藜麥熱潮,風靡了歐美國家,藜麥的優點不勝枚舉,纖維質高、低脂肪低熱量、不含麩質、蛋白質含量高及含8+1種必需胺基酸等優勢,其早先是南美洲印第安人的主要糧食作物,營養價值完整,堪稱「神之糧食」!
藜麥的種子大概有2毫米,主要分為三種顏色,白藜麥、紅藜麥和黑藜麥,三種都可以食用,大致上營養價值差不多,只有一些細微分別。
白藜麥︰顏色和象牙很像,又稱為「象牙藜」,是最常見的藜麥,聞起來有青草的味道,口感脆脆的像芝麻。
紅藜麥:帶有堅果香氣,外觀鮮豔,有時候在西式料理會用來做沙拉的點綴裝飾。比起其他兩種藜麥,紅藜麥的纖維素和鐵質更高。
黑藜麥:屬於數量比較稀少的藜麥,其中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吃起來帶有甜味,很有嚼勁。
資料來源︰
2013國際藜麥年秘書處
臺灣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
擁有可與牛肉媲美的豐富蛋白質
必須胺基酸無法由人體自行生成,需藉由食物來補充,藜麥就含有人體所需的8+1種︰賴氨酸(Lysine)、色氨酸(Tryptophan)、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甲硫氨酸(Methionine)、蘇氨酸(Threonine)、異亮氨酸(Isoleucine)、亮氨酸(Leucine)、纈氨酸(Valine)8種+1種組氨酸(Hlstidine)嬰兒體內不能合成。
除了含有豐富蛋白質,藜麥中鈣、鐵、鋅等微量元素的含量也很高,可以幫助身體維持電解質平衡,以及正常機能的運作。
纖維素是維持腸道正常消化的重要物質,雖然不會被身體吸收,但對於腸道的健康很有幫助。
藜麥的脂肪總量中有50%以上來自必需多不飽和脂肪酸亞油酸(omega-6)和亞麻酸(omega-3),其中omega-3與DHA有著密切關係,因為DHA就屬於omega-3這一類,而DHA也就是我們俗稱的「腦黃金」。
寶寶4-6個月起便可開始添加輔食,除了補足母乳、配方乳不足的營養外,也讓寶寶開始練習咀嚼及吞咽,以下提供幾種輔食,拔拔麻麻有空時可以自己動手做做看。
食材:藜麥10g、小米30g、南瓜、甘薯適量
做法:
1. 藜麥先進泡30分鐘,與小米分別掏洗乾淨備用
2. 南瓜、甘薯去皮切小丁,與小米先煮15分鐘
3. 小米開花後,放藜麥進去煮20-30分鐘左右
4. 起鍋後將藜麥粥打成泥狀即可
食材:脫殼藜麥10g、南瓜100g、水80ml
作法:
1.帶殼藜麥顆粒小且含有皂素有苦味,可用篩網清洗乾淨至沒有浮沫。
2.南瓜、藜麥加水80ml放入電鍋,電鍋外放1.5杯的水蒸煮
3.煮熟後用乾淨的叉子壓碎南瓜成泥,若寶寶較大(7~10M)則可壓成碎狀即可食材:白米17g、藜麥3g、低脂豬絞肉15g、水
備註︰
水添加量參考如下
4~6個月︰200ml
7~9個月︰160ml
做法:
1.將脫殼藜麥和白米洗淨
2.加入絞肉及水分(依照寶寶大小放水量)放入電鍋,外鍋加2米杯水蒸煮益生菌藜麥蔬菜米精華
全營養穀物藜麥與臺灣新鮮蔬菜完美搭配,豐富膳食纖維、益生菌,營養滿分,鞏固寶寶好腸道。
益生菌藜麥小米精華
白藜麥膳食纖維的優良來源,豐富膳食纖維、益生菌打造寶寶黃金級腸胃道。適合腹瀉、脹氣的寶寶。
三色藜麥,相輔相成,完美結合。樸實天然的藜麥香,呈現給寶寶自然的原味。
粥中有水果的甜味,水果中滲透著藜麥的麥香,口口美味,欲罷不能。
清新的綠是蔬菜新鮮與營養精華滿分的呈現。搭配"全營養藜麥",補養成長。
南瓜細膩的質地與藜麥的堅果清香碰撞出來的不只是星級美味,更帶呵護脾胃。
蔬菜清香
結合淡淡米麥香
青草般的綠
象徵著營養與新鮮的
浪漫相遇...
藜麥、胚芽米
與清甜水果
浪漫結合
碰撞出清甜好滋味
水果富含有機酸
讓寶寶擁有好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