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亮星空、心心關愛,讓「星星的孩子」不再孤單

2020-12-21 閩南網

12月5日,泉州市區一家公益咖啡吧即將營業,這是由一家自閉症兒童培訓中心通過愛心眾籌而建立起的大齡自閉症患者輔助性就業基地。他們借鑑國外經驗,對自閉症患者就業模式進行探索。更早之前,該中心還創辦了一家公益書屋,也是引導自閉症患者逐步融入社會。

「星孩」學習才藝

為了讓「星孩」更多地接觸健全人群體,提高溝通交往能力,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近年來,泉州市相關部門和民間機構十分注重融合教育,採取各種措施,提升融合教育水平。今日是國際殘疾人日,讓我們一起回顧我市在扶助自閉症孩子成長方面付出的努力。

「星孩」在咖啡吧做衛生,嘗試著融入社會。

變化

一份滿分的數學試卷

前不久,泉州市愛星兒童啟能康復中心負責人楊若婷收到了一張100分的數學卷子,那是中心已畢業的學員小輝(化名)最近的練習卷子。楊若婷說,2017年,小輝到中心矯正,「剛來時他很排斥跟別人一起玩,不讓人靠近,專注力不夠,偶爾還會尖叫。經過一年多的矯正,情況好轉很多。2018年,他回到轄區普通小學就讀,今年已經三年級了,這試卷就是他第二單元的過關練習。」

一張珍貴的錄取通知

「陳老師,我考上大學了,感謝北鬥星四年的辛勤付出。」今年9月份,泉州北鬥星自閉症兒童培訓中心創辦人陳美蓉收到了陽陽(化名)發來的一張大學錄取通知書。陽陽一家住在晉江安海,2005年,4歲的他來到北鬥星。剛來時,他不跟人交流,但對電視中的廣告語張嘴就來。經過四年的幹預,陽陽進入小學,而後升入中學、大學。「陽陽有個好爸爸,還碰到了好老師。他會暈車,爸爸就騎著摩託車從安海把他送過來,風雨無阻。小學時,陽陽回答不出問題時,班主任沒有批評他,而是鼓勵他。」陳美蓉說。

一次開心的老師回訪

「我們回訪了圓圓的爸爸,他說,兒子狀態不錯,青春期也比較穩定。」泉州太陽雨兒童康復學校老師許麗陽說,圓圓是她的第一批學生。4歲時,圓圓的爸爸辭職,陪他到學校參加康復訓練。最初,孩子上課坐不住,亂跑亂跳。半年後情況好轉,圓圓半天在機構康復,半天由奶奶陪著到普通幼兒園就讀。初中畢業後,他到家人的公司打工。「孩子遇到了好學校和老師,允許家長跟著旁聽。雖然成績一般,但和同學相處融洽。」許麗陽說。

愛心人士和「星孩」互動做遊戲

現狀

泉州自閉症人數或超過萬人

陳美蓉介紹,自閉症又稱孤獨症,通常表現為社會交往障礙、言語交流障礙、狹隘的興趣和重複刻板性的行為等,是一種較為嚴重的發育障礙性疾病,目前醫學上兒童自閉症病因不明,無法治癒,需終身幹預。自閉症兒童被稱作「來自星星的孩子」,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樣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來自市殘聯的統計數據,截至11月底,殘疾兒童康復救助項目通過審核人數為2826人,「這其中包括各種類型的殘疾。」

2018年7月,泉州地區23位自閉症孩子家長發起成立了泉州市星語自閉症助殘幫扶中心(簡稱星語社區)。2019年7月,該中心經民政部門批准註冊。記者了解到,目前星語社區內有近千個自閉症家庭。該中心理事長方志明表示,若按人口出生率及自閉症兒童發病機率計算,泉州這一數據或超過萬人。

措施

記者了解到,在泉州,不管是教育主管部門,還是民間康復機構,都十分重視對自閉症兒童的融合教育,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努力引導「星孩」融入社會。

「星孩」幫忙整理圖書

從公益書屋到咖啡吧助力「星孩」融入社會

11月30日,記者來到市區東湖街道鳳山社區聚星緣咖啡吧,幾名服務員正在拖地板、擦桌子,這些服務員都是16歲以上的自閉症患者,來自泉州北鬥星自閉症兒童培訓中心。在這裡,每天都有老師指導他們學習衝咖啡、榨果汁、做奶茶以及自製一些茶點。此外,老師還會安排他們做運動、開展手工課程。

