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4日至2021年1月3日,「為探險而生的腕錶展覽」首次登陸嘉興,在八佰伴等待每一位觀展者去探尋有關勞力士與探險自上世紀以來的深厚淵源,體驗探險家型及探險家型 II的非凡魅力。
勞力士的探險故事
如果對於勞力士不是非常了解的人,也許會驚訝於一個鐘錶品牌與大自然以及探險會有著如此深厚而密切的淵源。
這不僅是指數十年來,一代又一代的探險家佩戴著勞力士的腕錶進入到各種極端環境,也包括勞力士一直以來對於探險活動以及與保護地球相關活動的支持。
回顧歷史,1930年代起,勞力士開始以天然環境作為實驗室,在現實生活條件下測試腕錶。
在十餘次高海拔探險中,部分世界著名的偉大的探險家均配備了勞力士蠔式恆動型腕錶探索地球上極其嚴酷的地區。勞力士亦因此獲得了寶貴反饋,了解腕錶在極端情況下的性能表現,研發精準可靠的工具型腕錶。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勞力士的探險家型腕錶與探險家型 II腕錶。它們與其佩戴者的故事與勞力士的歷史緊密交織。在它們的陪伴下,一代又一代勇於開拓的探險家見證了蠔式腕錶在嚴酷條件下的精準可靠。
2020年12月24日至2021年1月3日,勞力士和鐘錶銷售公司嘉興歐浪一同,在嘉興的八佰伴為大家呈現「為探險而生的腕錶展覽」,這也是該展覽首次登陸嘉興。
展覽的主角正是探險家型及探險家型 II。
探險家型誕生於1953年,旨在紀念配備勞力士蠔式恆動型腕錶的探險隊首次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而探險家型 II於1971年誕生,成為全球各地洞穴探險家、火山學家及探險家的首選腕錶。
在嘉興的「為探險而生的腕錶展覽」中,參觀者將通過一系列展板和影片探索這款傳奇腕錶背後的精彩故事。
專為探險家而設計
1953年5月29日,艾德蒙·希拉蕊爵士和丹增·諾吉首次登上海拔8848米的珠穆朗瑪峰。這次探險壯舉,也為伴隨他們登頂的勞力士蠔式腕錶在世界範圍內贏得了聲譽。為慶祝成功登上世界最高峰,蠔式恆動探險家型於1953年正式問世。
探險家型象徵著勞力士與探險世界的不解之緣。在開拓者精神的驅使下,勞力士曾多次為喜馬拉雅山探險活動提供時計裝備,並在探險過程中進行觀察,這對日後腕錶的發展產生了直接的影響,並讓勞力士更進一步追求腕錶的精準、堅固和可靠。
當然,眾多優秀的探險家早已用時間證明了蠔式恆動探險家型腕錶的可靠。它的特殊功能尤為契合探險家的需求:腕錶在任何情況下都能準確計時,不僅性能強大可靠,簡潔美觀的對比設計亦使錶盤更加清晰易讀。在繼承非凡傳統和保留其獨特特徵的同時,探險家型不斷汲取勞力士的技術發明,例如Paraflex緩震裝置。自2010年起,探險家型的表殼直徑增至39毫米,更顯不凡氣度。錶盤的鐘點標記塗上Chromalight夜光物料,能長時間發出藍色光芒,在任何環境下都清晰易讀,標誌性的3、6、9阿拉伯數字時標與簡潔大方的錶盤形成鮮明對比。
1971年,探險家型 II腕錶正式問世,3點位置設有小窗凸透鏡,方便讀取日曆。橙色24小時指針及24小時刻度固定外圈,讓佩戴者得以輕鬆辨別晝夜。自然,這一功能也令探險家型 II成為了尤其是洞穴探險家、火山學家和極地探險家的首選表款。2011年,腕錶經重新設計,表殼直徑增至42毫米。探險家型 II搭載3187型機芯,亦可在探險旅程中顯示兩個時區的時間。自動上鏈機械機芯確保勞力士腕錶固有特質:堅固、可靠、精準和易於使用。這款為極端環境設計的腕錶,充分體現了勞力士與探索世界的不解之緣。
從探索到保育
數十年中,勞力士的探險家型與探險家型 II陪伴了眾多的探險者、先鋒者、科學家們,並以其精準、耐用、可靠,在一段又一段的探險之旅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21世紀以來,勞力士與探險家的獨特淵源演變為對環境保護的承諾。人們愈發趨向重視地球生態系統的平衡,著重關注脆弱的地球環境,並致力於推動及制定解決方案,應對全球環境的挑戰。奉行創始人漢斯·威爾斯多夫理念的勞力士,秉承「保護地球,恆動不息」的信念,進一步與知名探險家及相關組織合作,致力於推廣探險、保護環境以及培養下一代探險家。其中包括與國家地理學會加強合作,研究氣候變化的影響;席薇亞·厄爾的「藍色使命」計劃,通過「希望點」網絡保護海洋;以及勞力士雄才偉略大獎,表彰拓展世界知識、促進人類福祉及保護自然環境的項目等等。(文/郜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