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質結與顆粒矽點燃預期 光伏業迎來技術切換拐點

2021-01-10 證券時報

證券時報記者 劉燦邦

歲末的光伏行業有多火?在碳中和及「十四五」目標逐步明確的情況下,上下遊幾乎是忙作一團。一家光伏電池供應商告訴記者,「前段時間,天合、阿斯特每天都坐在我們會議室裡等,讓我們安排發貨。」而另一名從業人士談到,碳碳複合材料、堝幫等單晶爐配件更是「一筒難求」,單晶廠採購人員都選擇駐廠發貨。

今年以來,光伏行業經歷了大規模的擴產,涉及產業鏈的各個環節。但是,在不少人看來,未來更需要關注的是,光伏行業即將面臨技術賽道的切換。正如過去七八年中,單晶技術打敗多晶一樣,在對光伏度電成本下降的不懈追求中,各環節都在嘗試新的技術。

實際上,光伏行業的新技術變革貫穿全年,這一點在資本市場也得到了充分映射。年初的異質結電池(HJT)異軍突起,山煤國際等個股表現強勢;年末的顆粒矽受到追捧,3個多月時間,港股保利協鑫能源股價暴漲超過300%。而瞄準新技術,二線廠商也正期待彎道超車。

顆粒矽引爆市場預期

今年9月以來,保利協鑫啟動了多個顆粒矽項目的建設。9月8日,公司旗下江蘇中能規劃產能10萬噸、首期5.4萬噸顆粒矽項目正式開工擴建,該項目也是全球單體最大規模的顆粒矽項目。10月18日,保利協鑫四川樂山顆粒矽項目宣布正式開工建設。

12月10日晚間,保利協鑫公告稱,預期至2020年底,公司矽烷流化床法(FBR)顆粒矽的有效產能將由目前6000噸提升至10000噸。

入主顆粒矽並非一朝一夕那麼簡單,早在六七年前,市場就曾預計保利協鑫顆粒矽將實現萬噸級量產。為何早已存在的產品在六七年後又火了呢?保利協鑫有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稱,公司在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多晶矽技術基礎上,疊加2017年收購的美國SunEdison, Inc.旗下的FBR技術團隊和專有技術設備,顆粒矽生產工藝終於得到重大技術突破。

該負責人告訴證券時報記者,公司目前已經完全掌握成熟的可複製的顆粒矽規模化生產技術,其產品在市場接受度上已得到客戶的廣泛驗證和認可。此外,現有顆粒矽產能已實現連續穩產、商業化量產和市場化銷售,產品質量上得到了數量級的優化和提升。

除保利協鑫以外,陝西天宏也是顆粒矽市場的供應商,公司引進美國REC Silicon FBR-B(第二代流化床)技術生產粒狀多晶矽,並宣稱是國內唯一具備大規模量產能力的粒狀矽生產企業。

針對這一情況,保利協鑫向記者回應,公司是唯一具有規模化低成本高質量生產顆粒矽的企業。「相比於別的企業,我們有著與之完全不同的矽烷技術工藝和生產路線,在金屬雜質控制上,我們的純度在數量級上具有領先優勢。」

保利協鑫提供給證券時報記者的顆粒矽產能規劃路徑顯示,公司徐州基地項目2021年第三季度產能達到3萬噸,2022年第一季度末產能有望達到5.4萬噸;樂山項目產能規劃以4+2+2的模式展開。另外,還有一些其他意向性城市。

記者從業內獲得的數據顯示,改良西門子法生產的多晶矽佔全球矽料市場的份額達到95%左右,相比之下,顆粒矽產能規模目前還不足以撼動多晶矽的市場地位。顆粒矽的出現之所以能引爆市場,在於其生產成本、環保工藝及技術創新等方面的優勢,矽料環節的降本可積極帶動光伏終端度電成本的下降。

