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麒麟送于謙的生日禮物是一封家書 于謙的回信意味深長.

2021-01-13 影視聚幕


古人有云,一日為師終生為父。郭麒麟寫給師父于謙的一封家書,包含的不僅僅是對師恩的感激,更有他從師父身上學到的為人之道。



11歲登臺,16歲舉辦個人專場,郭麒麟的演藝生涯在外人眼裡稱得上順風順水。


但頂著「郭德綱兒子」、「于謙徒弟」的光環,大林一路以來的心酸與壓力也不足為外人道也。

 

在去年某熱播綜藝上,郭麒麟搭檔任素汐、張新成重新演繹《請回答1988》的片段,紮實自然的演技讓觀眾看到了郭麒麟作為演員的潛力。


更難得的還是他面對質疑聲時的坦蕩和從容的心態,這兩點也得到了合作搭檔任素汐的點讚。



之所以有如此強大的心態,除了個人的經歷之外,最關鍵的還是個人文化修養等等多方面的沉澱與積累。


自然,積累也有很大一部分得益於師長的培養。

 

德雲社裡,郭德綱對郭麒麟要求之高全社皆知。在此前的採訪中,談及父親郭德綱,郭麒麟直言表示爺倆交流不多,父親在他眼裡威嚴、莊重,但兩人又一脈相傳的內向性格,導致經常會一坐就是幾個小時,但可以一句話都不用說。



而與師父于謙的相處則是另一種模式:師父在郭麒麟眼裡是一個「可愛的長輩」,兩人相處時非常放鬆,有什麼說什麼。

 

在做客《一封家書》時,郭麒麟寫了一封信送給師父于謙,作為于謙五十歲的生日禮物。信一開頭就提起「于謙老師三大愛好抽菸喝酒燙頭」——

「過了今年的生日,您五十歲了。我也沒什麼特別合適的禮物給您。送煙,怕您抽完咳嗽;送酒,怕您喝完上頭;送捲髮棒吧,我又不了解。想來想去,還是決定給您寫封信吧,能抒發點真情實感。」雖然嘴上打趣著師父,但話裡話外其實也透露著這對師徒之間輕鬆愉悅的相處氛圍。



郭麒麟還在信中回憶起自己第一次登門拜訪于謙,為了準備自己第一次和師父的合作舞臺,自己忐忑不安十分緊張。原本暢想的是師徒二人暢談相聲藝術的溫馨場景,沒想到結局卻是聽了于謙打了一晚上的鼾。「古有楊時程門立雪,今日我慕賢思齊於門聽鼾,如聞天籟。」

 

玩笑歸玩笑,言語間郭麒麟對師父于謙的孺慕之情仍舊是溢於言表:「雖說您不算是一位嚴師,我也稱不上什麼高徒,但在與您的朝夕相處中,我還是從您身上獲益良多。」

 

能夠拜師于謙,郭麒麟是幸運的。他深知師父對他的教導與關愛,更知一入江湖,便都是辛苦的江湖人。因此,他也鄭重真摯地向師父道了聲「您辛苦」!



在收到郭麒麟的一封家書之後,師父于謙也回復徒弟一封言簡意賅卻飽含為人師者對徒弟的用心教導。



幾行家書蘊含人生之力,也寄託了于謙對徒弟郭麒麟的厚望。尤其是一句「從業者對自己行業應該有的一種敬畏之心」,對於每一個行業的人來說,都是至理良言。


而在看了郭麒麟的家書後,郭德綱一句「自有明月照山河」,道出「吾家有兒已長成」的欣慰。



不止郭麒麟。從牙牙學語到頂天立地,每個人的成長都離不開父母師長的幫助,離不開愛。

 

「寫一封家書,致最愛的你。」這就是《一封家書》最想傳遞給所有人的溫情力量。


愛無大小。


無論你是手握重權的關鍵先生,還是平凡普通的勞動者;

無論你是光鮮亮麗的明星,還是為生活奔波勞碌的普通人;

愛都在彼此的牽掛與在意之間。

 

古往今來,許多文化學者、科學家、哲學家、心理學家、人類學家及社會學家們,都想說清楚「愛」。神奇的是,除了「我愛你」三個字之外,每個人都有更多自己的語言密碼來表達愛。比如:「家書」。