陳美蓉介紹,不少自閉症患者小時候接受了康復訓練,但長大了無處就業,只能關在家裡,各項技能會退化。她走訪了日本、美國等針對自閉症患者提供社會實踐的公益咖啡屋,並於去年牽頭髮起籌建聚星緣咖啡吧。今年4月,咖啡吧開始著手裝修和進行物資採購,11月份開始試營業。

陳美蓉是一對自閉症雙胞胎兄弟的母親,她一直在探索如何讓這一群體融入社會。2017年,她牽頭創辦了星福公益書屋,兩個兒子和學校其他大齡自閉症患者一起參與輔助就業:擦拭書櫃、整理書籍等。覺得書屋沒有「造血」功能,她又發起籌建咖啡吧,這是針對自閉症患者成年後就業的一種探索,除去運營成本,收益所得將分配給在崗的大齡自閉症患者。

開辦戶外農場培養「星孩」技能

「中心在清源山下有一個戶外農場。」楊若婷說,去年4月份,他們與愛心人士劉全福合作,在他的農場設置了「星星農場」,定期帶孩子們到農場體驗採摘、養雞鴨。主要目的是通過簡單的勞作,培養自閉症患者的生活技能。

陳美蓉表示,他們也嘗試過星星夢想農莊。2013年,由泉州義工俱樂部聯絡提供場地,他們學校負責經營的星星夢想農莊開放,農莊建設有多個主題區域。「當時有10個15歲以上孩子在老師指導下到農莊種植,養雞鴨。」遺憾的是,因為場地問題,星星夢想農莊項目於2016年停止。

「星孩」在公益咖啡吧上才藝課

校內情景模擬校外實踐操作

近日,記者在太陽雨兒童康復學校看到,二樓設有情景模擬教室,有超市、醫院、銀行、商場、餐廳。孩子可以到超市裡「選購」商品,併到收銀臺模擬結帳。太陽雨兒童培訓學校負責人林麗萍老師介紹,通過逼真的模擬訓練,可以幫助自閉症患兒儘快融入社會。

12月1日,記者在愛星兒童啟能康復中心二樓看到,幾名孩子正在老師的指導下製作蛋撻、炸雞米花。「我們會篩選幹預效果比較好的孩子到融合班,開設烘焙課、手工課,培養他們的生活技能。」楊若婷說。

這些機構都通過請進來和走出去的方式,讓孩子儘快融入社會。他們與市區高校合作,學校定期安排學生到機構實習,志願者每周到機構開展志願活動。機構還組織學生到高校體驗校園生活,帶孩子們坐公交車、到社區購物,還與相關單位聯合舉辦聯歡會,並組織學生與普通小學學生互動。

依託學校建立實踐基地健全學生陪伴殘疾孩子

記者了解到,長期以來,泉州市高度重視殘障兒童的健康成長,依託市特殊教育學校建立市中小學生社會實踐基地、市青少年學生校外教育活動中心和附屬培蕾實驗幼兒園,將普校健全的學生引進特殊教育學校與殘障學生共同學習生活。市教育局聯合七部門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泉州市自閉症等殘疾兒童少年在普通學校隨班就讀工作的通知》,在全市建立22個普通學校(園)融合教育試點校(園),著手基地校建設,健全隨班就讀支持體系。評估確認市26個隨班就讀基地校,依託特教學校成立特殊教育資源中心,加強對縣域內普通學校隨班就讀工作指導,提高隨班就讀質量。

針對自閉症兒童越來越多的情況,為讓自閉症兒童「有學上」並「上好學」,2013年市特教學校創辦了學前教育自閉症教學部並招收3個班24人,2014年晉江特教學校創辦義務教育12個自閉症班99人,2018年安溪茶葉職業學校創辦2個自閉症班10人,2020年惠安縣特教學校單獨創辦1個班7人。同時,積極爭取在每個縣(市、區)自閉症兒童較多的普通學校設立隨班就讀融合教育試點,努力推動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在政策、資金、人員配置上給予優先傾斜。

