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菲一家子最近常上熱搜。
跨年的夜晚,在嫣然天使基金辦的新年派對上,新褲子唱了《你要跳舞嗎》和《別再問我什麼是disco》。
臺下的聽眾很high,二樓的王菲跟著節奏瘋狂地蹦,旁邊大女兒竇靖童在鏡頭前時進時出,小女兒李嫣捏著手裡正聊著什麼,但不經意間也會跟著節奏搖擺。
單單看畫面,你一定會詫異3人裡動得最瘋的是王菲,這位年紀最大、兩個孩子的媽,已然50來歲的女人。
但轉念一想也合理。
她是誰呀?是王菲啊!
即便上一張專輯推出的時間已然是千禧前後,在2005年經由經紀人陳家瑛宣布隱退、無限期休息到如今也有15年時間,但她在大眾視角裡依舊是「天后」級別的存在。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是:「怎麼評價王菲?」
最巧妙的回答源自2017年,其實沒有太多「乾貨」,頂多算感慨,卻拿下了最多的贊。
那個答案是這麼寫的:
「我倒是覺得,這個問題提晚了,或者說知乎這個網站建得都晚了。
她結結實實地影響了一代人。或許會越來越少人談論她,
但終究有一些人會終生銘記她。」
「影響一代人」終究還是屬於一位歌手,最高的評價。
這大體已經超越了文藝作品本身的輻射範圍,儼然上升到人文關懷的地步。
但這種人文關懷大體不像羅大佑李宗盛,屬於王菲的吸引力,大多在她自己身上。
王菲是個太美妙的人。
她的歌,她的電影,甚至於她的感情都極其「順利」。
1969年,王菲出生在北京,從小就有不錯的音樂天賦和家庭條件。
她在小學之後,加入了中央電視臺的銀河少年合唱團。
高二時候她錄了自己的第一張專輯《風從哪裡來》;
這張專還沒有屬於她的創作,整張翻唱自鄧麗君,但天賦也能在這能聽得出來。
16歲的聲音沒有絲毫稚嫩,隱約有種鄧麗君的風味。
除了甜蜜蜜顯得有些趕之外,其他都有模有樣技巧純熟。
只不過即便天賦異稟,出生在那十年間的王菲也不太能自在地有所選擇,母親嚴加管教,對她唱歌這件事情也一直反對。
十八歲那年,她做出了決定。
王菲放棄廈門大學生物系的錄取資格,跟著父親移居香港,拜香港「音樂教父」戴思聰為師,開始學習聲樂。
2年後她正式出道,在公司新藝寶的包裝下,用王靖雯的名字發了首張個人專輯,這張專輯也叫《王靖雯》。
一推出,就拿下「叱吒樂壇女歌手獎」,銷量破3萬,直接達到當年金唱片的銷量標準。
看起來前途無量吧?這時候她卻選擇出國讀書。
在紐約繼續進修聲樂,還沒紅起來就銷聲匿跡,對一位新人來說算得上致命打擊。
但從小酷到大的王靖雯大概不在乎,在面對記者的提問時候,答案雲淡風輕:
「不開心就不唱了唄」
這種雲淡風輕並不代表著鹹魚,她最寶貴的地方是清醒和精準。
她知道自己想要啥,雖然表面上看起來蠻任性的,但奇怪的是總能走向對的方向。
1992年,學完歸來的王靖雯主動找到香港著名經紀人陳家瑛,眼神堅定、態度堅決:
「你可不可以做我經理人?」
陳家瑛當時就被打動了,後來回憶起這段往事,她曾經這樣說過:
「當時只是覺得,她的嗓子如果不唱歌,就太可惜了。剛好自己的手上也有一點資源,那就讓她去闖嘍。」
這一闖就真闖出一片天,在陳家瑛的把持下,1993到1994都屬於王靖雯。
兩年間整整出了9張專輯,其中《執迷不悔》和《迷》大賣,後者亞洲銷量突破200萬張,裡面那首《我願意》被翻唱了無數次。
專輯《執迷不悔》內頁
話說今年《樂隊的夏天》上,痛仰又翻了一版;
雖然被現場觀眾和樂評人投了下來,但卻博得原唱本身的喜愛,直說「這歌給你了」。
扯回來,在那幾年裡的王靖雯除了音樂上高歌猛進,也開始演戲。
處女作跟BEYOND搭檔,黃家駒就說「王靖雯日後一定會紅」,《千歲情人》裡美出天際。
然後就到了94年的《重慶森林》;
雖然拍這部戲時候王靖雯整天臉臭臭的,梁朝偉私底下問了句,才知道她討厭王家衛。
但不得不說,王家衛拍出了最好的王靖雯,而且他也喜歡王靖雯:
「她是我拍所有女演員裡最特別的一個,
因為她不用力的,演戲不需要用力。
她有辦法讓這個角色成為她自己的一部分。她是很無所謂就做到了。」
電影裡,阿菲那種慵懶、單純儼然就是王靖雯本人,
搖頭晃腦地聽著mamas&papas的《california dreaming》的樣子,搖扇前發愣的樣子,人來人往中跟梁朝偉齊站的樣子...
