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縮水」、變味、消極......外軍透視新冠疫情下的「環太平洋」軍演

2021-01-16 新華網

  外軍透視 新冠疫情下的「環太平洋」軍演

  8月17日,兩年一度的「環太平洋」軍演在美國夏威夷附近水域拉開帷幕,這是美國海軍第27次主辦該演習。與2018年相比,此次演習的範圍、規模、參演國和時長都有明顯「瘦身」,影響力也大不如前。

  「縮水」的軍演

  受新冠病毒全球流行的影響,今年的「環太平洋」軍演的舉行時間從原定的7月推遲到了8月,演習時長也從往年的1個多月壓縮至兩周,到8月31日結束。雖然早前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約翰·阿奎利諾上將曾表示,今年演習運作和活動將與2018年的演習保持一致,受邀請的國家和地區至少達到25個。但最終,有10餘個國家明確拒絕邀請,參與今年「環太平洋」軍事演習的僅有美國、韓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菲律賓、新加坡、紐西蘭、汶萊和法國10個參演國。

  此外,此次軍演參演陣容和規模相較於計劃也大幅縮水,僅有22艘水面艦艇、1艘潛艇、多架飛機和大約5300名人員參加。這也使得這場號稱「世界上最大規模的跨國海上軍演」,顯得有些冷清。而兩年前的「環太平洋-2018」軍演,共有來自25個國家的46艘水面艦艇、5艘潛艇、17支地面部隊、200多架飛機和2.5萬名官兵參與。

  「環太平洋-2020」軍演的最高指揮官、美國海軍第三艦隊副司令斯科特·康恩介紹,今年的演習主題為「能力、適應性、合作夥伴」,演習內容將包括實彈射擊和飛彈射擊、沉沒演習、多國反水面戰、反潛戰、海上防空、補給等課目。

  為了確保所有參演部隊的安全,此次演習將全部放在海上進行,兩棲登陸以及空中、城市作戰等演習課目取消。另外,陸上不再進行實彈演練,港口演習、運動友誼賽以及海上演習結束後的保留節目「自由發揮演習」也都取消。參演艦船只能停靠維修、加油和補充給養,船員將不允許離開停泊船隻和碼頭,也不得與任何其他軍事人員或平民接觸,少量在陸地工作的人員需提前在軍事設施中隔離並接受病毒檢測。

  變味的軍演

  「環太平洋」軍演是美國海軍第三艦隊倡議的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多國海上聯合軍演,起初為每年舉行一次。自1971年首次舉行以來,「環太平洋」軍演已經走過近半個世紀的歷史。蘇聯解體後,各國面臨的海上安全威脅日益突出,「環太平洋」軍演改為每兩年進行一次,逐漸從美國和盟國、夥伴國之間的小範圍軍事合作,發展為吸引各國交流、培訓的軍事外交平臺,目的也由最初的遏制蘇聯海軍轉變為保障太平洋沿岸國家海上通道的安全與聯合反恐,演習現已逐漸拓展到探討多國海上軍事合作、針對非傳統安全課目的演練。

  總的來說,冷戰後美國主導的「環太平洋」軍演有以下特點:一是參與國家多,2016年有27個國家參加;二是規模大、時間長,軍演一般為期一個月;三是參演兵力多;四是軍演主要針對非傳統安全威脅。

  美國一直是「環太平洋」演習的主角,其參演兵力往往包括航空母艦打擊小組、潛艇、飛機、海軍陸戰隊、海岸警衛隊及其相應人員等。客觀而言,該演習能夠幫助參與者建立和維持對確保全球海洋通道安全至關重要的合作關係。所以,如果能夠受邀參加世界上最大規模的國際海事演習,對於希望擴大國際影響力的國家而言,不失為一個良好的軍事外交平臺。近年來,智利、哥倫比亞、法國、印度尼西亞、日本、馬來西亞、荷蘭、秘魯、新加坡、韓國和泰國等也成為「環太平洋」軍演的常客。2014年和2016年,中國連續兩次以參演國的身份受邀參加「環太平洋」軍演,向世界傳遞出和平與合作的信號。

