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分蜂后怎麼處理?

2021-02-19 養蜂及蜂具最新技術平臺

溫馨提示:邊聽邊看,學習效果就是好!

自然分蜂后怎麼處理?分蜂是蜜蜂繁衍種群的自然方式,一般發生在每年的春季,蜜源植物大量盛開,讓蜂群得以快速發展,那麼蜜蜂是怎樣自然分蜂的呢?自然分蜂后怎麼處理呢?下面我們就跟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吧!

一、什麼是自然分蜂?

自然分蜂,簡稱分蜂,是蜜蜂在蜜源豐富、氣候宜人且蜂群強盛的條件下,老蜂王會帶領一部分蜜蜂飛離原群,由偵查蜂找到合適的地方後,在新的地方組建新蜂群,而原巢將留給事先由老蜂王培育且已經羽化後的新蜂王。一群蜂少則分出一群,多則會分出兩群及以上多群,這種行為就叫做分蜂或分群。目前按照飼養環境不同,分蜂劃分為:自然分蜂和人工分蜂。蜂群在將要分蜂時出現的「情緒」或異常情況叫做分蜂熱。自然分蜂是蜂群在自然環境下,發展繁衍群體的一種自然傳承。

二、分蜂前有哪些徵兆?

1.出現大量雄蜂:蜂巢附近會出現大量雄蜂,巢門附近也會有大量的蜜蜂,逐漸聚集,形成俗稱的「蜂鬍子」,此時,蜂群的工作積極性開始下降,整個蜂群看上去比較安靜,同時已經起了自然王臺。

2.產量開始下降:蜜蜂的積極性下降,消極怠工,導致蜂產品的產量開始逐步下降,只有較少數的工蜂仍然在採集。

3.蜂王腹部變小:分蜂開始前的幾天時間裡,工蜂會逐步減少對蜂王的飼喂,以便於蜂王的腹部縮小,在蜜蜂分蜂時,蜂王能順利帶領一部分蜜蜂飛走。

4.蜜蜂大量聚集:一般自然分蜂多出現於春季,分蜂前會有偵查蜂外出尋找新的適宜居住的地方,再此期間,蜂群比較安靜,哪怕是養蜂人靠近也不會主動攻擊,此時,蜜蜂攜帶有足夠的蜂蜜,已準備好開始分蜂離巢而去。

三、自然分蜂一年有幾次?

在我國,自然分蜂一年一般有一次,有些蜂群一年會發生兩次,一般在春季發生,南方一般是2-5月之間,北方和東北地區則是5-6月之間,這是因為南北氣候不同、蜜源植物花期不同所致。分蜂是蜂群的重要行為之一,分蜂可使蜂群擴大分布範圍和種群數量,促進蜜蜂種群繁榮。但對於人工繁育的蜂群來說,有著嚴重的影響,主要表現採蜜表現不積極,出現「怠工」現象,蜂王產卵也逐漸減少,這種懈怠的狀態,就是養蜂業中的專業術語----分蜂熱。

四、自然分蜂后怎麼處理?

1.蜂王未離巢

如果自然分蜂才剛剛開始,即鬧分蜂熱時,蜂王還沒有飛離蜂巢,此時應立即關閉巢門,在紗網上向蜂巢內噴灑水,使蜂群安靜下來不在躁動,待安靜後開箱檢查,找出蜂王,將蜂王裝入王籠並扣在巢脾上,同時要立即銷毀巢脾上所有的王臺。接著在原群處放一個空的繼箱,裡面放入幾張空的巢脾,一張子脾,一張蜜粉脾,將扣在巢脾上的王籠,帶脾一起放入空箱,放出蜂王,暫時組成一個臨時的蜂群,之後飛出的工蜂也會自己飛回,在蜂王恢復產卵後再重新併入原蜂群。

2.蜂王已離巢

此時蜂王已經帶領一部分蜜蜂飛離蜂巢了,但不會跑多遠,會停留在蜂場周圍的樹枝或屋簷下,並臨時結成一個大的蜂糰子,等待偵查蜂找到宜居的新巢便會全部離去。在這樣的情況下,養蜂人應及時、快速的展開收捕工作,否則的話蜂群起飛後就很難收捕回來了。具體收捕方式是:準備一個收蜂籠,在上面綁一小塊抹了蜂蜜的脾,然後放在蜂團的上方(也可吊在上方),然後用蜂帚或帶葉片的樹枝,在蜂團下部輕輕揮掃,迫使蜂群向上飛進蜂籠,蜂群進入蜂籠後再放入蜂箱中抖落。

