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華圖寧夏教師招聘考試網同步未知發布:2020教師招聘文言文高頻詞彙總結(二),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19寧夏教師招聘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教師微信公眾號(ningxiajsht),寧夏教師招聘考試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文言文高頻詞彙總結(二)
小學教師招聘考試涉及的知識點也比較固定。語文學科筆試的主要內容包括:語文基礎知識模塊(字、詞、句、閱讀和作文)、高等教育模塊(古代文學、現當代文學、外國文學和兒童文學)、教材教法模塊(語文新課程標準、案例分析以及教學設計)。然而由於考生難以理解文言文文章內容,在答題的時候很難取得高分。為了幫助考生更好地備考,華圖教師特對文言文的高頻詞彙繼續進行梳理總結。
(四)官職人物常用詞語
1、表官職的。
(1)宰相:總攬政務的大官。宰,主持,相,輔佐。
(2)御史大夫:其權力僅次丞相。
(3)六部:吏、戶、禮、兵、刑、工。
(4)三司:太尉,司徒、司空。
(5)中書省:中央行政機要機關。
(6)尚書:六部最高行政長官。
(7)太尉:軍事首腦。
(8)郎中:尚書屬下部員。
(9)宦官:宮廷內侍,又稱太監。
(10)侍郎侍中:宮廷侍衛。
(11)校尉:漢代軍事長官。
(12)翰林學士:管文件,圖書,侍讀。
(13)太史:記史,管文收。
(14)國子監:中央教育機構。
(15)左右拾遺:唐代諫官。
(16)總督:清代地方最高行政長官。
(17)巡撫:總攬一省行政軍事長官。
(18)知州:州一級行政長官。知,管理。
(19)太守:郡一級行政長官
(20)主簿:秘書。
2、表官職變化的
(1)表授予官職的詞語。
徵:由皇帝徵聘社會知名人士充任官職。如:公車特徵拜郎中。《張衡傳》
闢:由中央官署徵聘,然後向上薦舉,任以官職。如:連闢公府不就。《張衡傳》
薦、舉:由地方官向中央舉薦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職。如:舉其偏,不為黨。《左傳"襄公三年》
知:韓琦鎮長安,薦知涇陽縣。《宋史·侯可傳》
拜:授予官職。如:……安帝雅聞衡善術學,公車徵拜郎中。《張衡傳》
選:通過推薦或科舉選拔任以官職。《元史·賈魯傳》:「延、至治間……選丞相東曹掾。」
除:任命,授職。如:尋蒙國恩,除臣冼馬。《陳情表》
授:授給、給予官職。《元史·賈魯傳》:「秦定初恩授東平路儒學教授。」
賞:指皇帝特意賜給官銜或爵位。如:八月初一,上召見袁世凱,特賞侍郎。《譚嗣同》
封:指帝王將爵位或土地賜給臣子。如:勞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賞。《鴻門宴》
起:起用人任以官職。如:魯居喪服闋,起為太醫都事。《元史·賈魯傳》
察:考察後予推薦,選舉。如:郡察孝廉,州舉茂才。《三國志·吳主傳》
仕:做官。如:學而優則仕。《論語·子張》
仕宦:做官,任官職。如:汝是大家子,仕宦於臺閣。《孔雀東南飛》
仕進:進身為官。如:邁少恬靜,不慕仕進。《晉書·許邁傳》
(2)表罷免官職的詞語。
罷:免去,解除官職。如:竇太后大怒,乃罷逐趙綰、王臧等。《魏其武安侯列傳》
絀、黜:廢掉官職。如: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賞。《封建論》
免:罷免。如:免官削爵。〈漢書"貢禹傳〉
奪:削除。如:使者遂逮守,脅服奪其官。《書博雞者事》
(3)表提升官職的詞語。
升:升官。如:升(魯)臺都事。《元史·賈魯傳》
擢:在原官上提拔。如:擢為後將軍。《漢書"趙充國傳》