家書,是中國人傳統的書信形式。


1975年,在湖北省雲夢縣挖掘出一個戰國墓葬群,在其中一個小墓中出土了兩塊竹簡,墓主人是戰國晚期的兩個普通秦人,這兩塊竹簡就是他們的家書。這也是迄今為止考古發現的中國最早的家書。


在兩兄弟的信中提到妻子、母親等很多親友,這些都是他們最為掛念和關心的人。


即便時光已經過去兩千多年,我們依舊能夠感受到這短短幾字的家書中感受到親情與牽掛。小鳥學會飛翔,無論離開鳥巢多遠,都會掛念自己的家。

 

時間在變,但愛是永恆。


《一封家書》就是這樣以傳統的家書形式,承載起愛的重量,喚醒每個人心裡對家,對愛的人的牽掛與愛。



武大靖寫給父親的家書,一句「我多希望時間能慢一點,不要再讓您變老了。希望我還是您的驕傲。」道盡多少離家孩子的遺憾和對父母的愛。

 


袁姍姍寫下給老爸的回信,「無論我在外遇到再大的風浪,都還有家這個避風港,即使我們不說一句話,但有你們的陪伴與支持,能讓我有更大的勇氣面對所有風浪。」在外打拼的女兒永遠都忘不掉的是家的味道。

 

無論是父母還是師父,無論是熱淚盈眶還是插科打諢,每一封家書的字裡行間都是愛。親人與親人之間的愛與身份無關,與金錢和地位無關,只要有心,就會有愛。

 

這大概也是為什麼《一封家書》能夠讓眾多人感同身受,願意將感動轉發、傳播,節目播出三期,每一期都會給觀眾帶來新的感觸,愛很平凡,也很平等,也正是如此,所以偉大。點燃觀眾心中情感共鳴的,也正是這平凡又偉大的愛。

 

