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時期,是我國古玉的巔峰時期。漢代玉器不僅繼承戰國時期的玉器傳統,更加大力發展,創造了如漢八刀等精湛的技藝。漢代玉器有如王者之玉,氣勢磅砣,非常霸氣。漢代玉器的紋飾、玉禮器、玉佩飾、喪葬玉等方面都頗有藝術特色,紫色百合香為您詳細介紹如何識別漢代玉器的紋飾、重要的禮器、佩飾和典型的喪葬用玉,使您對漢代玉器有更為清晰的認識。
一、漢代玉器-主要紋飾
漢代早期時候,玉器的紋飾多帶有戰國時期的紋飾風格,但是西漢晚期之後,紋飾風格發生了變化。
1.谷紋
漢代玉器上大量使用谷紋。谷紋還可以分為臥蠶谷紋、乳釘谷紋等。
2.蒲紋
蒲紋在漢代玉器上也被大量使用。蒲紋可以分為細密的蒲紋和舒朗的蒲紋。
3.雲紋
漢代玉器上的雲紋主要有以下幾種,即勾雲紋、雲雷紋、三叉雲紋和雲水紋等。
4.龍紋
龍紋是漢代玉器中使用較多的紋飾。西漢早期的龍紋多帶有戰國時期的風格。
西漢中期,龍紋的變化較大,主要有三類龍紋:即龍首紋、蛇身龍紋和側面獸身龍紋。
龍首紋有正面和側面之說,以側面龍首居多。龍首紋主要出現在玉璧上。
蛇身龍紋,一般龍身細長,多出現在玉佩上。
側面獸身龍紋,和麒麟較為類似,有些龍的身上有鱗片紋,龍尾似虎尾,端部卷狀。
5.螭紋
螭紋在漢代玉器中使用較多,一直延續到清代。漢代玉器上的螭紋頭部一般上面橫寬,鼻型前凸,眼睛較大,眼球凸起,嘴部較方或者細長,耳部為幾字形耳或者短耳,有角或者無角,身體較細,肥臀,尾部較長,分叉尾或者兩叉尾,尾端捲曲。
6.鳥紋
漢代玉器的鳥紋多見於鏤雕玉璧上。鳥的頭部較小,鉤嘴,長頸。鳥身細長,鳥翅較小,無展翅之姿,鳥尾較長。
7.渦紋
渦紋形似漩渦,外形如環。
8.獸面紋
獸面紋的眼睛較大,眼球凸起,粗眉,粗鼻,無嘴,臉部有小勾雲紋。
9.柿蒂紋
柿蒂紋,形似柿蒂,分為多瓣,以五瓣、六瓣居多,四瓣少見,玉劍首、杯足上較為常見。
10.其他紋飾
漢代玉器的裝飾紋飾比較多樣化,除了上述的紋飾,還有繩紋、網格紋、山形紋、熊紋等。
二、漢代玉器-玉璧
玉璧是漢代重要的玉禮器。常見的玉禮器玉琮和玉圭等卻在漢代墓葬中發現較少。
漢代玉璧主要是谷紋玉璧、蒲紋玉璧、螭紋玉璧、鏤雕玉璧、廓外帶有裝飾的玉璧等。
漢代谷紋玉璧的穀粒小而圓,排列稀疏,有較高的凸起。
漢代蒲紋玉璧一般直徑較大,有的甚至超過了40釐米。一般分為內區和外區,內區有谷紋和蒲紋進行裝飾,外區有龍紋或者鳳鳥紋進行裝飾。所謂的蒲,就是蒲草,席的意思。人們把這種雕琢很淺,排列有序的紋飾稱之為蒲紋。
螭紋玉璧在漢代也非常流行,主要是在出廓璧的廓外部位裝飾螭紋;鏤雕玉璧中的中心部位裝飾螭紋;在玉璧的表面凸雕雙螭,但是這種非常少見。
三、漢代玉器-玉人
漢代玉人主要是玉舞人和玉翁仲兩種。
玉舞人的形象比較統一,長袖細腰的女性形象,一隻袖子自頭頂甩到身體的另一側,另一手橫於腰部,袖子垂於身體另一側。漢代玉舞人雕琢有簡有繁,簡潔的只是寥寥幾筆勾勒出眼睛、肩部或者腰部,而精緻的甚至把衣褶都可以雕琢出來。
玉翁仲雕琢非常簡潔,一般是立體,老者的兩臂合於胸前,頭型上方下尖,鬍鬚較短,雖然雕琢不複雜,但是十分有神韻。
四、漢代玉器-玉握
漢代比較盛行厚葬之風,所以隨葬的玉器非常多。玉握一般是逝者握於手中的玉器,比較常見的就是玉豬。一般的玉豬,大多採用漢八刀技法簡單雕琢,圓柱形玉,玉豬的頭部尖細,非常有特色。
我是紫色百合香,請您點擊關注,每天為您分享各類精華收藏知識。感謝您的每一次瀏覽、轉發及收藏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