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獲得保險醫療數據?民生健康推進分布式匿名數據POC

2021-01-12 雷鋒網

「在去年的峰會上,民生健康發表了一個基於區塊鏈技術的自動理賠POC項目成果。當時很多同業聽了之後都覺得不錯,去做了實踐,但民生健康自己並沒有去做。因為我們覺得區塊鏈的概念驗證和其他創新技術的概念驗證有很大的差別。」

雷鋒網報導,在近日舉辦的「第四屆全球區塊鏈峰會」上,民生保險健康險事業部總經理、萬向區塊鏈商業創新諮詢合伙人程羽介紹了民生保險在區塊鏈領域的實踐總結。

她表示,區塊鏈的概念驗證不僅僅單單是一個技術的問題,更多的是對商業模式的構建。所以區塊鏈的概念驗證在做完之後,得到的其實並不是一個可以用來做MVP(最小化可行產品)的樣板,而是基於關鍵假設的一個理想的假設業務場景。想要真正落地的話,還需要對比業務現狀,分析其中關鍵差異。基於關鍵點,才能總結具體的實施方案。

數據一直是保險行業的一大痛點。傳統保險業務的本質是基於精算、概率+金融投資的生意。過去,保險行業具有這樣一些問題:客戶詳細信息沉澱在保險代理人手中;以銷售為核心,非以客戶為中心;利潤來源於「三差」。程羽指出,隨著數位化遷徙,這個遊戲在發生變化,回歸到本質進行創新。保險的本質則是醫療和健康。醫療數據是保險參與新遊戲的關鍵要素,保險公司參與是推動醫療創新的重要因素。

通常,大保險公司通過收購或者戰略投資的方式獲得醫療數據。但不是每一家保險公司都有這樣的一個實力。針對那些沒有實力收購醫院的中小保險機構,民生保險提出了一個匿名數據交換POC項目來獲取醫療數據的方法。

據介紹,2018年1月,民生健康和浙江寧波市保協共同進行了一個基於區塊鏈的匿名數據交換POC項目。雙方根據分布式商業的理念,通過區塊鏈技術,在保護客戶隱私的前提下,使保險公司間進行歷史健康數據交換,從而識別出可能存在健康情況欺詐的客戶,降低保險公司的逆選擇風險。

以下是演講原文,雷鋒網作了不改變原意的編輯:

首先,我會簡單介紹一下民生保險的網際網路創新工作,畢竟網際網路保險還是在前臺服務客戶的。第二個部分會涉及保險行業的分布式商業創新的思考和我們的實踐。

中心化數據共享能否走通?

首先我們認為,區塊鏈技術是人類進行數位化遷徙中裡由量變到質變程碑式的技術,我們會看到整個數位化遷徙的早期,它會驅動數據和流量變成左右整個市場的核心資源。在網際網路發展的早期,你們會發現數據和流量的流動性比較高。所以市場的創新成功機會會更高,而且整個市場發展非常活躍。像早幾年的時候,網際網路創新是一個非常熱的話題。出現的」大眾創新、萬眾創業」,但是今天隨著數位化遷徙或者網際網路創新的推進,我們的數據和流量越來越集中了。我們想做創新的成功機會,也變得越來越小,而且整個市場的活力慢慢逐步衰減。

更重要的是,我們發現今天單一僅僅依靠傳統的技術,是很難跳過這個困境的。所以我們在思考,這會不會是一個生產力水平或者生產關係的內容呢?所以回溯看,在數位化遷徙的早期,到現在其實所有的網際網路創新的商業模式,其實還是一個統一的中心化的商業模式。今天區塊鏈技術出現了,我們會想說,是不是分布式的商業邏輯未來支撐創新的可能性更大呢?所以回到保險行業上看,保險行業隨著這兩年的發展,其實傳統保險是一個三叉的生意,精算、概率加金融投資的生意,這是核心。