殘疾兒童康復補助範圍擴大標準提高

2016年起,我市率先在省級救助的基礎上,實行市級殘疾兒童康復救助項目,將救助範圍從0—6歲擴大到0—14歲,並於2018年將7—14歲救助標準從每人每年最高1.2萬元提高到1.5萬元。而從明年1月1日起,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年齡範圍調整為0歲—17歲,即0歲—17歲的殘疾兒童均可享受康復救助,同時,殘疾兒童康復服務補助標準增加2000元,從每人每年不超過1.5萬元調整為不超過1.7萬元,每月不超過1700元。貧困殘疾兒童康復服務補助標準從每人每年不超過1.8萬元調整為不超過2萬元,每月不超過2000元。

強化自閉症師資七年培養1500多人

泉州師範學院特殊教育學院院長曾雅茹教授表示,2014年12月,「特殊教育師資培養培訓」項目落戶泉州師範學院。隨後,泉州師範學院教育科學院開設特殊教育專業,涵蓋了各類特殊兒童的教育,所學的課程包括盲、聾、自閉、學習障礙等。2019年1月份,泉州師範學院成立特殊教育學院。「截至2020年6月,培養特殊教育師範生1500多人。」曾雅茹說。

華僑大學的學生開展關愛「星孩」的活動

困難

對「星孩」接納度不足

「社會對自閉症孩子的接納度、包容度還不夠。」陳美蓉坦言,女孩清清(化名)4歲那年被送到北鬥星幹預了3年。今年9月份,媽媽帶她去轄區小學報名,清清不與老師對視,也不敢說話。老師以為她不會說話,建議家長送去特殊學校。媽媽將事情告訴了陳美蓉,「我們堅持讓她送去普通學校,去特殊學校,我們三年的努力就白費了。」最終,園園還是進了普通學校。

楊若婷對此也深有同感,他們曾經帶著孩子去體驗搭乘公交車,但車上有些市民對這些孩子投以異樣的目光,「很多家長沒有去給孩子辦理殘疾證,覺得辦了殘疾證就是給孩子貼標籤、下定論了。」

多數機構場所較不穩定

目前,我市接受自閉症兒童康復訓練的基本為民間機構,由於資金有限,無法承受房租上漲等各方面原因,中心市區幾家康復機構辦學場所都曾更換過。「一直在為場地問題頭疼,辦學十幾年搬了6個地方。」楊若婷直言,康復機構的場地問題關係著康復訓練的自閉症兒童何去何從,受限於場地問題,不少自閉症兒童難以得到有效的康復訓練,也失去了黃金康復期。

林麗萍也表示,他們機構十幾年來也先後搬了四個地方,之前在溫陵路時,租房到期,學校面臨停辦,經過本社東南早報等媒體報導,時任泉州市領導高度重視,各相關部門積極行動,最後在中心市區少林路尋找到場所,但明年少林路的場地也將到期。

師資力量相對缺乏

記者了解到,北鬥星自閉症兒童培訓中心目前有學生約50人,老師20多人;太陽雨兒童康復學校有學生120多人,老師20多人;愛星兒童啟能康復中心有學生約60人,老師僅10多人。採訪中,各機構負責人表示,他們都面臨著資金缺位、師資匱乏等問題,這些瓶頸束縛著機構的發展。

林麗萍說,自閉症兒童的恢復性訓練主要採用一對一授課或主題性授課,師資力量的缺乏影響了康復效果。「普通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是『一對多』的模式,而自閉症孩子的老師需要『一對一』,為每個自閉症兒童制定個性化訓練。」林麗萍說,這些老師比普通老師付出更多,但在工資待遇方面反而更低。因此,有些老師來機構上了幾年,考上公辦校後就離開了,師資相對不穩定。

建議

建設康復公立學校 建立融合教育支持體系

近年來,自閉症兒童越來越受社會的關注。今年市兩會期間,市人大代表、泉州南少林國際學校校長陳翔提交了《關於在泉州市中心城區建設自閉症公立學校的建議》。他建議,在泉州市中心城區建設一所集幼兒園、小學、中學為一體的自閉症康復公立學校,為適齡的自閉症兒童提供專業性的康復訓練,使孩子在社交、言語、認知等方面有顯著的提高與改善,恢復良好的孩子就可以順其自然地轉入普通學校就讀。