保利協鑫向記者表示,FBR顆粒矽與西門子法棒狀矽相比,具有投資強度更低、生產能耗更低、項目人員需求更少等優勢。且顆粒矽產品形似球狀,流動性好,更好滿足復投料尺寸要求,無需破碎工序,避免損耗和降低破碎成本,並消除破碎過程中引入雜質的風險。

保利協鑫披露的數據顯示,相比傳統工藝,FBR工藝生產技術流程更短,能夠使投資強度下降30%,生產電耗降低約65%,項目人員需求降低30%。上述負責人進一步介紹說,在生產成本上,保利協鑫的顆粒矽與一線棒狀矽相比成本下降30%左右,而且未來仍有下降空間。

受顆粒矽投建及量產等一系列消息影響,保利協鑫近期股價表現強勢,9月份以來,累計漲幅達到347.6%,期間最高漲幅超過400%。

下遊應用決定前景

「我們研究過顆粒矽,但是認為應該跑不出來,成熟的、穩定的技術路線還是改良西門子法。」談到對顆粒矽的看法,一家主流棒狀多晶矽企業人士向記者指出,顆粒矽還沒有實現完全意義上的商業量產,至於廠商能不能把它推向更大規模,發揮所展望的品質與成本優勢還有待跟蹤。「我們認為還有很大不確定性,這個階段無法證實或者證偽,我們也沒法否定別人。」

從公開調研紀要來看,以顆粒矽為源頭來生產N型電池還存在一定壁壘,這也是部分企業對顆粒矽仍然持謹慎態度的原因。

例如,上述多晶矽企業人士就指出,光伏行業未來一定是更加的高效化,一個方向就是光伏電池要由P型向N型過渡。「但是,N型電池對於矽料的純度要求非常高,現在看來,顆粒矽只能達到多晶矽中的菜花料水平,距離緻密料還差好幾個等級。」

該人士認為,顆粒矽廠商首先需要回答的問題是未來的技術路線圖是怎樣的,「未來大的趨勢是產品高效化帶動產品成本降低,進而刺激市場需求,如果顆粒矽廠商對該產品的展望這麼好,應該有更激進的擴產規模,來搶佔市場份額。」

保利協鑫告訴記者,目前,顆粒矽的下遊應用主要是中環和協鑫兩家公司,晶澳、隆基、晶科等數家企業在批量試用。「下遊市場對顆粒矽持有非常開放的態度,明年在粉和氫方面突破後,上機、隆基、晶科、晶澳都樂意迅速切換使用顆粒矽。」

證券時報記者從中環股份了解到,公司2019年開始就在使用顆粒矽,據稱使用效果「還不錯」。公司人士告訴記者,雖然現在顆粒矽的產能有了,但是產量還沒起來,其成本優勢取決於上量之後的實際變化,「顆粒矽的成本具有優勢,給我的價格具有優勢,我才更願意大批量使用。」

安信證券在最近的研報中指出,當前,保利協鑫顆粒矽出貨較少,主要供給中環以及自用,其他主流矽片企業態度中性、部分偏謹慎,反饋的主要問題是氫跳、粉塵以及金屬等問題。判斷顆粒矽能否大規模替代的關鍵是下遊大規模應用的邊際趨勢能否形成,需密切跟蹤下遊除中環和協鑫以外的大規模應用。

針對市場質疑顆粒矽只能摻雜使用或者不兼容N型電池的問題,保利協鑫向記者稱,各家使用過程中均是單爐純投驗證,驗證合格後再小批量使用,未來的市場份額主要取決於顆粒矽產能是否能匹配上多晶矽需求產能。

此外,保利協鑫表示,雲南宇澤已使用顆粒矽做N型矽片,產出的質量與韓國多晶矽企業OCI相當,略低於德國企業瓦克,好於國內所有多晶矽企業。

光伏電池

進入技術切換期

從整個產業鏈來看,電池技術的更迭或許將成為下一個爆點。就在近期,光伏電池領域也取得了不少進展。

12月初,中來股份宣布,控股子公司泰州中來在N型單晶電池量產效率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泰州中來生產的TOPCon電池量產轉換效率達到了24.5%,公司稱,下一步將實現轉換效率25%的目標以及產能擴張。

