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社會衛生保障體系和現有的保障設施不能很好地滿足殘疾人的職業需求。與健全人相比,殘疾人更需要積極參與到各個職業中來,即促進殘疾人軀體康復,激發殘疾人對職業需求與社會共融的渴望,也有利於社會穩定和發展。體育舞蹈是人們溝通情感的一種形體語言,是任何語言都無法替代的藝術。體育舞蹈是依據人們的審美情趣、生理需求、音樂享受及社交需要,在音樂的伴奏下,用舞步與音樂「會話」,讓人們隨著舞曲漫步,從中領悟美感樂感,陶冶情操,增進友誼,從而達到健身與健心的目的。因此本文通過對輪椅體育舞蹈的歷史發展以及理論研究使殘疾人和健全人有一個認識輪椅體育舞蹈的渠道和途徑,從而使更多的群眾了解此項目,並能參與到此項目中來,使得殘疾人對職業追求產生信心,促進殘疾人軀體康復,使他們能夠擺脫對社會的依賴,建立起自己的職業追求,揚起生活的風帆。
據本人調查了解有各地231位輪椅體育舞蹈愛好者在沒有接觸此項目之前都沒有正式的職業。由此可見,該項目可使部分殘疾人產生職業追求。
從我國體育舞蹈發展的前期來看,當時對體育舞蹈的認識及學習借鑑,還存在較大的誤區與差距:一是 只追求技術而缺乏內涵:二是只注重模仿而忽略創新;三是師資隊伍水平參差不齊,教學無系統教材,訓練盲目化;四是研究水平膚淺化。
但在目前的發展來看,我們已經從模仿借鑑上升到了創新的,隨著大批的師資力量及系統教材的湧入,體育舞蹈在國內的普及將更上一層樓。並且我們將民族舞的元素融入至體育舞蹈中來,開展適合我國的體育舞蹈活動,使體育舞蹈已經在我們進入了本土化的全盛時期。根據目前的發展情況來看,筆者認為體育舞蹈將向全民化,大眾化方向發展。動作簡單易學,套路多種多樣將成為我國體育舞蹈現階段的最大特點。至此將會有大量的中老年人及小孩加入到體育舞蹈的學習中來,從而使更多的人民群眾知道體育舞蹈,了解體育舞蹈,參與體育舞蹈。
輪椅體育舞蹈,顧名思義,就是在體育舞蹈的基礎上專門針對殘疾人設計的一項特殊的運動,是帕運會的一個大的項目,輪椅體育舞蹈與正常的體育舞蹈舞種相同,包括摩登舞5隻舞(華爾茲、探戈、維也納華爾茲、狐步舞、快步舞)和拉丁舞的五支舞(倫巴、恰恰恰、桑巴、牛仔舞、鬥牛舞)。輪椅舞蹈大部分以競技為主,並且多數以一名輪椅舞者和一名站立舞者為一隊,競技規則與項目與普通的體育舞蹈也基本相似,主要包括獨舞、混合舞蹈、雙人舞蹈和集體舞四種形式。輪椅舞蹈比賽設拉丁舞三項和摩登舞三項,和十項全能的混合物種。混合舞比賽中,凡是站立舞者即為男性。輪椅體育舞蹈所用的輪椅與一般的輪椅不同,必須採用高精密度的輪椅,輪軸稍微向外,材質一般較輕並且硬度要高,一般採用鋁合金打造。小巧輕便,結實精密是專用輪椅的最大特點。參賽運動員每次參賽之前都要對輪椅進行調試,以確保輪椅的安全性,舒適性。
輪椅體育舞蹈於20世紀60年代後期在英國興起,1996年IPC確定輪椅舞蹈為殘疾人比賽項目, 1997年在瑞典首先舉辦了輪椅體育舞蹈的國際性賽事, 1998年日本舉辦了輪椅體育舞蹈第一屆世界錦標賽。據本人查閱資料了解,輪椅運動在很多國外國家已經開始大力推廣,外國人認為,輪椅運動可以提高殘疾人之間的友誼,幫助他們認識更多的與自己身體情況相同或不同的朋友因此有利於身體或心理上的恢復,這種運動也會大大改變社會對殘疾人這一群體的看法。而作為輪椅運動裡的一項新式運動方式,輪椅體育舞蹈相比於其他的一些普通的輪椅運動,顯得更加的有趣,更容易吸引大部分的殘疾人去參與到此活動中來。據了解,在巴西人莫拉希爾瓦裡瑪的一篇論文中提到,輪椅體育舞蹈在巴西已經被當成了一種治療手段,據他所說,輪椅體育舞蹈是一種十分有趣的舞蹈,它可以讓人們留下美好的舞蹈回憶,還可以幫助參與者建立文化上的聯繫以及更殘疾人們提供社交機會還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
