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覺睡到自然醒,數錢數到手抽筋」,這是多少人夢想的人生最高境界啊,我竟然實現了一半!近來不知道哪根筋出了問題,卻不是數錢數的。這天天睡到自然醒,每到四五點就輕輕敲醒沉睡的心靈,慢慢張開我的眼睛,看看忙碌的世界是否依然孤獨的轉個不停……(有沒有人輕輕開始哼唱的?[奸笑])話說自然醒後,用我的黑眼睛尋找光明無果,在這個烏漆麻黑的夜,數數自己認識帶有「夜」的植物好像比較應景:夜晚花,夜繁花,夜雷花,夜飯花,夜嬌嬌,照夜白,夜花,夜香花,夜來香,夜丁香,毛莖夜香樹,黃花夜香樹,夜香木蘭……這一數就停不下來了,精神愈發抖擻。乾脆翻身起床去夜遊。樓下大院裡一股濃鬱的香氣飄來,循著香氣而去,原來牆角那幾株夜香樹長高了,開花了,一個個小花瓣像五角星在夜色裡搖呀搖,香氣從花瓣中間溢出,向四方飄散……
不睡了,今兒就來跟大夥聊聊熟悉的夜香樹吧。
![]()
夜香樹,茄科,夜香樹屬直立或近攀援狀灌木,我們通常叫開的木本夜來香,因其花開如釘子,又稱夜丁香。別名洋素馨、夜來香、夜香花、夜光花。夜香樹的拉丁學名是Cestrum nocturnum ,其屬名Cestrum來自希臘語對茄科植物水蘇kestron的稱呼,它的種加詞nocturnum意思就是「夜晚的」,名副其實嘛。夜香樹原產於美洲,在熱帶地區廣泛栽培作為裝飾,我國福建、廣東、廣西、雲南有栽培。
![]()
夜香樹屬是茄科下面的一個屬,它們都具有夜晚香味濃鬱的特點,而且夜香樹的香味在陰雨天時會變得更加濃鬱。在我的植物認知裡,味道最濃的無疑就是它了,它的香味濃到讓人想逃。在南方,隨處可見它的身影,當然它不是野生的,都是人為栽培的,要是你的院子足夠大,種上那麼一小株也是不錯的選擇,注意了,只是一小株,太貪婪,不然,香味夠你受得了。每逢夏秋之間,在夜香樹的葉腋間就會綻開一簇簇黃綠色的吊鐘形小花,白天叫它的時候,總覺得它很羞澀的樣子,花瓣只是稍微打開,到了傍晚時分,它的黃綠色花朵就恣意綻放了,打開後的花瓣儼然就是一個個五角星。最特別的當然是它的香味,白天的它們估計讓你忽略,可晚上的它們,會飄出陣陣撲鼻濃香。
當然,它的香味並不是為了迎合你我,也不是故意迴避人類,一切皆因它們的繁衍生息。傳粉——夜晚的世界顏色單一,即使是滿月當空,各種植物的顏色也很難展現出來,這個時候香氣就成了明顯的標誌。花香吸引的是那些為花朵服務的各種動物,而夜香樹招引的正是為其傳粉的蛾子。
![]()
夜香樹名曰樹,可它真不是樹,充其量是灌木,不過它的生長很快,幾個月就長成一大叢。
它的的枝條細長俯垂,葉片呈矩圓狀卵形或矩圓狀披針形,兩面禿浄而發亮。
![]()
一株夜香樹開出的花量是驚人的。在綠色的新枝上部,每片葉子的葉腋都能開出一個總狀花序來,柔軟地從枝條上垂下來,就像淺綠色的花瀑布。它的花淡淡的綠色,筒形,先端5裂,裂片開展平伸,似一枚小小的五角星。雄蕊5枚,著生在花冠筒上部,與花柱一起伸到花冠喉部。
![]()
![]()
▼ 夜晚才是屬於它的芳華,可憐我這完全不懂晚上攝影的渣渣。
![]()
![]()
話說它結果麼?結呀,只是大家都留意它的香味了,我還真拍過它的果呢。它的漿果矩圓狀,長約6-7毫米,直徑約4毫米,有1顆種子。種子長卵狀,長約4.5毫米。
![]()
夜香樹喜溫暖溼潤和向陽通風環境,適應性強,但不耐寒,要求疏鬆、肥沃、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的微酸性壤土,冬季溫度不低於0度,春、夏、秋三季生長,冬季休眠。
![]()
夜來香的葉、花、果均可作蔬菜,民間用盆栽或種於庭院周邊作籬的,可隨時採收,一般配以雞蛋作湯,細滑、味美而芳香可口,清肝明目。最主要還是觀賞價值。它可作為盆栽觀賞,曖地可露地栽培,布置於庭院、亭畔、塘邊和窗前。枝俯垂,花期長而繁茂,夜間芳香,果期長,且富觀賞價值。可用於天井、窗前、牆沿、草坪等處,也用作切花。