一周後,在異質結電池領域耕耘多年的愛康科技宣布,子公司浙江愛康光電長興基地的第一片異質結電池試樣生產正式下線。該電池片為G1尺寸,疊加MBB技術,電池效率達24.59%。這一轉換效率僅比中來股份幾天前公布的高了0.09%,但電池企業的明爭暗鬥已顯而易見。

「目前這個節點對於下一階段哪種新技術能跑出來的爭論比較激烈。」一家A股專門從事光伏電池製造的廠商人士告訴記者,光伏行業裡,三年就會出現一個大的更替,「PERC電池是2017年出來的,現在眼看著PERC即將面臨下一個新技術替代的時間節點。」

該人士進一步指出,PERC電池的轉換效率已經達到較高水平,要想實現大的突破只能依靠新技術。談到最近電池轉換效率上的突破,該人士稱,「我們很樂意看到這種結果,因為別人做了這個技術並驗證可行,而我們又有相應技術儲備,可以沿著他們的路往前走,這比單純理論上的爭論更有意義。另外,如果他們的驗證結果不成功,我們也有其他路線儲備。」

山煤國際是在異質結電池領域投入較大的一家企業,目前,公司已啟動10GW高效異質結(HJT)太陽能電池產業化一期3GW項目。截至10月末,一期項目建設用地已摘牌,並完成了項目單位建設環評工作。

證券時報記者從愛旭股份了解到,交叉背接觸電池(IBC)可以與異質結電池(HJT)形成新的組合,也可以與TOPCon形成新的組合,因此,公司對電池技術演進的核心觀點是,「既然IBC可以和HJT結合,也可以和TOPCon結合,我們覺得IBC會更保險一些,可以兩頭都兼具。」

據了解,到今年底,愛旭股份將擁有36GW的PERC電池產能,明年一季度將經歷產能的爬坡。在公司的新增PERC電池產能中,公司採用了大矽片技術,而針對明年的新增產能情況,公司人士稱,未來將不再採用PERC技術了,而是其他技術路線。雖然PERC電池的生命周期還不會很快結束,但由此也可以看出,今明兩年電池企業正在經歷深刻的技術變革。

針對光伏電池環節的技術切換,中信建投電新首席分析師王革指出,光伏行業的上一個七八年時間是單晶打敗多晶的周期,未來七八年也會有新的機會,就是電池技術從P型向N型轉換,「我們判斷會有新的N型電池公司出現。」

王革認為,在原有P型電池賽道裡面,PERC電池受益於矽片大尺寸化的發展趨勢,對於電池企業,單瓦成本更低,從而實現更高利潤;另一個需要關注的邏輯就是電池從P型向N型切換,「現在來看,N型異質結電池會接替P型PERC電池後面的任務,PERC能夠實現23%的轉換效率,但是如果要進一步做到25%,後面就需要異質結來擔負起這個使命了。」

