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遠古走來」第二屆56個民族服飾創意設計大賽走進校園

2020-12-07 中旅文化發布

為弘揚中國56個民族服飾文化,向世界展示中華服飾之美,進一步推進「我從遠古走來2020第二屆中國56個民族服飾形象展演暨56個民族服飾設計創意大賽」的開展,吸納各地(區)企事業單位、學校、社團參與到本屆大賽當中,8月10日下午,一帶一路網西南管理中心主任陸瑩、策劃部部長周榮程一行蒞臨廣西外國語學院開展賽事洽談合作交流。

此行得到廣西外國語學院校長蒙麗珍、行政事務部部長馬豔萍、學生工作事務部部長曾揚陽、學生工作事務部副部長彭潔熱情接洽。

圖為雙方籤約合影

隨後,賓主雙方在會議室就此次賽事合作有關事宜進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討,並達成合作共識。校方表示,將全力配合開展組織本校師生參與賽事報名工作,希望以此次賽事作為契機,雙方建立全面友好合作關係,實現互利共贏發展。隨後雙方籤署了賽事合作協議。

圖為廣西外國語學院

民族文化是千百年來人民群眾創造的精神財富的積累,是智慧與文明的經典,是民族共同體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條件,是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載體。通過開展《我從遠古走來》56個民族服飾文化系列活動,進一步培養學生愛祖國、愛家鄉、民族團結的高尚品德,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使傳統民族文化精髓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大力弘揚民族精神,了解民族風情,激發學生愛國情感。

