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城賞味20170611】
意風區
邂逅那客
「愛與驕傲」的臺塑牛排
6月9號,領證16周年。恰逢周五,可以從容地慶祝一下,但他恰好有事,也便作罷。跟兒子好好複習功課便是。生活的儀式感,不在這一次兩次。
轉眼兩天過去,周日午後三點,學習任務終於結束,伸伸小方桌前蜷坐良久的腿腳,心又長草了——學習以外的時光,與其各自給手機、網絡和電視,不如逛逛去。
逛逛,讓打褶兒的腰身,和打褶兒的心,都舒展舒展。何況,剛領證,慶祝還來得及。
一呼皆應,再次打突擊出發,導航目的地:天津意式風情區。
不到一小時就到了,意風區規劃館下也建有地下停車場,非常方便。停車費略貴,八塊錢一小時,但意風區餐館應該提供有兩小時免費停車券,如果就餐,可以找餐館要。(五大道亦同)
意風區經過無數回,真正逛起來卻只有一次,那是兩年前《速度與激情7》上映的時候,他爹遠在重慶,純粹是一次我與陽陽的娘倆約會。娘倆先去津灣廣場看電影,然後步行到意風區。
那天下著雨,挺冷的,娘倆逛得並不多,但無論是老洋房裡吃披薩和意面的體驗,還是小子買了他第一個碎鑽積木拼插動漫人物的情節,都讓小子至今念念不忘。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這一次,是三個人的意風區了。
風情區緊臨海河,就在天津站旁,含多條道路,是集文化、旅遊、休閒、娛樂、餐飲、商務為一體的街區。此處原為義大利老租界,聚集了大量義大利風格的小洋樓建築,以及許多名人故居,比如,梁啓超的飲冰室、曹禺故居、李叔同故居等。
當然,我們仨,皆志不在此,比起尋訪名人故居,彼此更加熱衷探討哪間老洋房餐館比較值得光顧。
從停車場走上地面,恰好街邊的鐘樓敲起鍾來,四點。與鐘樓相連的餐館,是王品臺塑牛排。無巧不成書,它在棠那份美食清單中。只不過,他查的是賓水道店,沒想到北安橋畔也有這麼一家。
先逛。沒兩步,就是單車共享點。三個人三輛小黃車,先繞繞意風區不禁單車的街道。陽光,樹影,單車,背包,草帽。僅一個背影,就詮釋了夏日午後的閒逸時光。雖然短暫,但意味深長。
他爹從背後追上我,說這不就是一個小閨女嘛。我笑:結果你就追啊追,追到跟前,一回頭,呀,原來是大媽!嚇一跳。
說說笑笑,一圈逛完,棄車步行。街角是間天津百年記憶館,腳跟一轉,便上了臺階。老房子缺少修繕,館內布置了幾間展廳,展示了一些天津老字號的物事,益德成的鼻煙,達仁堂的藥材,十八街的大麻花,海鷗手錶飛鴿自行車山海關汽水,等等。其實可以更豐富些的,像楊柳青年畫和泥人的展示,就顯得太敷衍了。
說是記憶館,主要是為了售賣,二樓一間一間全是店鋪,賣的自然是剛剛灌輸給遊人們的老字號商品。有些東西,我們本地人看了不稀奇,諸如泥人麻花之類的,但有些東西,從包裝上看就頗具年代感,諸如萬紫千紅大友誼潤膚脂、起士林大板巧克力、桔子瓣水果糧、豆根兒糖之類的,恍惚從歲月深處走來,看著著實親切。
