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幾十萬的民國郵票

2022-01-07 錢幣收藏愛好者

       由於存世量少,被集郵界列為「民國四珍」之後的「民國第五珍郵」。1992年9月30日,在香港舉辦的「中國和香港珍郵、信封」大拍賣中,曾以121萬元港幣拍出一件這種錯體票的十方連,轟動郵壇。

關注微信公眾號《錢幣收藏愛好者》,與錢幣愛好者分享集幣樂趣。

        民國時期的郵票,雖有數量龐大、種類繁雜等鮮明特點,但因其歷經戰火,存世量非常少,其中有不少珍郵,以加蓋郵票和孫中山頭像的郵票等為代表,其具有很高的研究鑑賞價值,受到眾多郵票收藏愛好者的關注。
        辛亥革命勝利後,在南京成立了臨時政府,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中華民國成立後,清朝的郵票即不應再用。最早的民國郵票,即在清代倫敦版蟠龍郵票上加蓋文字「中華民國」使用。       清代蟠龍加蓋票。自1912年3月起,發行只加蓋「中華民國」的蟠龍郵票。實際加蓋的方式有3種:一種是加蓋宋體字「中華民國」;另一種是「大國字加蓋」;第3種為加蓋楷體字「中華民國」,也是15枚。

        其中加蓋「臨時中立」和「中華民國臨時中立」的郵票,由於實際發行量很少,留存下來的也不多,是中華郵政的珍郵之一。

        「宮門倒印」郵票。1913年,中華郵政正式發行第一套倫敦版帆船普通郵票。因次年「一戰」爆發,在英國印刷的郵票難以按時運到,改由北京財政部印刷局印刷廠依照倫敦版帆船郵票的三種圖案另行雕刻印製,習稱「北京老版」或「北京一版」帆船郵票。此套郵票的分面值為帆船圖、角面值為農獲圖、元面值為牌坊(宮門)圖,共計22枚,於1914-1919年發行。

        其中,2元面值票在印刷操作上造成了中心宮門圖倒印變體,俗稱「宮門倒印」郵票。「宮門倒印」錯體票僅流出48枚,被譽為「民國珍郵榜首」。在2010年蘇黎世亞洲香港春季拍賣會上,一枚「宮門倒印」票曾拍出97.75萬港元的天價。

       北京老版帆船誤蓋「限省新貼用」郵票。1915年中華郵政在新疆省發行了一組北京一版帆船、農獲、牌坊,郵票上中部加蓋了豎寫「限新省貼用」字樣,因「限」字偏右一點,與其它字不夠豎直,集郵界稱為「歪頭新省」票。

        此組郵票共16種,其中加蓋紅字1元票中,將「新省」二字誤蓋為「省新」,從而形成「限省新貼用」字樣,集郵界把這種列為「民國四珍」郵票。據悉,存世量僅20餘枚,1998年中郵大地公司拍賣時單枚票價成交價27.5萬元。

       北京一版帆船3分暫作2分倒蓋票。1922年11月至1930年10月間,郵政總局委託北京財政部印刷局在北京一版帆船票上加蓋「暫作」二字,其中面值為3分的帆船票加蓋「暫作貳分」竟然存在倒蓋現象。

        集郵界將此票列為「民國四珍」,早期多為外國集郵家收藏,海外知名度較高,該票存世量不超過20 枚,舊票前些年一枚售價就達數萬元。

       北京二版帆船4分暫作3分倒蓋票。1925年至1936年間,當時郵政局又委託北京財政部印刷局在北京二版帆船票上加蓋「暫作XX分」字樣加蓋共有6種,其中4分暫作3分票也出現倒蓋現象。