但是隨著業務的推進,特別是監管的要求,保險要求回歸到業務場景。對於人身險來說,這個核心的業務場景就是醫療和健康。保險公司怎麼參與到醫療健康這個新的遊戲裡面呢?我們會發現其實這在業界是共識,數據是能夠支撐所有保險公司真正參與到醫療健康遊戲裡面的重要因素。而且只有保險公司參與到醫療健康領域,才能夠很好推動整個醫療健康行業的發展。所以怎麼獲取數據,已經不僅僅是今天的保險公司在思考的問題,很長時間以來,保險公司都在考慮怎麼拿到很好的醫療數據,來做創新,支持醫療的發展。很多大的保險公司在做布局,以投資或者收購醫療機構的方式來做。但中小保險公司一般沒有能力收購。

網際網路來了之後,網際網路還有一個獲取數據的方法,通過提供一個服務,讓用戶用我的服務去積累數據,這件事情一個很典型的網際網路中心化邏輯,去獲取用戶數據的方法。用這個方法獲取能夠支撐保險參與醫療創新的數據,能不能成功呢?

首先我們來看看如果數據要能夠支撐保險做創新的話,它的數據到底應該長什麼樣子。我們覺得能夠支撐保險做醫療數據創新的數據有兩個特徵。第一,廣度。如果只有一兩家醫院的數據肯定不夠,我們全國保守估計30%的三甲醫院的數據要有。第二,深度。如果只是有簡單的收費信息是不夠的。你不僅要有收費信息,還要有藥品清單,病案信息,這些詳細的信息都要有。這兩項數據加在一起,約等於全國30%的三甲醫院的HIS系統的數據。

很多網際網路巨頭都在做,阿里也好,平安也好,微醫也好,都是專注在這個領域。但是到今天為止,大家獲取的數據事實上還是在一些比如說客戶的問診數據、掛號數據、社保數據,還有一些藥品購買信息的數據,這部分數據和我們想獲取來支撐保險參與醫療創新的數據之間,還是有巨大的差距。

而且整個市場來說,現在都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什麼時候、還需要多久,這條路能不能通都是不確定的。

分布式匿名數據共享

今天,區塊鏈技術出現了。我們就提出一個新的想法:我們可不可以考慮用一個分布式的方式來去聚合數據?我們覺得,一個分布式的聚合數據的方法有三個核心要素:第一,是要具備分布式的數據共享的能力。所謂分布式的數據共享,在座各位這兩天已經聽了大量的內容了,就是說怎麼能夠在保護客戶隱私、客戶的數據所有權的情況下,能夠做數據共享、交換,從而去做創新。

在這個基礎上,你還要有共識機制。再往上就是基於這些數據,去做創新。其實我們提到的區塊鏈技術創新,並不是狹義的區塊鏈技術,而是更廣義的。廣義的區塊鏈技術是有能力來支撐分布式的數據聚合的能力的。它能夠保證大家能有更平等的數據所有權,創新的機會,包括更平等的價值變現的機會。

基於以上設想,我們在2018年初和寧波市保協一起做的一個概念驗證項目——在保險公司內部的分布式匿名數據的共享方案。

其實這已經不是我們第一次在峰會上介紹我們的概念驗證項目,去年的峰會上,我們也介紹了一個關於理賠的POC項目。當時很多同業聽了之後都覺得不錯,去做了實踐,但我們民生健康自己並沒有去做。原因是什麼?我們覺得,區塊鏈的概念驗證和其他創新技術的概念驗證有很大的差別。其他技術概念驗證基本上做完之後就會去做試點,去做推廣。

但是區塊鏈的概念驗證很重要的一點是,它不僅僅單單是一個技術的問題,它更多的是對商業模式的構建。所以區塊鏈的概念驗證在做完之後,它得到的其實並不是一個可以用來做MVP的樣板,而是基於關鍵假設的一個理想的假設業務場景。這個理想的假設業務場景要落地的話,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是要和我們業務現狀做比對,分析這裡頭的關鍵差異。

基於關鍵點,我們才能總結出我們到底應該如何去做。這樣才能把我們引到整個區塊鏈應用創新落地的正確路上。

而這個新POC的假設業務場景是因為去年我們做了稅優健康險產品,各家保險公司對這款保險的產品的條款都很類似,相對更容易去做。這個POC,在保證保險公司的客戶隱私不被洩露,同時保證曾經有過理賠的記錄不被洩露,以及保險公司各自識別既往症的規則不被洩露的情況下,能夠實現對客戶信息的查詢。

