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出生於埃及第一王朝,是地球上最古老、最強大的變種人沙巴泊,曾擁有無數信眾,但後來遭人背叛,被人活埋。幾千年後,強大無匹而且永生不朽的天啟從數千年的深埋中獲釋,憤怒的他發現同類不再被視為神祇,他對人類世界充滿厭惡,決定摧毀它重造一個新世界。為了實現自己的野心,天啟四處遊走,開始搜集他的s僕人——天啟四騎士。因為天啟的力量,暴風女、靈碟、天使、萬磁王的超能力得到巨幅提升,同時他也計劃將他的意識移入X教授體內,從而組建一支變種人的軍隊。
x戰警天啟劇情故事以1980年為背景,講述了古老強大的變種人天啟要清理人類社會,統治新世界,而魔形女將成年輕變種人們的領袖,在X教授幫助下打敗敵人。
天啟出生於埃及第一王朝,是個棄嬰,被沙漠中的一批遊蕩者收養,飽受「適者生存」理論教育,在殘酷的戰鬥中長大,收養天啟的頭目似乎聽說過某種預言,認定這個小子將成為統治者,當時埃及的法老其實是來自30世紀的穿越者Kang,他也知道天啟的潛力,打算控制他,但沒有成功就被迫離開了。
後來的幾千年中,天啟遊蕩人間,發動戰爭以測試什麼國家民族是「適者」。這個過程中,他發現了一些外星科技,進一步強化自己,到了20世紀,天啟認為超能力者與普通人類不可共存,因此他堅決反對「X戰警」這種支持「和平共處」的理想主義者,擁有不死之身的第一位變種人天啟,率四騎士歸來,企圖重整變種人與人類的明天。
天啟的陰謀遭到正義的X戰警們的頑強抵抗,X教授、魔形女、琴·格雷、鐳射眼、夜行者、野獸、快銀等變種人聯起手來,與這個看似無法阻擋的敵人進行一場史詩對決 。
《X戰警:天啟》重歸於故事本身,英雄為何而戰、因何反叛、如何扭轉乾坤在片中都有據可循且脈絡清晰。最重要的是,電影不單單在討論正義與邪惡、秩序與法度、英雄拯救世界,而是跳脫於電影之外的消滅世界霸權主義,建立沒有威懾武器的新秩序。但就影片整體來看,還是驚喜大於缺憾。
從故事上來說,《X戰警:天啟》確實不是一部非常出色的電影。整體的故事架構顯得非常老套,天啟也不是當下最受歡迎的反派類型。現在的觀眾喜歡糾結的反派,喜歡反派身上的「萌點」和多面性。可也正是因為天啟身上的「老舊」和「俗套」,才使他身上充滿了與聖經故事疊合的曖昧隱喻,才使《X戰警》這樣的爆米花電影在最直觀的意義上具備了史詩風格。
該片儘管有著這樣那樣的問題,但從場面上來看壓過了漫威電影宇宙的作品,從設定上來看則讓DC電影宇宙顯得無比蠢笨。要是影片中的這些角色能夠被揉成一個整體,服務於影片創意,那麼《X戰警:天啟》將會為超級英雄這一電影題材打開一扇嶄新的大門。
《X戰警》系列場面越來越大,導演布萊恩·辛格儘自己最大努力來保證這一點。儘管這個系列並不能一直做到青出於藍,但從場面上來看絕對是挺激動人心的。
《X戰警:天啟》過多的人物讓影片看起來鋪墊過長,影響了故事的節奏感。但是人物形象鮮明,故事豐富,而且邏輯也很清晰,儘管反派有些弱。對於只把電影當成大片來看的普通觀眾來說,整體依然缺乏驚豔之處,只能算得上是一部合格的超級英雄片。《X戰警:天啟》是該系列為止場面最宏大的一部,這部影片在動作戲上做出諸多努力,但卻不如布萊恩·辛格之前拍攝的作品那樣重要。
同時,這一部《X戰警:天啟》,也真正起到了一個承上啟下的銜接作用。如果說《X戰警:第一戰》在五年前啟動時,那是一個開始,那麼如今這個可以被看做前傳的第三部,就算是年輕時代、前傳、80年代的終結;同時也預示著,X戰警的成人時代、新傳、90年代,隆重登場。接下來的《X戰警》新傳的故事將正式與早前的《X戰警》正傳三部曲,無縫銜接。想想就很過癮,是不?一個全新的時代即將來臨!
復仇者聯盟在與外星人打得厭煩之後,開始搞內鬥,最終兄弟反目;X戰警與種族歧視對抗多年之後,撿起了被復聯扔掉的拯救地球的大旗。超級英雄們就是這樣從一個輪迴走向另一個輪迴,功力越來越厲害,特效越來越拉風,而英雄們自己,則不斷迷失自己,最終會泯然眾人矣。
X戰警的配樂自然少不了經典的主旋律,DC宇宙的傳承性配樂正在初期,而復聯這邊又沒太重視這個習慣,於是X戰警的主旋律可以說是情懷滿分。而影片本身的配樂則更加歡脫,不拘泥於固定的套路。正如MTV評論的那樣:「我發現我愛上了這部包含了從詠唱格裡高利聖歌到東德朋克再到A Flock of Seagulls的有些奇特卻一本正經的『輕歌劇』」,你可以輕易的找到各種風格,而不是DC從始至終都貫穿著史詩色彩,《天啟》既有開篇極具恢宏氣勢的古埃及風格音樂,又有來自80年代的流行音樂。而最出彩的還是核武器在升空時演奏的《貝多芬第七交響曲第二樂章》的經典旋律,雖然這不是第一次世界毀滅時用它了,在由尼古拉斯·凱奇主演的《先知》中,地球伴著悠揚而傷感的旋律化為了灰燼。與此同時又帶著一絲絲戲謔的律動,不斷地在重申人類在絕對力量面前的渺小,讓影片來自天啟的絕望感拔升到了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