它的香味令蚊子害怕,是驅蚊佳品。
![]()
夜香樹屬是茄科下面的一個屬,除了夜香樹,這裡也提提我見過的兄弟姐妹。比如毛莖夜香樹(點擊閱讀),它是常綠直立或近攀援狀灌木,身材跟夜香樹相仿,它與姐妹們最大的區別是莖上遍布柔毛而得名。它的花冠紫紅色,也稱作紫花夜香樹、夜紫香花,它的花冠管狹長,漸擴大,形如瓶狀,故也稱瓶兒花、紫瓶子花等。毛莖夜香樹的拉丁名是Cestrum elegans,它的種加詞elegans的意思是華麗的、優雅的,看來也是外貌協會的常委了。
毛莖夜香樹原產墨西哥,幾乎遍布美國東海岸、大湖區和加拿大東南部,我國廣東、廣西、雲南、上海、四川有引入栽培。
![]()
在華南植物園,還有款黃色的瓶子花,那是它的姐妹,跟它同科同屬,同樣來自南美洲的黃花夜香樹(點擊閱讀)。黃花夜香樹,花序頂生或腋生,具多花,黃色,夜間極香 ,故名 。也稱黃花洋素馨、黃瓶子花。它的拉丁名是Cestrum aurantiacum,其中屬名Cestrum來自希臘語對茄科植物水蘇kestron的稱呼,種加詞aurantiacum的意思是橙紅色的,指花色,花冠裂片常向外反折。黃花夜香樹原產南美洲,廣東、臺灣和海南等地有引進栽培 。▼黃花夜香樹 Cestrum aurantiacum
![]()
來個混淆項,大家喜歡吃的夜來香,它卻不是茄科的,跟本文主角沒有一點情緣關係,只是它們都在夜晚開花而已。夜來香(點擊閱讀),蘿藦科、夜來香屬柔弱藤狀灌木。它的花芳香,尤以夜間更盛,因而得名。它也叫夜香花、夜蘭香、夜丁香、千裡香等等,我建議你別記那麼多名字,你直接記住它是蘿藦科的夜香花就是了。夜來香的拉丁名是Telosma cordata,其屬名Telosma由希臘語的tele(遠)+osma(氣味)組成,指「referring to the distance over which the scent carries。」中文意思是「它的花極香」,種加詞cordata 是「心形的」,說的是它的葉片。它生長於山坡灌木叢中,原產於中國華南地區,現中國南方各省區均有栽培。亞洲熱帶和亞熱帶及歐洲、美洲均有栽培。
![]()
夜香花,夜香樹,夜來香……本來就是夠複雜了,這個黃色花的鴛鴦茉莉,叫美洲鴛鴦茉莉好了,竟然也來添亂。雖說它也是茄科的,可跟夜香樹也不算是一家的,至於它是不是晚上有香味,我還沒見識過呢。▼ 夜香花 Brunfelsia americana
![]()
直立或近攀援狀灌木,高2-3米,全體無毛;枝條細長而下垂。
葉有短柄,柄長8-20毫米,葉片矩圓狀卵形或矩圓狀披針形,長6-15釐米,寬2-4.5釐米,全緣,頂端漸尖,基部近圓形或寬楔形,兩面禿淨而發亮,有6-7對側脈。
傘房式聚傘花序,腋生或頂生,疏散,長7-10釐米,有極多花;花綠白色至黃綠色,晚間極香。花萼鍾狀,長約3毫米,5淺裂,裂片長約為筒部的1/4;花冠高腳碟狀,長約2釐米,筒部伸長,下部極細,向上漸擴大,喉部稍縊縮,裂片5,直立或稍開張,卵形,急尖,長約為筒部的1/4;雄蕊伸達花冠喉部,每花絲基部有1齒狀附屬物,花葯極短,褐色;子房有短的子房柄,卵狀,長約1毫米,花柱伸達花冠喉部。
漿果矩圓狀,長約6-7毫米,直徑約4毫米,有1顆種子。種子長卵狀,長約4.5毫米。
![]()
拉丁學名 Cestrum Nocturnum L.別名 夜來香、夜香花、夜光花、木本夜來香、夜丁香門 被子植物門綱 雙子葉植物綱
![]()
![]()
![]()
![]()
![]()
![]()
![]()
![]()
![]()
(本文圖片均為原創,拍攝於廣東珠海,部分文字資料來自網際網路。)
編號:H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