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頭為諸陽之會,面為五臟之華」,按摩美容即運用一定手法,作用於面部的穴位,使面部氣血流暢,達到美化容顏的目的。
面部穴位按摩可促進血液循環、祛病養生,還能有效去除角質和廢棄物,並補充營養及水分,從而改善膚色,使皮膚得到完全的放鬆和恢復。面部按摩要求手法要穩定,部位要準確,力度要適中,快而有序。
臉部穴位除了美容,緩解疲勞,還可以瘦臉。我國傳統中醫學中的面部穴位按摩可以達到臉部」減肥「的目的。通過按摩刺激臉部及耳部的穴位,讓疲勞、浮腫的臉恢復活力。
睡覺前半小時各做一次面部按摩,每次十至十五分鐘。按摩前先用溫水洗面部,有條件的話可在按摩前在面部均勻薄塗一層營養滑劑、按摩霜、營養霜等,以增加按摩效果。兩手同時對稱按摩,主要利用兩手掌面和手指腹側面,動作要協調對稱,用力要均勻柔和,使人有一種舒適的輕快感。切勿粗猛,否則不但得不到美容的效果,還會損傷正常皮膚。面部按摩的主要部位是,額部、眼周、鼻、二顳、二頰、口周及下頦部。
面部穴位圖大全
1、頭維穴2、髮際穴 3、陽白穴4、印堂穴5、攢竹穴6、魚腰穴7、外明穴 8、睛明穴9、絲竹空穴10、瞳子髎穴11、承泣穴12、球後穴 13、四白穴14、迎香穴15、人中穴16、地倉穴17、承漿穴
補充:18、前頂穴19、通天穴20、上星穴21、神庭穴22、承光穴23、當陽穴 24、五處穴25、曲差穴26、眉衝穴27、素髎穴28、兌端穴29、齦交穴30、迎香穴
面部穴位呵護美容
面部穴位 按摩美容總共有十六個穴:百會穴、印堂穴、攢竹穴、太陽穴;聽宮穴、頰車穴、睛明穴、迎香穴;承泣穴、四白穴、巨髎穴、地倉穴;顳骨穴、魚腰穴、翳風穴、承漿穴。
以上十六個美容穴,如能經常點按,不僅能達到美容的效果,而且能提高智力和記憶力。對治療神經衰弱,頭暈,耳聾,耳鳴等也有顯著療效。
面部穴位圖解大全:頭維穴、髮際點、陽白穴、印堂穴、攢竹穴、睛明穴、承泣穴、四白穴、迎香穴、水溝穴、瞳子髎穴
我們的臉部整天暴露在外面,風吹、日曬、流汗或灰塵的汙染,都會使皮膚變得乾燥,老化,而失去彈性。按摩能促進血液循環,清除汙垢、促進新陳代謝,可使皮膚恢復光滑細嫩。按摩最好在洗浴後進行,因為沐浴後,血液循環加快,體溫上升,容易產生較好的效果。入睡前,以輕鬆的心情按摩瞼部穴位,對皮膚彈性的恢復很有幫助。
。
臉部穴位圖
臉部穴位圖解大全:太陽穴、下關穴、客主人穴、耳門穴、聽宮穴、翳風穴、頰車穴、大迎穴、人迎穴
面部穴位 按摩後整理
按摩後,用面巾紙將臉部擦拭乾淨。如果不用面巾紙,而用熱毛巾擦臉,不但比較舒服,還能提高按摩的效果。用熱毛巾敷臉,必須在毛巾尚未冷卻之前進行。溫度應注意適當,不可過熱。
人體面部穴位
頭維穴的作用:治療目痛、眼跳、頭痛
上關穴的作用:治療耳聾、耳鳴、偏頭痛、上牙痛、面神經麻木
下關穴的作用:治療面神經麻痺及痙攣、牙痛
翳風穴的作用:治療耳聾、耳鳴、下頜腫痛、面神經麻痺及痙攣
頰車穴的作用:治療面神經麻痺及痙攣、牙痛、下頜關節緊閉
顴髎穴的作用:治療面部神經麻痺及痙攣、三叉神經痛、牙痛
大迎穴的作用:治療面神經麻痺及痙攣、牙痛、下頜腫痛、面部浮腫
神庭穴的作用:治療頭痛、鼻病
陽白穴的作用:治療頭痛、目眩、眼跳、夜盲
絲竹空穴的作用:治療偏正頭痛、目眩、目赤、眼跳
睛明穴的作用:治療眼部諸疾患
四白穴的作用:治療面神經麻痺、目部疾患、面神經痛
巨髎穴的作用:治療面神經麻痺、目部疾患、牙痛、鼻炎、淚囊炎
水溝穴的作用:治療昏迷、中暑、休克
兌端穴的作用:治療鼻竇炎、鼻息肉、牙齦腫痛
上星穴的作用:治療頭痛、目痛、鼻痛
攢竹穴的作用:治療眼部疾患、頭痛、眉稜骨痛、鼻塞、面腫
瞳子髎穴的作用:治療眼部疾患、頭痛
承泣穴的作用:治療面神經麻痺、眼跳、目部疾患
迎香穴的作用:治療鼻病、面神經麻痺、面腫
禾髎穴的作用:治療鼻衄、鼻息肉、鼻炎
地倉穴的作用:治療面神經麻痺及痙攣、口角炎、口腔炎
漿穴的作用:治療糖尿病、顏面病、牙痛、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