去年兩會上,由8名人大代表聯名提出的《關於加快提升泉州市自閉症兒童融合教育水平的建議》,被泉州市人大常委會列為重點督辦件。建議認為,缺乏小學階段的融合學校、將自閉症兒童與其他肢體殘障兒童混為一談、現有融合教育流於形式、特殊教育師資缺乏等,是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就家長最為關心的師資問題,代表建議,融合教育需要大批的有特教背景的老師作為「影子老師」加入普校,為自閉症兒童的學習提供幫助,具體包括泉州本地高校特殊教育專業學生、為公辦校老師提供培訓並實質激勵、外聘民辦機構特教優秀教師、充分發動有資質家長的力量等。

而在此前的市兩會上,臺盟泉州市委員會也曾提出,建立自閉症融合教育支持體系,通過家庭、社區、學校的教育訓練,改善自閉症兒童的社會功能,提高其社會適應能力,實現其與社會的融合。

及時發現儘快介入幫助孩子平穩過渡

許麗陽表示,自閉症兒童的家長承受著旁人難以想像的家庭、經濟、社會、心理等多重壓力。而自閉症分有多種類型,只要及時發現,一部分自閉症兒童經過康復訓練,完全可以走進普通校園學習。

她建議,家長如果發現孩子有異常,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做檢查,確診後,越早幹預,康復效果越好。普通學校的老師遇到自閉症孩子來求學,不妨在最初階段讓特教老師或家長介入,幫助孩子平穩度過過渡期。她也希望,一方面,政府能延長補助年齡,緩解自閉症兒童家人的壓力。另一方面,社會上能有更多對接企業,為自閉症人士提供簡單的工作,「其實,他們需要的不是社會對他們的可憐,而是接受和包容。」

創造包容環境招聘特教教師

曾雅茹教授表示,最理想的做法是先有適當的專業幹預,促使自閉症譜系障礙兒童的能力提升到一定水平,再進入融合教育環境中學習。進入融合教育環境後,普通教師應該具備一定的特殊教育素養,能夠為自閉症譜系障礙兒童創造一個包容的環境。她建議,普通學校可以招聘一些特殊教育教師,給普通教師、自閉症譜系障礙兒童提供專業支持。同時教育主管部門要落實2017年修訂的《殘疾人教育條例》要求,「該條例的最大變化就是理念的更新:融合教育,為了保障融合教育的實施,創新了十項制度。」(記者 吳志明 陳曉東 文/圖)