  隨著美國戰略重心逐漸向印太地區轉移,「環太平洋」軍演不僅規模開始攀升,演習目的也越來越呈現出炫耀武力和防範的意圖,軍演作為軍事外交平臺的功能被削弱,對抗色彩逐漸濃厚。近年來,「環太平洋」軍演的演習課目正在悄然變化,此前演習主要聚焦自然災害、海盜、恐怖組織等人類公害,而近年來的演習卻開始指向國家間對抗,開展如反艦、反潛作戰等課目。

  消極的軍演

  美國和美軍是新冠肺炎疫情的重災區,此次軍演除了參演國家明顯減少之外,在美國國內也引起較大爭議。據美媒報導,7月美軍新冠確診病例增速是全美平均水平的兩倍,夏威夷地區的新冠確診病例已從7月初的不到1000例飆升至8月上中旬的近4000例。近日,夏威夷當地1.2萬人聯名「上書」州長戴維·伊格,要求取消「環太平洋」軍演,但遭到無視。

  美國在國內疫情蔓延的嚴峻形勢下堅持舉行軍演,背後有其政治和軍事的多重考量。美國此時「秀肌肉」的目的在於展示自身的影響力和威懾力,表明美國即使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情況下,依舊保有絕對的軍事實力和堅實的戰備水平,其在環太平洋地區的領導地位不可動搖。因而,「環太平洋」軍演作為美國國防部例行的軍事演習,除了在多國海軍之間建立信任和協同能力,更是籠絡各方、維持美國領導地位的政治工具。

  美國海軍表示,此次軍演「有助於增加聯合部隊的威懾力、復原力和敏捷性,以阻止和擊敗各領域和各級別衝突中主要大國的侵略行為」。就在軍演開始前不久,美國參議院通過了7405億美元預算的「2021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案」,其中建議邀請中國臺灣地區參與「環太平洋」軍事演習。不過,在最終公布的參演名單中,並未出現中國臺灣方面的身影。

  雖然此次軍演的參演國、演習規模、演習項目和時長都明顯「縮水」,但如果秉持敵對思維,演習自然會對地區穩定與世界和平帶來消極影響,其可能造成的負面作用也應引起高度關注。