那爺倆在此幹了一瓶山海關桔子汽水。玻璃瓶押金一元,退瓶找錢,這感覺,還真是蠻久遠的了。
出了記憶館,走進小方磚鋪地的街區。沒幾步,眼前就是圓形的馬可波羅廣場,當中噴水柱正水花飛濺,帶來絲絲清涼。
一側,是安吉裡精品街,陽陽的積木就是在這兒買的,想起這個,便拐了進去。
安吉裡儘是歐式裡弄,開著一些小店鋪,從前還是有些有趣的創意精品店的,但如今感覺有些敗落,小店都大同小異,沒有什麼亮眼的創意商品。陽陽買積木那家店還在,只是也流於一般了,櫥窗裡擺的,仍是當初那個機器貓,並沒與時俱進。
走過路過而已,時不時與陽陽你一句我一句,跟他爹顯擺並重溫一些當年娘倆所逛之時的細節。
當中空地,那輛漆著復古風老式海報的「餐車」仍停在那兒,小子照例坐上去把弄了一番方向盤。前輪隨著方向盤的轉動,還是可以轉的。
夏日的意風區,明顯熱鬧得多。最顯著的是那些露天的啤酒廣場和酒吧餐廳一路走來,頗有異國情調。想想,到了晚上,三五朋友聚坐,一紮一紮的啤酒,伴隨著涼爽的夜風,不勝愜意啊。或者,就坐在街邊鋪著紅格子布的餐桌旁,來份簡餐,聊聊天,也不錯啊。
威尼斯廣場,飛獅噴泉。左是福樓法餐,右為新天堂意式餐廳。意風街頗有一些氛圍不錯的餐廳,紅磚牆,遮陽棚,陽臺,花花草草,老房子,就是簡單吃點啥也挺有情調。
有的性價比還挺高的,比如俺娘倆上次吃的那一家,轉了兩條街,終於找到了,原來它叫沙華多利意餐廳,據說廚師是老外,披薩和意面都很正宗呢。
俺娘倆嘗過了,就恨不得他也嘗嘗。再說,逛在意式風情街,不就應該吃意餐嗎,這樣過個紀念日也不錯嘛。但棠大爺不樂意,他不懂俺娘倆的心意,一心只惦記他美食清單上的大餐。
只好繼續尋覓,盼望能找到一個彼此都合意的餐館。走走停停,也沒個目的,偶爾看見中意的街景或建築,就停下拍拍照。意風區屬於保護性開發,完整保存了義大利式風貌,很多建築的細節都得以完整展示。
怕小子無趣,時不時詢問他要不要吃點啥,但小子一路都很堅定地拒絕了街邊的各式烤腸,也拒絕了星巴克的蛋糕,還拒絕了哈根達斯的冰淇淋。我都驚奇了:這小子,漸漸成長為有智慧的吃貨了,忍耐一時,只為大餐,絕不浪費胃容量在無關食物上。
逛累了,我妥協,好吧好吧,就臺塑牛排吧。
一逕只搖頭,就等我點頭的棠大爺,立刻樂顛顛兒起來,說:就吃頓大餐又咋嘀了,我掙錢不就為了老婆孩子吃香喝辣嗎,咱又不瞎吃,這不是紀念日嘛,好歹也跟了我16年……
話說到這份兒上了,意思就是,你這婆娘,再拒絕就是不知好歹了。
走進餐廳,順道了解了一下品牌文化。原來王品臺塑牛排是昔日臺灣首富、臺灣知名企業臺塑集團董事長王永慶先生招待貴賓的知名私房料理。
王先生經常出席各種宴會,卻不習慣血淋淋的牛排,於是王太太和主廚精心研製出一道全熟牛排,雖然全熟卻鮮嫩多汁。這道牛排馬上得到王先生的喜愛,久而久之也成了臺塑集團招待貴賓的一道代表菜品,也因此有了這家連鎖西餐廳。
嘿,一間西餐廳,一道牛排,這故事讓我品味出了愛與驕傲。
服務生名牌上印著這句話:為你款待心中最重要的人。而在紀念日,去跟心中最重要的人,品嘗那道有故事的牛排,亦是我們的一份愛與驕傲吧。
