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調查顯示,我國是世界肝癌大國,全球每年新發的肝癌患者有1/2以上都來自中國!
和肝癌高發率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我國肝癌臨床治癒率相當低迷。日本肝癌的治癒率排在世界首位,達到了60%以上,而我國肝癌患者五年內的生存率僅僅是12.2%。
到了晚期後的肝癌,患者五年內生存率還不足8%,甚至是短短幾個月內,就因併發症而死亡了!
之所以會如此,並不是因為我國醫療技術不及日本或其他國家,而是因為我國肝癌早期診斷率不高。
肝臟癌變本身就具有隱匿性,受到肝臟沒有末梢神經、代償強大的影響,肝癌早期通過患者自己很難察覺。
而且,我國防癌篩查、癌症預防意識的普及不足,這也導致了肝癌早期發現困難,每年我國被確診的近40萬肝癌患者中,70%都已經走到了中晚期階段!
其實,肝癌也並不是毫無信號可言,若近期有以下幾個表現,當心就是肝癌敲響的信號:
1、持續乏力:不單單是肝癌,發展到嚴重程度的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疾病,患者都可能會出現長期乏力、疲勞等症狀。
即便是經過了長期的休息和調整,疲勞症狀往往也無法消除。
之所以會如此,是因為肝癌在發展中破壞了肝臟儲存營養的能力,同時癌細胞也會消耗大量營養物質,導致患者出現營養不良、缺乏等問題,繼而產生長期疲勞和乏力感;
2、迅速消瘦:除了疲勞乏力之外,隨著肝癌不斷發展,患者還可能會出現異常消瘦症狀,甚至是短短半年內就消瘦幾公斤以上。
就如上文中提到的,癌細胞發展會不斷盜取營養,同時還會破壞肝臟合成與儲存能力,在雙重消耗之下,患者也會越來越瘦。
而且,越是發展到中晚期、出現浸潤和擴散的肝癌,消瘦症狀也就會越明顯;
3、消化障礙:數據調查表明,近37%的肝癌患者在早期,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異常,但絕大部分都認為自己只是普通的慢性胃病,繼而忽視了檢查。
由肝癌引發的消化道異常,表現為食欲下降、飯後腹脹、噁心厭油、腹瀉等,這其中以食慾下降最為多見。
之所以會如此,除了和肝臟自身功能受損有關外,肝癌還可能合併胃底靜脈曲張、腸胃黏膜充血,繼而打亂腸胃正常消化,誘發消化障礙;
4、發熱:臨床有相當一部分的肝癌患者,在病情發展期出現了中低度發熱症狀,特別是在夏季尤為多見,患者體溫多維持在37.5℃~38.5℃左右,通常會持續3-5天。
由肝癌造成的發熱大部分都是癌性熱,是癌組織壞死後釋放熱源進入血液循環導致的。除此外,在肝癌發展中,受癌腫壞死的影響,很容易出現感染,繼而導致發熱;
5、肝區疼痛:正常情況下,出現肝區疼痛多數都已經進展到了肝癌的中晚期,不過也有部分肝癌患者在早期就出現了疼痛症狀。
這種疼痛一般都集中在了患者右肋骨和劍突下方,以間歇性鈍痛、牽拉痛、持續性隱痛等症狀為主。
之所以會如此,是因為腫大的肝臟、長大的腫瘤牽拉到了肝包膜,繼而造成了肝區疼痛。
除了以上五個症狀外,隨著肝癌不斷發展,患者還可能會出現其他症狀表現,比如凝血障礙(流鼻血、皮下瘀斑)、腹腔積液、右肩放射性疼痛、肝病面容、黃疸等。
不同年齡、不同病理類型、不同時期的肝癌患者,症狀表現都不相同。所以,大家應提高警惕,發現異常後積極就醫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