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劇《譙國夫人》北京首演,廣東粵劇院優秀劇目晉京巡演圓滿成功

2020-12-22 廣州日報

「月兒彎彎照九州,新月願在俚鄉留」。12月19日晚,廣東粵劇院優秀劇目《譙國夫人》在北京保利大劇院上演。中宣部、文旅部、中國文聯、廣東省委宣傳部、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廣州市委宣傳部的相關領導,以及薛若琳、龔和德、黃在敏、何玉人、王馗、鄭雷、孫紅俠、李玲、王靜波、謝擁軍、趙倩、張之薇、張靜、王學鋒、李小菊、柯凡等戲曲專家學者,與廣大觀眾戲迷一起觀看了演出,現場掌聲不絕於耳。粵劇《譙國夫人》在北京演出成功,為本次廣東粵劇院優秀劇目晉京巡演劃上了圓滿句號。

審美追求 「舊中有新、新中有舊」,受到觀眾熱捧

《譙國夫人》由國家一級演員、文華表演獎、梅花獎獲得者曾小敏,國家一級演員、「二度梅」獲得者歐凱明,國家一級演員、梅花獎獲得者黎駿聲,以及國家一級演員彭慶華、文汝清等聯合主演。

這是該劇第一次在北京演出,省市粵劇院一眾粵劇名家新秀獻上精彩演繹。恢宏的場面、跌宕起伏的劇情、製作精良的道具、賞心悅目的服裝、充滿嶺南風情的舞美設計、粵味濃鬱的唱腔……這一切,讓該劇在審美追求上呈現出一種「舊中有新、新中有舊」的效果,受到北京觀眾熱捧。

粵劇《譙國夫人》由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中共茂名市委宣傳部出品,廣東粵劇院聯合廣州粵劇院重點打造和演出,入選文化和旅遊部「2020年度全國舞臺藝術重點創作劇目」。該劇由著名編劇王新生、梅曉擔任編劇,著名粵劇編劇家陳錦榮、青年編劇馮敏儀擔任粵劇改編,國家一級導演張平執導。

粵劇《譙國夫人》以嶄新姿態展現了「巾幗英雄第一人」冼英這位偉大的女性,終其一生心血譜寫一段維護國家統一、促進民族團結、保護嶺南地區百年安定的壯烈史詩,是一部集思想性、藝術性和觀賞性於一體,製作精良的優秀作品。

「維護國家統一和加強民族團結是中華民族永恆不變的追求,」飾演「冼英」的曾小敏說,「粵劇《譙國夫人》正是通過呈現冼英的精神高度和愛國、愛民的大義之舉,彰顯『和合太平,天下一心』這一主題。也體現了嶺南人民自古以來熱愛和平、民族團結的崇高愛國主義精神,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

曾小敏在劇中演繹了冼英從二八年華到耄耋之年史詩般波瀾壯闊的人生,表演行當跨越花旦、閨門旦、刀馬旦、老旦。她的唱腔以情帶聲,嗓音圓潤,行腔委婉細膩,她的武功身段利落,身手不凡,塑造了一個文武雙全、睿智沉穩,「一生唯用一好心」,致力維護國家統一、促進民族團結、造福一方百姓的傑出女性形象。

「這個戲集合了廣東粵劇院和廣州粵劇院的粵劇名家,他們演繹的人物角色各有特點,舞美設計、燈光營造都很出色,化妝和服裝讓我眼前一亮,造型有很多創新的地方,令人印象深刻。」北京觀眾丁小姐說,「我是第一次看,很喜歡。」

主創團隊:晉京演出成功體現了粵劇界的團結友愛

演出結束後,省市粵劇院代表接受了媒體的採訪。飾演「陳霸先」的廣州粵劇院總經理、國家一級演員、「二度梅」獲得者歐凱明說:「《譙國夫人》作為省市粵劇院強強合作重點打造的一個劇目,這次能夠晉京演出成功,我感到非常高興!這體現了粵劇界團結友愛、追求精品的精神,我希望能通過這樣的合作,帶動整個粵劇界的團結合作。這次晉京演出收穫最大的是首都觀眾能夠欣賞到粵劇的精品劇目,感受粵劇的藝術特色,而且能夠看到兩個院團的精神面貌和總體的藝術水平。」

飾演「華乃」的廣州粵劇院黨總支副書記、國家一級演員、梅花獎獲得者黎駿聲說:「《譙國夫人》這次在北京演出,給觀眾帶來了一種很新穎的舞臺形式,既有傳統粵劇特色又有創新,北京觀眾反應很好,比較認可。」