如果蜂團依附在高達的樹枝或建築屋簷上,難以靠近時,也可準備長杆幫上帶有蜜脾的蜂籠,吊放在蜂團的上方,誘惑蜜蜂進入蜂籠,直到招完飛出的蜜蜂為止。如果找到蜂王,則應立即用王籠關入,連脾一起放入空蜂箱,打開巢門,則其他蜜蜂會自己飛回空蜂箱。新分出的蜂群加入一張子脾,一張蜜脾,便會形成一個新的蜂群了。

五、分蜂的四個階段

1.分蜂開始

分蜂一般發生在晴朗的天氣,多集中在上午10點以後。在蜂群發出分蜂的化學信號後,蜜蜂個個口含蜂蜜,在巢門口蜜蜂開始集結並陸續飛出,然後在空中盤旋,不久便臨時停留在樹枝或屋簷處,沒多久飛出的蜂群就開始結團,結團就意味著蜂王已經飛出。這個過程時間比較短,蜂團停留的時間也很短,此時養蜂人應立即關閉巢門,哪怕蜂王巳經飛出也要在發現的第一時間關閉巢門,如果有幸蜂王還留在巢內,蜂群便會自動飛回原蜂巢。

2.開始結團

分蜂開始,蜂群臨時停留結團後,會派出偵查蜂四處查看適宜居住的新巢地點,結團停留的時間一般在2-3個小時之間,此時是養蜂人收捕分蜂群最好的時機。

3.準備離開

偵查蜂找到合適的築新巢地點後,整個蜂群久開始躁動起來,不久便開始擴散,將重新起飛,此時整個緩慢前行飛往新的築巢地點。這個時候在收捕分蜂群將變得困難,只有眼巴巴看著蜂群飛走。

4.建造新巢

分蜂一般發生在晴朗的天氣,在7點-16點之間,集中在11點和15點之間,但陰雨天氣很少發生分蜂現象,多集中在初晴或悶熱的氣候下。待分蜂群達到新的築巢地點後,會進入新的洞穴,然後開始馬上建造新的巢脾,蜂群開始恢復正常秩序,有的工蜂已經開始重新出巢採集新的蜜源植物,以及守衛蜂巢,他們遺忘了原蜂巢的位置,也不會飛回原巢,一切又全新開始。

批量中蜂群、蜂具、蜂藥、蜂產品等批發,歡迎洽談!

電話:17358834788微信同號)

免責聲明:資料源自網絡,僅供參考,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來了就點進去看看!!!

請點擊1:原創篇(部分選摘)

