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天月 四川在線記者 吳夢琳 張紅霞
公園裡,總少不了一把長椅,為來這裡休閒娛樂的人們,提供一個歇腳的地方。這樣長椅,是否也可以成為某一種情感承載和寄託?
國慶之前,「愛上一座城 增添一把椅——椅靠夢想 我為大運添風景」2021大運公益椅活動啟動儀式在都江堰舉行,將面向全社會徵集2021把公益椅,安置在成都各地綠道。當天,著名藝術家許燎源率先捐贈出的1號大運公益椅。這把高達1.85米的不鏽鋼鑄造椅,以薄壁鑄造法製造,融入了新材料,具有極強的古風特色。
其實,為城市「增添一把椅」的創意由來已久。去年,成都市水務局就曾嘗試在沙河城市公園試點舉行公益椅捐贈活動,活動得到了市民的踴躍參與和社會的高度關注。如今,漫步在沙河城市公園裡,人們能看到70把顏色不一、造型各異的長椅,而每把長椅的背後,都藏著一個令人動容的故事,或是對家人的思念,或是對童年的回憶,又或是對城市的告白。
「青少年時期是河流的上遊,熱情奔放、澎湃激蕩;中年時期是河流的中遊,漸漸從容、沉穩持重;老年時期是河流的下遊,廣納百川、寬闊入海。銘記父親這句話,紀念父親。」這段話銘刻在沙河公園一把木質長椅的銘牌上,落款人是陳靜。
陳靜的父親是成都知名水利專家陳渭忠,人稱「河流爺爺」。陳渭忠一生與河流打交道,是成都河流水網的「活字典」,曾經手寫下數萬字的成都河流大事記,影響和帶動了一大批人關注和守護成都河流。去年春天,「河流爺爺」因病去世,陳靜為紀念父親,捐贈了這把長椅。「沙河畔的這一把椅子,寄託著我對父親的思念。閒暇時刻的小坐,看著河水湧動,就仿佛父親還在世一般。」陳靜說。
長椅寄託思念,長椅也承載希望。
「童年是我們成長過程中最無邪、最快樂的日子,在這綠色的王國中,用我們天真爽朗的笑聲喚醒每一個晨風中幸福的精靈,祝願祖國好、城市美、人安康!」第20號長椅由李定洋、李定羽捐贈,兩位小朋友常常來公園裡「尋寶」,在成長路上,他們想留下一份獨特的記憶。
也有捐贈者,希望自己捐贈的長椅,可以給陌生人提供一個暫歇之處。54號長椅的銘牌上這樣寫道:「如果累了就休息一會兒!生活總有太多辛苦,願你堅強而良善,願你健康而幸福,微笑面對所有不如意!」
正是有了沙河城市公園公益椅捐贈活動的成功經驗,「愛上一座城 增添一把椅——椅靠夢想 我為大運添風景」2021大運公益椅活動起步順利。據活動組委會工作人員介紹,活動剛啟動,就已接到了諸多諮詢電話。此次面向全球徵集2021把來自專業設計大師、設計機構、社會民眾等設計捐贈的大運公益椅,將安置在成都各大綠道,「椅靠」夢想點亮全城。
作為1號椅的捐贈者,許燎源說,「椅子是極具東方文化特點的一個符號,對中國人來說,尤為如此。我們邀請客人,就要請他們落座,然後就請他們喝茶。所以,我覺得這次活動也代表了我們熱情好客的成都人,張開懷抱,擁抱世界的一種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