廣東粵劇院黨委書記、院長,國家一級演員、文華表演獎、梅花獎獲得者曾小敏表示:「這次廣東粵劇院攜粵劇兩部優秀劇目晉京巡演很不容易,希望我們的劇目在北京展現是精彩的。粵劇《夢·紅船》在京已經成功演出了三次,每次演出觀眾的反響都很熱烈,而粵劇《譙國夫人》這次是第一次在北京演出,在各方面都做了充分的準備。這次巡演,我希望北京觀眾能夠看到廣東粵劇的風採,能夠看到廣東的原創劇目,我相信省市粵劇院共同合作演出的精彩劇目,能夠令觀眾看得過癮,意猶未盡。」

專家學者熱議:演員表現精彩,各美其美

粵劇《譙國夫人》展示了粵劇之美、粵劇之悅、粵劇之魅、粵劇之興,以及粵劇在『守正創新』方面的成果。《譙國夫人》在京演出引發戲曲界專家學者發表的熱議,中國劇協一級巡視員崔偉評價說:「該劇在冼夫人的人生追求上也有新的提煉,強調了中華統一的重要性、危機選擇的歷史性、深明大義的英明性、為民福祉的永恆性。」

著名戲劇評論家、上海戲劇學院原黨委書記戴平表示:「非常感動這一次這麼強的藝術陣容來表現這樣的題材,編劇、導演、演員、舞美、音樂、舞蹈、場面的編排,還有包括服裝、造型都使我感覺到大家做到很精,而且是既有粵劇的傳統藝術特點,又有現代意識,是很好看的戲。」

「演出整個呈現比較完美、完整,不僅有廣東粵劇院的陣容,還包括廣州粵劇院歐凱明、黎駿聲的加盟,成為了粵劇的強大陣容。」《中國戲劇》原主編賡續華說:「演員在這個戲當中都表現得非常精彩,各美其美,每個人都有自己特別精湛的地方,而且是眾星捧月,曾小敏飾演『譙國夫人』熠熠生輝,我認為這個戲很完美。」

《中國戲劇年鑑》主編李小青點讚:「在整個舞臺呈現上,演員表演的情緒很飽滿,張弛有度,確實給人一種百花齊放春滿園的感覺。」

河南省文化藝術研究院院長、研究員吳亞明稱讚說:「粵劇《譙國夫人》這幾個演員相當好,曾小敏老師一個人演幾個行當,對藝術功力是非常大的挑戰,她非常勝任這幾個行當的任務。」

《文藝報》藝術評論部副主任徐健認為:「這部戲是眾星捧『譙』,讓看戲的觀眾過足戲癮,舞美設計也非常空靈和詩意,很寧靜,這寧靜我能感覺到是冼夫人的心靈世界。」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張素芹

