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衛星找到「新大陸」?面積超過3個日本,不斷向我國逼近

2020-12-18 北鬥觀察者

地球上大部分的面積都被海洋覆蓋,隨著溫室效應的加劇,兩極冰川融化,海平面不斷上升,持續壓縮陸地面積,世界上有很多地方都沒面臨沉沒危機。此前,美國衛星捕捉到一塊「新大陸」,很多人以為是此前我們沒有注意過的海上小島,不料仔細一看才知道那是由大量海洋垃圾堆積而成的巨大漂浮體,那麼,它是怎麼形成的呢?

【海洋垃圾是指海洋和海岸環境中具持久性的、人造的或經加工的固體廢棄物。海洋垃圾影響海洋景觀,威脅航行安全,並對海洋生態系統的健康產生影響,進而對海洋經濟產生負面效應。】

美衛星捕捉到「新大陸」,面積堪比3個日本

原來,在我國頒布洋垃圾禁令以後,有一些國家的生活垃圾無處可去,又缺乏科學的處理手段,只好一不做二不休將其傾倒在海洋中,沒想到在潮汐、海風以及洋流的作用下,這些垃圾浮出海面,慢慢的匯聚到一起,形成一塊漂浮在海面上的大陸,並加速向我國和日本所在的方向逼近。令人驚嘆的是,這塊「新大陸」的面積已經超過3個日本那麼大,如果不加以制約,將對生態環境造成沉重的負擔,已經有大量的生物時時刻刻飽受塑料廢棄物的困擾,這些垃圾難以降解,有些附著在魚類身上,讓它們難以脫身,這類照片網絡上比比皆是,足以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更關鍵的是,一旦這些垃圾靠近大陸,將在沿海地區形成有毒食物鏈,最終為此前不負責任的行為買單的將是人類自己。

海洋垃圾難以清理,保護環境刻不容緩

當然,除了此前西方國家刻意扔在海洋中的垃圾以外,還有很多漁民的生活垃圾、工廠廢棄物等,其中包含大量的有毒物質、塑膠製品以放射性的廢品,處理起來非常麻煩,再加上海洋環境與大陸存在很大差異,一些大型器械難以施展,依靠人力又浪費時間,是各國非常頭痛的難題,但如果置之不理後果難以想像。

除了要解決這些垃圾以外,最核心的問題還是要從源頭上斷絕此類事件的發生,為了我們能夠繼續生活在碧水藍天的環境當中,保護環境刻不容緩,各國應該建立科學完整的垃圾處理系統,嚴控垃圾產量、科學分類、有序處理,爭取最大程度減輕環境負擔。

