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的玩偶,我們都是先用布拼出一個形狀,然後用針線縫合起來,沿著邊緣縫合就可以。縫合完之後,只在玩具的背部留下一道縫,然後從裡面塞進棉花,用棉絮把它們撐起來。最後,把背部的那一條口子縫起來就可以了。因為是使用棉絮,所以抱在懷裡會感覺軟軟的,特別舒服。
而且,人們特別喜歡用棉絮製作的大玩偶,因為能夠把它們抱在懷裡,晚上還能陪著自己睡覺。但是羊毛氈玩偶的大小一般只有一隻手那麼大,因為它們的製作過程比較麻煩,不像棉絮直接塞進已經準備好的玩具套中。羊氈需要我們用針一下一下的戳。
在製作的時候,都需要我們準備好戳針。在製作羊毛氈的時候,我們腦子裡一定要有一個初步的形象,比如是做一個小動物,小動物有幾條腿,它們的耳朵又是什麼樣子的,這些都需要我們事先去了解。不然沒辦法有效的製作出它們來。
在腦子裡設計好形象之後,就要根據模型的樣子做一個簡易的版本。比如說想要做一個小狗的頭,就取一大塊羊毛,先把它們做成一個球狀,然後用戳針再仔細的修改。絕對不能說直接把羊毛直接做成小狗的頭的形狀,一方面羊毛是鬆散的,沒辦法那樣固定形狀。另一方面,我們也需要用戳針讓表面的羊毛起氈。
我們在製作完成它們的時候,有時候也會發現它們比我們預期的要小很多。這個時候的話,也不用擔心。一般製作它們的時候,如果體積太小不符合預期的時候,我們可以再取一些羊毛加上去,方法也是用針慢慢的戳。在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把棉花分布均勻,不然會出現畸形的情況。【原創未經允許,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