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各類綜藝節目裡,「明星正骨」環節出現的頻率出現很高,「咯嘣」一聲巨響,明星們疼得齜牙咧嘴,節目「笑果」很好。正完骨量身高,當場長高2-3釐米,甚至駝背、圓肩的問題通通解決,這些奇效也引得不少人現實中到綜藝節目中的網紅店鋪去「打卡」。
可是,正骨真有那麼神奇嗎?
綜藝截圖
明星同款正骨,成「打卡」熱點
「骨頭的咯嘣聲,並非聲效!」「駝背圓肩解決了,嗓子啞了!」……最近在「小紅書」等社交分享APP上,明星同款正骨成了分享的熱點。
「正骨」最近頻頻出現在綜藝中,範丞丞、「小鬼」王琳凱、秦霄賢等等都在綜藝節目中「栽」在同一位霍師傅手上,一番正骨,疼得齜牙咧嘴、慘叫連連。而從節目呈現的效果來看,正骨後量身高,都能比正骨前「當場」長高2-3釐米。體態的變化也很明顯,「小鬼」王琳凱正骨後不再駝背,端正的坐姿還上了熱搜。
因為節目效應,頻頻出現在節目中的這家中醫館,也成了大家打卡的熱點。從大家上傳的攻略上來看,體驗明星同款正骨,一度預約也得等上2-3個禮拜。
小紅書上分享的正骨體驗
中醫說「正骨」:
當場長高?大概率是糾正了不良姿勢
江蘇省第二中醫院推拿科主任張鎮峰告訴記者,「正骨」是中醫裡的一種手法,是指用推、拽、按、捺等方法,讓不穩定的關節恢復原有的穩定性。生活中大家會有一些不良的姿勢,比如長期低頭看手機、半臥在沙發上或者床上看電視、骨盆前傾的站姿、喜歡蹺二郎腿等等習慣,會導致關節出現不穩定,尤其是脊柱,很容易改變原有的生理曲度,頸椎病、腰椎病等等跟著就來了。
正骨,簡單來說,就是糾正骨與骨之間的異常狀態,讓關節恢復穩定的狀態。在中醫理論中,人體是一個整體,其實脊柱間關節影響著很多臟器的功能。所以中醫也會通過「正骨」,來治療很多看起來和脊柱關節風馬牛不相及的疾病,比如消化道問題、心肺問題甚至婦科疾病。張鎮峰舉例,比如說有人腰椎不好,可能影響到腰部的神經,造成胃腸等內臟功能的下降,經對腰椎正骨後,病痛的根源也就被清除了,內臟功能也就恢復正常了。但這些「神奇」的效果得建立在診斷明確、手法準確的基礎上。
至於當場長高2-3釐米,張鎮峰主任坦言這和站姿有關。正骨之後不自覺地站直了、站正了,身高也變高了。此外,通過正骨改善了圓肩、駝背等問題,也要糾正不良的生活習慣,才會有持久的效果。「即便通過正骨糾正了不穩定關節,如果坐姿、站姿等習慣沒有改變,正骨所帶來的挺拔的感覺,都撐不過太長時間!」
圖源 視覺中國
效果好,不是非得「咯嘣」一聲
在綜藝節目裡,正骨瞬間「咯嘣」一聲,看著最為「酸爽」,哪怕不是正骨,很多人在推拿店也體驗過推拿師扳脖子或是拔伸手臂發出的「咔噠」那一聲。很多人在社交網絡上上傳的正骨體驗中,也放大了這個「咯嘣」聲,強調巨響、巨疼,絕非特效。
張鎮峰主任告訴記者,關節發出的這種「咯嘣」「咔噠」的聲音,其實是關節在比較緊的時候被「鬆開」的聲音,同一處的關節被「鬆開」之後,隨後哪怕用同樣的手法,也不會發出聲音了。但是正骨的效果好不好,並不在聲音大不大。「沒發出聲音,但關節已經回到它該有的位置了,那就已經到位了,如果發出巨響,但位置過了,只會讓狀況更糟糕。」張鎮峰主任說。
另外,正骨的前提是要知道我們的關節「歪不歪」,哪裡「歪」,有多「歪」,這是需要非常專業的醫學知識來判斷的。以脊柱為例,脊柱本身就不是直挺挺的一根,單靠手摸,未必能準確判斷脊柱各個部分彎曲的方向、曲度是否正常。在醫院,醫生還會通過脊柱的X光片來判斷,絕對不是見面就上手「正骨」的。
張鎮峰也提醒,正骨並非宣傳的那麼神奇,習慣的形成日積月累,如果不改變習慣,正骨的效果只能是曇花一現。此外,也不是人人都需要正骨,人人都適合正骨。市民需要到專業醫院請專業醫生來判斷,正骨前也需要仔細詢問病史、完善相關檢查,千萬不要盲目到非正規機構推拿、正骨,骨骼牽連眾多神經,尤其是頸椎、腰椎等部位,正骨方法不對、力道拿捏不得當、手法不準確,保健不成,甚至可能誘發脫位等嚴重問題。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楊彥
校對 蘇雲
來源:揚子揚眼
【來源:揚眼】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