相關焦點

  • 美衛星拍下驚人一幕,海上巨獸不斷向我國逼近,面積堪比1200個香港
    美衛星拍下驚險的一幕,震驚世人!究竟是什麼東西使全人類都為之害怕? 人類社會的發展離不開自然環境的穩固,隨著人們經濟水平的提高,消費力不斷增強,同時製造領域各行各業也都在不斷發展,人類每年都將會製造數以萬噸的垃圾,因沒有合理處理,而造成的環境汙染不在少數。
  • 中國衛星發現「新大陸」,總面積是日本的3倍,朝著中國快速移動
    如果從茫茫宇宙中眺望地球,可以發現它是一顆藍色的球體,這主要是因為地球上有超過70%的面積被海洋覆蓋,陸地則被海洋包圍,劃分成七大洲,但美國衛星卻捕捉到驚人一幕,從傳回的照片中可以看到,廣闊的海洋中突然多出一塊「新大陸」,其相當於3個日本那麼大,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塊「新大陸」,正在以緩慢的速度向前移動,並逐步向我國靠攏,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地球上「第八大陸」正在逼近中國和日本,面積相當於8000個香港大小
    2020庚子年,地球幾乎處在陸續不斷的災難之中,整個國際社會更是在各種災難的籠罩下。澳洲森林大火逝去30億隻不同種類動物,森林植被更是損失慘重。非洲蝗災肆無忌憚席捲多國,導致東非多國糧食生產損失嚴重,家具影響了多國達1300萬人以上。新冠疫情更是讓全世界大部分國家受到極其嚴重的打擊。
  • 百萬噸海上巨獸向我國逼近,面積堪比1000個香港,給世界發出警告
    這些垃圾大部分由下水道進入海洋,在雨水的不斷衝刷下以及海洋的驅使下匯集起來,形成一個巨大的「海洋垃圾基地」。有專家表示,這些海洋垃圾所覆蓋的面積至少達到了140萬平方公裡,這個數字相當於是4個日本那麼大,面積更是堪比1000個香港。
  • 太平洋新發現?面積等同4個日本的「新大陸」,專家:將飄向中國
    它由700萬噸垃圾組成,蔓延到140萬平方公里海域,面積堪比4個月。垃圾中有美國的運動鞋,中國的塑料,日本的漁網碎片和加拿大的貨櫃外殼。這些來自世界各地的垃圾被洋流帶到這片風平浪靜的海域。人們稱之為第八大陸,而這個垃圾大陸的名字應該是太平洋垃圾漩渦。太平洋有新發現?面積相當於4個日本「新大陸」,專家:將飄到中國!
  • 美衛星拍攝到異常,黑壓壓物體逼近中國,有上千個香港面積大
    美國利用衛星,發現在加利福尼亞和夏威夷之間的太平洋中,有一塊面積為140萬平方公裡的「新大陸」,該塊新大陸全部由漂浮的海洋垃圾組成,該批垃圾有80%來自大陸。我們生活產生的垃圾,有很大一部分經過下水道進入海洋,經過洋流運動,世界各地的海洋垃圾匯聚在了一起。
  • 海洋中出現垃圾大陸,面積有4個日本大,一步步威脅我國海域
    而人類沒有了地球這個家園,那只能向外星球移民,如果那個時候,我們還沒有找到第二個適宜人類生存的家園,那人類的命運只有終結,徹底退出歷史舞臺。由此可見,生態汙染對於人類的影響有多麼巨大。可能很多人都非常好奇,我們每天要產生大量的垃圾,大量的生活廢物,這些垃圾最後都哪去了?
  • 美國衛星拍下駭人一幕,「海上巨獸」逼近中國,向全世界發出警告
    近段時間來,各地災害事件頻發,澳大利亞的森林大火、巴基斯坦的蝗災、日本地震、南極血雪等。一系列反常的災害事件都在向全世界發出警告: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正在發生急劇惡化! 海洋佔據了地球表面積的71%,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保護海洋人人有責,然而近年來海洋垃圾卻以爆炸性的速度增長。
  • 2024年GDP預測:美國逼近25萬億,日本超5萬億,中國呢?
    根據美聯儲預測,今年美國GDP或將下滑3.7%。這次全球疫情不僅給美國經濟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世界多國的經濟格局也都發生了變化。就目前來看,我國經濟正在向好發展,而其它多國經濟依舊不容樂觀。根據全球各方經濟組織機構預測,今年全球經濟進入負增長將成為現實。
  • 警報再次響起,400萬噸「巨獸」逼近中國,美國衛星拍下駭人瞬間
    人們一步步的蠶食著我們所處的大自然,隨著人們不斷地改變所處的環境,創造更富裕的生活,早已擺脫了溫飽問題。而隨著的是去追求更舒適,更健康的生活環境。長此以往,造成了自然環境嚴重的破壞。而我們人類和大自然息息相關,人類的肆意發掘大自然,就會使大自然不堪重負。
  • 日媒驚嘆:165個國家,中國北鬥導航精度已超過美國GPS
