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智能表究竟為誰而造?

2020-09-05 研究員路易斯


2015年BaselWorld期間,泰格豪雅宣布攜手Google、Intel打造智能腕錶,寶格麗則發布了與WISeKey合作的Diagono Magnesium智能概念腕錶,百年靈也是在這一年推出了其第一款智能交互腕錶B55……「智能腕錶」成為當年最熱議的話題。雖然都有個「表」字,但我總覺得機械腕錶與智能腕錶風馬牛不相及。因此表國歸來後我專門致信Jean-Claude Biver先生探討此事。轉眼間五年過去了,傳統制表品牌並沒有因為網際網路如絲如縷地滲透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不得不迎戰智能腕錶及其可能引發的新「石英革命」,而瑞士智能腕錶在引爆一波話題後,亦沒有像當時有媒體預測的那樣形成新的潮流趨勢。

至於原因……我先講兩樁小事。

前陣子的熱播劇《想見你》中有一幕,我當時看到就忍不住笑起來。

黃雨萱鄙視的「電子表」其實是我十分喜歡的,卡西歐G-shock系列。前幾年一直糾結著想買一隻,但它總讓我想到穿著運動衫、白帆布鞋的少年和那樣青春的校園,而我能戴的場合實在太少,再加上翻遍衣櫥竟早就沒有能與之搭配的衣服了。糾結著、糾結著,越來越找不到買它的理由。

反倒是十幾歲時,一心想長成大人的模樣。高中入學註冊後,我就在當天新開業的商場買了一隻西鐵城。一隻像極了勞力士的西鐵城。那隻表沒戴幾天就束之高閣了。它太沉了,晨跑時不得不摘下來,課間操也最好收起來,體育課就更不消說。它也與年輕稚嫩的校園太格格不入了,哪怕只是天藍色的校服外套下露出一點點金燦燦的表殼都讓我難為情極了。

可見,腕錶這樣東西,也看年齡、分場合。正因為如此,如今的智能腕錶有了更細分的目標人群,譬如兒童智能腕錶、老人智能腕錶、女性智能腕錶等,同時也有了更精準的產品定位,譬如加載為高爾夫記分模塊的表款、專為視聽障礙人士研發的表款……但來來去去,好像最開始被瞄準的那一波人反而被忽視了:有錢有閒,愛嘗鮮,且嚴重依賴數位化生活方式的年輕人(以及我這個年齡的中年人)。然而,抽絲剝繭般將市場上的非瑞士造的智能腕錶一一歸類,會發現留給他們的其實只有一隻表,只是品牌和外觀不同而已。而瑞士智能表雖然格外關注這一人群的需求,但無論是專為高爾夫運動研發的功能、保險庫功能仍然只適用於其中的一小部分高端人士。

當年Jean-Claude Biver擲地有聲地宣布「打造真正的瑞士智能表!」冠上「瑞士」二字,便讓人生出許多期待。然而,當年Jean-Claude Biver擲地有聲地宣布「打造真正的瑞士智能表!」冠上「瑞士」二字,的確讓人生出許多期待。如果說泰格豪雅推出第一代Connected智能腕錶時,毫不掩飾將其作為轉向機械腕錶之過渡產品的意圖多少有些意料之中,那麼最新一代Connected腕錶發布時調整思路令其成為獨立的腕錶系列就是高招了。此時,「瑞士智能表」的重心已從「智能」二字移至「瑞士」,並淋漓盡致地體現在精鋼或鈦金屬表殼上、獨具代表性的刻面表耳上,還有拋光和拉絲細節、帶有刻度陶瓷表圈、旋入式精鋼表底蓋、配備摺疊表扣的優雅精鋼表鏈等。可以說,完全是以打造機械腕錶的經典設計和精湛工藝在製作原本屬於流水線的智能腕錶,積極擁抱這個時代的變革與現實。

智能腕錶是瞬息萬變的數位化時代的產物,而機械藝術懷念的是從前那個什麼都慢的時代,一旦彼此發生碰撞就催生出了這個時代特有的奢侈品。當普通智能腕錶停滯於無甚新意的數位化體驗時,泰格豪雅Connected腕錶、萬寶龍SUMMIT2腕錶等為機械藝術愛好者打造的智能腕錶仍然遵循「腕錶」應有的傳統價值,以嶄新的方式詮釋傳統制表商的制表精神,這大概就是老Biver先生所說的「真正的瑞士智能表」吧。

腕錶採用45毫米精鋼或鈦金屬表殼、OLED觸控螢幕及防刮藍寶石表鏡。錶盤有基於Heuer 02自製機芯鏤空錶盤開發的三針形式錶盤、基於卡萊拉系列Heuer 01腕錶的數位化錶盤、液晶顯示風格錶盤、通過獨特的演算法呈現神經網絡動畫的「Orbital」錶盤,以及為紀念品牌碳複合材質遊絲而推出的六角形碳納米管結構錶盤可供選擇。腕錶搭載中國版Wear OS by Google,為佩戴者在各類日常活動中提供實用功能。此外,全新定製設計的泰格豪雅運動應用程式也是2020年系列的亮點,目前支持高爾夫、跑步、單車、步行、健身等活動,更多支持功能將陸續推出。