通訊員 祝燕彩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莫斯其格

相關焦點

  • 名家新秀聯袂 粵劇《譙國夫人》北京首演成功
    12月19日晚,廣東粵劇院優秀劇目粵劇《譙國夫人》在北京保利大劇院舉行,該劇由國家一級演員曾小敏、歐凱明、黎駿聲、彭慶華、文汝清等聯合主演,由著名編劇王新生、梅曉擔任編劇,著名粵劇編劇家陳錦榮、青年編劇馮敏儀擔任粵劇改編,國家一級導演張平執導。
  • 讓粵劇精品追趕線上線下演播風口
    廣東粵劇院自2019年啟動一年一度的優秀劇目國內巡演計劃,每年在北京、上海等國內大中城市舉行廣東粵劇院優秀劇目展演周(月),集中展現粵劇藝術的獨特魅力,展現嶺南文化的多姿風採。進京巡演:京城颳起粵劇風2020年12月15日、16日在梅蘭芳大劇院連演兩場的粵劇《夢·紅船》和12月19日在北京保利大劇院演出的《譙國夫人》,受到觀眾歡迎。
  • 羊城粵劇節|《譙國夫人》+《八和會館》,兩齣大戲令粵劇觀眾久久...
    「優秀劇目展演」劇目,粵劇節期間上演的兩部粵劇《譙國夫人》、《八和會館》,至今令觀眾久久回味。作為本屆粵劇節「優秀劇目展演」劇目,粵劇節期間上演的兩部粵劇《譙國夫人》《八和會館》,至今令觀眾久久回味。該劇作為第八屆羊城粵劇節的優秀劇目展演入選劇目,通過恢宏的場面、細膩的感情刻畫、強大的敘事能力,為戲迷奉上一出講述「嶺南故事」的精彩大戲。粵劇《譙國夫人》由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中共茂名市委宣傳部出品,廣東粵劇院、廣州粵劇院聯合演出。曾小敏、歐凱明、黎駿聲、彭慶華、文汝清等粵劇名家聯合主演。
  • 致廣東粵劇院朋友們的感謝信
    致廣東粵劇院朋友們的感謝信 廣東粵劇院的朋友們,大家新年好! 辭舊迎新,我們攜手踏進2020年。在此,我們向您致以最真摯的祝福與問候!
  • 南國紅豆進京巡演 南派武藝閃耀京城
    南方日報訊 (記者/徐子茗 通訊員/祝燕彩)12月15—19日,廣東粵劇院優秀劇目粵劇《夢·紅船》和《譙國夫人》在北京巡演,粵劇名家和新秀的出色演繹,傳遞了粵劇人的精氣神。
  • 粵劇《紅頭巾》斬獲劇目大獎 計劃明年全國巡演
    粵劇《紅頭巾》劇照(資料圖) 龍翔 攝中新網廣州12月8日電 (程景偉 葉振球)廣東粵劇院參評的粵劇《紅頭巾》日前在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頒獎晚會上獲得「劇目大獎」,這也是本屆藝術節的最高獎項。廣東粵劇院院長曾小敏8日接受採訪時稱,大獎堅定了主創人員繼續把該劇目打造成為全國精品藝術作品的信心,《紅頭巾》計劃明年啟動全國巡演,接受各地觀眾的檢驗,用紅頭巾精神傳唱民族風骨。
  • 粵劇又添省級非遺傳承人
    經申報、審核、評審、公示、審定等程序,近日,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確定並公布了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廣東粵劇院的關青、蔣文端、曾小敏被確定為第六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粵劇)代表性傳承人。
  • 紅色經典之粵劇《夢·紅船》晉京巡演 秀色直播在線展映南國戲劇魅力
    12月15日至12月16日,秀色直播將走進北京梅蘭芳大劇院,直播廣東粵劇院優秀劇目粵劇《夢·紅船》,為廣大觀眾和戲迷朋友獻上一場粵劇藝術文化盛宴。[紅色經典]系列直播活動由光明網主辦、思享無限獨家支持,思享無限旗下直播平臺秀色直播將全程參與。
  • 紅色粵劇《夢·紅船》晉京巡演 秀色直播在線展映南國戲劇魅力
    12月15日至12月16日,秀色直播將走進北京梅蘭芳大劇院,直播廣東粵劇院優秀劇目粵劇《夢·紅船》,為廣大觀眾和戲迷朋友獻上一場粵劇藝術文化盛宴。【紅色經典】系列直播活動由光明網主辦、思享無限獨家支持,思享無限旗下直播平臺秀色直播將全程參與。
  • 三水女人「下南洋」故事上粵劇舞臺!現代粵劇《紅頭巾》成功首演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黃宙輝 通訊員 梁彥蘭圖/廣東粵劇院提供歷時三年,易稿十餘次,廣東佛山三水女人下南洋故事終於被搬上粵劇舞臺。8月24日晚,現代粵劇《紅頭巾》在廣東粵劇藝術中心成功首演。據悉,該劇首場演出後,還將在廣東粵劇藝術中心連續上演直至月底。其中,8月25、28、29日晚主演為曾小敏、岑海雁、朱紅星、唐思果、翟春燕、冼鑑棠;8月30、31日晚主演為梁曉瑩、嚴金鳳、朱曉琪、莫偉英、梁妙婷、冼鑑棠。
  • 粵劇《紅頭巾》成功首演 詩意再現三水女人「下南洋」