       集郵界也列入「民國四珍「之中,存世量不足20枚,未使用的新票前些年拍賣時單枚票價25萬元以上,舊票達3萬多元。

        「孫像邊飾倒印」票。紐約版孫中山像2元中心倒印郵票,俗稱「中山倒」郵票,是1941年2月21日開始發行的全套16枚孫中山像郵票中的一枚2元面值錯體票。因為是在紐約美國鈔票公司印刷的,故又稱「紐約版」。其成因與前述「宮門倒印」郵票一樣,也是由於在雙色套印時,第二次將全張紙放倒所致。        此票僅在1945年由重慶中學生鄭晴初發現了1個倒印全張(50枚),至今再無新發現。存世的「中山倒」郵票,均出自該全張。

       由於存世量少,被集郵界列為「民國四珍」之後的「民國第五珍郵」。1992年9月30日,在香港舉辦的「中國和香港珍郵、信封」大拍賣中,曾以121萬元港幣拍出一件這種錯體票的十方連,轟動郵壇。

       民國郵票歷盡了紛爭戰亂的年代,且在文化大革命期間,不可避免地受到嚴格的庫存處理:集郵業完全停辦後,郵電部作出決定將258萬枚中華民國郵票全部摧毀,每個只留下一部分。其存世之少,促使如今民國郵票一直受到中外集郵收藏者的青睞,成為高價值的收藏品。

請繼續關注微信公眾號《錢幣收藏愛好者》其他文章!

免責聲明:本文章部分內容來源於公眾號《十年集郵》公開信息,僅供分享和交流之用。文中涉及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收藏需謹慎。假設因閱讀本文章而投資失利的,帶來的任何盈利或者損失均與本文無關。內容如有侵權請告知,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網際網路是一個資源共享的生態圈,我們致力於分享錢幣收藏的樂趣。

