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聞網消息(黃秀林 圖/文)雲上金頂,天下峨眉。峨眉山市因山得名,這座有著1400多年歷史和深厚文化底蘊的古城,利用當地優勢自然資源和人文景觀,圍繞世界「雙遺產」,大力實施「生態立市、文旅興市、產業強市」戰略,加快建設「綠水青山典範城市」,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效,以旅興村、以旅富民、以旅助困,推動鄉村振興。
河水清冽,房舍雅致……12月9日,筆者來到綏山鎮荷葉村的玉龍灣民宿·玉龍山舍,幽靜的竹林道路,清澈的河溝,原生態的特色餐廳,讓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
據了解,玉龍灣民宿·玉龍山舍是荷葉村集體經濟項目,由村內閒置的村小改造而成,佔地400平方米,周邊配套20畝土地用於景點景觀打造。該民宿由村集體利用各級財政資金,通過公開招標,引進專業企業人駐經營。
「我們吸納了10餘名附近村民和建檔立卡貧困戶來此務工。」荷葉村黨支部書記兼村主任胡志容介紹,今年,建檔立卡貧困戶除了在這裡務工獲得收益外,平均每戶分還分得850元的民宿分紅,普通家庭戶最高每戶分得350元。下一步,荷葉村將圍繞文旅、農旅雙融合模式不斷發展壯大集體經濟。
荷葉村民宿運營所獲的紅利收益,由村集體、建檔立卡貧困戶、非建檔立卡貧困戶按照相應比例進行分配,不但壯大了村集體經濟,增加了群眾經濟收人,還帶動周邊村民發展產業。
村民袁明春是建檔立卡貧困戶,由於缺乏技術支持,全家靠耕種的生活仍然步履維艱,在村黨支部的扶持下,袁明春搞起了養殖產業。
「今年民宿分紅我分到了800元。」袁明春掩飾不住臉上的喜悅,「民宿會不定時買我的生態豬,來民宿玩的遊客也在幫我宣傳,我的生態豬賣得更好了。」
曾經閒置的房屋從「沉睡」中醒來,重新煥發勃勃生機,村民們腰包越來越鼓,日子越過越好,對未來的日子也充滿了信心。越來越美的荷葉村不僅迎來絡繹不絕的遊客,而且來此投資的的人也越來越多。
「我們來此投資,正是看中了這裡天然的地理環境和豐富的農副產品。」峨眉山大行普悅旅遊發展有限公司郭立超告訴筆者,他是峨眉本地人,深愛峨眉這片土地,在這裡打造高端民宿,幫助村民銷售農副產品,增加收入是他最大的心願。
不止荷葉村,近年來,峨眉山市圍繞美麗鄉村建設,大力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激發群眾內生動力。已建成美麗新村21個,帶動發展特色民宿300餘家,引領農民吃上「旅遊飯」,促進增收,展現出一幅幅「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靚麗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