漫市場注入強大的能量。據《2018年中國動漫行業報告》,中國目前泛二次元用戶規模近3.5億人,其中95後佔近一半。

值得一提的是,人們對國產動漫的作品喜愛度一路攀升,其中漫畫佔比67%,動畫佔比32%。

原創動漫發展到今天,有一支力量尤其令人矚目,它便是動漫中的「中國風」作品,動畫如《大聖歸來》《大魚海棠》《白蛇:緣起》,漫畫如《小林漫畫》《老街的童話》《踮腳張望》等,雖題材各異,但畫風都有我們傳統山水畫、人物畫的影子,飄逸靈動,充滿韻味,強調寫意。

無論是新時期的「中國風」,還是早期的「中國動畫學派」,從廣義上來講,它們都是「從水墨中來」,亦即從中國傳統文化中蛻變而來,進而形成具有當代價值的審美取向。

創作者認清歷史才是國漫創作的源泉,行業資深人士徐鵬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歷史可以說是中國五千年來沉澱出的巨大IP,而真正還原歷史題材的動漫卻少之又少。」騰訊平臺與內容事業群動漫業務部總經理鄒正宇,在中國動漫日本行大阪開幕式發言上說道:「我們希望,能夠接過藝術家前輩的衣缽,推動兩國動畫、漫畫事業的互哺共榮,打造出健康的動漫產業鏈,為更多的作者與讀者提供養分。期待未來,有更多的優秀漫畫家,能以蓬勃的時代精神和飽滿的民族氣韻,讓東方的美好故事得以煥新和流傳。」(文/本報記者 王磊)