《一封家書》第二季還將繼續,愛的腳步,永遠都不會停下。

相關焦點

  • 郭德綱與于謙錄節目,三句不離郭麒麟,于謙:我滿腦子都是郭麒麟
    除了郭德綱和于謙,以及高峰之外,其餘的五位相聲演員都是九子科的演員,少班主郭麒麟也不在名單裡!在之前欒雲平說的關於」頭九「的節目,在這次的開箱儀式上也並沒有見到,這讓很多網友都覺得有點遺憾,不過尚九熙卻是還挺讓粉絲們覺得意外的。
  • 白慧明為于謙做生日蛋糕,手寫書信使于謙落淚,愛情就該是這樣
    于謙老婆白慧明為于謙慶生,于謙感動流淚,20年的風雨他們是怎樣度過的?近日《幸福三重奏》正在熱播,記錄下謙白慧明、吳京謝楠、何猷君奚夢瑤這3對夫妻的日常生活,其中很多人期待于謙和白慧明這一對夫妻的表現,因為總會聽到郭德綱老師提到于謙的老婆,江湖人稱「謙嫂」的白慧明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
  • 初中沒畢業的郭麒麟,為何對歷史如數家珍?于謙:孺子可教!
    郭麒麟是郭德綱的兒子,作為相聲界的後起之秀,在舞臺上的表現更是榮獲了一大批的粉絲,在舞臺上的郭麒麟睿智謙遜,舞臺下的郭麒麟也有著超乎常人的成熟,也正是因為如此才受到了越來越多的人喜歡。言歸正傳,新一季的《奔跑吧,兄弟》,到了開封之後,郭麒麟就非常的興奮,而且對於這些歷史文化能夠做到張口就來,引來旁邊幾位成員的稱讚。其實很多人對此也是相當的疑惑,畢竟郭麒麟連初中都沒有畢業。初中沒畢業的郭麒麟,為何對歷史如數家珍?于謙:孺子可教!
  • 于謙兒子相聲首秀太緊張獲包容,郭麒麟小時候卻因抖錯包袱被痛罵
    比起後天的培養,藝術還是要打小學起來的好,所以德雲社的陶陽、郭麒麟基本上都是從小一塊兒學著相聲長大的。 郭麒麟是郭德綱的兒子,也是從小就開始跟著郭德綱耳濡目染地學習起了相聲,雖說如今的相聲還沒能說到郭德綱那麼精湛,但是也到了能開專場的水準。
  • 德雲社12前舊照曝光,沒燙頭的于謙,寫作業的郭麒麟,一波回憶殺
    德雲社現如今真的是很火,很受大家的喜歡,是最有名的相聲團體,是郭德綱一手帶出來的,甚至在國外也是十分的有名的,現如今的德雲社也是越來越壯大了,裡面湧現出來了不少的優秀的相聲演員,像比如我們熟悉的郭麒麟,嶽雲鵬,還有張雲雷等等。
  • 于謙的蔥爆羊肉,就是白慧明的藥
    謙哥過生日,謙嫂偷偷和謝楠一起做了個蛋糕,給謙哥送上了驚喜。還是個于謙燙頭版蛋糕他們結婚20年因為各種事情耽擱,很少單獨在一起過生日,這次終於可以趁著做節目彌補了遺憾。看見老婆手捧蛋糕走來,謙哥非常激動,有點淚眼朦朧。
  • 郭麒麟到底有多優秀?于謙用「張無忌」形容他,沙溢李晨都有不及
    但在這裡,想先跟大家做一個互動:演員郭麒麟、綜藝郭麒麟、相聲郭麒麟,以及「德雲少班主」,這幾個頭銜,在大家心中的順序排位如何?雖然沒法知道所有人的答案,但有一點相信大家是可以達成共識的,那就是:好久沒有聽到別人稱郭麒麟「少班主」了。這也意味著,郭麒麟自己的事業版圖,已初見雛形。
  • 吳京兒子拜師于謙,謝楠調侃無所謂3大技能:倒酒點菸給師傅燙頭
    我們都知道于謙和郭德綱有很深的交情。如今他們共同管理德雲社的大小事物,成為德雲社的大當家和二當家。于謙不僅是郭德綱的摯友和工作搭檔,更是他兒子郭麒麟的師傅。可誰又能想到,于謙不僅是郭麒麟的師傅,如今還是吳京大兒子無所謂的師傅。
  • 于謙的「椰子鞋」火了,價格不到800元,網友:太潮流了!
    于謙的「椰子鞋」火了,價格不到800元,網友:太潮流了!歡迎收看娛樂圈最新消息,我是你們的趙小偉娛樂,今天給大家講的是《德雲鬥笑社》。在開始今天故事之前,各位網友也有關注這檔綜藝,這檔節目明星陣容強大。
  • 14歲輟學,16歲離家,23歲仍租房的郭麒麟,憑啥是富二代的典範
    我兒謹記,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在郭麒麟所有的東西當中,這份家書無比珍貴,它不止是一封家書,更是他為人處世的原則。許是受到傳統因素的影響,郭德綱對郭麒麟異常嚴厲,規矩更是繁多。許是天賦異稟,亦或者是有于謙和郭德綱的指導,郭麒麟進步神速,也有了登臺表演的經驗。
  • 郭德綱打call于謙,「真」謙嫂即將出鏡,網友:寶馬終於遇上伯樂