相關焦點

  • 美「環太軍演」冷清上演
    演習明顯「縮水」據多家外媒報導,今年「環太平洋」軍事演習的規模大幅縮小。在兩年前的演習中,共有來自25個國家的46艘水面艦艇、5艘潛艇、17支地面部隊、200多架飛機和2.5萬名官兵參與。而今年,儘管美國海軍很早就開始籌備此次軍演,受邀請的國家和地區達25個,但有十餘個國家明確拒絕參演。
  • 今年環太軍演大幅縮水 僅10國參與
    原標題:受新冠疫情影響今年環太軍演大幅縮水 僅10國參與且取消陸上活動 據《海軍時報》網站8月19日報導,世界最大的海上軍演——環太平洋軍演定於本周在夏威夷舉行,但由於新冠疫情,演習規模已大幅縮減。 報導稱,演習將限於海上訓練活動,陸上只保留最少的人員,以防止新冠病毒的傳播。
  • 深度|疫情當頭,縮水版「環太軍演-2020」開練,美國執意演習有何玄機?
    嚴重縮水每兩年一次的環太軍演號稱全球規模最大、演習時間最長的跨國海上聯合演習,然而受疫情影響,今年的環太軍演嚴重縮水。若對比上一次「環太軍演-2018」的各項參數,可發現鮮明反差。參演國銳減。照練不誤在新冠疫情陰影的籠罩下,今年的環太軍演一直深陷爭議旋渦。儘管美國軍方送出「定心丸」,稱調整後的演習計劃能確保人員安全、使感染風險最小化,並且做足防疫功課,包括參演艦艇只能在維修、加油和補給時才停靠港口、美方所有岸基人員在軍演前須在軍事設施內完成14天隔離,但是仍然不能消除外界的擔憂。
  • 環太軍演拉開序幕,3萬帶毒美軍要將9國拖下水?張召忠:毫無底線
    除了進行戰爭,軍演是展示國家軍力的很好方式,美國也一直熱衷於進行軍演。近日,由美國領頭的2020環太軍演在夏威夷拉開序幕,但這次環太軍演可能沒有美國想像那麼好。據報導,8月17日,堪稱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兩年舉行一次的環太平洋軍演2020終於拉開序幕。
  • 環太軍演或成新冠派對!日本軍艦出現確診病例,美軍情況也不樂觀
    日本《朝日新聞》稱,日本防衛省宣布,海上自衛隊宙斯盾驅逐艦"足柄"號上一名20多歲的男性船員確診感染新冠肺炎。而按照日本防衛省此前的計劃,該艦要在7月23日啟程趕往美國夏威夷,參加兩年一度的環太平洋軍演。
  • 該國興衝衝派艦參加環太軍演,遇疫情全艦被隔離
    菲律賓海軍「何塞•黎薩爾」號 (Jose Rizal,FF-150)護衛艦近日,菲律賓海軍的第一艘飛彈護衛艦「何塞•黎薩爾」號 在蘇比克灣舉行了入役儀式,沒想到隨後發現,參加典禮的菲國防部高級官員新冠病毒檢測曾陽性,導致參加典禮的國防部長和海軍上將等多位政府官員、貴賓都要自我檢疫。
  • 俄軍大驅前來環太軍演
    美國主導的世界最大規模海上軍演 共22國參加 俄羅斯首次參加6月29日,美國主導的第23次環太平洋聯合軍演開始,這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海上軍事演習,共有22個國家參與。耐人尋味的是,俄羅斯首次參加,中國依舊旁觀。美國有何用意,各國輿論眾說紛紜,美國趁機顯示軍事實力,拉攏軍事盟友,遏制他國軍事崛起的心思暴露無遺。
  • 中國參加環太軍演:政治意義大於軍事意義
    環太軍演是最大的多國海上軍演 由美國主導環太平洋軍事演習(Riaof thePacific,簡稱ROMPAC)是美國第三艦隊倡議的國際上規模最大的多國海上聯合軍演,從1971年開始到蘇聯解體解體前每年舉行一次,蘇聯解體後每兩年進行一次。目的在於保障太平洋沿岸國家海上通道的安全以及聯合反恐。環太平洋軍演起初舉行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對抗蘇聯。
  • ...海上軍演結束,俄軍官:為避免感染新冠,未曾向對方艦艇派駐聯絡官
    【環球網軍事報導】據俄羅斯衛星網9月6日報導稱,俄羅斯東部軍區新聞局太平洋艦隊信息保障處處長尼古拉 沃斯克列先斯基表示,俄印兩國在孟加拉灣和安達曼海舉行的海上聯合軍事演習已經結束。然而考慮到新冠疫情的流行,俄羅斯和印度海軍在演練期間均未向對方艦艇派駐聯絡官,因此整場演習都是在「非接觸形式」下進行的。
  • 外媒:美日欲借「環太軍演」緩和與中國關係
    中新網6月25日電 世界上最大規模海上聯合軍事演習「環太平洋-2014」(「環太軍演」)將在26日拉開帷幕,首次參演的中國派出4艘艦艇組成的編隊,規模僅次於美國,這次中國的參加是受美國邀請。冷戰的歷史經驗使西方國家意識到排斥「異己」,事情往往變得更糟糕,合作能夠改造「異己」,這已經成為美日等國對華戰略的重要原則之一,所以儘管有東海、南海問題上的激烈矛盾,但並不影響在其它能夠協作的具體領域進行合作,於是就有了邀請中國海軍參與「環太軍演」的舉措。