輪椅舞蹈最初在中國出現是在2007年12月22日,由廣州帕拉林匹克運動會管理中心承辦 的「2007廣州—日本輪椅舞蹈聯誼會」上。此次比賽邀請了來自日本的輪椅舞蹈老師四本信子女士上臺演出,信子女士以優美的舞蹈姿態以及豐富的表演經驗讓參賽選手及觀眾們大跌眼鏡。賽後,信子女士還親自指導了我國的參賽選手。在中國殘聯的大力支持下, 2008年12月1日開始在中國殘疾人奧林匹克運動會管理中心培訓基地成功舉辦了中國第一屆輪椅體育舞蹈培訓班。共有7個省市的學員參加了此次培訓,信子老師也被邀請來現場指導。2009年3月21日—3月23日第六屆(HKWDSA)杯北京輪椅舞蹈公開賽暨亞洲輪椅舞蹈公開賽在北京舉辦,我國組隊參加比賽,並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我國輪椅舞蹈開展時間短起步晚,在07年才從國外傳到我國,目前在國內僅有一篇關於輪椅體育舞蹈的論文,可見輪椅輪椅體育舞蹈在國內還沒有普及,大家對輪椅體育舞蹈還沒有什麼概念,但是體育舞蹈的概念已經逐步在國內普及。
體育舞蹈是一種需要男女兩個人相互配合的舞蹈,但在我國目前的國情條件下,大家的思想還不是很開放,大部分人都對這種所謂的一男一女一抱在一起跳舞的事情有牴觸心理他們可能不敢去嘗試,因此國內大部分中老年人對此項目還是抱有一定的牴觸心理。這對於這對體育舞蹈在國內的傳播產生了阻礙作用,而大部分殘疾人群體也為中老年人,這將會是導致輪椅體育舞蹈在國內發展速度慢點根本原因。但是對於我們年輕人來說,體育舞蹈是一種新興的有趣的運動,很多的年輕人都開始慢慢的參與到其中來,逐漸打破傳統的思維,並且根據我國國情,開始對體育舞蹈進行創新,融入了很多中國古典風格的元素到舞蹈中來,使原本規範性強的體育舞蹈漸漸的容易起來,大眾化起來,這就使體育舞蹈在我國已經開始慢慢普及,開始慢慢宣傳,體育舞蹈憑藉著增加呼吸深度,增強消化功能,以及促進人體力與智力、知識與道德,性格與才能、理性與直覺、美的體驗與美的展現等方面高度協調的發展等優點逐漸又走入的中老年人們的眼中,因此,輪椅體育舞蹈也將會伴隨著體育舞蹈慢慢的在中老年群體中普及。
目前我國有大約6千萬的殘疾朋友,由於存在生理或心理的障礙,殘疾朋友的心理問題和社會問題不僅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而且與健全人相比更具有持久性和複雜性的特點。
首先在認知方面,有研究表明不同的缺陷會影響人的認知能力和認知方式,以盲人為例,他們因為視力障礙導致缺失空間的認知能力,沒有準確的圖像概念,但是,由於失去了視覺方面的信息幹擾,他們的聽覺往往非常發達,記憶力好,因此他們的認知方式往往比較抽象。
在情感方面,殘疾人群體基本都存在著以下幾個問題:孤獨感,自卑情緒,敏感和自尊心強,敏感和自尊心強,深刻的抱怨心理,強烈的挫折感。這幾種問題相對來說都是比較悲觀的心理狀態,由於突如其來的殘疾,和一些正常人的歧視導致殘疾人會普遍產生以上幾種情感。但是大多數的殘疾人朋友是富有同情心的,從心理學的角度說他就容易在相類似的人身上產生移情和投射,也就是說潛意識裡在對方身上看到了自己,給對方實際上是給自己更多的理解和同情。
在性格方面,不同的殘疾人會有不同的性格,盲人一般內心有著豐富的情感世界,所以性格也會比較含蓄,內向,很少有爆發式的性格。聾啞人的性格往往跟盲人形成互補,他們的性格比較外向,情感反應強烈,性格耿直。肢體殘疾的人,性格比較倔強,但可以自我克制,把內心的感受積攢,但攢到一定的程度,也會爆發出來。
在社會生活方面,婚姻戀愛方面缺少機會,阻力大,求助依戀欲望強,但是大多殘疾人都身殘志堅具有強烈的自強自立精神,有非常強的毅力來學習,並實現自我價值。
