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髮會增加患癌風險嗎?哈佛大規模研究提供新證據

2020-12-13 騰訊網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在現代社會,染髮儼然已成為人們的一種「時尚選擇」。不少中老年人為了遮蓋白髮,會定期將頭髮染黑;還有很多年輕人,為了酷、帥、美,也會把頭髮染成其他顏色。

根據固色持久度,染髮劑可分為一次性、半永久性和永久性。其中永久性染髮劑是使用最廣泛的。在美國和歐洲,使用的染髮劑中80%為永久性染髮劑,這一比例在亞洲甚至更高。

由於大量永久性染髮劑中都含有一種叫做對苯二胺的物質,根據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公布的致癌物清單,對苯二胺屬於3類致癌物,也就是對人體致癌性存疑。因此,使用染髮劑是否有致癌風險,也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近日,一項發表在《英國醫學雜誌》(BMJ)的研究,對個人使用永久性染髮劑與總體癌症和特定癌症發病風險,以及癌症相關死亡風險之間的關聯進行了探索。研究人員指出,這是迄今為止關於這一主題的最大的前瞻性研究

研究結果顯示,個人使用永久性染髮劑,與大多數癌症發病以及癌症死亡風險之間沒有顯著相關性,但與基底細胞癌、部分乳腺癌和卵巢癌發病風險增加存在關聯

圖片來源:Pixabay

來自哈佛醫學院布萊根婦女醫院(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和丹娜-法伯癌症研究所(Dana-Farber Cancer Institute)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對美國護士健康研究(NHS)的數據進行了分析,共覆蓋11.7萬名年齡在30歲至55的女性受試者

研究開始時,統計了受試者的身高、體重、種族、自然發色、吸菸狀況、飲酒、癌症家族史、運動量、絕經狀態、激素和口服避孕藥等藥物治療史,以及永久性染髮劑的使用狀態、首次使用年齡、頻率、持續時間和累計使用情況等信息。此外,研究人員還收集了受試者癌症發病、死亡等信息。

隨後,研究人員每2年或4年,對受試者進行1次隨訪,以更新相關信息。

統計發現,3.8萬名(32%)受試者曾使用過永久性染髮劑;使用過永久性染髮劑的受試者,更易吸菸和飲酒

在平均長達36年的隨訪期間,共發生20805例實體癌(不包括非黑色素瘤皮膚癌)、1807例血液系統癌症、22560例基底細胞癌和2792例皮膚鱗狀細胞癌。此外,還發生了4860例癌症相關死亡。

圖片來源:Pixabay

在調整了其他因素影響後,研究人員發現,與從未使用過永久性染髮劑的女性相比,使用過永久性染髮劑的女性,罹患大多數癌症的風險並沒有增加,包括膀胱癌、腦癌、結直腸癌、腎癌、肺癌、部分乳腺癌(雌激素受體陽性、孕激素受體陽性)等實體癌,以及血液、免疫系統癌症和大部分皮膚癌(皮膚鱗狀細胞癌和黑色素瘤)。在癌症相關死亡方面,也沒有發現顯著關聯

不過,使用永久性染髮劑與部分乳腺癌(雌激素受體陰性、孕激素受體陰性)以及卵巢癌發病風險增加之間存在顯著關聯,並且隨著使用次數的增加,患癌風險也會增加。

此外,研究人員還發現,自然發色會對某些癌症的發病風險產生影響。使用永久性染髮劑與皮膚基底細胞癌風險輕微增加相關,這種風險在自然發色為淺色(金色或淺棕色)的女性中更高;還與霍奇金淋巴瘤的風險增加存在關聯,不過僅限於自然發色為深色(棕色、黑色和紅色)的女性中。

圖片來源:Pixabay

由於該研究是一項觀察性研究,因此無法確定因果關係。研究人員還指出了研究的一些局限性,包括受試者缺乏種族多樣性,主要為白人女性,以及其他不可測量的因素,如使用其他產品(其他染髮劑和直發產品),可能也會對結果的準確性產生影響。

