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MSN網站12月17日報導,莎拉·庫伯森(Sarah Culberson)從小被一個白人家庭收養,此後就一直住在美國西維吉尼亞州,長大之後成為了一名演員和舞者。
28歲的時候,莎拉開始尋找自己的親生父母。她了解到,自己的生母在她11歲的時候就已去世,而生父則住在西非獅子山的一個村落裡。再後來,這次尋親之旅竟徹底改變了莎拉的命運。
有一天,莎拉突然接到了叔叔的電話。叔叔告訴莎拉,她的生父是曼迪族的大首領。曼迪族是獅子山兩個最大的部族之一,大約佔全國總人口的33.2%,族人主要生活在獅子山的東部和南部。
於是忽然之間,莎拉搖身一變,變成了獅子山邦普的公主,一切恍然如夢。在此之前,莎拉對獅子山這個國家和曼迪族都知之甚少,關於「公主」要幹的事情,莎拉表示自己都是從電影裡看到的。
2004年,莎拉第一次踏上邦普這片土地,被那兒的滿目瘡痍震驚了。目光所及之處,都是拖著殘肢遊蕩的兒童,和淪為瓦礫的學校。
獅子山是聯合國認定的世界上最落後國家之一。1991年內戰爆發,直到2002年1月戰爭才宣告結束。十年戰亂,讓數以萬計的人們失去了生命,留下的是傷痕累累的民眾,和瀕臨崩潰的經濟。
莎拉初到獅子山的時候,都能嗅到空氣中瀰漫的緊張感。在首都弗裡敦,即使戰爭結束已經兩年了,但人們仍生活得小心翼翼,充滿戒備。
莎拉承認,自己的獅子山之旅並沒有什麼休閒美景白沙灘,也不是那種「我要見到失散多年的親人了,一切都超完美呢」的感覺。身為公主,她感受到的不是富足,而是責任。這位公主開始思考,自己能為這個社區和國家做些什麼。
2006年,在邦普,數百人舉行了一個特殊的慶祝儀式,曼迪族人民載歌載舞歡迎莎拉公主回歸,那是邦普少有的歡樂時刻。莎拉激動萬分,但她依然能感受到,在歡樂的慶典背後,部族民眾那種絕望的情緒。她決定暫時擱置自己演員和舞者的夢想,全身心地投入到公主的職責中去。
當年,莎拉和自己的親兄弟科波索瓦(Hindo Kposowa)一起,創立了獅子山崛起基金會,重建了邦普的高中,在國內推廣教育。就這樣,莎拉決定跟隨自己父輩的腳步,給在這片被戰爭蹂躪的土地上生活的人們帶來希望。
莎拉的養父吉姆·庫伯森(Jim Culberson)是西維吉尼亞大學的神經生物學教授。吉姆說:「我們收養莎拉的時候,她才一歲大,別看那麼丁點兒小,性格可外向了。」所以,養父母對莎拉現在的雄心壯志一點都不感到驚訝——她還是那個喜歡跟人打交道、對每個人都充滿愛的女孩。
近幾年,獅子山崛起基金會致力於為國民提供乾淨的飲用水。到目前為止,已經在全國打了9口水井,解決了12000人的飲水問題。基金會還為經期婦女提供可以重複使用的衛生巾。
近期,莎拉又和哥哥科波索瓦發起了「給非洲戴口罩」的活動,希望減緩新冠疫情在獅子山的擴散。
2009年,莎拉出版了一本書,書名叫《公主回歸》(A Princess Found)。今年獲得奧斯卡獎的首位黑人女製作人史蒂芬妮·阿蘭( Stephanie Allain),決定以此書為藍本,改編成一部電影。
目前,莎拉還住在美國,但她常常會飛去獅子山,並打算將來和男友在西非定居。
莎拉「變身」公主至今已經16年了,而公主身份也永久地改變了她的人生軌跡。她感慨到:「我的人生因此變得更有意義,我很榮幸、也很珍惜這段命運的安排。」
遇到這樣一位責任心爆棚的公主,可以算是邦普的幸運了。從父輩那裡傳承下來的責任感,即使遠隔千裡,也會永遠流淌在這位公主的血液之中吧。
本文選題:little mango
本文編輯:麥雨
圖文來源:msn、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