根據調查得知,我國每年都會增加30多萬有就業能力和條件的殘疾人。但是因為種種原因,殘疾小夥伴的就業率一直很低。導致他們就業率低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學歷問題,根據調查得知,有29%的殘疾人沒有上過學。有39%的殘疾人達到小學的文化程度。剩下的人之中,有25%的初中文化程度,而剩下的高中及以上學歷的人寥寥無幾。但是,大部分的殘疾人都是渴望就業的,渴望實現自己的價值,為社會做一些貢獻,但殘酷的就業現實不得不使他們知難而退。大多數的公司都不願意安置殘疾人,他們帶有歧視和怕麻煩的心態,寧願去交殘疾人就業保證金。根據上文殘疾人的心理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多數殘疾人是身殘志堅,他們對就業抱有很大的信心,而且,正所謂「上帝為你關上了一扇門,就會為你打開一扇窗」每一類殘疾人雖然都會有殘疾的部分,但是相反,他們也會有超越常人的優點,雖然他們不能像正常人一樣找到一些普通的工作,但是他們可以去尋找一些專門適合殘疾人的工作。筆者認為多數殘疾人找不到工作的根本原因是我國適合殘疾人的工作比較少,大多數的適合殘疾人的工作還沒有被開發出來,不能滿足多數殘疾人的需求。
上圖為對山東省濟南市殘疾人輪椅體育舞蹈隊10名30-50歲的男女隊員(7名肢體殘疾人、2名聽力殘疾人、1名視力殘疾人),以及歷下區151在位家閒置的殘疾人的調查了解的基本情況。據調查結果顯示,了解體育舞蹈的佔大多數,但都是因為自己的孫子或者是兒子在學習體育舞蹈而了解,真正自己了解並且嘗試過的少之又少。了解輪椅體育舞蹈的人也就只有山東省濟南市殘疾人輪椅體育舞蹈隊的10名隊員以及8名殘疾人。因此根據結果顯示,大部分的殘疾人還並不了解輪椅體育舞蹈,甚至有的根本就從未聽聞過輪椅體育舞蹈。據此調查內容可發現對輪椅體育舞蹈的研究及探索的意義重大。
據研究調查發現,百分之三十腿部出現問題的殘疾人沒有工作以及可以交談的知己,但輪椅體育舞蹈的出現卻可以給這部分殘疾人提供一個平臺,在這個平臺上他們可以拓展自己的朋友圈交到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從而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還可以發揮自己的工作能力從而提高自信心。在工作中有了無話不談的知己以及自信心可極大地提高他們對職業追求的積極性。同時經過日復一日的輪椅體育舞蹈訓練可提升大部分小夥伴們的專業技能,進而能夠熟練地利用自己的身體展示美與藝術感,甚至可參加各種比賽項目從而獲得輪椅體育舞蹈帶給他們成就與幸福感。據上分析可得出輪椅體育舞蹈的出現對殘疾人的職業追求產生了極大的積極影響。
開展輪椅體育舞蹈教學還可培養殘疾人的終身健身意識,培養他們對藝術的理解以及審美水平,從而促進他們的心理健康發展,輪椅體育舞蹈教學直接作用於殘疾人的情感世界,使他們的情感世界不再黑暗,通過輪椅體育舞蹈這門藝術的薰陶,使他們的情感世界變得豐富多彩。輪椅體育舞蹈課程設置結合殘疾人的實際情況,依照健身性、舞蹈基礎和文化性相結合的原則,從實際出發,注重實效,採取科學性和針對性的方法,使他們在學習掌握輪椅體育舞蹈基本技能的基礎上,培養們思想品德、氣質、禮儀以及終身體育的良好意識。開展輪椅體育舞蹈教學還可培養殘疾人的終身健身意識,陶冶情操、培養他們的藝術修養以及審美情趣,從而促進他們的心理健康發展。
大部分殘疾人的心理承受力較差,社會交往能力較弱,對職業有追求的人更是寥寥無幾。輪椅體育舞蹈是在音樂的伴奏下,通過殘疾人的形體展現他們形體美的一種方式。音樂和舞蹈都可以調節人的心情,使他們忘記一些不愉快的心情,端正心態,只有擁有健康積極的心態才能夠認真踏實地追求自己的職業成就。
其次音樂與動作直接的配合也可培養他們的節奏與藝術美感。經調查表明很多參加體育舞蹈鍛鍊者都有一個共同的感受,不管工作和學習有多緊張,只要一開始進行體育舞蹈的訓練,就會忘掉煩惱,全身舒暢。而所有的殘疾人更是需要這種既能夠放鬆身心又能夠體現自己職業價值的運動。
輪椅體育舞蹈還可改善人際關係,體育舞蹈本身就帶有很強的社交性,在音樂中拉近人的距離,在兩人配合舞蹈中交流思想、抒發情感,在集體性的練習中可培養出大方氣度及文明風貌,這些都對殘疾人的職業追求產生了巨大的積極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