雖然研究結果顯示,永久性染髮劑可能在部分癌症發生發展中起到作用,但對於女性是否就應該為此而停止染髮,研究人員仍然持謹慎態度

研究通訊作者、自哈佛醫學院布萊根婦女醫院Eva S Schernhammer教授指出:「研究對個人使用永久性染髮劑可能與癌症發病或死亡風險增加有關的擔憂,提供了一些安慰。然而,我們也發現與一些癌症的風險增加有關。」

「研究結果表明了進一步開展前瞻性驗證的合理性,不同的種族和國家、易感基因型、分子遺傳表型、個人使用和職業暴露,以及使用永久性染髮劑的不同時間點和不同顏色(深色與淺色),都可能影響癌症發病風險,應根據證據的全貌進行解釋」, Schernhammer教授補充道。

參考資料

[1]Yin Zhang, et al.,(2020). Personal use of permanent hair dyes and cancer risk and mortality in US women: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BMJ, DOI: https ://doi.org/10.1136/bmj.m2942.

[2] Personal use of permanent hair dye not associated with greater risk of most cancers or cancer death: study. Retrieved Sep 4 ,2020,from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0-09-personal-permanent-hair-dye-greater.html

[3] Hair dye and cancer risk: Largest study yet. Retrieved Sep 4 ,2020,from https://www.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20-09/muov-hda090320.php

註:本文旨在介紹醫藥健康研究進展,不是治療方案推薦。如需獲得治療方案指導,請前往正規醫院就診。

版權說明:本文來自藥明康德內容團隊,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謝絕媒體或機構未經授權以任何形式轉載至其他平臺。轉載授權請在「e藥環球」微信公眾號回復「轉載」,獲取轉載須知。如有其他合作需求,請聯繫wuxi_media@wuxiapptec.com