我們做保險公司之間的分布式匿名數據交換聯盟的概念驗證項目,主要有兩個目標:一、首先當然是我們非常希望能夠去幫助保險公司在保證各自數據的所有權和隱私情況下去實現共享查詢。二、上述這個意義其實在保險行業內是「有用,但是是有限的」。我們更大的目標其實是希望能夠具備「分布式數據查詢」的能力。

我們在做這個分布式匿名數據交換聯盟POC項目的時候,最大的一個體會是:這個數據聯盟最大的障礙其實並不是技術,而是用中心化的思維來做分布式的數據聯盟。

要突破這樣的障礙,機制的設計就非常重要。一個合理的、合適的機制設計,能保證你是用分布式的方式去建立的數據,而不是用中心化的方式去做數據聯網。

兩個區塊鏈技術創新

後面再介紹一下我們做的區塊鏈技術的一些創新。其實在去年我們說區塊鏈技術創新的時候,我們會把它跟分布式商業放在一起,因為我們覺得區塊鏈技術的落地離不開分布式商業。但是在今年,我們發現有一些區塊鏈的技術其實在現有的IT體系裡頭是能夠做不少事情的。

可以舉兩個例子,第一個是我們拿UTXO這個模型去做的一個帳戶餘額的管理改造。像是很多保險公司在做的稅延險,這裡面就涉及到帳戶餘額的每日變動,通過引入區塊鏈技術的模型,可以讓繁瑣的對帳更簡化。

另外就是健康告知,傳統的健康告知都是通過線下代理人直接去了解,而在線上,在不侵犯客戶隱私情況下了解客戶的健康情況其實是很難的。這裡面可以通過「零知識證明」來達到不同的告知。