拔:提升本來沒有官職的人。如:山濤(人名)作冀州(長官),拔三十餘人。李白《與韓荊州書》
遷:一般指提升。如:孝文帝說之,超遷,一歲中至太中大夫。《賈誼傳》
陟:進用。如:陟罰臧否,不宜異同。《出師表》
晉、進:晉升官職,提高職位或級別。如:成語「加官進爵」
加:加封,即在原來的官銜上增加榮銜,一般可享受一世特權。如:平劇盜賴文政有功,加秘閣修撰。《宋史·辛棄疾傳》
拜:按一定禮節授予(任命)官職,一般用於升任高官。如: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4)表降低官職的詞語。
謫:因罪被降職或流放。如:滕子京謫守巴陵郡。《嶽陽樓記》
貶:①降職。如:貶連州刺史。《劉禹錫傳》②降職並外放。如:貶邵州刺史,不半道,貶永州司馬。《新唐書·柳宗元傳》
放:一般指由京官改任地方官。如: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復見。《卜居》
左遷:降職貶官,特指貶官在外。如:予左遷九江郡司馬。《琵琶行》
竄:放逐,貶官。如:暫為銜使,遂竄南夷。(韓俞《進學解》)
左除、左降、左轉:降職。如:帝怒,乃罷(陸)贄宰相,左除(張)滂等官(《新唐書·裝延齡傳》)
出宰:京官外放出任地方官。如:郎官上應列宿,出宰百裡,有非其人,則民受其殃。(《後漢書·明帝紀》)
(5)表調動官職的詞語。
遷:調動官職,一般指提升。《漢書·王尊傳》:「遷東郡太守。」
徙:一般的調動官職。如:徙王信為楚王。《淮陰侯列傳》
調:變換官職。如:調為隴西都尉。《漢書"袁盎傳》
轉、調、徙:調動官職。《張衡傳》:「再轉復為太史令,衡不慕當世,所居之官輒積年不徙。」
補:補充空缺官職。如:太守察王尊廉,補遼西鹽官長。《漢書·王尊傳》
改:改任官職。如:改刑部詳覆官。《宋史·王濟傳》
出:京官外調。如:出為河間相,時國王驕奢。《張衡傳》
(6)表兼代官職的詞語。
兼:兼任。如:餘除右丞相兼樞密使。《〈指南錄〉後序》
領:兼任(較為低級的官職)。如:桓溫鎮江口,復引(喬)為司馬,領廣陵相。《晉書·袁喬傳》
行:代理官職。如:太祖行奮武將軍。《三國志·魏書·武帝紀》
署:代理、暫任。如:太守奇之,署守屬監獄。《漢書·王尊傳》
權:暫代官職。如:時韓愈吏部權京兆。《劉公嘉話》
判:高位兼低職。如:除鎮安武勝軍節度史,司徒兼侍中,判相州。《宋史"韓琦傳》
假:臨時的,代理的。如:乃相與共立為假上將軍。(《史記·項羽本記》)
攝:暫代官職。如:俄檢校侍中,攝史部尚書。(《新唐書·杜如晦傳》)
守:代理官職。如:初平中,北海孔融召為主薄,守高密令。(《三國志·王修傳》)
(7)表辭官的詞語。
告老:官員年老。如:時年已七十,遂隱上山,懸車告老。
解官:辭去官職。如:得監和州稅,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歸養》
請老:古代官吏請求退休養老。如:祁溪請老,晉侯問嗣焉。
乞身:古代認為官吏做官是委身事君,因此稱請求退職為「乞身」。如:時天下略定,通思欲避榮寵,以病上書乞身。(《後漢書·李通傳》)
乞骸骨:古代官吏請求退職,意思是使骸骨歸葬故鄉。如:龔在位五年,以老病乞骸骨。
移病:上書稱病,為居官者請求退職的委婉語。如:即日父子供移病,滿三月賜告。(《漢書·疏廣傳》)
致仕:交還官職,即退休。如:以刑部尚書致辭仕。(《新唐書·白居易傳》)
這些詞,都有個明顯的特徵,即後面常帶表示官職或地點的專有名詞,這給我們的翻譯帶來了方便——可以不譯。更重要的是,官職的變動特別是主觀情緒明顯的降職和升職,往往是我們推斷翻譯主人公行為、事件中生難字詞的重要依據。
以上就是華圖教師對文言文閱讀的高頻詞彙進行的簡要分析,望廣大考生能夠夯實基礎,腳踏實地進行學習。乘華圖翅膀,圓教師夢想!
(編輯:luohong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