相關焦點

  • 德國研發矽異質結電池技術
    德國弗勞恩霍夫太陽能系統研究所(ISE)的科學家們利用強脈衝光(IPL)處理技術開發了一種無母線矽異質結太陽能電池。該裝置採用多矽基隧道氧化物鈍化觸點,並在晶圓片的兩側施加。  德國Fraunhofer ISE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利用強脈衝光處理絲網印刷金屬觸點的矽異質結(SHJ)太陽能電池,並聲稱這種方法實現了23.0%的轉換效率。
  • 異質結:引領光伏技術新一輪革命,國產設備將迎來爆發
    異質結(HIT)是一種特殊的PN結,由非晶矽和晶體矽材料形成,是在晶體矽上沉積非晶矽薄膜,屬於N型電池中的一種,它綜合了晶體矽電池與薄膜電池的優勢,具有轉換效率高、工藝溫度低、穩定性高、衰減率低、雙面發電等優點,技術具有顛覆性。
  • 異質結時代,愛康科技有哪些新追求?
    異質結和TOPCON被稱為後PERC時代的兩大技術路線,潛力巨大。據了解,目前已有多家企業宣布相關產能規劃,但受限於設備、資金、技術、市場等因素,真正落地的屈指可數,多數人還處在觀望狀態。在首屆中國·泰興「太陽穀」異質結國際論壇暨第三節非晶矽/晶體矽異質結太陽能電池技術與國際化道路論壇上,中科院電工所太陽能電池研究部主任王文靜表示,PERC電池的產業化最高效率約為24.6%,而異質結、TOPCON的產業化最高效率分別為26.1%和25.7%。
  • 異質結電池設備國產化進展加速 五股掘良機
    (原標題:【研報掘金】異質結電池設備國產化進展加速 機構看好這幾股)異質結電池設備國產化進展加速 機構看好這幾股根據光伏第三方機構Solarzoom報導,近日上市公司邁為股份召開HJT 2.0產品發布會,HJT產業鏈各環節的行業技術專家與相關廠商出席會議。
  • 光伏設備專題報告:異質結引領新一輪革命,國產設備將迎來爆發
    行業觀點異質結電池:「增效+降本」潛力巨大,是光伏電池未來顛覆性技術。(1)異質結(HJT)電池經歷 30 年左右的發展歷史,產業化腳步已臨近, 2020-2021 年將成為 HJT 投資元年,2022 年進入快速爆發階段。
  • 光伏行業深度研究之異質結電池專題報告
    HIT(異質結電池,Heterojunction with Intrinsic Thin layer)是一種在 P 型氫化非晶矽和 n 型氫化非晶矽與 n 型矽襯底之間增加一層非摻雜(本徵)氫化非晶矽薄膜的電池結構。標準晶體矽太陽能電池是一種同質結電池,即 PN 結是在同一種半導體材料上形成的,而異質結電池的 PN 結採用不同的半導體材料構成。
  • 異質結技術,引領光伏向半導體時代過渡
    在他的建議下,東方日升大力加碼210技術,成為推動大尺寸發展的領軍企業之一。現在大尺寸的前景非常明確的情況下,黃強又將重心放回了異質結上,並著力推動「210+異質結」這樣的融合,為產業邁入下一階段做好準備。黃強認為,光伏產業發展歷經了開創期、多晶矽發展、PERC和金剛線這樣的三次歷史機遇,每次都給行業帶來重大的變化。
  • 異質結電池被中金公司看好,設備端或迎爆發
    日前,中國首家中外合資投資銀行,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金公司」)指出,在企業紛紛追求更高轉換效率的情況下,傳統PERC電池技術面臨瓶頸,異質結電池或將成為下一代主流技術。作為被業內看好的電池技術之一,異質結電池相比目前的PERC電池,擁有以下幾點優勢:電池電壓高,能量效率高; 電池效率不衰減; 電池耐熱性好(效率隨溫度升高下降幅度小~50%);電池天然雙面進光發電;電池片薄,節省矽料;製程簡單,僅4步(清洗制絨- CVD - PVD - 絲網印刷烘烤)。
  • Juniper的矽光子技術!
    Juniper Networks,中文名:瞻博網絡,2016年8月,以1.65億美金收購矽光子公司Aurrion,獲得矽光技術。Aurrion是一家光晶片的fabless公司,最核心的技術是InP等III-V材料與Si光晶片的異質集成技術,可以實現單片集成的矽光收發器。
  • 顆粒矽專家電話會紀要:明年年底有效產能接近5萬噸