    原標題:北鬥導航在多少國家超過美國GPS?眾所周知,北鬥導航系統是我國自行研製的全球衛星定位導航系統,同時也是繼美國GPS系統,俄羅斯格洛納斯系統,以及歐盟的伽利略系統之後第4個發展成熟的全球衛星定位系統,成為聯合國認定的全球定位供應商。今年7月,我國利用長徵火箭將北鬥導航系統組網完成,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宣布全面建成。
  • 衛星行業深度報告:衛星網際網路按下加速鍵,新賽道釋放紅利
    以美國為例,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已經通過提案將通過拍賣程序向缺少寬帶服務的地區提供最多 160 億美元資金,其中包括近600 萬沒有寬帶服務的農村家庭和企業,近地軌道衛星系統也將參與農村寬帶競標。
  • 美國發現「第8大陸」,面積堪比4個日本,正加速朝著中國襲來!
    但佔地面積卻達到了6500萬平方公裡,其下富含的礦產資源數不勝數,擔當得上寶藏地區。但因為無人曾駐紮在那裡,將它佔為己有,以致於如今南極只能屬於全世界,不獨屬於任何一個人,令無數國家惋惜至極,因此但凡地球上再次出現一個無人觸及的地區,也許就蜂擁而搶之了。然而當美國宇航局發現有一處悄悄出現了「第8大陸」,同樣也是無人觸及時,竟然無人敢靠近是怎麼一回事呢?
  • 世界領海面積最大五個國家,其中第二大出人意外,我國能排第幾呢
    公約規定毗連區自測算領海寬度的基線量起不得超過12海裡。當然,一般國家都會劃到最長的12海裡。按照這個公約,世界上領海面積最大的五個國家是哪些,我國能不能進入前五呢?澳大利亞領土和領海比較均衡,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國土面積佔了一整個大陸的國家,陸地面積769萬平方公裡,海洋面積814.8萬平方公裡,獨居澳洲,資源豐富。
  • 乾貨|衛星網際網路詳解(全文超過一萬兩千字)
    下圖2為近三年內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授權和許可的NGSO衛星星座,衛星總數達到13000多顆。圖3為我國近幾年提出的主要NGSO衛星星座,目前已發射了10多顆衛星。圖2 FCC授權和許可的NGSO星座圖3 我國主要NGSO星座接下來從高、中、低軌三個方面介紹國外衛星網際網路的發展現狀。
  • 我國瀕臨的四個大海裡,哪個面積最大?哪個完全屬於我國領海
    我們所說的海其實是屬于洋的一部分,就是地球四大洋裡靠近大陸的大洋附屬部分,一般指從大陸往外,在大洋底下的大陸架延伸出去而又被大洋所淹沒的那一部分,即被大洋覆蓋的大陸架上面的水面區域就是海,按這樣定義,地球上海的面積只佔用大洋面積的11%,其實也就是比較淺的大洋部分,一般深度從幾米到
  • 衛星拍到南海震撼一幕:054A滿油滿彈高速逼近,美國軍艦倉皇逃離
    環球網援引微博帳號"南海戰略態勢感知"消息稱,衛星在南沙群島東北海域捕捉到疑似解放軍海軍054A型護衛艦跟蹤、監視"麥凱恩"號飛彈驅逐艦的罕見畫面。可見,在"麥凱恩"號進入南沙群島海域前,解放軍已經啟動了相應措施,美軍這次行動應該是受到了全程監視。
  • 【智庫聲音】美國商用低軌衛星的軍事借鑑
    這些商用低軌衛星正在瞄準突破傳統的空間工業模式,實現向全球用戶提供新業務和開闢新市場。這些變化推動著空間領域不斷革新,未來將對軍事作戰的性質產生重大影響。 美國商用低軌衛星的發展正處在全球最活躍的狀態,從2010年左右開始,美國以銥星、鴿群、鷹眼360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低軌小衛星星座建設計劃成功掀起了小衛星系統研究和發展浪潮,成為了當前空間領域最受關注的熱點。
  • 美衛星監測到異象,有1000個香港面積大的物體,正飄往中國
    美國在很多領域都擁有著別的國家無法比擬的優勢,例如在通信衛星的市場上,美國公司就有著引以為傲的技術優勢,美國多年來積極發展自己的科技事業,研發建造了許多人造衛星,另外據統計,美國已經製造並成功發射的通信衛星足足有400多顆,只不過美國把其中三分之一賣給了其它國家,美國依靠自己完備的科技技術間接的提高了自己國內的經濟水平。
  • 海洋一號C衛星:南極繪圖圓滿完成,我國又添一極地科考利器!
    因此,遙感技術的出現無疑給南極的科考工作帶來了巨大的幫助,如今我國在這一技術方面也拿到了絕對的話語權。我們都知道,全世界已經有超過30個國家在南極相繼建立了100多個科學考察站,但是即便如此,人們對南極的科考工作也一直是在以一種極為緩慢的速度推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