歡迎掃碼關注e藥環球微信公眾號,我們為您帶來靠譜和前沿的好醫新藥全球資訊。

About us

e藥環球 | 藥明康德團隊打造

點「在看」,分享健康新知

相關焦點

  • 哈佛發表20年研究結果:牙不好的人,患癌風險增加52%
    最近,發表在英國胃腸病學會官方期刊《Gut》上的一項前瞻性研究顯示,牙周不健康或牙齒脫落的人,患某些癌症的風險更高!這項研究由美國哈佛大學T.H.Chan公共衛生學院與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研究人員共同完成。
  • 36年隨訪大型隊列研究:永久染髮劑不會增加大多數癌症風險
    雖然世界衛生組織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已將職業性染髮劑歸類為可能的致癌物,但由於現有證據尚無定論,因此沒有關於個人使用的警告。為了更好地了解使用個人染髮劑所致的癌症風險,研究人員分析了來自波士頓布萊根婦女醫院的護士健康研究中117200名女性的數據,這是一項大規模的前瞻性隊列研究,其中包括對頭髮、染料暴露的評估。這些女性在研究開始時沒有患癌症,並接受了36年的隨訪。
  • 這項研究又添新證據,醫生給出四點建議
    染髮會不會致癌,一直是個爭議話題,我也曾經寫過相關文章進行科普:美髮師或理髮師(職業暴露)被世界衛生組織列入2A類致癌物,也就是對人很可能致癌,此類致癌物對人致癌性證據有限,對實驗動物致癌性證據充分。
  • 養發連鎖店揭秘:染髮會致癌嗎?
    除了不能頻繁染髮,還有許多人一定都聽說過染髮會致癌的問題。 染髮會致癌嗎? 如果經常使用含有這種成分的染髮劑,患癌的機率就會大大的增加。由於每個人的體質不同,使用染髮劑後的影響也會不同。如果是體質不好的人,或者頭皮本身有傷口或是患有血液疾病的人,很容易因為染髮劑當中的致癌物質影響到自身的健康,從而有致癌的危險。 如何降低染髮對健康的傷害?
  • 染髮劑 增加患癌風險
    一直以來,染髮劑是否有致癌風險存在爭議。近日,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印第安納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和奧地利維也納醫科大學等機構的聯合研究證實,使用永久染髮劑與皮膚癌、乳腺癌、卵巢癌、淋巴瘤發病風險增加有關。
  • 葉黃素降低白內障風險的新證據(之一)
    新證據關於膳食葉黃素對降低白內障的有益作用的重要新證據,來源於2008年1月發布的一項美國研究(Dietary Carotenoids, Vitamins C and E, and Risk of Cataract in Women),作者是哈佛醫學院的W.G. Christen博士。
  • 染髮會致癌嗎?染髮劑該怎麼選?
    染髮劑的危害 染髮有危害嗎? 染髮會增加患癌風險嗎? 我們擔心染髮劑致癌,其實是染髮劑中一種最重要的成分:對苯二胺。 雖然現在還沒有明確的研究表明,染髮劑一定會致癌。 而長期過量接觸對苯二胺和重金屬,有一定的致癌風險。尤其對康復期的姐妹來說,這樣的有害物質,能離多遠離多遠。 染髮劑分為哪幾種? 常見染髮類型根據染髮效果時長分為三種:永久性染髮、半永久性染髮、暫時性染髮。
  • 個高男性更易患癌?研究發現:每高10cm風險升高8%
    來源:澎湃新聞「生命時報」微信公號5月9日消息,2019年國家癌症中心發布最新全國癌症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新發惡性腫瘤病例數約為392.9萬例,其中男性約為215.1萬例,女性約為177.8萬例,男性患癌人數遠高於女性。
  • 研究顯示,頻繁染髮會致癌,2類人要注意了,如何減少染髮危害?
    雖然說染髮後會很漂亮,但有研究發現,頻繁染髮會致癌。染髮真的會致癌嗎?可能多數人都是不相信的,自己已經染了那麼多年的頭髮,不還是好好的嗎?你如果不相信,不妨來看看研究結果。其實早在1976年的時候,就已經有研究者對染髮劑表示了懷疑,他們招募了121700名護士,每幾年調查一次,一直持續了36年,最後發現使用永久性的染髮劑,會增加某些癌症的患癌風險,使用的永久性染髮劑時間越久,患卵巢癌、乳腺癌等疾病的概率便會增加。
  • 研究顯示:腰圍超過1個數的人,患癌風險也增加
    只要看到食物黴變,就立刻扔掉,原以為自己已經將防癌措施做得很到位了,卻不知道腰圍太粗的人,患癌的風險也會有所增加。現在人肥胖的情況還是很常見的,畢竟現在的條件好了,一些美食是想吃就吃,控制不住吃多了,就會導致肥胖。在老一輩人看來,胖是福氣的象徵,但在健康角度來看,肥胖意味著存在很多健康隱患。肥胖之人體內的脂肪含量是很高的,內臟脂肪堆積太多,就可能會誘發很多疾病。
