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誰會想到,她在接觸自行車運動之前,居然還不會騎車;又有誰會想到,她當初只用了5分鐘,就學會了騎自行車。沒錯,她就是宋超,剛剛在青運會女子2公裡個人追逐賽上獲得冠軍的一位上海自行車選手。
圖說:宋超 新民晚報特派記者 李元春 攝
對於宋超來說,和自行車運動結緣純屬偶然。當時她才10歲,還在上小學五年級,有一天浦東三少體的自行車教練王海利來小學選拔小隊員,她也湊熱鬧參加了測試。在完成立定跳遠、摸高跳以及60米跑之後,王海利覺得宋超的爆發力、速度和耐力都不錯,很適合從事自行車運動,於是就這樣把她挑走了。王海利也沒想到,後來一問宋超才發現,她居然還不會騎自行車,這可怎麼辦?不愧是專業教練,王海利用了一個特殊辦法,讓宋超5分鐘就學會了騎自行車。「教練把他女兒的小自行車拿來給我,讓我坐在上面雙腳蹬地往前滑,雙手控制好車把方向,再把腳放上去就好了。」回憶起往事,宋超笑著說。
從不會騎到會騎自行車,再到開始專業訓練,宋超發現自己很快就愛上了這項運動,「騎在車上,風從護目鏡兩邊流過,那種感覺真爽。」當然,練自行車可不是光感覺爽就可以了,宋超還清楚地記得,自己剛開始正式訓練那段時間,連基礎訓練量都完不成,「120公裡的訓練,我騎到80公裡就沒勁了,經常掉隊,有時候還得教練用車把我拉回基地。」宋超的下巴上,有一個明顯的疤痕,那是她三年前在訓練時留下的傷,她有些不好意思地解釋說:「當時是不小心撞到教練車上了,我從車上摔了下來,下巴磕到了柏油路面上。」花樣年華,愛美的年紀,下巴上卻留下一個可能永遠也消不去的疤痕,但是宋超並不在意,「這個疤痕,是我愛自行車的標誌。」
圖說:宋超在比賽中 王佳斌 攝
宋超現在上海自行車隊一線隊集訓,由於上海缺乏場地自行車訓練條件,她平時主要在雲南和廣東訓練,這次來青運會之前,還在北京集訓了一個半月。眾所周知,自行車訓練都是風雨無阻,訓練特別苦,但是宋超卻並不在意:「對我來說,練自行車算不上多辛苦,因為熱愛嘛,還覺得挺享受的。其實只要熱愛,像皮膚黑不黑之類都無所謂的,頂多訓練時多塗點防曬霜啦。」
宋超的偶像,正是她的師姐、裡約奧運會冠軍鍾天使,「教練也說了,天使姐的身體條件還不如我們,但是她靠自己的努力一直堅持到今天,她是我最好的榜樣。」(新民晚報特派記者 李元春 太原今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