請點擊2:春繁等與蜂群繁殖相關資料匯總

請點擊3:育王篇

請點擊4:蜂王、雄蜂、交尾、分蜂

指導、建議、諮詢、交流

加微信:1437577043或掃描下圖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有更多精彩

相關焦點

  • 《泰拉瑞亞》1.4大師蜂后怎麼打 1.4大師蜂后打法技巧教學
    導 讀 泰拉瑞亞1.4大師蜂后怎麼打?
  • 蜜蜂分蜂后,工蜂棄王回原巢怎麼辦?3種方法解決
    關於蜜蜂分蜂后,工蜂放棄蜂王回到原巢的問題,蜂部落認為這是人工分蜂成年工蜂返巢的正常現象。只要是人工分蜂,一般都會出現這樣的現象,所以在我們人工分蜂的過程中,一定要做好蜜蜂反巢的預防和處理工作,否則很可能造成新蜂蜂群過弱,還要根據新蜂蜂群的特點給予適當的管理,這樣我們分出來的蜜蜂才能快速發展起來。蜜蜂自然分蜂與人工分蜂的區別很多朋友可能都知道,一般蜜蜂每年都會發生自然分蜂,少說也有一兩次,多的甚至會發生連續分蜂。
  • 老蜂后離去,蜜蜂會為了新蜂后的位置大打一架嗎?
    那麼它們擴張領土、傳承王位的故事是怎麼展開的呢?這就要從它們的社會構成開始說起。# 比人類更社會的昆蟲人類是典型的社會性動物,我們有著各自的社會角色,與周圍的人產生著或多或少的聯繫。不過與我們相比,螞蟻等社會性昆蟲的社會性要嚴格明確得多。
  • 【鬼話】蜂后(膽小勿入哦~)
    「那你怎麼不去呢?你也是女孩子吧?」我抬起頭問到。  「本姑娘已經很完美了。」她一邊笑著一邊用手攏了攏頭髮,我注意到她的右手小指帶著東西。  「那是什麼。」我指著說。  女孩一臉尷尬,「該死,忘記取下了,我只是戴著好玩,朋友們都去了,我也不好意思不要啊,再說是老闆送我的。」她得意的伸出手來。
  • 新推:《人外蜂后》
    你成為了蜂后。雄蜂為爭奪你而廝殺鬥爭,工蜂為你獻出生命忠誠。但對你來說——這一切都是莫名其妙。
  • 一生只能繁殖一次,與蜂后受精後就會死亡的雄蜂,真的一無是處嗎?
    它們唯一的價值,就是和處女蜂后交配,除此之外什麼也不用做。 不過,你可別認為這是一件好差事,事實上雄蜂為了完成與處女蜂交配的任務,可謂是豁出了命。 雄蜂與蜂后 雄蜂是蜂后沒有受精產下的蜜蜂,而工蜂和蜂后都是需要受精後產下的蜜蜂,在最開始時,工蜂和蜂后沒什麼區別,只是工蜂吃的是蜂蜜,而蜂后吃的是蜂王漿,由於食物的不同,最終導致工蜂長大後只能外出採蜜,而蜂后則成為「繁殖機器」,每天好吃好喝地被伺候著,但同時也要每天產下大約1500個後代。
  • 蜜蜂養殖技術|蜂群首次自然分蜂后新群的特點及管理方法
    根據蜜蜂親緣關係指數越高,工蜂親屬優惠行為(更多的照顧、飼餵、跟隨)越多的原則,在發生分蜂時,跟隨老王遷飛新群的蜂量遠大於分蜂時原群的蜂量,同時巢內尚有沒有認巢的幼蜂,因採集錯過分蜂的成年蜂以及部分老蜂,因此,在分蜂后新群與原群的蜂量大約為4:1。新群蜂量佔到分蜂時蜂量的75%(專家rangel和 Seeley於2012年研究結果)。
  • 在交配完後,蜂后為何會將雄蜜蜂的生殖器扯斷?雄蜂還能活多久?
    在交配完後,蜂后為何會將雄蜜蜂的生殖器扯斷?雄蜂還能活多久?在昆蟲界,蜜蜂是一直被大家讚頌的一類動物。在人們的印象中,蜜蜂都是辛勤工作的,非常勤勞。不過,在蜜蜂這個大家族中,卻分為了三大類蜜蜂。工蜂、蜂后和雄蜂。
  • 蜂后式家庭:那些嫁給媽寶男的女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陸琪老師給這樣的家庭,提出了一個名詞——蜂后式家庭。因為在蜜蜂的群體中,每個群體裡面蜂后只有一隻,其它所有的都是工蜂,工蜂去採蜜,然後最後釀成蜂王漿,供奉給蜂后。蜂后掌控一切,整個蜜蜂的群體裡面都是圍繞著這隻蜂后打轉的。
  • 天天打波利2轉全職業蜂后道場攻略
    蜂后的睡眠打在你身上或寵物抵抗,這樣你的第三個群冰才能在蜂后的連刺前打出來,如果你的寵物第二位置控制的話,那麼你第三個控制是在蜂后連刺後放出來。 探險建議:1隻幽靈波利,5隻攻擊寵物,如果覺得扛不住試試1UB、1TB,4攻擊。
  • 談分蜂后期的蜂群管理,有繁蜂擴群需求的蜂友,都來看一看吧
    當然,這個後期是指分蜂后到蜂群恢復到正常群勢的時期,換句話說就是處女王交尾期和分蜂群復壯期。這個話題,主要是說給養蜂新人和需要繁蜂擴群的蜂友說的。當然,如果您是養蜂前輩,也請您關注,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嘛,如果能留言指教,讓大家能夠更多地學習,豈不快哉。我身邊的養蜂人,以及我在網絡上的蜂友們,都明白分蜂育王非常的重要。