另外,在去年的區塊鏈技術創新過程中,我們也開始嘗試用存證技術去做一些事情。但是我們發現,存證技術所謂的不可篡改或者可追溯性,其實是有一些值得商榷的。

我們目前對於存證技術,主要是將它作為我們匿名數據交換的一個基礎。如果只是想讓存證技術獨立存在並發揮效應,作用相對比較有限。

雷鋒網

相關焦點

  • 獲山東健康醫療大數據運營授權,北方健康醫療大數據科技有限公司...
    12月5日,第七屆網際網路+健康中國大會上,共建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北方)籤約暨北方健康醫療大數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方公司」)揭牌儀式成功舉行。這標誌著山東健康醫療大數據產業進入全新發展階段,勢將成為山東新舊動能轉換、踐行「健康中國2030」國家戰略新引擎。
  • 在頂級保險峰會中獲好評,妙健康如何用數據改變了保險業
    我們知道,保險是基於風險進行定價,而保險行業雖然有醫療行業提供的疾病數據來作為風險計算的依據,但在面對單個用戶時,基於整體概率得來的風險數據,讓用戶個體的風險被平均,用戶自身風險較大的健康隱患沒有得到充分保障,同時也為低風險的部分付出了額外的成本。這導致保單對用戶來說,不經濟,不實惠。
  • 北方健康醫療大數據科技有限公司揭牌儀式成功舉行
    這標誌著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北方)以及山東省健康醫療大數據產業進入全新發展階段,勢將成為助力山東新舊動能轉換、踐行「健康中國2030」國家戰略的新引擎。在國家衛健委、山東省和濟南市各級政府全力推進下,在中國移動的大力支持下,北方中心已經成為全國第一個通過國家衛健委試點評估並獲得委、省、市共建籤約的國家級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成為山東服務國家戰略、支持醫養健康發展的重要平臺。
  • ...醫療大數據中心(北方)籤約暨北方健康醫療大數據科技有限公司...
    這標誌著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北方)以及山東省健康醫療大數據產業進入全新發展階段,勢將成為助力山東新舊動能轉換、踐行「健康中國2030」國家戰略的新引擎。中國移動楊傑董事長,國家衛健委毛群安司長,山東省孫繼業副省長,濟南市政協雷傑主席等領導共同為北方健康揭牌。
  • 串聯億萬百姓大健康信息 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北方)成就兩個...
    在大會期間舉行的一場《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北方)探索與實踐》主題演講中,主講人聯仁健康醫療大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北方健康醫療大數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方健康」)總經理鄧小寧提到,正在快速推進建設的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北方)(以下簡稱「北方中心」)在基礎設施方面創造了大健康行業單體數據中心容量和體系架構高可靠性保障兩項國內第一。
  • 愛康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張黎剛:人工智慧醫療大數據,如何定義...
    中國健康管理協會會長郭渝成少將,國家衛健委職業健康司司長吳宗之,原國家衛計委副主任、中國衛生信息與健康醫療大數據學會會長金小桃,國務院健康中國行動推進委員會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原衛生部疾控局副局長孔靈芝,人民網總編輯羅華,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秘書長商敬國,愛康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張黎剛等中國健康管理行業的領軍人物出席了此次論壇。
  • IPFS星際特工·第二分布式存儲數據中心正式完成建設
    不僅如此,隨著需求不斷增長,中國數據中心市場的擴張速度將長期領跑全球,而星際特工也積極響應國家政策的號召,順應未來市場發展的趨勢,大力發展數據中心建設!早在2019年6月,星際特工第一分布式存儲數據中心就已經全面落地,成為首個獨立自主研發、建設、運維的分布式數據中心。而2020年7月星際特工第二分布式存儲數據中心也正式成立。
  • ...醫療健康+保險支付」新模式 保險極客斬獲「最具影響力企業」稱號
    一是新中國成立之後,我國從農耕社會快速轉化到現代化社會,而在巨大的社會變革中,保險在未來幾十年一定會是現代化社會的基礎設施之一;二是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的到來,人們對於醫療的需求越來越強烈,如何通過金融產品解決醫療訴求和醫療效率將變成核心問題,而健康險無疑將成為爆點。
  • HDF星盤文件系統 或將引領新一代大數據分布式雲存儲
    新技術、新模式、新資本下的數字經濟,無疑給人們的社會生活帶來諸多便利,但與此同時,也給人們造成了信息洩露、數據篡改等數字存儲和數據傳輸存在的安全問題。近年來,關於數據洩露的案例屢見不鮮,大如Facebook的信息洩露,小至個人信息被轉手倒賣,數字經濟時代,信息安全要如何保護已然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