    粵劇《紅頭巾》成功首演 詩意再現三水女人「下南洋」 2020-08-26 16:31:508月24日晚,現代粵劇《紅頭巾》在廣東粵劇藝術中心首演。寫意的舞臺、詩意的氛圍中,這群努力拼搏的美麗女性感動了觀眾。謝幕時,不少觀眾邊鼓掌邊落淚。有觀眾表示,「這是一部『紅頭巾』的史詩,感謝《紅頭巾》讓我了解了這樣一段歷史。」
  • 粵劇《紅頭巾》斬獲廣東省藝術節最高獎項
    粵劇《紅頭巾》劇照。(央廣網發 龍翔 攝)央廣網廣州12月7日消息(記者張勝強 通訊員葉振球)12月6日晚,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在廣州舉行閉幕式演出及頒獎儀式。廣東粵劇院參評劇目粵劇《紅頭巾》獲得「廣東省藝術節劇目大獎」,這也是本屆藝術節的最高獎項。三年一度的廣東省藝術節創辦於1984年,是廣東全省最高水平的專業藝術盛會。本屆省藝術節秉承「藝術的盛會、人民的節日」辦節宗旨,歷時十七天,匯聚了122個劇(節)目、60場演出和1個展覽,集中展示了廣東近年來藝術創作生產的優秀成果。
  • 丁凡、蔣文端等粵劇名角名旦到廣西「做大戲」
    十叔所指的「黃金拍檔」,是廣東粵劇院的著名表演藝術家丁凡和蔣文端。繼2009年在南寧的火爆演出之後,由廣東省文化廳主辦,廣東省繁榮粵劇基金會、廣州市振興粵劇基金會協辦的「廣東粵劇院一團廣西巡演」,將於10月19日至11月5日再次拉開帷幕,廣東粵劇院一行80人的陣容,足跡將遍布南寧、梧州、北海、柳州、防城港等地    兩廣粵劇不分家    2009年廣東粵劇院來南寧演出,南國早報記者全程跟蹤採訪。
  • 紅色經典之粵劇《夢·紅船》進京巡演 秀色直播在線展映南國戲劇魅力
    12月15日至12月16日,秀色直播將走進北京梅蘭芳大劇院,直播廣東粵劇院優秀劇目粵劇《夢·紅船》,為廣大觀眾和戲迷朋友獻上一場粵劇藝術文化盛宴。【紅色經典】系列直播活動由光明網主辦、思享無限獨家支持,思享無限旗下直播平臺秀色直播將全程參與。
  • 當京劇遇見粵劇 南北名家攜手傳承戲曲
    在談到京劇和粵劇的聯繫時,國家京劇院著名導演孫桂元表示,早在上世紀50年代,馬師曾、紅線女等粵劇大師就曾帶著《搜書院》《關漢卿》等經典劇目造訪北京,國家京劇院近年來也多次來廣州演出。「一南一北兩個劇種,一直互相關注著、交流著。三年前國家京劇院抱著致敬經典的心情,將粵劇傳統經典劇目《帝女花》搬上了京劇的舞臺,獲得很大反響。未來,兩個劇種一定能擦出更燦爛的火花。」他說。
  • 現代粵劇《紅頭巾》首演 重現三水女人「下南洋」的歷史
    廣東粵劇院供圖   「女啊——捱過今時,聽日好起來。」一首嘆歌,緩緩道出三水「紅頭巾」堅韌謀生的舊時往事。24日晚,由廣東粵劇院創排的現代粵劇《紅頭巾》在廣東粵劇院粵劇藝術中心首演。   該劇主創陣容強大,由國家一級導演、中國戲劇梅花獎表演藝術家張曼君執導;國家一級演員,文華表演獎、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曾小敏擔綱主演。
  • 曾小敏擔綱粵劇《紅頭巾》8月24日首演,致敬三水女人「下南洋」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黃宙輝 通訊員 梁彥蘭圖/廣東省粵劇院粵劇戲迷又有新戲睇!粵劇《紅頭巾》將於8月24日19:30在廣東粵劇藝術中心首演。粵劇《紅頭巾》由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指導,廣東粵劇院、中共佛山市委宣傳部、佛山市三水區委宣傳部、佛山市三水區文廣旅體局聯合出品,廣東粵劇院演出。該劇入選《廣東省文藝創作生產重點選題規劃(2018-2021年)》和佛山市委宣傳部2019文藝精品扶持項目。
  • 粵劇《紅頭巾》首演 再現三水女人「下南洋」歷史
    粵劇《紅頭巾》首演 再現三水女人「下南洋」歷史 2020年08月26日 10:35   來源:廣州日報
  • 廣東粵劇院7月邀你「睇大戲」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廣東粵劇院在停演了五個月後,終於在6月底重新啟動了「周末睇大戲」系列演出。據悉,在7月份,廣東粵劇院又將有3臺劇目6場大戲陸續上演,讓粵劇戲迷過足戲癮的同時,助推廣州演藝市場全面復甦。
  • 粵劇《紅頭巾》三水開演,超800名市民觀看
    昨晚8時,大型現代粵劇《紅頭巾》在三水區文化中心大劇場上演,再現100年前三水婦女「下南洋」謀生養家的往事,不少觀眾眼泛淚光鼓掌叫好。 據悉,粵劇《紅頭巾》由「省市區鎮+廣東粵劇院」歷時3年打造,由國家一級演員、廣東粵劇院院長曾小敏飾演主人翁「盧帶好」。8月24日,該劇在廣東粵劇院成功首演並連演7天,接下來將在三水區文化中心連續上演至9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