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 祭屈原】
《懷沙》之後汨羅聞,端午街頭棕子紛。
楚主無顏隨列祖,江魚有幸伴詩君。
賈生作賦輕聲責,司馬書言奮力耘。
欲識人生真諦意,郢都故裡問歸雲。
【端午逢外祖父周年】
人言端午又來臨,
我卻恨其傷我心。
睹粽焉能不思祖,
艾香飄逸淚喑喑。
詞海清貧客,拾荒雲夢歸。
途窮蛟浪惡,歌斷楚風悲。
蹀跇元皇麓,徘徊汨水隈。
美人芳草謝,君子玉虹垂。
摛藻瑤臺坐,佔魁神主推。
琴心生漢魄,劍膽豎唐眉。
歲月遭鞭逐,文章陷鼓吹。
洞仙虛戶檻,詩殿亂門規。
大日何堪問,疲駑不可追。
靈均龍馭去,包舉逸思飛。
忠心屢貶未曾灰,
天問離騷曠世才。
汩羅江中魂魄寄,
捨生愛國永思追。
【端午節之痛】
脈脈含情西子湖,
如膠似漆忌全無。
素貞飲下雄黃酒,
美滿姻緣滑鐵轤。
【緬懷屈原】
年年端午楚天哀,
長緬三閭愛國才。
汨水舟幡招屈子,
奈何不見怨魂回。
【憶汨羅江】
屈子祠堂望走過,
汨羅流水淚滂沱。
前年江畔行吟處,
似聽騷人唱九歌。
【悼屈原】
獨醒靈均未展才,
於今荊楚見餘哀。
美人香草思前淚,
傷郢招魂劫後灰。
山鬼娉婷成舊雨,
汨羅浩蕩伴新醅。
逐臣幸有詩名盛,
奪得千年駿譽來。
【端午】
楚嶽綿綿湘水清,
菖蒲艾草日分明。
懷襄宮闕今何在,
千載紛紛吊屈平。
赤血丹心誰見信?
芰荷蕙草徒為衣。
紅塵熙攘江水碧,
一瓣心香祭此時。
【詠端午】
海隅此節氣氛稠,蒲酒蘭湯舊俗留。
五彩線新纏箬粽,七星橋闊渡龍舟。
伍公遺恨隨濤遠,屈子幽懷共日悠。
亙古雲煙皆過眼,斯風傳得幾春秋?
【丁酉年端陽將至,次四明山人韻】
端陽過節酒須酣,蒲劍釵符舊已諳。
鄉裡龍舟爭一渡,鄰家毛腳挑雙擔。
庸常風俗長相似,高潔情懷久不談。
汩水胥濤遺恨遠,何如泡茗慕鴻慚。
【鷓鴣天·過端午】
高樹深蟬鳴日長,門懸艾草過端陽。
鱗鱗波暖龍舟蕩,瑩瑩冰肌角黍香。
傾杯酒,醉流光,翠陰如蓋滿庭芳。
千家萬戶清尊共,麥熟桑肥梅子黃。
【端午憶屈原】
五月端陽日,琴聲幾斷吟。
萋萋悲楚曲,切切感離音。
赴水連江雨,長歌赤子心。
清魂何處去,傳誦到如今。
【屈子】
自古端午多風雨
風雨同悲為君泣
滿朝皆濁爾如玉
如玉屈子遺世立
汨羅江水永相許
詩魂不朽共寰宇
【端午】
節逢端午粽飄香
百河千江竟渡忙
遙望嶽陽汨羅江
屈子詩魂日月揚
(一)
不止千家置線符
更逾萬戶掛菖蒲
汨羅江逝三千載
獨剩孤墳望楚都
(二)
洞庭湖上看龍舟
嶽陽樓中汗漫遊
舉國同慶佳節日
美人香草使人愁
(一)
萬水千山粽是情,天涯海角贊賢名。
屈原芳古精忠在,永世常存夢已成。
(二)
龍舟起槳踏波行,萬水千山粽是情。
端午揚歌豪氣壯,歡欣鼓樂震蒼穹。
(三)
傲骨流芳眾志承,汨羅江畔祭冤靈。
緬懷英烈忠魂慰,萬水千山粽是情。
若有山靈綠遠岑,兼天白鳥入江心。
濯纓細浪漸侵尋。
食粽誰懷騷客意,浴蘭還作楚風吟。
梁塵驚起謝知音。
七彩絲綸系孺嬰,
太平吉祥蘊天情。
額頭題上王字大,
逐邪驅蟲保安寧。
時逢端午望楚雲,影照汨羅怨氣氳。
一片忠心遭逼害,千秋表冊鑄功勳。
忠魂激逐清流水,楚民呼歸屈子君。
世事多磨心不變,離騷舉世是經文。
【端午】
(一)
屏上龍舟競渡酣,端陽來歷幾人諳?
粽香非為饞蟲解,心暖無忘責任擔。
誠是發家憑實幹,莫將愛國作空談。
匹夫各盡手頭事,功過隨緣何抱慚?
(二)
盛世最難唯養廉,知誰君子貌謙謙。
秉公辦事敢擔責,執法無私何避嫌?
好水好山人共享,宜家宜國利均沾。
心頭莫讓微塵落,平淡營生自覺甜。
(三)
愛國幾曾分著衫,英雄多自小平凡。
銀針手底緣磨杵,鴻志天涯不解帆。
氣短常因少襟抱,技高未必在頭銜。
一遭塵世心無愧,歸去九泉何用函?
洄溪覓劍蒲,
忽聞新煮箬,
也想隱山隅。
★溪上吟草欄目由慈谿發布、慈谿市詩詞學會聯辦
來源|慈谿市詩詞學會
責任編輯|小佳佳
- END -
如果覺得好,請您為小慈點一個zan!留言已經開通,小慈等著您的精彩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