錢幣收藏愛好者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相關焦點

  • 《中國民居》系列郵票還有收藏價值嗎?郵票收藏!
    題主的這張郵票是單一的一枚郵票,要知道郵票的種類還是比較多的,有的值錢有的不值錢,並且郵票也可以分為小折板大折板以及整套等等,題主的這枚應該是一個系列中的一枚,其價值並不是很大,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當年的發行量大,並且也不成套,僅僅單單一枚,這種郵票基本上沒有任何的價值,收藏的價值也比較小,如果是全套的可能收藏價值比較高
  • 40年前,湖北男子花96元買了1200枚郵票,如今價值上千萬
    除了文物收藏之外,因為寫信的出現,又出現了一部分郵票收集愛好者,他們把自己喜歡的郵票或比較特別的郵票收集起來,作為觀賞。但因為現在人與人之間交流方式的變化,也導致一部分郵票停產,直到從這個世界上消失,只有少部分人才有這些早期的郵票,珍貴無比。也正是這些郵票的稀少,導致它們的價格不斷攀升,就像40年前湖北男子花96元買了1200枚郵票,如今價值上千萬。
  • 淺談臺灣紅樓夢郵票大全套收藏的價值!
    郵票收藏,顯而易見就是:對郵票進行收集、整理、研究、欣賞和保藏的業餘文化、娛樂性活動,是集郵活動的最基奉形式。郵票收藏可以增加知識,開闊眼界、陶冶情操。通過集郵者的收藏活動,可以使郵票得到妥善保存,尤其是能夠保護珍郵,發掘珍郵。
  • 郵票沒有一點收藏價值?錯!只是你沒有選對郵票背後的「大事件」
    郵票這個詞對於老一輩的人可以說是十分親切,作為那個時代的應用之物親切之餘更多的是情懷!而現在郵票的走低處境早已經是毋庸置疑的現狀了!那麼郵票真的就這麼慘澹麼?沒有值得收藏的郵票了麼?郵票收藏的拐點郵票收藏如今處境尷尬但是還是說起從前郵票圈也是熱鬧非凡,郵票收藏的崛起可以說是「情懷」積累從量變到質變的一個過程,郵票盛行的年代人們生活水平普遍較低,購買整套的郵票收藏幾乎是一件奢侈的事情,於是郵票最早的收藏形式就是將信件上的郵票裁剪下來收集成套
  • 蓋亞那1分洋紅帆船郵票,一張被中學生發現的價值千萬美元的郵票
    ;幾周以後,集郵知識不多的中學生沃恩為了湊錢購買其它喜歡的郵票,以相當於當時普通工人兩個月工資的1.5美元將這枚郵票賣給了當地另一名集郵者尼爾羅斯·R·麥金農,麥金農成為這枚珍郵的第二任收藏者;5年後的1878年10月,麥金農以相當於當時普通工人20年工資的600美元將包括這枚1分洋紅帆船郵票在內的全套英屬蓋亞那郵票賣給了英國郵商託馬斯
  • 徐悲鴻大師的作品,在郵票中真的是天價嗎?大家別天真了
    #歷史真相官#郵票記錄的是一段歷史,一段文化。隨著手機的普及和網際網路的發展,郵票簡簡的遺忘,成了一種夕陽的產業。就是因為這篇知識的缺乏,導致現在好多人以為郵票都是天價的收藏品,其中為紀念徐悲鴻照片而發行的這套郵票,更加是眾說紛紜。
  • 民國10年袁大頭銀元值多少錢?有沒有收藏價值?
    「關注」,聯繫方式:15123752447(電話 )   ( 微信)T18223679534民國10年袁大頭是袁大頭四個年份中發行量最少的,其收藏價值不低。袁大頭民國十年造壹圓從外觀上看巧妙運用袁世凱的頭像,象徵了他的權威性,雖然簡潔,但是整個幣面顯得十分大氣,非常形象,欣賞性十足。民國時期國家發展屬於落後,該套銀幣在這發行背景的市場衝擊下使得今天的價格置於巔峰,
  • 56個民族大團結整版郵票現在值多少錢?有收藏價值嗎?
    郵票的價格一直以來都是一些朋友關注的事情,畢竟早年留下來的郵票實在是太多了,很多朋友家裡面都有,所以也就想要知道一下現在關於自己手裡面郵票的價值,其實現在大家手裡面的郵票大部分都是沒有價值的,有價值的很少,因此,大家不要被一些人誤導了,認為郵票都是值錢的,早年那麼大的發行量,其實到了現在真正值錢的很少
  • 原版票價格高出幾倍 郵票還是原版的值錢
    記者了解到,再版票是新中國郵票發行史上第一次也是迄今唯一一次以原版添印的郵票。從新中國成立到1952年,郵電部發行了19套紀念郵票,5套特種郵票,普通郵票(含加蓋改值)15套,航空郵票和欠資郵票各1套。這些郵票由於當時郵票印量不大,一般每種僅印幾十萬枚至二三百萬枚左右。由於郵政業務發展很快,郵票一發行很快就銷售一空,許多群眾買不到新郵。
  • 民國小金條圖片及價格