相關焦點

  • 136部中國原創動漫將在日本展出
    原標題:我從水墨中走來《猴子撈月》 萬籟鳴《月上柳梢頭》 豐子愷《大鬧天宮》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有限公司《大聖歸來》 北京燕城十月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我的人間四月天》 金城適逢G20峰會6月底在日本大阪舉行, 「中國動漫日本行——從水墨中來」展覽將同期在日本大阪舉辦,並在神戶和奈良進行巡展。
  • 日本動漫節,世界上較大的動漫展覽
    本文為歷史領域文章,描述的是日本動漫節,世界上較大的動漫展覽的歷史往事。>一、AnimeJapan(即日本動漫節,以前稱為東京國際動漫展),是每年在日本臺場的Big Sight展覽中心舉辦的動漫展覽。參加活動的日本角色扮演者二、這是日本動漫產業的主要代表展會,也是世界上較大的動漫展覽之一。
  • 中國動漫百年,我們依舊年輕
    中國動漫的發展,隨著經濟的崛起,國家的進步,也開始有了越來越多的文化自信。中國的動漫重新崛起,正在起航。2019年6月,由國務院新聞辦、國家廣電總局主辦的「從水墨中來——中國動漫日本行」活動,將在日本大阪、神戶、奈良舉辦中國動漫百年藝術巡展,以及中日動漫文化的交流活動。
  • 深圳、倉敷水墨畫交流展在日本倉敷舉辦
    日本倉敷國際廣場文化節組委會主席上西隆全致辭 申天霞 攝  據活動承辦方深圳天下國際文化產業有限公司介紹,本次展會深圳畫院精選深圳本土藝術家的40餘件水墨作品與日本畫家江草昭治、武田昭一、藤原正志等7位畫家作品一同展出。
  • 神田裕行:用水墨畫來詮釋日本料理
    比如日本著名工業設計師黑川雅之、無印良品藝術總監原研哉、曾為蘋果進行過品牌設計的深澤直人、著名服裝設計師三宅一生……雖然來自不同領域,但他們的設計都體現著「用最少的設計,看似簡單,卻能夠恰如其分地滿足人的需求」。 其實,不只是日本設計,日本料理也是如此。東京米其林三星餐廳「神田」的主廚神田裕行認為:「日本料理就是『食材』。
  • 2017「中國·日本版畫交流展」在日本舉辦
    近日,由中國國家畫院版畫院與日本版畫協會主辦的2017年度「中國·日本版畫交流展」在日本舉辦。展覽包含豐富的系列活動,得到了中日雙方的高度重視。
  • 中國動漫人夢回黃金年代的小任性
    7月21日至9月4日,由廣東美術館、中國美協動漫藝委會、中國國際漫畫節組委會、廣東省動漫藝術家協會、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共同主辦的「世界動漫的中國學派——中外動漫藝術大展」在廣東美術館展出。展覽以「中國學派」為主題,所以,先撇開引人入勝的展覽作品不談,說說「中國學派」 。
  • 日本宅男認為二十年來對中國動漫界產生重大影響的十部作品中!
    導讀:日本研究動漫網站發布了一篇「近年來對中國宅男文化區產生重大影響的十部動漫」,看完這篇文章,小編內心很不平靜,因為這十部動漫是小編的青春,也是很多人難以忘卻的記憶,更是許多宅男的入坑之作!如果感興趣的話不妨看看下文,看看日本宅男對中國宅男的了解。
  • 道象——四人水墨藝術展開展
    在對水墨未來走向的思考中,選擇回到水墨出發的地方,回到東方古老哲學對宇宙自然的思考上,是跨越具象和抽象兩大階段,把藝術向前推進的一個重要選擇。本次展覽的四位藝術家——李庚先生、霜凝先生、呂建富先生、趙無眠先生,皆在一黑一白的陰陽世界裡找到了自己的形式語言。
  • 400多幅迪士尼動畫和日本動漫原畫首次在北京展出
    400多幅迪士尼動畫和日本動漫原畫首次在北京展出 2018-07-23 20:26:23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參展手繪插畫不見「凌厲日本風」
    中國百位手繪插畫大師的作品風格迥異,動漫手繪不再是凌厲的日本風,或面容清雋的少男少女,很多走的是中國風和歐美風路線,水墨的中國風更成為很多年輕人的「菜」。圖為阮筠庭作品《戲》。走進第八屆中國國際動漫遊戲博覽會現場世博展館中,在視網膜和耳膜在視頻和眾多音響和的刺激下,讓人「有點hold不住」。在展會的各種熱鬧之中,有一處卻顯得安靜而美麗——中國百位手繪插畫大師作品籤售會。現場,幾十幅手繪作品圍成的展覽區域和周圍的風格略有不同,走近之後讓人驚嘆。
  • 從動漫開始解析:村上隆和他的日本少女總老人嫌棄
    從動漫開始:村上隆和他的超扁平世界當我們在今天提起「日本動漫」時,可能已經不會有太多人將其簡單地等同於「給小孩子們看的動畫片」。不管你身處北京、上海亦或是倫敦、紐約,在街頭巷角的塗鴉或是電影院剛上映的大片裡,都能找到它的影子。日本動漫,早已成為全球城市文化中無法分割的一部分。
  • 從歌牌到落語,傳統藝術在日本動漫中迎來新生
    動漫主要講前黑道小弟與太郎在服刑期間聽到落語大師八雲的表演之後深受感動,拜師學藝之後卻遭冷落,原來名家八雲身上還有一段不為人知的往事……落語是日本傳統藝能節目,類似於中國的單口相聲。表演者一個人跪坐於蒲團之上,借著一摺紙扇與三寸口舌,嬉笑怒罵、評說世間百態。在形式上,落語可分為以京都、大阪為中心的上方落語和以江戶為中心的江戶落語。
  • 動漫壁紙,利用中國傳統文化的日本動漫
    利用京劇元素的日本動漫除了前文的《燕京伶人抄》之外,日本動漫對京劇的利用主要是有中國背景的人物出場時的背景音樂。然而,在2004年日本漫畫作家上田宏的漫畫作品《武神戲曲》中,梅蘭芳成為書中的靈魂人物,他和他的京劇科班成為故事圍繞的中心。
  • 日本動漫中為何有那麼多妖神鬼怪?
    熟悉或喜愛看日本動漫的人,會發現日本動漫中經常出現妖神鬼怪的角色,甚至有專以妖怪為題材的動漫,比如《夏目友人帳》、《怪化貓》、《鬼燈的冷徹》……就連時下非常火爆的由中國網易自主研發的手遊——《陰陽師》,遊戲劇情的背景時代——日本平安,就是一個人鬼共生的時代設定
  • 日本動漫「入侵」中國30餘年,緣何「相愛又相殺」?
    這或許要從近30餘年,日本動漫在中國的發展歷程中尋找答案。日漫在中國36年:從繁榮到封殺到二度回春自1980年12月中央電視臺引進第一部日本動畫片《鐵臂阿童木》開始,日本動漫正式進入中國市場。在此後的30多年裡,日本動漫一直受到中國觀眾的喜愛。但是,日本動漫在中國的發展之路並非一帆風順,甚至可以用「命途多舛」來形容。
  • 中國當代藝術轉型期的水墨探索!第一回展,標示出水墨發展的新高度
    「中國當代藝術轉型期的水墨探索-第一回展:2020水墨藝術實驗研究展」在上海寶龍美術館舉辦。本次展覽由華東師範大學美術學院、上海市閔行區文化和旅遊局主辦,華東師範大學美術學院當代水墨研究中心、上海西區文化傳媒發展有限公司協辦。
  • 在日本岡山,從百年前吳昌碩與兒島虎次郎的中日書畫交流讀起
    展覽現場展覽現場據了解,此次活動由中國駐大阪總領事館、上海市政府新聞辦公室指導,上海市對外文化交流協會、上海吳昌碩藝術研究協會、日本加計學園、日本加計美術館共同主辦,當天在日本岡山縣倉敷市加計美術館對外展出,吸引了中日數百位嘉賓與觀眾。吳昌碩兒島虎次郎吳昌碩是晚清大師級畫家,書法家、篆刻家,為「後海派」中的代表。
  • 頤和藝述空間舉辦「當水墨畫遇見和田玉」鑑賞沙龍【天涯藝術1044...
    ……▼2018年3月4日下午,在天津市意式風情區頤和藝述空間舉辦了一場「雕琢時光——當水墨畫遇見和田玉」專題鑑賞沙龍活動。主講人分別是,正在頤和藝述空間舉辦個人都市水墨作品展的畫家魏瑞江,展覽承辦單位域龍珺玉文化的工藝師苗棟。參加本次活動的有,魏瑞江工作室成員胡渤海、趙瑩、李健、李君,頤和國際珠寶大廈劉軍益,域龍珺玉文化黃麗莉,天天大集王保倉,頤和藝述空間劉勇,策展人於健等。溫馨提示:請先分享至朋友圈,建議在WIFI環境下觀看,土豪無視!
  • 日本體育紀實漫畫作品展在東京舉行
    在日本體育紀實漫畫作品展上,門脅正法(左一)與主辦方負責人交流。人民網東京11月24日電(記者 劉軍國)日本體育紀實漫畫作品展11月24日在東京開展,日本知名漫畫原創作家門脅正法拿出了30多年創作生涯的精品,並分享了他的創作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