  • 貪睡的危害 睡眠超過這個時間竟增加患癌風險
    2、傷害心臟2012年,美國心臟病學院會議上的一項研究表明,每晚睡眠超過8小時,會增加罹患心臟的風險。研究人員分析了3,000多人的數據後發現,長時間睡眠的人,有兩倍患心絞痛的風險,1.1倍患冠狀動脈疾病的風險。3、對呼吸的「毒害」臥室裡的空氣在早晨最渾濁,即使虛掩窗戶,也有23%的空氣未能流通。
  • 哈佛領銜研究詳解脂質代謝變化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魚油成分Omega-3對動脈粥樣硬化的潛在預防益處已經得到了諸多研究支持。現有證據表明,高劑量Omega-3能夠降低甘油三酯,但也可能與「壞」膽固醇(LDL-C)的增加有關。如何更好理解這種「混合」影響背後的機制?
  • 染髮會不會增加致癌風險?醫生:若能做到3點,可放心染
    不過對於染髮,也存在很多的爭議,經常會有人問,「染髮會不會增加致癌的風險?」接下來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那麼,染髮會不會增加致癌的風險?染髮會致癌這樣的說法,其實並沒有一定的科學依據!因此,對於染髮大家平時一定要正確來對待,不要盲目的跟風,雖然致癌風險比較小,但是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時候還需要小心謹慎,以免影響到身體的健康。
  • 臨床研究發現因身高優勢,男性患癌風險更高
    男性的患癌風險高於女性,這是眾所周知的事實,過去我們認為,這是因為男性吸菸、喝酒的更多,承受的生活壓力也更大。但是近日《腫瘤學年鑑》雜誌上發表了這樣一項研究顯示,男性患癌風險高於女性,其中有35%的原因來自於男性身高更高。
  • ...每天喝100毫升含糖飲料,增加患癌概率18%,果汁也不例外!英法已...
    含糖飲料對心臟代謝健康的研究得到了很好的研究:它們與體重增加,超重或肥胖的風險增加有關; 2型糖尿病發病率更高(獨立於肥胖); 高血壓風險更高; 2010年,有研究報導,在全球每年因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數中,大約有178000人死於糖飲料消費。含糖飲料消費是導致飲酒量最大的行為風險因素之一。1990年至2016年期間全球歸因死亡人數和殘疾調整生命年(DALYs)的增加。
  • 哈佛新研究:住在低收入、有色人種社區,感染新冠後死亡率更高
    哈佛新研究:住在低收入、有色人種社區,感染新冠後死亡率更高  Winnie Lee • 2020-04-14 11:45:
  • 染髮次數多,患癌風險大?多久染一次頭髮才安全?醫生說出答案
    經常染髮會致癌嗎?醫生給你答案:和染髮劑本身有關,我們對市場上大部分染髮劑的成分進行觀察對比發現,大多數染髮劑中含有有毒的化學物質,其中危害較大、具有致癌風險的主要包括苯二胺以及硝基苯等。除此以外,染髮劑中還含有大量的重金屬物質,人染髮次數過多,就會對人體的代謝系統造成嚴重損害,因此,如果減少染髮次數,患癌症的風險也會降低。和染髮量有關,染髮有不同的類型,有的人選擇挑染,有的人染髮染到髮根,而不同的染髮方式對人造成的傷害也是不同的。
  • 腹部贅肉,悄悄增加患癌風險?醫生坦言:腰臀圍別超過這個範圍
    然而這些人肯定不知道的是,你肚子上的肉越多,那麼你的患癌風險可能就越大。根據研究,腰臀圍越大就會越容易出現腎癌或者是肝癌,而和肥胖相關的癌症並不是只有這兩種,而是10種左右。如果你的腰圍超過標準範圍11釐米,那麼這些癌症的患癌風險就會增加13%,其中大腸癌則會增加22%。但是依然有很多人不願意相信這個結果,所以接下來我們就詳細來了解一下腹部贅肉過多會有哪些危害。
  • 美媒:研究認為維生素D預防新冠證據不足 過量服用有風險
    原標題:美媒:研究認為維生素D預防新冠證據不足 過量服用有風險參考消息網5月28日報導美媒稱,來自英國、歐洲和美國的科學家,包括伯明罕大學的專家,發表了一篇有關維生素D共識的論文,告誡人們不要服用高劑量維生素D補充劑
  • 愛美甲的女孩子注意,亂用這東西或增加患癌風險
    這下讓黃女士開始緊張了:「我是得了灰指甲嗎?」她迅速前往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就診,皮膚科醫生鄭錦芬經過檢查,排除了是灰指甲的可能性,可指甲為何無緣無故就裂開、爆白點呢?醫生經過仔細詢問,排除了各種可能引起指甲改變的其他因素後,初步判斷,這應該是頻繁美甲惹的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