腕錶以42毫米玫瑰金色精鋼表殼搭配冰淇淋粉色的縫製皮革錶帶,配備包括經典寶曦錶盤在內的多款萬寶龍腕錶的精美錶盤,盡顯當代女性的優雅魅力。

腕錶配備42毫米精鋼表殼和拱形藍寶石玻璃表鏡,淺藍色錶盤裝飾精美的太陽紋,鑲貼銀色小時刻度,呈現如傳統指針腕錶般的經典造型。內部搭載MMT-285智能機芯,提供例如動態指導、睡眠監測、世界時功能、活動跟蹤、行動提醒以及始終開啟的時間和日期功能,所有功能均可通過錶冠調節,電池壽命達到兩年以上。

相關焦點

  • 給你一個買瑞士智能表的理由
    轉眼間五年過去了,傳統制表品牌並沒有因為網際網路如絲如縷地滲透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不得不迎戰智能腕錶及其可能引發的新「石英革命」,而瑞士智能腕錶在引爆一波話題後,亦沒有像當時有媒體預測的那樣形成新的潮流趨勢。至於原因……我先講兩樁小事。前陣子的熱播劇《想見你》中有一幕,我當時看到就忍不住笑起來。
  • 2019年智能表銷售量達到瑞士表三倍
    [腕錶之家 品牌新聞] 根據投資銀行摩根史坦利的分析,就銷售量而言,智能表已經達到瑞士表的三倍。該公司的研究顯示,2019年智能表銷售量為6,730萬枚,相較之下,瑞士表銷售量為2,060萬枚。僅蘋果一家公司售出的腕錶數量就超過了整個瑞士制表行業,2019年蘋果腕錶銷售量達到2,630萬枚(2018年為2,340萬枚)。第一代Apple Watch問世於2015年,而早在16世紀瑞士就開始製造可攜式時計。
  • Applewatch聯姻愛馬仕 能不能拼過瑞士這些智能表?
    要買表,不管是機械錶還是智能表,作為制錶王國的瑞士自然是首選,今年很多高端制表品牌也都在智能表領域有著不錯的產品。 Bulgari寶格麗 – Diagono Magnesium 概念腕錶 萬眾期待的 Bulgari 首款智能腕錶終於在巴塞爾展會上揭開面紗,是一款主打 奢華 的智能腕錶:Diagono Magnesium 概念腕錶。
  • Applewatch和愛馬仕搞上了 能不能拼過瑞士這些智能表?
    要買表,不管是機械錶還是智能表,作為制錶王國的瑞士自然是首選,今年很多高端制表品牌也都在智能表領域有著不錯的產品。Bulgari寶格麗 – Diagono Magnesium 概念腕錶Jean-Claude Biver說:「推出智能表也是吸引年輕客戶的一種方式,如果年輕人逐漸養成戴手錶的習慣,那麼這款表一定很好賣。」Frédérique Constant康斯登
  • 今年最帥智能表發布!瑞士頂級大牌,讓你用8千塊裝80萬的逼
    可以這麼說吧,作為終極顏控,果小妞心中的理想型智能表已經在剛結束不久的《王牌特工2:黃金圈》裡展示了一個遍。錶盤為午夜幽藍或灰色,9點鐘位置有Kingsman字樣。而原有錶盤上的Android Wear照明功能也被換成了藍底金字的影片標識。
  • 唯一「瑞士造」Swiss Made高級智能腕錶
    她在現場為我們親自示範了Connected Modular 41腕錶強大的功能及各項應用,包括專業防水、智能語音、地圖導航、掃碼支付和可快速調換的錶帶等等,尤其是「想吃烤鴨」的四字咒語直接啟動了腕錶的導航功能,真的是充滿了靈性。
  • 出去運動玩兒,最實用且高級的智能表我只選它.還幾乎不用充電
    從前富裕人士攜帶便攜計時工具的各種繁瑣和排場,都簡化為手腕一抬間。所以,手錶與生俱來帶有一個必備特性:方便。現在人們又有了智能手錶,你能看到戴著智能表的手腕越來越多。智能表的功能可謂豐富多彩,其中能夠通過各種數據實時監測運動和身體狀態的功能(比如監測心率),應該是最吸引人的。
  • 買智能表,我可能只會選這一塊
    ;另一方面,說實話,至今還沒有遇見哪一款智能表真的讓我心動過,所以呢,根本也就沒上什麼心。他囉裡八嗦地說了一通,其中只有一點我是真的認同了,就是無論其他品牌為什麼推智能表以及會不會賣得好,LV推智能表就一定會有人買。因為LV真的不僅僅是個鐘錶品牌,說白了,人家的fashion市場比鐘錶市場大多了,多少LV的信徒們光是衝著這個品牌自帶效應就有可能去買帳了,更何況這表如果再出得真的很不錯呢?
