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已採集超2000份恢復期血漿科技部:臨床應用超700例
科技部生物中心副主任孫燕圖片來源:中國網封面新聞記者 柳青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4月14日就新冠肺炎藥物研發、疫苗研製等科研攻關進展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科技部生物中心副主任孫燕榮在發布會上表示,科研攻關組累計部署了27個藥物研發與臨床救治項目,承擔攻關項目的單位包括醫院、高校、科研機構以及企業等多達152家,其中在武漢一線的有47家。參與科研攻關的科研人員超過3200人,包括多位院士。涉及到藥品和相應的研發技術共34項。
-
科技部:中國在前期所開展的藥物研發所取得的成果已經被部分國家所...
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司長吳遠彬先生,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司司長李昱先生,國家藥監局藥品註冊司副司長楊勝先生,科技部生物中心副主任孫燕榮女士,中國工程院院士王軍志先生,請他們就疫苗研發進展、中藥科研攻關、藥物應急審批等來回答媒體提問。
-
新冠肺炎藥物臨床試驗超100項,到底怎麼研究?
藥評中心作者:Gcplive來源:藥評中心截止2020年2月29日,在中國臨床試驗註冊中心註冊的研究項目已有293項,其中藥物臨床試驗100餘項,包括抗流感病毒藥、抗HIV藥、抗C肝病毒藥、抗瘧藥、祛痰藥、單抗類藥
-
科技部副部長徐南平帶隊赴蘇州工業園區調研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情況
,為產業技術創新和研發提供更加有力的醫療研究資源保障。圍繞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建設,12月31日,徐南平副部長赴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調研,並聽取了關於國家血液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建設情況的匯報。徐南平副部長指出,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建設工作是貫徹落實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和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精神的重要舉措,是推進科技強國建設的重要內容。
-
無限極參與國家十三五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中醫藥現代化研究」
國家「十三五」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中醫藥現代化研究」專項首席科學家、北京中醫藥大學王林元教授代表項目組、北京中醫藥大學與無限極籤署了協議,雙方將共同研究「中藥複方保健產品功能功效人體評價體系及示範研究」下的「輔助降血尿酸新保健功能及清利溼熱中醫功效」示範研發工作。
-
奇正藏藥推動民族藥優勢病種挖掘 董事長雷菊芳呼籲讓臨床用上有...
據了解,該項研究是科技部2019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醫藥現代化研究」重點專項中唯一一個以民族藥經典為核心開展防治重大疾病藥物研究的項目,也是醫產學研一體、藏中西相結合首次圍繞挖掘藏醫藥治療優勢探索神經系統重大疾病解決方案而開展的課題。該項目的牽頭企業奇正藏藥研發總監透露,該項目預計投資規模超2900萬元,其中國家支持600多萬元。
-
與「新冠」病毒賽跑:多種抗病毒藥物用於臨床治療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焦灼,目前尚未有針對2019-nCoV臨床療效明確的藥物上市,但國內外多個研究團隊正加緊測試不同的臨床治療藥物與方案。 同日下午,科技部生物中心副主任孫燕榮在國家衛健委新聞發布會上回應了近日的焦點藥物瑞德西韋(Remdesivir),「國內相關的科研單位在體外的病毒篩選過程中展示出來了很好的體外活性。日前,國家藥監局已經通知申請單位中日友好醫院和中國醫學科學院可以開展臨床試驗。」並預計這批藥物會在4日下午抵達國內,這意味著更多的患者即將用上該藥物。
-
菲律賓科技部正式展開臨床試驗!
菲律賓科技部(DOST)周三(3日)表示,位於馬尼拉市的菲律賓總醫院(PGH)已經批准對危重新冠患者實施初榨椰子油治療的臨床試驗。菲科技部部長德拉佩尼亞(Fortunato de laPea)在一份聲明中說:「這是一個好消息,因為菲律賓總醫院專門收治中度和重度病例,而該院的倫理委員會也已經批准該臨床試驗,我們將等待菲總院的報告。」德拉佩尼亞表示,一部分患者的日常飲食將添加初榨椰子油,以了解他們是否會比14天不喝油的人恢復得更快。
-
第四屆愛思唯爾藥物研發論壇:數據分析引領藥物研發新時代
與會專家們普遍認為,數據、預測和人工智慧等技術的應用能進一步提升科研效率、降低研發風險,有望推動藥物研發行業的發展,正在逐步開啟藥物研發的新時代。 作為本次活動的主辦方的愛思唯爾,充分發揮在數據、行業專業經驗、前沿技術方面的優勢,為藥物研發行業的專業人員提供貫穿全流程的多樣化解決方案。
-
禮來銀屑病研究藥物Ixekizumab達到兩項關鍵性三期臨床研究目標
Ixekizumab 是禮來製藥用於治療中重度斑塊狀銀屑病的一種研究藥物。 「這些研究顯示,在兩種不同給藥方案中,ixekizumab 的表現均優於依那西普和安慰劑,其中包括誘導中重度患者斑塊狀銀屑病病變快速和高水平消退。」
-
中源協和:積極參與幹細胞、免疫細胞臨床研究和應用項目並推動相關...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6月10日訊,有投資者向中源協和提問, 龔總成立新一屆管理層,市場期待公司形象有全新改變。請問公司新的發展戰略能否詳細向投資者介紹下?公司回答表示,公司以「精準醫療,造福人類」為願 景,以推動生命科學研究進展和提高全球醫療健康水平為出發點,圍繞以細胞存儲和應用,以及體外診斷試劑為兩大核心產業進行布局,未來將繼續緊扣「豐富產品線、擴大和完善全國營銷和服務網,加大創新研發投入」三大內生性增長驅動因素,實現可持續發展。在產品線方面,打造多產品、多項目檢測服務平臺,進一步落實精準醫療戰略。
-
科技部:可利黴素對新冠肺炎治療有效!瀋陽智造
3月26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上,科技部副部長徐南平答記者問時指出,中國科技界在這次抗擊疫情過程中,圍繞著有效藥物研發和臨床救治做了大量工作。在控制輕型、普通型治療,抗病毒治療以及對於重型和危重型患者的救治方面,初步形成了一套相對完整的方案。
-
痛風藥物研究進展
本文綜述了用於痛風治療的相關藥物,包括已經在臨床上應用的傳統藥物、正處於臨床研究階段的新藥,以及臨床前研究階段的新化合物。 為其他研究者在痛風領域的研究提供參考與借鑑。
-
藥物研發進展怎樣?重症救治有何良方?——科技部門權威回應新冠...
