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選購相機時,許多人一開始就會面臨是買微單還是買單反的重大抉擇。
有的人會武斷地給微單扣上一頂「不專業」的帽子,而有的人則嫌棄單反太複雜又笨重,對新手不友好。
很明顯,這些大眾對微單和單反的印象都還停留在一個片面的階段,如果大家就這樣稀裡糊塗地根據這些說辭買了相機,那可真不算是個明智的決定。
那麼我們說回重點,微單和單反的根本區別到底是什麼呢?大家應該如何根據自己的需求去選擇?
如果你也有同樣的疑問,就請繼續往下看吧。
(一)
「微單」相機,是排除了單反、卡片機、旁軸相機三大類相機,單獨成一類的新興相機類別。
之所以取名為微單,是因為這種相機有著嬌小的體型,同時它還能拍攝出類似單反畫質的照片。
但這並不意味著所有的小型相機都叫做微單,單反做得再小巧,那也是單反,而旁軸數位相機被認錯成微單的機率更是頻繁。
所以,要把微單和其他相機區分開來,我們需要認準以下三個特徵,那就是:可換鏡頭;無反光板;電子取景。
(二)
再來介紹介紹單眼相機,它的全稱是單鏡頭反光式取景照相機。
單鏡頭即指一個鏡頭,方便與有兩個鏡頭的雙反相機區分開來。
而反光式取景,則是指機身裡面有個小鏡子,通過這個小鏡子和五稜鏡反射,你就可以從取景器裡看到鏡頭所取到的景象。
請注意這裡,我們後面很快就會提到。
(三)
微單和單反的區別主要有以下幾點:
①取景結構
前面我們有提到單眼相機的全稱,並介紹了反光式取景,這裡就不得不提一提微單相機的另一個名稱了,嚴格來說,微單相機在分類中其實有個更學術的名字,叫做「無反相機」。
來,和單眼相機對比一下,大家是不是就能感覺出區別了?
沒錯,微單和單反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它沒有採用反光式取景模式,就是上面提到的這個結構,後面會細講的。
由於無反相機(微單)在內部取消了反光鏡和五稜鏡等結構,將光學取景改為了電子取景。這也就使得它另起門派,成為了一個獨立的相機類別。
所以不要再理所當然地認為微單就是「微型單反」了,它們根本就是兩家人!
②價格
由於沒有採用反光式取景,微單也就不需要反光板組件,而是直接依靠傳感器成像。
因此,在性能相近的微單和單反之間,微單的成本更低,價格也會比同檔次的單反低一些。當然近來微單越做越好,高端的微單價格也並不低,高端的索尼A7R系列,也要一萬多元,不過新手的話建議入索尼6000l或者6500l,性價比更高。
③性能與外觀
不夠專業一直以來都是微單飽受詬病的一點,實際上,現在的高端微單已經可以滿足準專業攝影的要求了。
而且微單的性能也一直在向單反靠攏,目前微單系統的連續跟蹤對焦能力依然不如單反,可單次對焦能力速度已經達到中高端單反水平。
雖然在性能上和高端單反比起來,微單還是較弱一些,但對於大部分攝影愛好者和業餘攝影師來說,微單是完全可以滿足大家的需求的。
微單拍攝的照片
不過如果想要更進一步,單反拍攝可以加起來。
單反拍攝,看起來效果更佳
攝影師:王振軍
外觀則是老生常談了,單眼相機外觀結實穩重,造型較為單一,而微單則有著輕便美觀的優點,造型款式都十分多樣化。
看到這裡,相信大家對微單和單反也有了一些新的認知。
其實不管是哪個類別的相機,都要多查資料多了解,根據自己的需求來選擇,而不是聽從那些片面印象來做決定。
但總體而言,微單更便攜,適合旅行,攝影愛好者日常使用,而單反更「專業化」,適合想專門學習攝影的人使用,當然,你也可以同時擁有它們兩,出行專業兩不誤。當然,現在微單還在不斷更新,當有一天,微單畫質做得更好時,我們也就不會在這裡討論這個問題吧。
屏幕前的你有喜歡的微單或單反嗎?歡迎在評論區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