  • 上萬塊的泰格豪雅智能表,到底值不值得買?!
    TAG HEUER泰格豪雅——作為瑞士制表的百年先驅早在2015 年,泰格豪雅就於奢華智能腕錶領域開創先河,此後多種款式先後亮相泰格豪雅也深諳運動腕錶的需求,第三代的創作設計都為運動者貼身考慮,深受登山,航空及潛航等專業人士的信賴。
  • HUBLOT宇舶表玩起智能表?數字時代下,傳統制表的新思路
    [腕錶之家 鐘錶文化]最近讓我沒想到的是,HUBLOT宇舶表居然玩起了智能表——Big Bang e智能腕錶!這確實讓人挺驚喜的。智能表在一些科技品牌裡比較常見,也有其他制表品牌做智能腕錶的產品線。但是HUBLOT宇舶表來做智能表,這就讓我有些好奇了。
  • Garmin佳明太陽能充電智能錶盤點,新款新在哪裡?
    運動手錶為戶外運動愛好者提供了許多便利,但是,作為電子設備也有它的弊端,比如續航時間太短。很多戶外運動愛好者都曾遇到設備突然沒電的情況,這可能會影響接下來的行程,甚至會因為在野外迷失而帶來生命危險。
  • LV首款智能表發布,錶盤美哭了不輸百萬豪表
    一副看好戲的嘴臉文章裡面的內容也是基本圍繞配置和價格結論就是誰買誰傻 X今天極果君就好好給你們補補課順便替 LV 這塊智能表正名 「   做手錶這件事,LV 沒得黑   」許多奢侈品牌都會涉及手錶領域畢竟也是配飾的一類
  • 世界最大的誤解:中國人不會造原子筆,結果瑞士、日本吃不消了
    事實上,強大的工業製造體系為本次中國戰勝疫情立下了汗馬功勞。目前,中國口罩、呼吸機、防護服等醫療物資,正在有力地支援全世界打贏下半場。然而,誰又何曾想過4年前「中國造不出原子筆」一事,幾乎讓人抬不起頭呢?其實今天看來,中國早已擁有全世界最齊全的工業體系,「造不出原子筆」的話題根本就是笑話。
  • 有關瑞士制表,我們必知的幾件事
    提到奢侈機械錶製造國,我們會第一個想到的肯定是瑞士。沒錯,瑞士制表業擁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及技術,鐘錶企業眾多、人才遍地,甚至許多鐘錶上的發明都是來自於瑞士人,包括我們介紹的陀飛輪、三問、萬年曆以及一些關鍵性材質。
  • 智能表的「大爆炸」
    多樣化功能是智能表的另一項特色,宇舶表則為這項特色帶來了經典與創意的碰撞。宇舶表的設計師們將傳統制表的技藝和理念應用在了全新的數字領域,為Big Bang e 智能腕錶提供了對傳統腕錶複雜功能進行重新演繹的獨有專屬功能,第一項便是萬年曆月相。
  • 戲說「日內瓦印記」,以及瑞士機械錶的生存保衛戰
    所以可以看出那段時間美國鐘錶在壓著瑞士打。量產貨的性能足以和瑞士頂級手錶抗衡,這也是工業對抗手工業的寫照,甚至還有大量冒充的瑞士表借用瑞士的名頭湧入市場。出於求生欲,瑞士這麼個鐘錶為主要經濟來源的國家必須想辦法穩住自己的市場。
  • 機械錶大師:瑞士手錶是否會被智能手錶吞噬?未來十年沒可能
    而傳統的瑞士機械錶早就轉型為裝飾性奢侈品。其實兩種產品現在都並不是突出計時功能,而面向的人群的需求也完全不同。兩種產品甚至毫無衝突。,因為瑞士手錶的銷量也在迅猛增加。而絕大多數佩戴智能表的群體主要是年輕人為主。
  • 機械錶大師:瑞士手錶是否會被智能手錶吞噬?未來十年沒可能!
    有人說未來智能手錶會全面取代瑞士機械錶,甚至拿出了2019年Apple Watch的銷量數據來證明。2019年Apple Watch銷量大概3000萬隻,而整個瑞士同期出貨量僅2100萬隻。因此,他們的結論現在的年輕人更青睞智能手錶。
  • 受智能手錶及香港市場影響,瑞士鐘錶出口創新低
    過去11個月,瑞士腕錶出口額持續走低。瑞士鐘錶協會方面表示,由於前往中國香港地區旅遊的遊客減少,導致這個曾經亞洲最大的出口品市場業績下滑。過去的11月對香港出口額同比減少27%,連續8個月低於上年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