相關焦點

  • 報名通知:我從遠古走來第二屆「56個民族服飾設計創意大賽」
    在如此大好形勢的作用下,為展現中青老少一代56個民族服飾的精神風貌和青春風採,弘揚中國56個民族服飾文化,向世界展示中華服飾之美,促進各民族服飾文化產業的蓬勃發展,發揮《我從遠古走來》56個民族服飾文化宣傳效應及影響力。
  • 第二屆《我從遠古走來》56個民族服飾大賽西南決賽在南寧舉行
    12月10日,《我從遠古走來》2020第二屆56個民族服飾形象展演暨民族服飾設計創意大賽西南決賽及頒獎晚宴在南寧鑫偉萬豪酒店舉行。來自西南各省、市複賽脫穎而出的十幾位優秀選手參加了西南決賽。一帶一路網西南管理中心主任陸瑩出席並致辭。
  • 第二屆56個民族服飾創意大賽(冀遼蒙賽區)在承德啟動
    本網訊(記者關秋實)10月15日,第二屆「我從遠古走來」56個民族服飾創意大賽(冀遼蒙賽區)在雙灤區舉辦新聞發布會,宣布本賽區大賽啟動。第二屆「我從遠古走來」56個民族服飾創意大賽由一帶一路網、中國絲路文化網、中外交流網聯合主辦,一帶一路文化藝術傳播中心承辦,主題為「傳承中華民族文化,傳播民族服飾之美」。
  • 民族服飾創意設計大賽logo凸顯黔南特色
    近日,黔南民族服飾創意設計大賽logo新鮮出爐,logo主體主要由刺梨花、繡花針、蝴蝶媽媽三部分組成
  • 民族常識|56個民族服飾——黎族服飾!
    遠古的時候,有些地方還利用楮樹或見血封喉樹的樹皮作為服飾材料。這種服飾材料,是從山上砍下樹皮,經過拍打去掉外層皮渣,剩下纖維層,然後用紫甘藍(螺殼燒成的灰)浸泡曬乾而成。 黎族男子一般穿對襟無領的上衣和長褲,纏頭巾插雉翎。婦女穿黑色圓領貫頭衣,配以諸多飾物,領口用白綠兩色珠串連成三條套邊,袖口和下擺以花紋裝飾,前後身用小珠串成彩色圖案。下穿緊身超短筒裙。
  • 56個民族服飾——白族服飾!
    白族服飾發展 遠古時代白族男服飾:多為白色對襟上衣,鈕扣大多九至十個,外罩是黑領褂或羊皮領褂,下身也是扭檔寬管褲,腳穿剪子口的牛皮底鞋;頭戴白色或淺藍色的圓形大包頭。不可忽視的是族標的作用。不僅表現在不同的傳統服飾上,而且在同一白族支系的內部其各支系的服飾也常常表現出很強的支系特點。由於當時的地理環境或社會經濟的不同,在服飾的製作和使用上有所差異,各自傳承至今。白族其傳統服飾亦然。
  • 第二十三屆海博會暨第二屆中國校園服飾國際博覽會17日至20日在...
    第二十三屆海博會12月17日至20日在福建石獅舉辦(央廣網記者 呂貝娜 攝)  央廣網福州12月17日消息(記者張子亞 呂貝娜)今年的第二十三屆海峽兩岸紡織服裝博覽會(簡稱海博會)暨2020石獅國際時裝周、第二屆中國校園服飾國際博覽會於2020年12月17日至20日在福建石獅舉辦。
  • 56個民族服飾——苗族服飾!
    苗族服飾從總體來看,保持著中國民間的織、繡、挑、染的傳統工藝技法,往往在運用一種主要的工藝手法的同時,穿插使用其他的工藝手法,或者挑中帶繡,或者染中帶繡,或者織繡結合,從而使這些花團錦簇,流光溢彩,顯示出鮮明的民族藝術特色。
  • 第二屆山西省文化創意設計大賽落幕
    生活晨報全媒體記者 高萬軍 太原報導12月13日,山西省第二屆文化創意設計大賽圓滿收官,並舉行頒獎儀式。據悉,第二屆山西省文化創意設計大賽自今年5月份啟動,共吸引了來自山西、山東、廣東、浙江、江蘇、安徽、四川、福建、湖南、湖北、北京、重慶、臺灣等22個省(直轄市),160餘個區縣參賽者投稿參賽,共徵集作品2800餘件,參與大賽的省內外高等院校達81所,省外高校超過60%。
  • 56個民族服飾——哈尼族服飾!
    哈尼服飾的色彩 、款式和紋樣,既是該民族生存區域地理環境的折光,也是族人社會身份和角色的標識,透露出生生不息、物我合一的生存理念。服飾文化可謂五彩斑斕,製作工藝精湛,體現了哈尼族婦女的勤勞和智慧。哈尼族服飾色彩哈尼族服飾千姿百態、色彩斑斕,有100多種不同的款式。
  • 第二屆山西省文化創意設計大賽獲獎作品揭曉
    第二屆山西省文化創意設計大賽獲獎作品揭曉 2020-12-14 08: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民族常識|56個民族服飾——朝鮮族服飾!
    2008年6月7日,朝鮮族服飾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朝鮮族服飾歷史淵源中國的朝鮮族大部分是東北淪陷時期時期陸續被日本從朝鮮半島作為政治移民強制遷徙至東北逐漸形成的一個少數民族。服裝是一個民族文化的象徵。
  • 畢節十小舉行第二屆百變銀杏葉創意大賽
    畢節十小舉行第二屆百變銀杏葉創意大賽 發布時間:2020-12-06 21:56:27      來源:畢節晚報   為提高學生動手能力,讓同學們與大自然親密接觸
  • 預告 | 第二屆書籤設計大賽
    各位讀者:為了豐富廣大各位讀者的寒假活動,激發閱讀興趣,營造良好的校園讀書氛圍,展現讀者的個性創意與藝術設計才華
  • 中旗:烏拉特服飾颳起「最炫民族風」
    在她看來,蒙古皮袍更重要的是傳承民族文化。「現在會縫皮袍的人越來越少了,我有5個徒弟,能把這門手藝傳給她們,是我最快樂的事。」  民族服飾的背後是傳統手工藝者的堅守,也折射出新時代手工藝者的未來。  一路走來,娜睦恆對烏拉特服飾有了更深的理解,「服飾也是我們的民族文化,我們製作烏拉特服飾,就是傳承我們的烏拉特文化。」
  • 雲南這個民族服裝服飾設計大賽進入成衣製作階段
    雲南網訊(記者 李熙臨)11月10日啟動的絲路雲裳 繡起雲裳民族服裝服飾設計大賽自開賽以來吸引了400餘位來自海內外的設計師參賽,在小紅書平臺上傳服飾設計手稿2000餘幅,吸引點讚數超過10萬。經過預賽,20位設計師成功突圍進入決賽,本次服裝服飾設計大賽也正式進入成衣製作階段,並將在12月16日揭曉最終結果。
  • 第二屆山西省文化創意設計大賽頒獎典禮舉行
    12月13日上午,第二屆山西省文化創意設計大賽頒獎典禮在山西省圖書館舉行。據悉,第二屆山西省文化創意設計大賽自今年5月份啟動,共吸引了來自山西、山東、廣東、浙江、江蘇、安徽、四川、福建、湖南、湖北、北京、重慶、臺灣等22個省(直轄市),160餘個區縣參賽者投稿參賽,共徵集作品2800餘件,參與大賽的省內外高等院校達81所,省外高校超過60%。
  • 常熟杯·520·潮流服飾組合設計大賽入圍作品!
    ,一人銀獎、一人銅獎、二人優秀獎l 2018院校服裝設計大賽-3人入圍,一人銀獎,2人銅獎l 2018「迪尚杯」時裝設計大賽-2人入圍獲得銀獎、銅獎l 2018第十六屆中國(大朗)毛織服裝設計大賽-4人入圍還未決賽     2018第十二屆中國國際女裝設計大賽-2人入圍還未決賽l 2018第19屆「虎門杯」國際青年設計(女裝)大賽
  • 2020第二屆「中國的杯子」創意設計大賽成功舉辦!
    大賽介紹 2020「中國的杯子」創意設計大賽面向全社會徵集創新設計與傳統工藝承襲融合的杯子作品,通過當下流行媒體渠道多方宣發,總歷程7個多月,歷經10個環節(包括中國的杯子創意設計大賽、中國的杯子創意設計大賽進高校、中國的杯子創意設計大賽龍泉青瓷研創營、中國的杯子創意設計大賽景徳鎮陶瓷產業生態調研營
  • 【設計大賽】2020河北雄安新區第二屆文創和旅遊商品創意設計大賽
    由河北雄安新區管理委員會公共服務局,河北雄安新區管理委員會改革發展局主辦,雄安新區未來工業設計研究院承辦的以「雄安遊禮 創響河北」為主題的河北雄安新區第二屆文創和旅遊商品創意設計大賽正式啟動,並面向全國開啟作品徵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