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半個月,大街小巷、電梯樓宇、商超百貨、抖音、達人都在「尋找宏姐」,許多人都很納悶,宏姐是誰?她是離家出走了嗎?一連串疑問終於在2020年11月26號揭曉:「你們要找的宏姐找到了」、「宏姐在這」!
真相竟然是
袁記串串香更名宏姐串串香
很多人會說,這不就是飯店改個名嗎,為什麼還要做廣告,發「尋人啟事」呢?簡單的四個字「尋找宏姐」廣告究竟有什麼魔力,竟讓大街小巷議論紛紛。
一、「尋找宏姐」給我們的大腦製造了「缺乏感」
美國心理學會主席克拉克·赫爾認為,當人的某種需要沒有被滿足時,就會產生缺乏感,此時大腦的調節機制就會自動校正。
比如,你在和人聊天或討論時,突然被某件事打斷,忘記了你接下來要說的話,這時就會非常鬱悶,有苦難言,無論你怎麼努力都想不起來,這種缺乏感會讓你鬱悶半天。鬱悶的原因就是你的缺乏感已經被激活,卻遲遲得不到滿足,造成了大腦調節失衡。
這種調節失衡的狀態,讓人產生想要滿足缺乏感的動機。
動機會讓你行動,主動尋找滿足缺乏感的答案或者合理解釋。大腦就像一條平整的馬路,缺乏感就是被人在地上挖了一個坑,動機就是主動尋找一個東西把坑填平。當這個坑被填平後,缺乏感被滿足,人的大腦重新找回平衡的狀態,不僅非常愉悅,對於發生的事件也記憶深刻。這種感覺就像你學習時遇到一道難題,你沒有請任何人幫助,自己弄明白了,以後對這道題印象深刻。
「尋找宏姐」這個廣告創意正式利用了上面的原理,一步一步建立缺乏感,再滿足缺乏感。
假設你是一名上班族,上班途中在看到了「尋找宏姐」廣告,刷抖音又看廣告,上班有人議論「尋找宏姐」,逛街接到「尋找宏姐」的手袋,這一系列的操作,已讓你「缺乏感」爆棚,你會產生想要知道宏姐是誰的動機,但無論怎麼努力都找不到答案,突然你再次看到廣告,但這次不是「問題」,是直接告訴答案,我是宏姐、宏姐在這、袁記串串香更名宏姐串串香。
「尋找宏姐」通過廣告,人為的給市民製造缺乏感,讓看到信息的人產生尋找答案的動機,讓你自發的、有目的地尋找答案,等到合適的時間點,集中最終公布答案,滿足你的缺乏感,讓你在看到答案時產生愉悅的滿足感,讓宏姐串串香這個新品牌能夠有較好的獲得美譽度、知名度。
廣告的目的是廣而告之,但大家現在都知道這是一個注意力稀缺的時代,網際網路將每個人的時間切割的十分碎片化,如果想通過廣告傳達商家的意圖,就必須用創意將人的注意力吸引過來。假設同樣的廣告預算,文案寫的是:「袁記串串香更名 宏姐串串香」,雖然意思表達的很明確,但沒有建立「缺乏感」不會對受眾產生影響,更不會讓人記憶深刻。
缺乏感是一切需求的源動力,有效的調動缺乏感,有技巧的滿足缺乏感是考驗營銷人、創意人、銷售精英水平的試金石。小李子的電影《華爾街之狼》中的一個橋段,能幫你進一步理解。
二、花這麼多錢,就換個名,值嗎?
袁記串串香在哈爾濱有那麼多店,最省錢、便宜的做法是直接在店門口掛個條幅,寫上:袁記串串香更名宏姐串串香,不到50元就完事了唄!為啥花這麼多錢打廣告呢,值嗎?
一個字「值」,兩個字「超值」。
單從字面意義上看,袁記更名宏姐這事簡單,換個牌匾,完事。但如果從品牌的本質、加盟拓展、企業升級來看,這是一次極其艱難的變革,這種變革下,如果操作不當,不僅會造成消費者流失、加盟商的信心減弱,還會影響企業從一個品牌代理商轉向品牌商轉型的巨大障礙。
(ps:此處的經銷商信息來源於網絡和自我分析,如有錯誤歡迎指正))
1、「尋找宏姐」廣告,保障了品牌更名時將了解、信任、偏好,較完整的遷移至新的品牌容器中。
品牌像一個容器,裡面裝著消費者的了解、信任、偏好。試想一下你吃飯時是如何選擇餐廳的?