    黃金作為一種硬通貨,其本身的價值一般情況下是很難被其他的東西撼動,正是以往內其強大的資金增值保值功能使得很多的藏友對於這類黃金藏品青睞有加。與此同時,對於年代比較久遠的貴金屬紀念藏品的追捧目前在收藏市場上行可謂隨處可見,其中民國小金條就是一個非常明顯的例子。
  • 郵政總局:萬壽郵票是為「通商紀念」發行?
    1922年中華郵政總局出版的《民國十年郵政事務總論》一書的中文版中,有關萬壽郵票的發行原因出現了一種新說法
  • 故宮超值收藏價值周邊!一次收錄181枚郵票,古錢讓你「錢到家」
    當書信被微信替代,現在已經很少見到郵票了,郵票似乎被迫退出時代舞臺。不過所長要帶來一則好消息,在故宮建成600周年的重要日子,故宮出品了《故宮郵票》(二),比起其它周邊,郵票內容之豐富,意義之非凡,超乎大眾想像,最具收藏價值。
  • 小郵票,大故事——盤點史上最值錢的郵票
    NO.9 USA 1847 5 Alexandria 'Blue Boy'Postmaster's Provisional美國 1847年 5美分 「亞歷山大『藍色男孩』郵政局臨時」郵票$1,000,000這張郵票是世界上已知的,唯一用藍紙製作的郵票。1981年在瑞士日內瓦以100萬美元拍賣價格成交,成為當時世界最昂貴的郵票。。
  • 郵票收藏市場走低?2020年是郵票的「機遇之年」玩家不要錯過!
    之所以導致這種情況的原因就在於郵票自身所承載的那段獨特的歲月和特殊的情懷!曾幾何時郵票是人與人聯繫、溝通、交流的必備物件,於是郵票就在方寸之間承載了許許多多人與人之間太多的美好記憶,這樣的情懷難以割捨便成為了郵票獨有的一種特殊魅力!
  • 8套超好看的郵票設計,顛覆你對傳統郵票的想像
    讓人重溫手寫書信寄件的美好,更富有極高的收藏價值。01最有紀念意義達文西紀念郵票2019年,是達文西逝世500周年的紀念年,英國各地將舉辦12場主題為「達文西:繪畫中的生活」的周年系列展覽。一組12張售價為8.04歐元,另外還推出達文西郵票書(13.10歐元)等郵票周邊紀念品,讓愛好者能夠收藏。該系列郵票中描繪了幾件著名作品,如骷髏 (The skull sectioned,1489年), 達文西展示了從中間鋸下的頭骨,精美清晰的呈現頭骨的比例和感覺神經的路徑;麗達的頭部習作(The head of Leda,1505-08),這幅畫也是達文西畫作中價值最高的一件。
  • 值錢的郵票價格一覽!
    郵票外觀精巧、文化底蘊深厚、升值空間巨大,也正是因為這些,使郵票成為大眾收藏視線中的焦點。隨著歷史的演變,那些闖過烽火歲月的郵票,或是因錯而被回收,又歷經消耗,存世量極少的珍貴郵票,身價一枚賽一枚的變成了幾十萬幾百萬甚至上千萬元。下面為大家盤點中國郵壇史上最貴的幾枚郵票,看看你家有幾張?
  • 郵票交易方式
    比如郵票每年都是在11月份開始,全國集郵公司的專櫃面對集郵會員對下一年的全年郵票進行徵訂,各個地方的集郵公司也是很多民眾購買新郵票的主要渠道之一。在書信往來的年代,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電話還屬於奢侈品,當然也沒有手機,信息的溝通方式是書信和固定電話,這個時期郵票的交易方式是當面交易,票換錢或者錢換票。
  • 民國時期的俗稱「黃魚」的金條,到底價值多少
    民國時期的金條大多是各錢莊、銀鋪、銀行自己熔鑄,重量是根據客戶需要而來,並無一定定製,常見的有10兩、5兩、2兩、1兩等,習慣上把1兩重的金條稱為小黃魚,而10兩重的叫大黃魚。除了這些常見的今天外,還有用於黃金交易和國際結算中的大條標金重達70兩。因此不同的金條重量差距巨大。
  • 牛年生肖郵票廣州首發
    據悉,生肖特種郵票首發活動自2015年「羊年羊票首發羊城」以來已連續七年在廣州舉辦,每年1月5日廣大市民和集郵愛好者們相約共同見證首發。設計傳遞家國理念 雕刻圖案更豐厚細膩此次發行的《辛丑年》特種郵票,由著名畫家、第一套生肖牛郵票設計師姚鍾華先生創作,郵票1套2枚,全套郵票面值2.40元。
  • 大龍郵票堪稱「無價之寶」!快來看~值錢的郵票價格一覽!
    郵票外觀精巧、文化底蘊深厚、升值空間巨大,也正是因為這些,使郵票成為大眾收藏視線中的焦點。隨著歷史的演變,那些闖過烽火歲月的郵票,或是因錯而被回收,又歷經消耗,存世量極少的珍貴郵票,身價一枚賽一枚的變成了幾十萬幾百萬甚至上千萬元。下面為大家盤點中國郵壇史上最貴的幾枚郵票,看看你家有幾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