儘管她說自己「拍《重慶森林》時,我都不知自己做什麼,糊裡糊塗」,但稀裡糊塗有稀裡糊塗的好,王靖雯就稀裡糊塗地拿了兩個提名:一個金像一個金馬。
火是真的火,紅也是真的紅。
紅到變成自己最大的煩惱:
「太紅了」
按道理來說,這種紅法得珍惜吧,王靖雯又開始作妖:她想改回原名。
藝名是明星的標誌和品牌,換名大體也意味著重置職業生涯。
港媒甚至稱之為「王菲親手殺死了王靖雯」。
但她對這個藝名...大概實在是很嫌棄,從後來的採訪也能看出來,所以換了也就換了。
因為這個定律在她身上又失效了,改回本名的王菲繼續爆紅。
從1994年年底到第二年年初,她在香港紅磡體育館連開18晚演唱會,場場爆滿。
時代眷顧著她,讓她得以隨性地選擇自己生活,不單單是工作、還有感情。
1994年對於她最重要的可能不是改名,而是碰到竇唯。
兩人相識過往可謂是尤為複雜,總結下來,王菲在感情上同樣是「任性」。
其時的她在香港如日中天,影視歌三棲發展迅猛,
但生猛如王菲,說走就走。
跟著竇唯回北京,住北京胡同、上公共廁所、還得穿著拖鞋倒痰盂。
光鮮亮麗的天后王菲不見,只有深陷愛情的滾圈女孩;
兩人最美好的畫面,無疑是1999年的日本武道館演唱會。
竇唯打鼓、張亞東彈吉他,王菲在前面唱著竇唯黑豹時期最經典的《Don't Break My Heart》,儼然唱了一曲黃金時代。
兩人經歷了三年的情感時光,竇唯給王菲寫了專輯《浮躁》,兩人奉子成婚有了大女兒竇靖童。然後分道揚鑣。
在一起來得乾脆,分開也分得利落。
再往後,30歲的王菲跟小11歲的謝霆鋒相愛,又因為某些事情不了了之;
再再後來,她跟李亞鵬結婚生女又離婚,也只是坦然一句:「這一世,夫妻緣盡至此。我還好,你也保重」。
兜兜轉轉十幾年,如今又牽起謝霆鋒的手。
敘述起來似乎坎坷且狗血,但真正理解到王菲的感情生活時,卻又覺得理所當然且幸福美滿。
因為這就是她。
對唱歌、對感情都是如此,全身心地去愛,也全身心地脫離,乾脆利好,颯到令人佩服。
更何況她與每一位結束結束過往的親人,都能和諧相處。
趙薇說她:「做自己,還能與世界和諧相處。」
竇唯的母親曾呵斥過媒體不要去騷擾她,李亞鵬母親也在兩人離婚後與她吃飯,就連「前情敵」周迅,在《幻樂之城》的舞臺上,也能和諧相處。
一笑而過,過往如雲煙。
似乎這個世界沒有什麼事情能束縛得了她,也沒有什麼人原因苛責她。大體因為王菲本來就代表著某種美好,以至於有更多的寬容與善待。
也因為她這樣的性格,竇靖童跟李嫣同樣成長得健康卓越。
大女兒想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就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天生有唇裂的小女兒也足夠自信,精神富足、沒有怯弱。
13歲的她在鏡頭前自若自在,範兒很足,大體擁有著別人「一輩子都沒有過的自信」。
兩人都有著天生的美好與理想,或者因為有這樣自在的母親。
《TIME》雜誌稱她是「Pop Diva」,昆汀為她心動過,林夕說他跟王菲是「無名份的夫妻」...
似乎所有人都在眷顧她,但也可能是她眷顧著所有人。
王菲大體是碰上了最好的時代。
但那個最好的時代本身,也因為有了王菲而更加熠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