周五晚上,韓梅梅與三五好友小聚,今天輪到韓梅梅請客,預算是200元,這幾位朋友都愛吃辣,今天外面比較冷,大家都想吃暖和點的東西?火鍋、串串香,對,吃串串香吧!吃哪家呢?去美團搜索,裡面出現了各種串串香的信息,有李記、張記、王記,咦,這個袁記我知道,人均消費50多,環境還不錯,食材有保障,就他家吧,出發吧!
這是現在很多消費者的決策過程,如果韓梅梅在搜索時搜到了「宏姐串串香」,即便宏姐就是袁記,但她由於並不知道這個信息,很可能就不會去這裡吃飯。如果這時她或她得朋友們已經看到過「尋找宏姐」的廣告,他們會迅速將袁記的品牌概念轉移到宏姐上,很快完成這次選擇。
2、「尋找宏姐」的廣告投放增加合作夥伴的信心
如果你有一筆錢,想加盟一家餐飲,你選擇的標準是什麼?如果你已經加盟了一家餐飲,這家餐飲品牌更換名字了你會怎麼想?(如何正確選擇加盟一個品牌有一套方法,以後有機會我們再談,現在主要談大多數人的想法。)
①你手裡拿著錢,正想要加盟袁記串串香,突然品牌換了,換成宏姐了,這時你的反應是什麼?可能一定是我們常說的一句口頭禪:等等看;
②如果你現在已經是袁記哈爾濱的加盟店,品牌換了你會怎麼想?心理有一些惶恐,不知道這個新品牌能否像老品牌一樣保障我們的客流、團隊能否做好服務。
產生以上兩種疑問的原因主要是對新品牌信心不足,不知道這個宏姐品牌能否有一個向好的發展,「尋找宏姐」的這次創意,至少讓社會引起了不曉得反響,相信在一定程度上能否緩解大家的疑慮。讓觀望的加盟者快速行動,讓已經加入的合作者鼎力配合。
3、「尋找宏姐」是對自己的宣誓,是企業的轉型號角
完整的商業鏈條一般由5部分構成,品牌商、廠商、經銷商、代理商、分銷商組成,以餐飲為例,我們把模型簡化,簡化為只有品牌商、經銷商兩部分。
袁記串串香是品牌商,提供配方、原材料供應、管理、培訓,以及具有營銷影響力的商標,比如袁記就比李記有影響力;
哈爾濱的經銷商(就是現在的宏姐串串香)負責袁記在黑龍江範圍內開店、招加盟商以及承擔總部的一些輔助管理功能。現在宏姐串串香轉型升級為品牌商,比之前邁進了一大步,也就是說之前聽命令去執行,是將軍;現在改變成為發號命令,讓別人去執行,是司令。
經銷商更強調執行力,品牌商卻強調品牌資產的管理能力、營銷能力、標準化模塊化的能力。
袁記串串香在哈爾濱運營8年,從無到有,在黑龍江範圍內經營的紅紅火火,足以說明宏姐的能力。這一次「尋找宏姐」除了對消費者做一次說明,增強加盟商的信心外,更是對自己的宣誓,代表著從更名開始,企業的戰略目標、組織架構、產品研發都要發生改變。希望宏姐已經做好了準備。
隨話說人過留聲,雁過留名,畢竟除了錢以外,名也挺重要。
總結:
劃重點——「尋找宏姐」廣告創意的本質是製造「缺乏感+動機+滿足」,建立缺乏感之後,給出的答案一定要和想完成的動機方向一致。如果方向不一致,很容易聚集了大量無效的人群,浪費廣告預算。
從袁記到宏姐,代表宏姐團隊身份的轉變,企業的轉型。從經銷商到品牌商,是自身需求和團隊發展必然要經歷的階段。
在這個進程中:
第一個階段 怕變化,極力的想要告訴顧客,我們還是那個人、那個味、那個價格,其他的什麼都沒變;
第二個階段 求變化,想要尋找差異化,竹籤是熊貓愛吃的、菜是有機的,鍋裡的水是從天山運來的;
第三個階段要做好產品研發團隊的培養,既然你選擇成為品牌商,就一定要做好被另一種新的餐飲形式替代的準備。
祝福宏姐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