科技部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主任張新民15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說。 新冠病毒是一種人類首次面對的新型病原體,研發疫苗的難度和周期可想而知。同時,疫苗作為一種直接用於健康人的醫療產品,必須具有可靠的安全性。 目前,世界上多個國家的研究人員也已投入對新冠病毒疫苗的研發。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11日在日內瓦表示,疫苗有望在18個月內準備就緒。
-
臺科技部看好行業 其中錼創顯示獲臺科技部投5億臺幣用Micro LED
北京時間04月03日消息,中國觸控螢幕網訊,科技部科學工業園區審議委員會第41次會議4月2日在科技部召開,會中通過11案,投資總額計新臺幣45.08559億元。為因應現今醫療趨勢,本案公司提升NGS產線優化、免疫細胞相關服務客制化及分析報告質量管理水平,目前可檢驗超過4800種基因,其中對應症包含原位癌、血液癌及遺傳疾病風險評估及癌症標靶藥物適用性建議。本案公司未來在醫療研究、學術研究或臨床上皆可提供相關服務。
-
科技部副部長黃衛在紫金山實驗室調研
2020-08-12 06:47圖文來源:南京日報 科技部副部長黃衛在紫金山實驗室調研張敬華劉韻潔參加 南報網訊 (通訊員 網絡通信與安全紫金山實驗室充分發揮南京科教、人才、產業優勢,布局信息網絡安全等重點領域,瞄準原創性、顛覆性關鍵技術和卡脖子技術攻堅突破,對推動創新發展、服務科技強國建設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科技部將大力支持實驗室建設發展,深化部省市合作,助力實驗室在新一輪科技競爭中搶佔制高點、爭奪主動權。
-
科技部發話:這個藥對新冠肺炎有療效股票立馬瘋漲60%!
17日下午召開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布會上,科技部生物中心副主任孫燕榮指出,經過臨床藥物試驗,屬於「老藥新用」的磷酸氯喹用於治療新冠肺炎具有療效。在此消息刺激下,17日下午3:30分左右,港股醫藥公司—同方康泰突然直線拉升,一度漲超60%。
-
中山醫院啟動國家放射與治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葛均波任主任
12月5日,落戶於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的「國家放射與治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正式啟動。 中山醫院供圖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國家放射與治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正式啟動,將全面覆蓋五大介入學科分支。12月5日,國家放射與治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啟動大會暨第一次學術研討會上傳來消息,落戶於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的「國家放射與治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正式啟動,該院心內科主任葛均波院士任國家放射與治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當天,首期認證的20家「國家放射與治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分中心」和94家「國家放射與治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核心單位」也完成授牌。
-
丹蔞片開始IV期臨床研究
科技部「十二五」國家重大新藥創製——吉林省「雙十」項目暨丹蔞片戰略大品種培育項目啟動會近日在京召開,標誌中藥大品種丹蔞片IV期臨床研究開始。將完成3100例,涉及中西醫療機構40餘家,是迄今為止中藥規模最大的循證醫學臨床試驗。研究項目包括進行技術開發與成果轉化,明確其藥效物質和作用機理,完成臨床循證醫學研究。
-
抗疫藥物研發有哪些新進展?疫苗何時能用上?權威回應來了
針對中國的疫苗進展,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司長吳遠彬介紹,目前已經有三個疫苗獲批進入臨床試驗。 其中,陳薇院士團隊的腺病毒載體疫苗首個獲批進入臨床研究,已於3月底完成了一期臨床試驗受試者的接種工作,並於4月9日開始招募二期臨床試驗志願者,這是全球首個啟動二期臨床研究的新冠疫苗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