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陳姓女子帶狐狸犬到社區頂樓遛狗時,她與愛犬都遭孟姓女子的比特犬等咬傷,進而提起求償訴訟。士院認為,孟女未依規定將犬只繫繩並戴嘴套,判賠23萬餘元。全案可上訴。
陳姓女子主張,去年10月帶狐狸犬到社區頂樓遛狗時,孟女的比特犬、班道戈犬見狀即朝狐狸犬攻擊,她為保護愛犬也遭咬傷,她請求孟女賠償醫療費、看護費、精神慰撫金等共新臺幣128萬餘元。
孟姓女子辯稱,陳女帶狐狸犬到頂樓時未系狗繩,且狐狸犬狂吠不止,比特犬、班道戈犬聞聲前去遭攻擊才會反擊,陳女自行將手伸進比特犬口中,也要為受傷負責任。
士林地方法院判決書指出,農委會已公告比特犬及與其混血的犬只為危險性犬只,出入公共場所或公眾得出入的場所,應由成年人伴同,並以長度不超過1.5公尺的繩或鏈牽引,以及配戴不影響散熱的透氣口罩。
承審法官認為,孟女的犬只分別為比特犬及與比特犬混血的班道戈犬,但遛狗時未遵守相關規定,導致陳女及狐狸犬受傷,不法侵害陳女身體健康權及財產權,應負賠償責任。
法官審酌,陳女因此事就醫治療傷口,且因不敢帶狗出門、焦慮失眠而求診精神科,被診斷罹患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就精神慰撫金部分判賠8萬新臺幣(約1.86萬人民幣),連同醫療、看護、交通、狐狸犬醫療費等費用,孟女共應賠償23萬餘元新臺幣(53383元人民幣)。
河北省曲陽9歲女童上學被咬
去年11月河北省曲陽縣一名9歲女童和媽媽走路去上學,不過媽媽提前因故離開,沒把女童確實送到校,不料卻因此發生憾事。2隻兇惡的大型牧羊犬不知道從哪裡出現、突然攻擊她,女童當場慘遭瘋狂撲咬身受重傷,甚至還被拖離50公尺,最後雖然被人發現送醫急救,但因為傷勢過重仍不治身亡。
該名女童去年11月和媽媽一起上學,2人走了約200公尺後,媽媽就因為家裡沒人先回家,想讓小女童自己走到學校,沒想到女童走到一半,突然就出現2隻大型惡犬一擁而上,對著女童猛咬一翻還拖行約50公尺,案發後有小學生向學校求救,女童姐姐也回家求援,最後家人將她送醫急救,但卻傷重不治,牧羊犬則被主人和2路人關回籠子裡。
對於致死意外,牧羊犬主人表示,自己平時把狗放進籠子裡養,當天他把狗狗放出來但沒綁繩子,自己外出買油條,沒想到卻因此出了意外,不過仍未解釋為何狗狗會跑出去傷人。
目前案發地點仍才殘留血跡,相關單位也已經介入把狗帶走,不過狗主人已經賠償女童家人50萬人民幣進行和解,因此狗主人責任將不再追究;相關單位則強調,不準在村莊裡養大型狗、特別是在外放養,一經發現就會進行捕殺。
文明養寵 遛狗請帶好牽引繩嘴套
對於很多家長來說,外出遛狗帶牽引繩已經是很多家長必不可少的東西,但要不要帶嘴套卻讓很多人為之糾結,畢竟狗狗戴上嘴套可能會很不舒服,並且在夏天的時候,狗狗戴嘴套要如何散熱,這很有可能導致狗狗中暑。因此,這樣成了很多家長外出遛狗時不給狗狗帶嘴套的理由,但家長們僅看到其中的弊端,卻沒發現狗狗帶嘴套的好處:
1、合法性:現在很多地方的養犬條例都開始明文規定,外出遛狗時,為避免狗狗傷人,需要讓狗狗帶上嘴套,因此,讓狗狗帶上嘴套不僅有利於文明養寵,避免狗狗傷人,同時也是法律的硬性規定。
2、避免傷人:有一些狗狗確實有攻擊性,為了避免它們咬到其他人,鏟屎官確實應該每次出門前都給它們戴上嘴套。
3、防止亂吠:有些狗狗喜歡大聲地亂叫,很容易吵到周圍的行人,也會引起一些怕狗行人的恐慌,甚至會遭到投訴,在遛狗的時候給狗狗們戴上嘴套,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他們亂吠亂叫。
4、杜絕亂食:其實有些鏟屎官也會有這樣的困擾,家中的狗狗每次出門都喜歡撿地上的垃圾或者一些不明物體,甚至還有可能會吃到毒老鼠的誘餌,這甚至會威脅到狗狗的生命。帶嘴套就可以有效地杜絕在遛狗的過程中,因為狗狗撿拾戶外不明食物而引發的中毒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