點了兩份王品套餐,套餐包含餐前開胃酒、沙拉、湯品、主菜、餐中飲品、甜點、餐後飲品等。除了主菜,諸如餐前酒、甜點、飲品等,餐廳都額外贈送了一份,以讓我們三口人同時享用。
環境一般,服務真的不錯。我們這一桌的服務生,有個特別美好的名字,叫柳絲雨。
餐前開胃酒,蜜桃甜酒,其中一份含酒精,我的;
麵包、沙拉。法式香煎鵝肝沙拉,法式龍蝦鮭魚沙拉。鵝肝也很嫩,與馬克西姆的比較了一下,也還不錯。龍蝦鮭魚沙拉,微帶芥味,味道特色不明顯。而且,一點點,真的都是一點點啦。
湯。法式菌菇濃湯,是俺娘倆的愛;法式蘆筍烤鰻魚湯,蘆筍味道濃鬱,色彩清新,令人印象深刻。
酸梅冰沙。冰冰涼涼,酸酸甜甜。
主餐,帶骨臺塑牛排。娘倆分食。全熟,我喜歡。這麼厚實大塊的牛排,料理得軟爛嫩腴如斯,也是很值得說道說道的。
據說,王品歷經數千小時的嚴格選材、精心研發之後,發現一頭牛隻有第六至第八對肋骨,經72種中西香料醃浸2天2夜,在250℃烤箱烘烤一個半小時,還能保持100%鮮嫩度、獨具中國口味的牛排,因此,一頭牛隻能供應六客王品臺塑牛排。
棠大爺嘗了嘗,讚不絕口。
他的主餐是西班牙伊比利亞黑豬排,精選外裡脊部位,秘法烘烤,據說一天限量供應五客。總之,肉不柴,切得薄薄的蘸醬汁,挺好吃。
餐後甜點,熱濃漿巧克力拉瓦,一如其名,很誘人,巧克力融化的口感很棒。
甜點,玫瑰奶酪佐荔枝雪芭,顏值超高。金黃色的糖絲圍成一個漂亮的鳥巢,荔枝口味的冰沙和奶酪被包裹在其中。小子狠狠過了一把糖癮,那糖絲香鬱得很。
贈送的蛋糕。
陽陽的哈密瓜柳橙汁,我的卡布奇諾。講真,咖啡真的不如自家裡的好喝,喝一口就扯著我家老頭兒手不放,差點熱淚盈眶,表白:以後去餐廳,真的不用再給我點咖啡,我喝不慣。
贈送的香頌玫瑰露。顏值高,酸酸甜甜的一道飲品。
沒想到吃得還是蠻飽的,只是有一丁點苦惱,西餐或許真的不太適合我,涼的冷的居多,就是湯,也只是溫的,咖啡也不夠燙。整餐下來,胃腸很受考驗,我明明還是喜歡熱湯熱飯的人呢。
走出餐廳,夜色降臨,再逛逛,看看意風區的夜景。意風區的夜,更加熱鬧喧譁,街道上人影幢幢,露天酒吧餐廳高朋滿座,夜風果然如斯涼爽怡人。
忽然一點雲彩雨,來得急去得快,卻很快打溼了石釘路。娘倆並肩的身影,便在溼潤的路面上倒映出清晰的影子來,一路長長短短。
回到規劃館前停車場入品處,鐘樓對面必勝客餐廳下,南瓜馬車已備好,流光溢彩,仿佛提醒我們,十二點前快回家,不要等魔法消失哦。
嗯哼,乖乖回家,哪裡等得到十二點。第二天還得早起呢。
幾個小時的短暫脫軌放鬆之後,還是得回到正常的生活秩序裡。只不過,新的一周,我們攜著臺塑牛排豐厚香鬱的「愛與驕傲」的力量,應該會過得容易些吧。
「津城賞味」相關連結:
西青郊野接地氣,鬧市美食耳朵眼
五大道馬克西姆,吃法餐我們是認真的
點擊「閱讀原文」,
可進入更多相關遊記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