  • 中國首次參加「環太」軍演受世界矚目
    人民網華盛頓7月1日電 (記者廖政軍)2014年「環太平洋」多國海上聯合演習聯合任務部隊指揮官弗洛伊德海軍中將1日在電話採訪中對本報記者表示,美國歡迎中國首次參加兩年一度的「環太平洋」軍演。「我相信,正是因為中國等國家的參與,今年的軍演會受到世界更多矚目。」他說。
  • 美軍又語出驚人,今年環太軍演照辦不誤!盟友哭了:我們不敢來啊
    據美國海軍研究學會(USNI)網站4月29日報導,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部當天宣布一條驚人的消息,原定今年舉行的"環太平洋2020"大型軍事演習,今年不會因為疫情而取消,照常舉行。"環太平洋"聯合軍演按照規定,蘇聯解體前,一年一次,蘇聯解體後,兩年一次,於6月-8月舉行。
  • 美軍堅持辦環太軍演,不出意外中方缺席,韓軍:只派兩艘意思一下
    眾所周知,美國海軍舉辦的環太平洋軍演是當今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海上聯合軍事演習。第一屆環太平洋軍演於1971年舉行。美軍官方解釋的目的在於保障太平洋沿岸國家海上交通線的安全以及聯合反恐。環太平洋聯合軍演從1971年起一直持續舉辦至如今,冷戰高峰期時每年舉辦一次,作戰想定直指蘇聯強大的太平洋艦隊。
  • 美從德國撤軍、環太軍演打「臺灣牌」,有內在關係!
    文 | 海上客 一方面增加從德國撤軍的規模,從上月聲稱的9500人增加到11900人,另一方面,建議邀請臺灣地區參加環太平洋軍事演習——7月下旬美國在歐洲和亞洲欲做的兩件事,是有內在聯繫的。一言以蔽之,為達目的,下限沒有最低,只有更低!
  • 美國撤迴環太軍演邀請 中國不去又何妨?
    當地時間5月23日,美國以南海島礁建設和「軍事化」為由發難,突然宣布撤回對中國參加「2018環太平洋軍演」的邀請。CNN報導,據美國官員透露,取消邀請的決定是由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和白宮方面協調後做出的。
  • 美媒:中國海軍電子偵察船「圍觀」美軍「環太軍演」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美國取消邀請中國參加今年「環太軍演」,不過據美國海軍研究協會新聞網站(USNI)當地時間7月13日報導,中國的一艘電子偵察船以「圍觀」的方式參與了今年的「環太軍演」。USNI截圖美國海軍一名官員當地時間13日向USNI證實,一艘中國監視船正在夏威夷海岸附近進行監視,以密切關注由美國領導的「環太平洋演習」。
  • 解放軍今年不去環太軍演 美國會轉而邀請臺軍參加嗎?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近日,美方以幹涉中國建設南海為由發難,撤回了對中方的「2018環太軍演」邀請。臺灣方面卻把美國撤回給大陸的邀請看做是自己參加「環太」的機會,臺「國防部長」嚴德發公開表態「現在是大好的機會」。
  • 美國撤回對中方環太軍演邀請 臺「防長」竊喜:現在是臺灣的大好機會
    【環球網綜合報導】美方近日以幹涉中國建設南海為由發難,撤回了對中方的「2018環太軍演」的邀請。然而,臺灣方面卻將美國此舉看作是自己參加「環太」的機會。對此,臺當局防務部門負責人嚴德發今天(30日)在「立法院」答詢時稱,臺當局一直都有向美方爭取參加環太平洋軍演,不是因為美國今年撤回對大陸的邀請才提出。他並聲稱,「現在是大好機會」,但還是要看美方態度。據臺灣「中央社」5月30日報導,嚴德發當日到「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專案報告「臺防務軍備建案採購之程序與未來精進作法」並備質詢。
  • 三枚飛彈擊沉2.5萬噸退役軍艦,美軍在環太軍演中展示反艦實力
    據美國TheDrive網站《戰爭地帶》專欄8月31日報導,在美國組織的環太平洋軍事演習(RIMPAC)中,三枚反艦飛彈擊沉了一艘退役軍艦「達勒姆」號。文章稱,雖然這次環太軍演的規模有所倒退,但其中的「擊沉演習」卻顯然不是。
  • 美軍公布環太軍演細節:26國2.5萬人參加,6月底開始
    美軍公布環太軍演細節:26國2.5萬人參加,6月底開始 澎湃新聞記者 南博一 2018-05-31 17:40 來源: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