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事書憤》有言:日支調整新關係,南北勾通眾叛徒。
對於每一個中國人而言,熱愛祖國都是我們應盡的義務,而在成長的過程中,來自各方面的教育也會向我們闡述愛國精神的重要性。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國社會中湧現出了許多具有愛國主義精神的人才,而通過這些人的共同努力,中國的發展前景也變得更加光明。
然而,在中國歷史發展的進程中,卻曾出現過許多漢奸的身影,作為人民的背叛者,他們不惜以出賣國家為代價,為自己換取更好的生活,在這些人的影響之下,許多人的利益都受到了損害,而對於祖國的發展來說,漢奸的出現也有著極大的負面影響。
曾經,有這樣一位誓死效忠日本的漢奸,在八旬之時,他被捕入獄,而在臨刑之前,他也曾高呼:這輩子值了。那麼,這位特大漢奸究竟何許人也?為什麼他會選擇至死效忠日本這個國家呢?
這位特大漢奸就是劉雨田,他原名劉逢霖,出生於1870年。由於劉雨田成長在一個地主家庭當中,所以,自八歲那年開始,他便進入到了私塾讀書,而在學習的過程中,雖然劉雨田曾幾次參加科舉考試,但最終卻都以失敗而告終。在這個時候,接連的失敗讓劉雨田的心態也發生了一定的改變。
據了解,在早年期間,劉雨田曾經結交過一位叫做鄭永昌的朋友,雖然說鄭永昌是一位日本人,但是,這些並沒有影響到他們兩人之間的關係,而在中日甲午戰爭爆發之後,為了能夠幫助朋友,劉雨田也心甘情願地成為了日軍的嚮導,在那個時候,年僅二十四歲的劉雨田便正式成為了一位漢奸。
當時,劉雨田並沒有認為自己的行為有任何不妥,但是,在甲午中日戰爭結束之後,清政府方面卻對劉雨田發起了通緝。就這樣,為了能夠保住自己的性命,劉雨田便逃往了日本地區生活。在來到日本之後,劉雨田為自己改名龜山松太郎,而在1898年的時候,他也正式加入了日本國籍。
在1904年時,日俄戰爭爆發,此時的劉雨田也受到日本方面的委託,跟隨日軍部隊一起來到了大連地區。由於劉雨田本就是一位中國人,所以,他與當地的民眾之間也並沒有什麼交流上的障礙,當時,他幫助日軍籌措軍糧,並「安撫民心」,而這一舉動也讓他得到了日本方面的嘉獎。
在1937年時,抗日戰爭正式爆發,而在這個時候,劉雨田也已經成為了日本駐中國地區的一位高級顧問。為了能夠效忠日軍,劉雨田甚至不惜以變家產為代價,為日軍購買飛機。對於這一位漢奸來說,他的舉動也對國人造成了十分沉重的打擊。
而隨著抗戰的不斷推進,當日軍正式投降之後,劉雨田也失去了自己的靠山,就這樣,他捨棄了自己的日本名字,並在我國東北地區,過上了隱姓埋名的低調生活。
然而,在新中國成立之後,為了能夠進一步鞏固政權,我國便開始了反革命運動,在這一階段之內,身為漢奸的劉雨田也被公安機關正式逮捕。由於劉雨田在此之前的日子裡,曾經做過許多迫害人民的事情,所以,我國政府也決定對其判處死刑。
在被捕的時候,劉雨田已經是一位八十一歲的老人了,但是他卻始終沒有後悔自己叛變日本的決定,據了解,直至臨刑之前,劉雨田都表示「這輩子值了。」在他看來,自己能跟著日軍見識到許多大場面,過著瀟灑的日子,這也是一般的國人所沒有的生活。
可以看出,雖然說劉雨田成長在中國社會當中,但是,他卻並沒有普通民眾所擁有的愛國之心,即使劉雨田沒有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但從我國對他的判決結果上也能夠看出,漢奸的下場都是十分悲慘的。
結語
通過對劉雨田的故事繼續了解,我們就可以發現,其實,並不是所有的中國人都能意識到愛國的重要性,對於這些沒有國家觀念的人而言,只要能夠讓自己過上更好的生活,那麼,無論付出怎樣的代價,他們都是無所謂的。
雖然直至臨行之前,劉雨田都沒有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但是,在對他的經歷進行了解之後,人們也將意識到愛國精神的重要性,相信在以後的日子裡,會有更多的人將熱愛祖國的信念貫徹到自己的生活當中。
參考資料:《遼南第一大漢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