  • 蜜蜂養殖技術|中蜂群分蜂后期人工模擬自然分蜂的兩種方法
    一、人工模擬自然分蜂的原理與原則蜜蜂自然分蜂前,群內蜂兒數量多,食料充足,新蜂不斷羽化出房,生物能和分蜂情緒不斷積累,王臺成熟度及周圍環境是最後觸發分蜂時機的條件,分蜂發生時,大多巢內無事可做的休閒蜂(剩餘勞動力),湧出巢門聚集,不久便在附近結團,在這個過程中老蜂王跟隨分蜂群離開老巢,之後在偵查蜂的帶領下飛向新址
  • 人工分蜂,早上、中午、下午,哪個時間最好?養蜂人告訴你答案
    分蜂前應該準備好什麼?既然是人工分蜂蜂,那麼分蜂前我們應該要有所行動,我們需要考慮回蜂問題,考慮蜂王問題,還要考慮蜂箱問題,準備好防護裝備。也就是說,我們分蜂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把蜜蜂從一個蜂箱提到另一個蜂箱的過程,那麼我們的準備工作應該是這樣的:擁有了處理乾淨的蜂箱和防護裝備,有人工培育好就在2天內出房的王臺或者蜂群中有現成的王臺,蜂箱的位置已經處理好。
  • 蜜蜂分蜂起始的研究
    分蜂時的蜜蜂自我防禦能力會比較差。蜜蜂是一種社會性昆蟲,蜂群內有蜂王、工蜂和雄蜂,群內3種類型的蜜蜂,分工合作,共同維持群體生活。蜂群的分蜂行為是蜂群自然增殖的惟一方式。分蜂行為是蜂群重要的生物學特性,是一種特殊方式的繁殖。
  • 蜜蜂自然分蜂后,新王多久出房?弄清4個問題,答案自在其中
    隨著現代化養蜂技術的發展,蜜蜂自然分蜂現象已經越來越少見,但是廣大農村還是比較常見的,尤其是開發程度比較小,野生蜜蜂資源豐富的地方,蜜蜂分家的現象還是比較多的,但是由於現代化養蜂技術的進步,越來越多的養蜂人都看到了蜜蜂自然分蜂帶來的損失和工作,所以專業的蜜蜂養殖人員,其實並不希望看到蜜蜂自然分蜂,但是由於專業的養殖技術匱乏,所以蜜蜂自然分蜂的現象還是比較常見。
  • 蜂王乳飲品---蜂后的生命是工蜂的45倍 可以讓女人重返年輕美麗
    您可知道,蜂后與工蜂天生本來沒什麼兩樣(兩者都是雌性蜂,剛孵化的蜂后和工蜂的形態及大小都一樣)。幼蟲期的蜜蜂在剛出生的頭三天都是以含高營養素的蜂王乳為主食,給予高度的滋養。一些被特別篩選為蜂后的幼蟲則一生都以蜂王乳餵食,因此蜂后有很強的產卵能力,而且壽命比不能產卵的工蜂超出45倍(工蜂只能活40天左右,而蜂后則能生存大約五年)。蜂王乳使蜂后得以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而這種乳白色的濃稠物質同樣能為人體提供諸多的健康效益。因此,有了蜂王乳,您就可以扭轉先天性的劣勢!  如何選擇質量優良的蜂王乳?
  • 蜜蜂分蜂團太高,怎麼收?辦法其實很簡單
    蜜蜂在分蜂時,會找到附件有一定高度的樹木、房子等附著物結團,但這個團有時太高,想收收不到。比如,結團的樹太高,樹枝太軟;或者在電線桿子上等等情況,怎麼收呢?其實辦法也是有的。昨天,我就收了一窩。前幾天由於沒有檢查仔細,有一箱蜂是2個王臺,沒有注意,導致新王二次分蜂,昨天下午4:00,突然發生分蜂,沒來得及採取措施,蜂群分蜂后很快結團一顆較高的拐棗樹上,樹又大又高,爬也爬不上去,樓梯也夠不著,身邊沒有任務工具可以達到蜂團高度。心裡那個急啊!!沒辦法,就用泥團扔,對是泥團不是泥沙。
  • 南方地區養蜜蜂,初夏蜂群有問題,是採蜜還是分蜂呢?
    前一段時間沒有收到蜂蜜的蜂友們,好多現在才開始再收蜜,如果此時分蜂,當然會影響蜂蜜的產量,但是此時不分蜂,又會出現分蜂熱。這確實是一個讓蜂友們兩難的選擇,那到底要分蜂還是要生產蜂蜜呢?其實這時候如果蜂群起分蜂熱,那也會造成蜜蜂怠工問題,這同樣影響蜂蜜的生產。所以閩南蜂哥要教大家一個兩全其美的方法,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 《我的世界》手遊蜜蜂怎麼獲得 蜜蜂獲得方法介紹
    我的世界手遊蜜蜂怎麼獲得 蜜蜂:中立生物,主要生成於森林中的白樺樹(可種植),... 蜜蜂是我的世界手遊新添加的生物,那麼我們怎樣才能獲得蜜蜂。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相關攻略,有需要的小夥伴千萬不要錯過了。
  • 分蜂是養蜂人的基本技能,當無法原地分蜂時,可利用回蜂進行分蜂
    人工分蜂是每個養蜂人必備的一項基本技能,對於一些新手朋友,環境和空間比較狹窄無法進行原地分蜂的,我們可以利用蜜蜂的生物特性進行回蜂分蜂法大家都知道工蜂每天下午都會出巢進行認巢飛行(新蜂試飛),這是內勤蜂轉變成外勤的一個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