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若想減肥成功,第一步是提高新陳代謝速度。新陳代謝是讓有用的物質進入體內,代謝垃圾排出體外的過程。
人們所吃的食物經過一系列生化反應後,吸收和利用食物中的營養物質,食物殘渣以糞便、尿液或汗液的方式排出體外。
通常新陳代謝稍微高一點比較好,但過快過慢都是疾病的信號。那麼新陳代謝過快過慢分別可能預示著什麼呢?小圈帶你們來了解一下。
癌症屬於慢性消耗性疾病,癌細胞跟正常細胞搶奪營養物質,改變體內代謝方式以及釋放毒素來加快新陳代謝速度,使得癌細胞越來越多,導致人們身體消瘦。
甲狀腺功能亢進簡稱為甲亢,甲狀腺激素分泌旺盛會增強細胞生化反應速度,加快耗氧量,使得蛋白質和脂肪等代謝速度過快,從而導致心跳速度加快、易飢餓以及大汗淋漓。
肺結核正處於活動期,結核桿菌在肺部繁殖比較活躍,易發生播散和傳染。
肺結核屬於消耗性疾病,新陳代謝速度快且增加消耗量。若持續咳嗽超過兩個星期,午後盜汗和低熱,極大可能是肺結核來臨。
新陳代謝速度慢的人血液循環慢,使得血液中的某些成分在血管壁沉積,從而導致動脈粥樣硬化。
另外血液中的有害成分也會長時間滯留,對血管壁帶來損傷,從而加重心腦血管疾病。
久而久之引起臟器缺血,進而導致缺血性心臟病、心肌炎以及腦血管梗死。
新陳代謝速度慢的人不能及時消耗分解體內脂肪,使得脂肪堆積,從而引起身體肥胖,增加患上脂肪肝、高血脂以及糖尿病風險。
消化系統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也是新陳代謝的一部分,新陳代謝速度過慢可影響食物消化吸收能力,使得食物難以消化,從而導致積食、噁心反酸及腹脹。
另外也是會使得腸胃道受到損傷,導致慢性腸梗阻以及慢性萎縮性胃炎,嚴重時可誘發癌症。
代謝反應需要足夠的水,多喝水能促進血液循環,增加排洩,加快新陳代謝速度,幫助消耗熱量。
成年人每天喝1500~1700毫升水,運動量大且出汗多時可適當增加喝水量。
也可以適當喝咖啡或茶,其中含有的咖啡因能增加心率,促進新陳代謝,不過一定要控制量。
所吃的食物在體內氧化分解時,可刺激身體產生額外的熱能消耗,這被稱為食物熱效應。
相對而言,消化蛋白質時需更多的能量,所以應增加蛋白質攝入,這樣能促進新陳代謝。
另外蛋白質能給人們一定的飽腹感,能防止進食過多所引起的代謝負擔。
運動是加快新陳代謝速度最好的方法之一,肌肉量越多,新陳代謝速度就越快,因此需適當增加力量訓練,如彈力帶和啞鈴等能提高肌肉量。
另外小圈提醒你要保證有足夠睡眠,因為睡眠是身體修復的重要過程,睡眠質量差,勢必會影響身體各個方面,減慢新陳代謝速度,減弱組織功能。
參考文獻
[1]減緩新陳代謝,當心有損健康.師道.2014-12-05
[2]關於新陳代謝的十個事實.安偉.黨政論壇(幹部文摘).2016-01-25
編輯:小圈
排版:李曉如
審校:吳華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