  • 發揮AI和大數據積累優勢,擁抱保險科技3.0時代——專訪水滴公司CEO...
    當前,保險業迅速發展,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新技術正深度參與保險業務的全流程。今年的疫情更是猶如一面顯微鏡,映照出保險業在數位化突圍上的實踐與思考。科技時代,傳統險企如何抓住新機會,與現有業務更好結合?網際網路保險機構又將如何重塑客戶旅程?
  • 鼓勵保險機構創新發展科技保險 推進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
    《意見》從六個方面闡述了完善保險產品體系的政策舉措,主要包括「加大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保險產品創新」「優化「三農」保險產品供給」「大力發展綠色金融」「豐富社會民生領域保險產品供給」「發展科技保險」「增加保險產品創新的科技支撐」。
  • 保險極客CEO任彬:從高頻醫療保險切入 構建「醫療健康+保險支付...
    我們保險極客在過去六年的思考是,在目前的科技和能力環境下,疊加中國的保險市場和中國的醫療體系下,其實能夠抓住的核心點是數據。你怎麼能夠構建一個完整的底層體系,把實際使用的用戶方,把提供醫療服務的醫療服務方,和保險服務方,在過程中所有需要使用的服務的數據,全部形成一個基礎的數據底盤,從數據上我們能看到什麼樣的方式、什麼樣的人對接什麼樣的醫療服務,什麼樣的人對接什麼樣的醫療產品、保險產品,才能形成一個更高效的狀態,才能真正的讓保險參與進來,讓整個運行變得效率更高。
  • 商業保險迎春天 健康養老民生領域展現巨大發展空間
    農曆春節假期前最後一個工作日,銀保監會等13個部門聯合發布《關於促進社會服務領域商業保險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多項促進健康及養老等商業保險發展的政策舉措被提出,涉及產品端、投資端及監管制度體系,抓住商業保險「痛點」,為行業前進指明方向。業內普遍認為,在倡導豐富產品供給、加大對外開放等一系列政策利好下,商業健康和養老險,在保障民生、促進消費和拉動內需等方面有很大提升空間。
  • 特斯拉試水保險 汽車製造商的大數據優勢
    目前,特斯拉正在提供根據匯總的匿名數據計算得來的保險費。未來,它可以推出更多的定製服務,比如保險公司使用遠程信息處理黑匣子的服務,又比如根據司機的實際駕駛方式向他們提供(更便宜的)報價。每次發生事故,特斯拉都可以即時獲得導致事故的司機行為的數據。
  • 大成·實踐指南丨醫療中的數據與隱私保護
    參照前述個人信息的定義,健康醫療數據是指個人體檢、檢驗、門診、住院等診療活動中所產生的數據。醫療中的數據包括患者的個人隱私和一般信息數據。所謂患者的隱私,就是患者在醫療機構接受醫療服務時所表現出的涉及患者自身,因診療服務需要而被醫療機構及醫務人員合法獲悉,需要通過特定法律手段或者經過信息持有者的同意才可獲得的信息內容。
  • 無為市「四舉措」有效落實城鄉居民醫療保險民生工程工作
    2020年,無為市堅持保障基本、促進公平、穩健持續的原則,健全統籌城鄉、可持續的城鄉居民醫保制度,多舉措加大推動城鄉居民醫療保險民生工程力度,優化提升經辦服務水平。一是重宣傳強引導。不斷豐富城鄉居民醫療保險民生工程宣傳方式,加大宣傳工作覆蓋面,對廣大城鄉居民廣泛開展參保繳費宣傳,促進他們充分認識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重要意義,引導他們積極參保和主動繳費,努力提高參保率和徵繳率。通過《致無為市城鄉居民參保居民的一封信》、皖事通(城市令)APP平臺和銀行繳費公眾號積極宣傳引導,促進廣大參保居民人人知曉、應知應會,增強認可度和學習掌握的興趣,提高應用操作能力。
  • 光大永明人壽推進健康管理服務「民生工程」 不斷完善健康保險產品...
    原標題:光大永明保險加速大健康戰略布局 同步推出健康管理「雙響炮」   光大永明人壽保險有限公司正加速布局大健康戰略。8月18日,該公司宣布同步推出兩大健康管理產品,一是正式推出以「健、醫、保、藥」四大功能為核心的數位化服務平臺——「光大E健康」,二是同步推出提供抗癌特藥供給的保險產品「藥如意」。
  • 崑崙健康保險:健康險為民生保障體系提供最優質服務
    10月13日下午,北京舉行了「第三屆中國保險市場發展圓桌論壇」,此論壇發布了文件《保險藍書皮-中國保險市場發展分析(2017)》。《藍書皮》不僅分析了中國保險市場中的產品結構、服務水平和消費者保護等方面的特點,同時還從保險科技、保險創新和保險監測等方面對中國保險市場現狀和發展趨勢進行了研究。
  • 深入推進「網際網路+醫療健康」「五個一」服務行動
    各地要堅持問題導向和需求導向,強化省統籌區域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和醫院信息平臺功能指引、數據標準的推廣應用,推進各級醫療機構及省級中醫館健康信息平臺規範接入省統籌平臺,不斷提升與國家平臺數據聯通質量。在符合醫療質量控制和患者知情同意的前提下,推動醫療機構間電子病歷、檢查檢驗結果、醫學影像資料等醫療健康信息調閱共享,逐步實現覆蓋省域內的信息互認。
  • 張路霞:健康醫療大數據發展應少些炫酷多些沉穩
    如今,全球各國都深刻認識到健康醫療大數據作為國家基礎性戰略資源的重要性,並爭相從國家層面推動健康醫療大數據的應用,以搶佔創新醫學研究、精準診斷、個性化健康管理和移動醫療前沿陣地。但需要強調的是,健康醫療大數據建設和發展的歸處,必然,也必須和健康醫療領域相諧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