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水資源配置工程起點潘口水庫(紅圈處為取水口)。本報資料圖
十堰市水資源配置工程終點馬家河水庫。本報資料圖
昨日上午,十堰市水資源配置工程全線開工。該工程起於竹山潘口水庫庫區右岸深河鄉茅壩村,最終引入馬家河水庫,輸水線路總長度73.14公裡,工程總投資約25.2億元,建設總工期54個月。工程建成後,不僅能長久解決十堰市中心城區居民生活用水、工業生產用水、生態用水,還能大大改善十堰的水生態環境,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生態工程、民生工程。
■記者 徐正國 通訊員 蘇耀 萬月
年引水量將達1.66億立方米
昨日上午,十堰市水資源配置工程開工活動在茅箭區武當路街辦舉行。
該工程主要是解決十堰市中心城區居民生活用水、工業生產用水、生態用水,改善十堰城區的用水條件和水生態環境。供水範圍為十堰市中心城區。
該工程從潘口水庫取水,取水口位於距大壩約7公裡的庫區右岸深河鄉茅壩村,自西南向東北方向輸水,先後穿越竹山縣深河鄉、城關鎮、文峰鄉,房縣姚坪鄉、大木廠鎮以及茅箭區等鄉鎮之間的崇山峻岭,最終引入馬家河水庫。輸水線路總長度73.14公裡。其中,幹線長度68.98公裡,支線長度4.16公裡 (馬家河水庫引水至百二河水庫)。設計引水流量6.7立方米每秒,年總引水量1.66億立方米,工程總投資約25.2億元,建設總工期54個月。主要建築物包括:進水口2處、暗涵1座、倒虹吸4座、節制閘3座、退水閘3座和百二河進水口閘1座。共布置5條輸水幹線隧洞、1條支線隧洞、8條施工支洞及19個施工生產生活區。
除了已經開建的4.267公裡輸水幹線試驗段外,剩餘輸水線工程分為四個標段,每個標段施工長度在15至19公裡不等,分別由中鐵二十二局集團有限公司、中交第二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國水利水電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中鐵十八局集團有限公司施工。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該工程隧洞長達65.69公裡,是全省最長的引水隧洞。其中,單個最長隧洞為君地河至馬家河隧洞,全長近30公裡,最大埋深770米。整個工程將採用目前最先進的TBM技術(小型盾構)從兩端向中間同時掘進,不開岔口。
據了解,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於2019年3月18日通過湖北省發改委批覆,初步設計報告於2020年6月24日通過湖北省發改委批覆,22個專項報告均已完成批覆,工程已具備全線開工的條件。
試驗段隧洞已掘進600多米
茅箭轄區緊鑼密鼓地組織全線開工的同時,位於竹山潘口的工程試驗段隧洞內,幾十名工人正在熱火朝天地施工。
工程試驗段隧洞長4260米,已於去年9月28日先行開工,建設工期40個月。自今年3月15日復工以來,伴隨著施工現場機械的轟鳴聲,由市水源公司負責的十堰市中心城區水資源配置工程生產性試驗項目每天都有新進展。
試驗段長4.267公裡,進水口位於距潘口水庫大壩約7.5公裡的庫區右岸,出水口位於霍河水庫下遊,隧洞成型斷面尺寸3.0米×3.5米(寬×高)。
來自水源公司的試驗段管理日報數據顯示,如今隧洞每天可掘進2米左右。截至目前,支洞309米已完成,主洞進尺近300米。
規劃顯示,外引水源潘口水庫正常蓄水位 355米,死水位 330米,總庫容23.53億立方米。十堰城區馬家河水庫正常蓄水位294.5米,死水位271.2米,總庫容2310萬立方米,通過兩地高差可實現全程無壓自流輸水。該引水工程先由引水幹線引至馬家河水庫,再通過新建馬家河水庫至百二河水庫引水支線,將水自流引入百二河水庫和馬家河水庫壩下規劃的新水廠,為十堰城區(不含鄖陽區)提供生活、工業用水以及百二河生態補水。工程建成後,潘口水庫將成為十堰中心城區主要供水水源地,黃龍灘水庫轉為應急備用水源地。
守著「水井」卻缺水將成為歷史
十堰市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肩負著「一庫淨水永續北送」的歷史使命。
然而,守著「水井」卻缺水是十堰中心城區面臨的現實問題。十堰位於湖北省降水量低值區,汛期4至10月降水量佔全年87%左右,徑流年內分布不均,年際變化差異較大;自產水資源開發利用率為42%,已超出國際公認的40%上限,城區部分河道水資源的過度開發,擠佔了下遊河道的生態需水,水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現狀供水工程難以滿足地區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正常需要。
從現實來看,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我市中心城區供水水源以水庫為主,分別為黃龍灘、馬家河、茅塔河、餘家灣水庫,其中黃龍灘水庫供水量佔總供水量的70%,其他3座水庫總興利庫容僅為2504萬立方米,調節庫容較小,供水可靠性較差,一旦遇到乾旱年份,十堰城區供水就更加緊張。去冬今春我市就遭遇了這種困境,白浪片區飲用水一度告急。加之黃龍灘水庫取水高程低,市區地勢高且起伏大,輸水距離達48公裡,需四級加壓提水才能滿足城區用水需求,因此黃龍灘水庫供水運行成本非常高。
此外,黃龍灘水庫原輸水管道建成於上世紀70年代未,管道使用長達40多年,遠超過一般供水管道30年的使用年限,管道老化嚴重,漏損點多、爆管頻繁,導致自來水廠減產運行,嚴重影響城區居民和企業的生活生產。十堰城區紅衛、張灣、六堰等大片區域供水壓力偏低,部分路段頻繁停水,居民生活及工商企業生產經營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十堰城區時常出現停水的問題,導致城區群眾反應強烈,更新供水管線的需求迫在眉睫,實施水資源配置工程已刻不容緩。
以上問題早已引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多次深入工程沿線查勘調研,主持召開專題會議,對有關工作進行安排部署,研究決策水資源配置工程重大事項。2017年11月,市委、市政府結合十堰城區供水現狀,站在全市未來發展的戰略高度,正式提出並啟動十堰市水資源配置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