    西門子法在60度,顆粒矽40度,電耗減少,導致顆粒矽理論成本低一些。2.保利協鑫顆粒矽6000噸裝置的成本是什麼水平?說的也是理論成本,刨除掉了其他因素,協鑫前期投入都不算的話,就是我說的成本,把前期的都加進去,那麼他的成本就比較高了。它買技術包花了1.5億美金。再加上各種試驗。前期投入比較大。陝西天虹也是花了很多錢,買工藝、買設備。
  • 技術:異質結電池商用TCOs:優化性能和降低成本的方法
    作者|AlexandrosCruz等 出品|PV-Tech(ID:PVTechCN) 本文系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繫授權 矽異質結
  • 到2023年,有望釋放出超過150GW的異質結電池設備訂單
    打開APP 到2023年,有望釋放出超過150GW的異質結電池設備訂單 OFweek太陽能光伏網 發表於 2020-12-18 10:44:55
  • 愛康科技擬不超過20億投資異質結電池項目 光伏新一輪產業升級還有...
    財聯社(合肥,記者 劉夢然)訊,今年初以來,光伏版塊異質結概念頻頻引起關注,儘管異質結技術尚處於產業化早期,不過從上一輪單晶代替多晶的產業升級中隆基股份崛起的經驗來看,新的變革在光伏行業也催生更多可能。
  • 愛康科技持續優化資產 聚焦「異質結」高端光伏組件製造
    公司表示,該交易有利於公司調整資產結構,有利於公司迎來聚焦「異質結」高端光伏組件製造的戰略升級。  愛康科技表示,出售所獲得的款項擬專項用於收購異質結項目公司,有利於公司進一步擴大在異質結電池製造領域的佔有率。
  • 效率可突破25%,異質結電池關鍵設備突破
    同時相關公司也在不斷進行技術創新,讓其轉換效率得到進一步提高。當然,研究人員也並未停下前進的腳步。2013年德國弗勞恩霍夫太陽能系統研究所於提出了TOPCon電池的概念,其前表面與 N-PERT 電池沒有本質區別,主要區別在於採用超薄二氧化矽(SiO2)隧道層和摻雜非晶矽鈍化背面,其轉換效率相比PERC電池又有了進一步提高,理論極限效率可達28.7%,是後PERC電池時代備受關注的技術。
  • 愛康科技出售存量電站,加速異質結領域布局
    泰興錦成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擬收購的泰興2GW光伏項目公司是由愛康科技控股股東愛康實業關聯方江陰金貝一號收購的中智公司設立的實施異質結項目的子公司。依據愛康科技此前籤署的《合作備忘錄》,金貝一號收購中智公司後將設立中智公司子公司分三期實施異質結項目(每期2GW),由能源工程總承包,在異質結項目分期滿足投產等條件後,由有限合夥制基金對項目公司進行收購。
  • 梅耶博格收購SolarWorld和Q-Cells前工廠,擬生產異質結組件
    圖片:SolarWorld梅耶博格(Meyer Burger)公司最近宣布,公司計劃成為一家專門的異質結組件製造商而不再是光伏製造設備供應商。為了啟動這一計劃,Meyer Burger選中了由已破產的SolarWorld和Q-Cells SE所有的、位於德國的前製造工廠。
  • 愛康科技:高效異質結電池項目進入安裝調試
    舉報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中證網訊(記者劉楊)9月11日消息,記者從愛康科技獲悉,備受投資者關注的高效異質結
  • 愛康科技第一片異質結電池成功試樣生產
    據悉,該電池片為G1(158.75mm*158.75mm)尺寸,面積251.99cm,疊加MBB技術,功率為6.20W,電池效率達24.59%,明顯高於PERC電池。早在2011年之前,愛康就開始關注異質結電池技術及靶材供應商。
  • g-C3N4光催化劑的摻雜改性、形貌結構調控、分子結構優化及異質結...
    研究背景 利用光催化技術將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使大部分有機汙染物降解為小分子無機物,亦可利用光催化技術分解水製備H2,將太陽能轉化為清潔能源,因而光催化技術在近年來被廣泛關注。光催化劑則是光催化技術的核心部分之一。有效的光催化劑不僅需要具有高活性,還需要具有寬的太陽光響應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