相關焦點

  • 點亮星空 與愛同行——關愛星寶家庭公益活動
    世界上有這樣一群孩子,他們可能一生都無法走出孤獨!他們就像遙遠的夜空中所閃爍的星星,遠離我們的現實生活,他們從不理會父母的血淚,他們不盲,卻視而不見;他們不聾,卻充耳不聞;他們總沉浸在自己封閉的思維天地裡,他們清純的眼光裡所折射出的永遠是茫然和晦澀!他們,是一群特殊的孩子,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來自星星的孩子(孤獨症兒童)!
  • 社會責任|讓我們一起用點點的努力,「點亮星星的世界」
    世界上有這樣一群可愛的孩子,如同搖曳的星光,在遙遠而漆黑的夜空中獨自閃爍著光芒,仿佛近在咫尺卻又遙不可及,他們有一個美好的名字,那就是「星星的孩子」。成拍畫作展示張洪波校長講述畫作背後的動人故事競拍現場愛心爆燃【一路同行,點亮星星】德華安顧人壽董事、總經理殷曉松表示,今天的活動意義非凡,大家都應努力讓世界因為我們的存在而有一些不同。我在此呼籲並鼓勵各位同事今後能夠持續地盡己所能並帶動身邊的人關愛孩子們,匯聚更大的愛之能量。
  • 廈門推「愛心胸牌」關愛「星星的孩子」
    廈門推「愛心胸牌」關愛「星星的孩子」 2018-04-01 17:04:37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左盛丹
  • 愛,點亮孤獨的星——關愛自閉症兒童公益行動
    有一群孩子,他們有著明亮的雙瞳卻不願與人相視,有著風鈴一般的嗓音卻始終沉默寡言,有著健康的聽力卻對整個世界充耳不聞,他們就像夜空中最最遙遠的星星,永遠沉寂在自己的世界裡。是的,他們就是自閉症兒童,需要得到更多的愛與陪伴,來支持他們走出孤獨的象牙塔。
  • 「星星的孩子」畫作刷爆朋友圈的背後故事
    在「小朋友」畫廊裡,用戶可以欣賞到許多「星星的孩子」們的畫作並進行認購,不少人覺得,「這是個暖心的早晨」。   今天,你朋友圈裡是滿屏的畫作嗎? 苗世明:「星星的孩子」用藝術點亮生命   這是騰訊公益中一個名為「用藝術點亮生命」的項目。在這項活動中,你可以欣賞到許多屬於特殊人群的小朋友的畫作,他們患有自閉症、腦癱、唐氏症候群等精神障礙。
  • 「來自星星的孩子」 請接收來自共青團龍潭區委的關愛
    12月6日,記者從龍潭區了解到,在第35個國際志願者日到來之際,共青團龍潭區委20餘名青年志願者走進星之園愛心助教之家,開展主題為「和你在一起」關愛自閉症兒童志願服務活動。通過烘焙興趣沙龍與關愛自閉症兒童相結合,讓更多普通青年注意和正確認識這個特殊群體,讓更多人加入到關愛自閉症兒童的行列,讓孩子感受來自社會的關心和溫暖。
  • 【公益】11月20日世界兒童日:福彩凝聚愛心 關愛兒童成長
    中國福利彩票自發行銷售以來,始終堅持「扶老、助殘、救孤、濟困」的發行宗旨,用愛心澆灌祖國的花朵,幫扶貧困兒童、呵護殘障兒童、關注自閉症兒童、關愛留守兒童……一路守護少年兒童健康成長。關愛留守兒童 守護七彩童年孩子是祖國的花朵,未來的希望。
  • 「千言」點亮星空的,原來不是星星,而是你明亮的眼眸
    點亮星空的,原來不是星星,而是你明亮的眼眸。It is not the stars that light up the starry sky, but your bright eyes.
  • 紹興柯橋小學生出專輯 唱給「星星的孩子」聽
    浙江在線·浙江城鎮網 05月30日 訊在位於臺灣地區臺北市八德路一段1號華山1914文創園區的風潮音樂生活館中,有一張專輯被放在了最顯眼的地方,專輯的名字叫做《星星的孩子》。
  • 上海「點亮星星畫作」公益展閉幕,超50幅自閉症兒童畫作獲認捐
    8月20日,在上海舉行的「點亮星星畫作」自閉症關愛主題公益展閉幕。本次畫展,由諾亞公益基金會聯合民建幫扶基金會,攜手3家自閉症領域民非機構,徵集超過80幅畫作,所有畫作全部來自自閉症兒童的日常創作。他們與世界的連接像星星一樣,彼此孤獨,又被稱為來自星星的孩子。自8月1日開展之日起,這些作品一邊展覽,一邊開放公眾認捐。20天的展期,有超過3000人觀展,其中超過50幅畫已獲認捐,認捐所得將全部用於「星星港灣」項目自閉症群體。
