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隨著各地紛紛發布幼兒園、學校延期開學的通知,家長朋友們更覺雪上加霜!
如果家中有活潑好動的低齡孩子,長期居家隔離肯定是一件不容的事情。在這個特殊時期,家長們怎麼安撫小寶貝,並讓他們在假期中也有所收穫呢?今天我們就來為寶貝們找到一些又好玩又安全的假期打開方式吧!
有句俗話說:「五六歲、豬狗嫌」!如果家裡正好有精力無窮的學前期孩子,是不是常常覺得力不從心?在這個不能外出遛娃的悠長寒假裡,要怎麼搞定這些「磨人的小妖精」呢?
讓孩子好好玩耍不僅是家長們能歲月靜好的重要途徑,更是孩子們健康成長的關鍵。
您會不會發現學前期孩子的變化是「一天一個樣」?的確,這個階段的孩子處於一個心身成長的迅速時期:隨著大腦結構和神經系統的持續發育,他們的心理發展有了良好的基礎,家長們會發現孩子在語言、認知和社會性等方面的能力突飛猛進。
所以在這個時期,「玩」對於孩子特別重要:是促進兒童習得常識、提升社會性的重要方式。心理學家桑代克認為:遊戲也是一種學習行為,可以幫助孩子們在開放、自由、輕鬆的心理環境中,發展出適應生活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那麼問題來了:對於這精力無窮的小寶貝們,關在家裡可以做些什麼遊戲呢?下面就推薦一些遊戲方式讓家長們玩轉這些「磨人的小妖精」!
這類遊戲指孩子們自己想出來的遊戲,目的是發展兒童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比如:
如果想不出就來借鑑一下民間智慧寶寶和寶藏父母們的腦洞經驗吧。
(點開看可大圖)
3-6歲的孩子正是對萬事萬物都感興趣的階段,家長們可以結合一定的教育目的編制一些寓教於樂的小遊戲。比如我的朋友Kiki,這幾天發現4歲多的女兒每天都會問一些地理方面的問題,比如:「上海大還是中國大?」、「中國大還是世界大?」,於是Kiki就馬上著手設計了幾個教學小遊戲:
讓我們來看看小姑娘的可愛的橡皮泥地球吧!
KIKI和女兒的對話:
上班的第一天,女兒問:媽媽,武漢的人都病了,你是上班去幫助他們嗎?媽媽答:是的,做好我們自己的事情,比如戴口罩、勤洗手,不給別人添麻煩就是幫助他們了。女兒連忙表態:那我也能幫助他們,如果出去的話一定戴口罩。KIKI: 孩子比我們想像的要堅強,也非常有愛。通過這次的肺炎事件,她不僅更加講衛生了,也學會了不少衛生知識和地理知識。
顧名思義,這類遊戲與活動相關, 幫助孩子掌握各種動作、提升運動和協調能力;對於大一點的孩子還可以幫助培養勇敢、建議、合作、關心集體等個性品質。
然而家長們此時發愁的是「小神獸」們被困在籠中無法出門放飛怎麼辦?別急,讓我們來探索一下室內遛娃活動知多少:
還不夠的話,那就繼續來抄一下萬能的網友家長們的優秀作業本吧:
(點開看可大圖)
危機來臨時,孩子往往是家庭中最受呵護的成員,相信多日以來很多家長都在努力從身體預防和情緒呵護上為孩子提供著種種保護。然而幼小的孩子在理解和服從性上偏弱,而且在突發應激下的情緒反應和表達也與大齡孩子和成年人不同,家長們該從哪些方面為孩子提供保護呢?
疫情期間,我們的生活發生了很大變化,隨著預防措施的升級,家中成年人的情緒和行為也隨之改變。家中敏感的孩子會發現:生活秩序和父母的情緒都有了很多變化。他們會看到媒體中的各種關於疫情、死亡的報導,聽到父母們表情凝重地談論著各種聽不懂的話題,這可能會帶來各種焦慮、害怕和無助的情緒。所以此時告訴他們發生了什麼,並幫助他們篩選或迴避一些不適合的媒體信息十分必要。
那麼怎樣和低齡孩子談論這次新冠病毒疫情呢?家長們也可以通過講故事、一同觀看適合的動畫和繪本的方式向孩子解釋發生了什麼、為什麼不能出門玩耍等等,以下的內容可以給家長們提供參考:
當孩子明白了自己正經歷一場疾病帶來的災難時,一定會有很多關於疾病的問題。但是怎麼和幼小的孩子去講解新冠病毒肺炎的疾病知識呢,筆者挑選了一些適合學齡前兒童觀看和理解的以下繪本給家長朋友們參考:
除了告知孩子發生了什麼,此時也是一個進行生活習慣培養的好時機。在家居隔離期間,家長們可以以身作則和孩子一起堅持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和衛生防範行為,比如:早起早睡、家居鍛鍊、勤洗手、戴口罩、做好個人衛生等等。
隨著對兒童心理健康的重視,很多家長日常都會注意孩子的情緒呵護。而在如本次疫情這樣重大的生活事件影響下,我們成年人的情緒也難免起伏波動。此時先做好自己的情緒管理才能幫助孩子獲得平穩的情緒狀態。家長們可以先觀察評估自身的情緒狀態,花一些時間通過社會支持、自我放鬆過專業求助等方式,幫助自己保持穩定和自信的心態。儘量避免當著孩子的面發洩不滿或者向孩子傳遞焦慮和憤怒等不良情緒。然後去觀察和傾聽孩子的內心感受,並利用遊戲、繪畫等幫助孩子識別自己的情緒。綠絲帶曾經介紹過如何幫助自己和孩子進行情緒調節,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對於每一個中國家長而言,2020的打開方式的確很不容易!病毒之下,我們承受壓力和焦慮,儘量保護家人和孩子,很多時候也許自己也會感覺無力無助。此時不妨換個角度來看看目前的狀況:我們有難得一個機會和孩子好好相處,和他們一起去面對困難,並向他們示範如何用樂觀、智慧和勇氣渡過難關!
接下來我們還會為大家陸續帶來小學兒童和青少年的居家隔離建議和心理防護要點,敬請期待!
參考文獻:
1、陳幗眉編:《學前心理學》,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2、朱智賢著:《兒童心理學》,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3、林崇德編:《發展心理學》,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