    我們都知道郭德綱和于謙老師那是老搭檔了,在相聲界可是有一句老話說得好「不羨鴛鴦不羨仙,只羨郭德綱有于謙」,這可是對郭德綱和于謙二人友誼的最好總結。郭德綱和于謙之間的友誼可不是單純的友誼,幾乎已經到了那種過命的交情。倆人風風雨雨這麼多年,絕對是誰也離不開誰的。
  • 于謙,「一頭牛」就把何猷君驚到了?
    12月10日最新一期播出,這一期奚夢瑤何猷君夫婦,吳京謝楠夫婦和于謙白慧明夫婦聚餐。席間婚齡最長的于謙白慧明夫婦聊到育兒經驗,于謙便透露說,曾經為了讓小兒子喝上最新鮮的牛奶,跟朋友要了一頭牛。但是朋友送過來的牛隻有一個月大,小牛不能產奶,所以就將這個頭小牛養了一年多直到這頭小牛生產有牛奶。聽到這番經歷的何猷君登時驚呆了,忍不住捂嘴驚呼。何猷君出身豪門,從小吃喝用度必然是最好的,至於為了一頭牛而感到驚訝嗎?
  • 德雲社「大哥」生日,他是于謙徒弟,為啥郭德綱弟子都叫大哥?
    7月2日是于謙徒弟、德雲社成員馮照洋35歲生日。含括燒餅、劉鶴春、李鶴林在內的不少德雲社演員,一大早為他送上了生日祝福。馮照洋原名馮闊洋,師從于謙,相聲舞臺搭檔楊鶴通。馮照洋基本功紮實啥的,那就更不必說了,是一個在貫口裡都藏能耐的人才,給觀眾印象最深的是能「倒背菜名」 ,坊間傳說當年是他師父喝醉酒抄反了……儘管馮照洋是于謙的愛徒,郭德綱秉持著唯才是舉的用人原則,不僅安排他在小劇場長期攢底,也是德雲三寶常年不變的固定班底。其實,馮照洋之所以能得到提拔和重用,也離不開他在郭德綱徒弟們之間的口碑。
  • 郭德綱于謙大喜的日子。|百家故事
    18年郭德綱生日,在發來的眾多祝福中獨獨就回了于謙。于謙一聲「角兒」,飽含了對老郭的肯定和寵溺;郭德綱一句「您就是我的東海南山」深藏著對謙兒哥的無限感謝和敬意。眾所周知這麼多年,德雲社每年年會的日子都會選在1月18,因為1月18日是郭德綱的生日。
  • 一見鍾情20年,于謙把小10歲的白慧明寵成了最美的樣子
    說來郭德綱和于謙也都是有福之人,德雲社有兩大師娘坐陣,免了不少後顧之憂。之前咱們寫過一篇郭麒麟的文章,其中主要就寫了她和後媽王惠的關係。感興趣的點這個標題《郭麒麟親媽身家過億,後媽佔德雲社99%股份,這是真「大小姐」》。
  • 于謙喜歡燙頭的原因終於找到!這份時尚是郭德綱趕不上了!
    于謙有一個著名的梗,時常的被搭檔郭德綱還有觀眾拿出來調侃,那就是于謙的三大愛好:抽菸、喝酒、燙頭。最近于謙和妻子參加綜藝《幸福三重奏》,于謙也打扮的十分的時尚,衛衣加球鞋。
  • 尚九熙「退出」德雲社,于謙臺上起衝突,郭德綱又回來了
    說起《扒馬褂》這個曲目,在德雲社相聲中更是流傳已久了,郭德綱和于謙更是將這個節目作為壓軸節目,而《扒馬褂》變換了很多藝人演出,但戲還是那點戲份,大家都熟知的戲份,只不過昨晚的《扒馬褂》中,足以見得郭德綱和于謙在尊重原有作品的基礎上增加了一些新穎的元素,畢竟作為德雲社的開箱,這也算是一種創意了。
  • 于謙與白慧明的「二次戀愛」,是「儀式感」作用的最美詮釋
    于謙和白慧明的愛情一直是雙向的,這毋庸置疑,但是在幸福三重奏第三季最後一期當中,他們的愛情,于謙對白慧明的愛情,有了更具象的模樣,很讓人羨豔的模樣。時隔十五年,于謙和白慧明終於又一起包餃子了,這大概是白慧明期盼了十五年的情景。
  • 郭德綱于謙大喜的日子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18年郭德綱生日,在發來的眾多祝福中獨獨就回了于謙。于謙一聲「角兒」,飽含了對老郭的肯定和寵溺;郭德綱一句「您就是我的東海南山」深藏著對謙兒哥的無限感謝和敬意。眾所周知這麼多年,德雲社每年年會的日子都會選在1月18,因為1月18日是郭德綱的生日。可偏偏去年改到了1月24,而這一天恰好又是于謙的50歲生日,一切不言而喻。
  • 于謙一共有幾個徒弟,他不容易收徒弟,為什麼要收他們?
    在我的印象中,他不容易接受學徒,在于謙有七個學徒,究其原因,有的是由於父輩關係,有的是由於才華之間的關係,一句話,這些人在謙的眼裡,這符合做他的弟子的標準。在德雲族譜中註冊了三名學徒:郭麒麟(年輕班長)、馮照洋(馮闊洋)和李思明,事實上還有幾個學生沒有上去,包括吳京兒子,不管郭德綱的小兒子郭汾陽,以及小龍,太榮劍)在馬工廠工作。小龍是一個給于謙餵馬的孩子,但卻卻因為對傳統藝術的特殊熱愛而受到于謙老師的賞識,並通過于謙的推薦,成為德雲社的相聲演員!現在,有時和七隊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