  • 在遊戲中與「星星的孩子」交流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本報訊 (記者陳森森 通訊員郭國金 文/圖)近日,泉州市培元中學20多名學生青年志願者走進泉州市星語自閉症助殘幫扶中心,一場關愛「星星的孩子」的公益活動如約進行,一束愛心陽光溫暖著這些特殊兒童。 學唱歌、做手工、拼圖案……活動現場,在康復治療師的指導下,學生志願者們與「星星的孩子」一起玩遊戲,讓特殊兒童的社交能力、手眼協調等能力在遊戲中得到鍛鍊。值得一提的是,在籃球興趣班,學生志願者們還與「星星的孩子」一起認真聆聽指導老師的口令,在特有的籃球訓練方法中,特殊兒童釋放了情緒,體驗了籃球帶來的快樂。 「公益不止,愛心不息。」
  • 天幕星空天窗與您一起還給孩子一片純淨星空
    空氣汙染的加重,被汙染的大氣層擋住了光明,擋住了星星,更是遮擋住了看星星的機會。據報導稱,汙染已經讓20%的人無法用我們的肉眼看到那些美麗的景色,科學家們認為,現在全世界有70%的人都生活在光汙染中,我們已經很久沒有看見過滿天繁星了?
  • 光遇怎麼點亮星星 收集星星的技巧
    光遇最近也是剛剛上線不久,許多玩家就被他唯美的畫風所吸引,在遊戲中玩家需要收集足夠多的星星(光之翼)來讓自己擁有更強的飛行能力,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光遇怎麼點亮星星,收集星星的技巧。
  • 曲靖市麒麟區用家訪搭建共育橋梁——關愛點亮學生心燈
    原標題:曲靖市麒麟區用家訪搭建共育橋梁——關愛點亮學生心燈下午5:30,大多數人已經結束了一天的工作。晚飯前的時間,雲南省曲靖市麒麟區陽光小學的教師楊小梅、趙翠英來到了三年級(1)班學生沈宗航的家裡進行家訪。孩子的媽媽說:「學校老師已經來家裡兩次了,現在老師會經常通過家訪或者電話交流孩子的學習問題。
  • 「夢想改造+」關愛計劃——以愛築家,點亮夢想
    在我們周圍,有這樣一群孩子,他們的父母或離開了人世,或重度殘疾,或改嫁他人,或不知所蹤。他們有家,也還有親人,但因父母的長期缺位,不幸淪為了得不到細心照料和監護的「事實孤兒」。這些孩子大多與長輩住在一起,沒有自己獨立的房間,甚至連一張像樣的書桌和溫暖的小床都沒有,每天在昏暗的燈光下看書寫作業。
  • 鬥魚「星星特賣會」公益直播獲CCTV、BTV點讚
    6月1日,由鬥魚直播主辦,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下屬自閉症兒童救助基金大力支持的「星星特賣會」——關注來自星星的孩子暨中國首次衛星售賣公益直播活動
  • 讓星星的孩子不再孤獨 系上藍絲帶 讓愛一起飛
    他們有明亮的眼睛,卻對周圍的人與物視而不見;他們有正常的聽力,卻對聲響充耳不聞;他們能正常發聲,卻不愛與他人交流……他們被稱作「星星的孩子」,他們就是自閉症兒童。現狀自閉症患者求職困難,急需社會關愛今年的「世界自閉症關注日」的主題是「向成人期的過渡銜接」,就業是其中的重點。「自閉症患者完全可以從事力所能及的工作,但即使是輕度自閉症患者的就業依然存在許多現實困難。」揚州雛鷹發展中心學齡部主任方克芳表示。
  • 關愛「星星的孩子」 溫州五大標誌性建築亮起藍燈
    在今天晚上6時,這些藍燈還會再次點亮。為倡導全社會關注自閉症,我市以市殘聯等單位為主,主辦了「益起行點亮星光——關愛孤獨症兒童大型公益活動」,為自閉症患者點亮藍燈,正是其中的一個項目。  「世界自閉症日」誕生於2008年,如今已是第九個年頭。
  • 光遇怎麼點亮星星 光遇收集星星技巧
    光遇最近也是剛剛上線不久,許多玩家就被他唯美的畫風所吸引,在遊戲中玩家需要收集足夠多的星星(光之翼)來讓自己擁有更強的飛行能力,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光遇怎麼點亮星星,收集星星的技巧。 一、地圖探索 玩家可以在地圖中進行探索,找到小金人就可以獲得光之翼了,大家可以在18183中查找星星所處位置的攻略,此外也可以找到遊戲中的老玩家讓他幫助你。
  • 深藍色的璀璨星空婚禮,把愛都藏在星星裡
    未來的每個夜晚,星空會準時浮現在你眼前,一顆,兩顆,三顆......越來越多,越來越清晰,因為在八月三日的那天晚上,我把對你所有的愛都藏在星星裡。這場婚禮中的天空和地面鑲滿了小星星,星星們,盡著自己的力量把點點滴滴的光融成淡淡的亮光。月亮就像是撥開黑暗鑽了出來,背景中的星河開始緩緩流淌。「想想婚禮籌備前的點滴,這對新人是我們見面次數最多的沒有之一。和新人們一起吃飯,一起喝酒,一起靈感上的碰撞,聽著他們的愛情故事,聊著世態家常。他們已然成為了我們的好朋友也如同我們同事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